正文 第219章 超越時代的技術

李小強和劉大鎚的比賽已經進行到下午4點。由於形勢的膠著,整個對局室顯得有點沉悶。這個時候,李小強稍微調整了一下姿勢,讓自己坐的更舒服一點。然後開始了本局最長的一次長考。

「職業棋手到底在長考什麼呢?」

說實話,棋手的「長考」並不複雜。除了武宮正樹那種5個小時莫名其妙類似於「坐禪」的長考外。職業棋手的長考,無非是兩種情況。第1種,是「不知道下在什麼地方」,因為沒有找到好的選點,希望通過自己的「長考」,找出最好的「下一手」。第2種,就是「可以選擇的地方太多了」,因此希望通過自己的「長考」,在裡面選擇一種「最優方案」。

實話實說,職業棋手「不知道怎麼下」的情況並不是很多。大家的長考,更多是第2種情況。李小強今天的「長考」有點複雜,也比較有趣。他的「長考」,是由於第一種情況引起的,可是他想著想著,卻好像又出現了第2種情況。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他考慮的時間有點長。

說實話,李小強選擇前面那種「厚實」的下法。本意當然不是「避戰」,和劉大鎚對局,他根本就沒有想過能夠完全避開戰鬥。他之所以這樣選擇,首先是不想「為戰而戰」,賽前李小強就提醒自己,不要盲目的主動出擊。其中,選擇「厚實」的下法,也想讓自己在可能出現的戰鬥中處於一個有利的位置。

李小強就像一位沒有經驗的獵手,在那裝模作樣的等待對手的出擊。等著等著,等到下午4點,等到棋盤上100多手棋,預想之中的戰鬥場面根本沒有出現……

這個時候,李小強覺得不能再等下去了。再不挑起戰鬥就晚了,自己畢竟有目數上的「赤字」。可是當李小強準備「主動出擊」的時候,第1種情況出現了,他根本就找不到好的選點,因此他要長考。

李小強的目光不停的在棋盤上巡視,每一個角落都不肯放過,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發力點。這是當然的,想要「發力」的話,首先必須就要有目標,李小強現在連目標都沒有,他怎麼發力?

說一千道一萬,圍棋中的戰鬥,都是由死活問題引起的。無論雙方戰鬥的最終目的是什麼,能讓棋盤上出現戰爭,一定是死活問題!大到一條大龍的死活,小到一個棋子的死活。自己棋子的死活問題,對手棋子的死活問題,大大小小的死活問題,各種各樣的死活問題。這一切,就是圍棋中所有戰鬥的本源。

所以吳清源先生會說,死活是圍棋的本質之一。

棋盤上沒有了死活問題,可是棋局還要繼續。李小強想要爭勝負的話,好像就只剩下一條路:

「圍!」圍空!在棋盤上進行「圈地運動」。

「戰」和「圍」,就是圍棋中最重要的兩個思想。圍棋中的「圍」的手段,往往體現在它的官子上面。所以吳清源先生會說,官子是圍棋的另一個本質。

按照李小強的理解,吳大師的「本質」論,其實就是說圍棋中的「戰」和「圍」。

嚴格來說,無論是「戰」還是「圍」,都是無法完全割裂的,它們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具有「高度統一」性。對於這個問題,人們應該還是有共識的。但是到底以誰為主呢?這裡面總應該有個「主次問題」吧。實話實說,就是這個「主次問題」,是圍棋中最大的一個分歧點,也是圍棋中所有爭議的根源。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這個問題上孜孜以求。

到底是以「戰」為主,還是以「圍」為主。這一直是人們爭論的話題。也讓圍棋形成了兩個最主要的流派,一個是「戰鬥派」,另外一個就是「摳目流」。有趣的是,圍棋的進步和發展,其實就是在這兩個流派中不停碰撞,不停競爭中螺旋發展進步的。也正是有這兩個最主要的流派,給世人呈現出各種各樣風格迥異的「棋風」。讓圍棋這項古老的智力遊戲充滿了魅力。

中國古棋普遍「好戰」,戰鬥是那個時候的主流。但是在中國古代棋手中,同樣有「非主流」,例如清代「圍棋四大家」之一的程蘭如,他的圍棋水平也就僅僅比黃范施他們差一線。他就應該算是「摳目流」,和他類似的還有徐星友。再往前推,在我國明代的「三大派」中,其實也有很多「摳目流」。永嘉派的祖師爺鮑一中是「戰鬥派」,京師派的李釜李大魔頭是「戰鬥派」。「新安派」的傑出代表程汝亮,唯一能夠和李大魔頭抗衡的那個,他就是不折不扣的「摳目流」。

在日本圍棋中,應該從秀策算起,「摳目流」成了日本圍棋的主流,但是在日本圍棋中,同樣有很多「戰鬥派」。從丈和到坂田,從坂田到加藤,在這些人的棋裡面,「力量」的成分應該要多一點。

在這個年代,由於日本圍棋是不折不扣的霸主,他們的主流思想肯定影響了很多人。不僅職業棋手受到影響,普通棋迷其實也受到影響。自然而然,「戰鬥派」被忽視了,甚至是被鄙視了。這種情況一直到新世紀以後才有所改變。

毫無疑問,李小強就是一個堅定的「戰鬥派」。他可是知道未來圍棋發展趨勢的,如果不緊緊「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那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傻瓜。我們李小強顯然不是大傻瓜,他不僅不傻,他其實還有自己想法的。

李小強可是以「大宗師」作為自己目標的人。「摳目流」發展到極致,應該就是像李石佛,孔二傑那樣的「控制流」。在他們的圍棋中,「摳目」為主,「力量」為輔,主次非常分明。「摳目」的最高表現,就是圍棋的「精細化」。必須承認,圍棋的「精細化」應該是有極限的。

「他總是能夠在棋盤上找到別人看不到的那半目。」

這是曹燕子對自己徒弟的評價。好吧,就算李石佛能夠精細到六分之一目。他要尋找那「半目」的話,是不是需要3個這樣的手段?這其中,萬一被人家躲過了一個呢……

李石佛後面的「九連亞」,應該有這樣的問題在裡面吧。由於他的出現,讓整個圍棋界的官子水平整體上提高了一個檔次。當大家對他已經非常熟悉,他這方面的優勢就越來越小了。李石佛其實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他後面想做出改變。李小強揣測,他並不是想改變他的「控制流」。他只是想在「力量」方面有所突破,從而在整體上提高自己「控制流」的水準。只是很可惜,他想再次做出改變的時候,歲月已經沒有給他機會了。

必須承認,圍棋的「精細化」應該有一個極限。而圍棋中的「戰鬥」是沒有極限的。人們對圍棋「戰鬥」的認識,不僅沒有發展到一個很高的水準,甚至還處在一個「初級階段」。沒有力量的「控制流」只能是一個笑話。很不幸,後世的日本圍棋,好像就成了這樣的笑話。

「你李石佛是很牛,你可以精確到六分之一目,我李小強當然沒有你那麼變態。不過托你的福,你透露出來的信息我已經知道很多了,按照我的智商,以後精確到三分之一目應該還是可以的。就算你的官子能夠贏我半目,但是……如果……我的力量贏你個半目一目呢……」

李小強一直認為,「戰」也好,「圍」也好。這兩種東西是相輔相成的。真正的控制流,絕對不能夠厚此薄彼。努力在這個方面找到平衡,才是真正的高手之路。

「如果真的能夠下出那樣的棋,那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六合之圍棋』呢……」

這當然只是李小強的夢想,他現在根本沒有空想這些玄乎的東西。李小強確定棋盤上沒有發生戰爭的可能後,他的思路自然轉向了「圍」的方面。李小強的長考,已經集中到各種收官方案的選擇和比較上。

對於職業棋手來說,做這樣的「方案」顯然是必修課,李小強肯定也不會例外。現在是100手棋左右,就算這盤棋下到200手終局,後面還有100手。李小強能夠想出最佳的收官方案嗎?李小強有自知之明,他當然不認為自己有那個本事。哪怕是這種純收官的場面,他也不認為自己有那個本事。

有趣的是,在這個年代以前,包括這個年代,還是有很多棋手認為自己有這個本事的。100手棋就開始收官,在這個年代的棋局中經常能夠看到。100手棋已經算晚了。「70多手知終局」,曾經是日本圍棋的一個神話,一個關於日本「棋聖」丈和的神話。李小強對這樣的「神話」一直嗤之以鼻。很可惜,對於這樣的神話居然有很多人相信。

不說別人,就連藤澤秀行這個老神棍好像也是相信這個神話的。他曾經在自傳中提到過自己的一盤對局。那盤棋他的對手是坂田先生。棋局進行了100多手後,進入了官子階段,那盤棋藤澤秀行要稍微落後一點。他提到,在對局的時候,他已經把後面的收官次序都算了一變,算了100多手棋,怎麼算都是自己要差一點。但是已經沒有其他辦法了,只能按照最佳的次序開始收官。更可怕的是,坂田先生的收官次序居然和他預想的一樣,分毫不差。就這樣,他老先生輸掉了這盤棋。

看到這樣的話,會不會覺得兩個人都是神乎其神呢?不僅一個人算到了,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