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真封神之戰 第六十章 天下如沸!

只不過,要解得一條繁瑣至極、艱深玄奧的星河神文鎖鏈,便要花上楊南好多心力,想要盡解這億萬之數的無數神符鎖鏈,沒有數千年甚至數萬年,那是想也休想!

「甚深玄微妙力,觀想自在如來……」

低低的訥訥之聲響起,楊南左眼瞳孔中迸射出一個玄印神光,右眼瞳孔中印出一尊金光佛陀,左道右佛,驅動如意,半點也不見得勉強。

佛道本是同源,造化真訣與無上佛音融於一身,遂成就了楊南獨傲三界的資本。

無盡神文符號形成的璀璨碑面上,兩條細小星河鎖鏈瞬間映入楊南眼帘,神文符錄中蘊藏的海量景象頓時間如排山倒海一般向他神魂衝擊而來!

常人觀聞神碑,或是一無覺,或是受不住這眾生景象衝擊而走火入魔,想解神碑奧妙,若無定力、智慧、道心,那便是痴人說夢,就連生主太上老君,也奈何不得神圈造化天的禁制、解不得神碑奧妙,可見這造化玄機豈是尋常之人所能得窺於萬一?

一個個文字化成無數景象瘋狂涌動,道心如堤、字海如潮,是堤固還是潮強?

楊南淡淡一笑,那隱然生光的道印佛印,在他眼眸中化為無邊定力、無上智慧,瞬間化為萬丈石崖,迎接洶湧字海的衝擊澎湃。

一道道文字水流在楊南定力、智慧、道心布成的堤壩間止住腳步,最終一絲絲分解開來,變成一地眾生的種種氣象。

生、死、榮、辱、喜、怒、哀、樂,得到或失去,過去或未來,一切一切,化入左道右佛的幽深雙眸之中,漸漸消隱不見……

這個過程,說來快,實則如取石建基、構建殿宇一般,時間耗得極長,半點也不容許有失。

一條神符鎖鏈,被楊南解開之後,無數文字化為簡單的一,凝成一團小小的神識意念,悄然融入楊南本身神念之中,再也分割不開。

以我相,作眾生相。

以我心,作天道心。

這便是造化之奧妙,想成就造化大威能,需將本身仙人神念一一化成天道神念,如此方才可能成為真正的神仙之主——神人!

對仙人來說,成就神道之難,幾乎億萬年也得窺門徑,昔年大羅金仙玉鼎真人得道不知多少年月,還服用了太上老君親手煉製的玄玄造化丹,最終僅是存得一小絲神力在身,連神道門檻也未曾摸得!

可見,神道之妙,如無天緣,終身無望。

天界三大神主,之所以能成為眾仙之長、三教教主,強的不是他們的修為法力,而是各擁一碑、能進晉無上神道的希望!

天界神仙多如牛毛,可神人又有幾個?神碑又有幾座?有幾個人能見到大道的終極奧秘?

所以,玄帝為楊南所留的最大財富,不是造化天輪,不是人皇神印,恰恰是這一尊玄奧難明、至尊無上的天道造化碑!

所以,太上老君才不惜一切代價,使盡手段也要從楊南手中搶去人道神碑,若非如此,萬年之後,太上老君便在楊南面前不值一提,更不用說獨立一教、進階大神!

一條條神符鎖鏈相繼解開,這慢工夫的細緻活兒絲毫不令楊南感覺半點不耐。

他不知道自己解開一條無數神符凝成的鎖鏈究竟有多久,但是,隨著每一條鎖鏈解開,一個強大的神念便與自身融為一體,世間種種變故也盡在眼前,毫無秘密可言……

人間九州,帝都洛陽。

大煌垂國一千八百餘年,其間所歷皇帝不可計數,南州青冥山楊氏,遂成天下第一大姓。

在京都洛陽城中,青冥楊氏滿門顯貴,官職最低者,為五品,最高者,為諸王。

推舉制到了如今,已被破壞殆盡,如今世道,人心詭詐、勾心鬥角,世人只論利益得失,而閉口不談道德正氣。

就是號稱正氣根本的儒門學院,也將學問視為富貴之敲門磚,心中何來什麼正氣?

九州氣象,大異從前,歷經一千八百餘年後,大煌王朝終於露出了垂垂老矣的頹敗氣象。

九州諸王並列、藩鎮四立,巧立名目、擁兵自重,各大世家巧取豪奪、追逐利益,黎民百姓生活困苦,土地大量被豪族兼并,賣兒賣女、沿街乞討者屢見不鮮。

自成和帝到如今的成哀帝,足足十代帝王、五百餘年時間裡,大煌朝制度腐敗、貪官污吏橫行、整個九州好似到了風燭殘年的老者,只剩下奄奄一息。

諸王分據九州,尾大不掉,豪門世家把持朝政,不顧蒼生死活,此時的京都洛陽中正上演著一出出人間悲喜劇。

成哀帝年方六十,卻已是滿頭白髮,此時躲在皇宮龍榻之上,只剩下最後一口氣……

九州如今知名世家顯貴多達上千個,異性、楊氏諸王八十餘個,成哀帝有勵精圖治之心,卻無回天之力,積勞成疾、憂心如焚之下,哀帝即將駕崩……

八十餘個諸侯王,眼見成哀帝將要逝世,皇權又將開始新一輪的爭奪,這等時機之下,何人不想力壓群雄,問鼎九州?

三十餘位諸侯不聞詔命,帶重兵兵臨城下,將洛陽城圍得水泄不通,靜等京都各大世家決出新帝人選!

半數諸侯各自帶兵私鬥,攻城略地,九州每日戰事不絕,死傷多達成千上萬,更有甚者,竟然作出了屠城之舉!

天下一派混亂,此時天災人禍接連不斷,成哀帝通和十一年,北海潮漲,淹沒三府二十一縣,百姓死傷無數,通和二十年,天下接連發生九次地裂,連州府重鎮都化為一片廢墟!

通和三十二年,六海萬邦徹底與九州斷絕往來,異域胡族、蠻族領兵破入關城,大行殺掠之事,邊關失守,沿途州鎮化為一片白地。

內憂外患、天災人禍,已使得大煌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最可怕的卻還是如今的人禍!

城內一千餘個世家分成三個陣營,各自擁立一位諸侯王為帝,從前草民亦可為帝,到得後來,推舉制哪有公平可言?

自從武定帝以武力奪位之後,這皇權向便是勝者所屬之物!

三個世家陣營,各有相應支持者,城內一片肅殺,城外黑甲如雲,而在大煌皇宮之內,成哀帝吐了一口長氣,將六個兒子盡數召到床前。

一人為帝,其家也昌。

大煌皇帝讓位之後,若有大功,可封列候、諸王,成哀帝一生辛苦,到頭來連自家兒子也未能保全,他望著幾個皇子,頓時老淚縱橫:「朕死之後,汝等可祭告先帝、太祖仙皇,不肖子孫楊衡斷送大煌江山,無顏入葬皇陵之中,非朕不欲力挽狂瀾,實乃有心無力耳……」

大皇子跪地泣聲道:「父皇,且保重龍體,來日再圖奮起!」

「朕死不足惜,唯惜爾等無辜,只怕難逃一死!」

成哀帝搖了搖頭,老臉一片頹敗之色,緩緩道:「諸王陳兵洛陽城外,不論何人得位,來日必定有一場大戰,一千多年前,太祖仙皇造京都洛陽,曾在皇宮中留下一百零八條秘道,歷代帝皇多有變故,這些秘道一一被人知曉,我遍觀典籍,後來才發現只有一條供靈獸往來的獸道未曾動用……」

大皇子與幾個弟弟從來沒有爭位之想,如今能逃得性命便是上上大吉,哪裡還敢有富貴之望?不過,舊帝辭世,新皇即位,從來也不曾對前朝皇子、家人有什麼舉動,一來各大世家絕不允許,二來九州之上,聽聞太祖仙皇尚在,世間亦有無數道士往來,何人敢行此大逆之舉?

他泣不成聲地道:「父皇,滿城圍得如鐵桶一般,便是插翅也難飛出羅網,歷代帝皇交替,從無斬殺前帝家族之事……」

「糊塗東西!你給我住口!!!」

成哀帝本已神智模糊,此時聽得大皇子如此庸碌無知,不禁精神一振,面上浮起几絲異樣紅暈,他為帝已久,威嚴極盛,頓時嚇得諸皇子立時跪地請罪。

成哀帝恨鐵不成鋼的搖頭道:「兒啊,如今大煌氣數已盡,若有歷代先帝所倚之上仙司、天下道觀在,吾何懼諸王?凡江山社稷,莫不是數百年便要改朝換代,大煌垂國近兩千年,若不是太祖仙皇庇佑,何有如此長壽國祚?不過,太祖仙皇已位列天道冥冥,有道是天道無私,便是仙皇也不可令世間有不敗之王朝……」

大皇子聽得一陣駭然,他面色蒼白地道:「父皇,太祖仙皇先撤天下神道,後來只在世間留有各神塑像,並無半個神道存世,就連上仙司、各類異人也盡數消失一空,莫非太祖仙皇毫不在意我楊氏江山?」

依他的想法,世間若還有真君廟、上仙司在,什麼雄兵百萬不過是個笑話,然而太祖仙皇卻將九州世界所有神道一併撤出,分明是存心讓世間變得如此混亂!

成哀帝厲喝道:「混賬住口!仙皇乃天界主宰,豈容你猜疑?世間若有神道,哪還有我人道?仙凡有別,縱然是仙人,也難免有貪慾,我等心人立在仙人面前,不過螻蟻一般!太祖仙皇召回諸類異人修士,將九州交給朝庭治理,便是將仙凡隔絕開來,這才真正的為江山社稷費盡苦心,否則,大煌朝只怕千多年前便毀在那些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