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35章 體制問題

填海造地,這個方式可謂是由來已久。

曾經荷蘭人是這方面的翹楚,荷蘭人從13世紀就開始填海造地,甚至為了獲得土壤推平了全國所有的丘陵。

秦致遠以前看過一份數據,日本在二戰後也開始大肆填海造地,五十年間一共從大海中填出來二百平方公里土地,相當於兩個半香港島,這讓日本人為之自豪不已,曾被日本政府當做日本人創造性的代表廣為宣傳。

共和國崛起之後,日本人馬上就閉了嘴,共和國從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填海造地,到二十一世紀初,平均每年就可以填出來二百三、四十平方公里。

進入新世紀,共和國加大了填海造地的力度,其中最主要的方向是在南海,對比網上流傳的各種衛星圖,真有日新月異的感覺。

黃富貴的算盤打的是好,但到了秦致遠這裡,卻馬上就被駁回。

秦致遠很清楚填海造地的後果,荷蘭人曾經是填海造地的先驅,但荷蘭人也最先品嘗到填海造地的苦果,到了二十一世紀,荷蘭人不得不把當初辛辛苦苦填出來的陸地重新變成海洋,曾經的「人定勝天」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笑話。

處於現實角度考慮,蘭芳也沒必要進行填海造地。

蘭芳可不是荷蘭、日本那樣國土狹窄的國家,蘭芳疆域遼闊,又沒有類似共和國的防禦壓力,所以蘭芳不需要填海造地,為了弄一個完備的前進基地對付英國人,就把月亮灣弄成一個鋼鐵堡壘,這絕對是得不償失。

這並不是說英國人不值得蘭芳重視,還是那個「主場」問題,亞洲是蘭芳的主場,在亞洲,蘭芳不需要畏懼任何人,哪怕是英國人也一樣。

黃富貴的要求雖然沒有得到滿足,不過黃富貴也不氣餒。

以前在民國的時候,因為種種客觀原因計畫無法實施的事多了,如果這點事就能讓黃富貴氣餒,那黃富貴早已經被氣得一命歸西。

黃富貴處理政務還是很不錯的,抵達月亮灣之後,黃富貴立即把所有的政務工作全部擔起來,讓竇勇毅能夠全心全意投入到訓練組織中。效果還是很明顯,到四月底,竇勇毅手下的飛行員已經完全適應了「袋鼠」的性能,蘭芳的空降部隊終於具備了充分的戰鬥力。

其實到了四月底的時候,竇勇毅手中的「袋鼠」已經進一步擴編達到了六十架,如果全部出動的話,能一次性把一個團的空降部隊連同他們的裝備扔到波斯灣,這將會在局部戰場發揮更大的作用。

五月三號早上五點,按照秦浩歌的計畫,敘利亞軍隊越過敘伊邊境,向伊拉克境內的國民自衛隊發起攻擊。

參與攻擊的部隊包括蘭芳外籍軍團的兩個師,以及敘利亞人組成的三個步兵師。

其中蘭芳外籍軍團負責攻城拔寨,敘利亞部隊負責後勤保障,分工明確權責分明。

因為受到法國人的僱傭,蘭芳外籍軍團使用的是清一色的法軍裝備,而且還都是世界大戰時期的「陳舊」貨色,為了保證部隊戰鬥力,秦浩歌還是申請調來了一批「鬥牛士」裝甲車,這成了外籍軍團攻城拔寨的利器。

中東地區地形平坦,除了少數幾個綠洲,絕大部分地區不是沙漠就是戈壁,這非常有利於裝甲車發揮戰鬥力。因為英國人的防備,伊拉克軍方並沒有多少重武器,即使是裝甲車的防禦能力也能在伊拉克橫衝直撞,這讓蘭芳外籍軍團的戰鬥力直接爆棚。

「油,我需要更多的油!」外籍軍團第四十五團團長邱天佑在指揮車裡團團轉,向著參謀長魯賓遜·賴特大發雷霆。

邱天佑指揮的是一個半機械化步兵團,團里裝備的車輛很多,連步兵都有汽車運送,這讓邱天佑的部隊具備強大戰鬥力的同時,對後勤也是愈發依賴,這不,剛進入伊拉克境內一百五十公里,連伊拉克國民自衛隊第一師的影子都還沒看見,邱天佑的部隊就因為後勤保障跟不上不得不停下來。

「團長大人,別喊了,油罐車還在一百公里以外呢——」魯賓遜·賴特坐在桌子前無聊的掏耳朵,對邱天佑的怒吼已經能無視。

「這特么艾孜哈爾是屬豬的嗎?就算是爬,他也不能爬得這麼慢啊!」邱天佑口不擇言,當然更可能是故意的。

波斯的「豬」絕對是一個很「神聖」的動物,罵一個波斯人是「豬」,等於是扒了華人的祖墳,邱天佑的嘴也算是缺德。

艾孜哈爾是敘利亞第三師師長,在秦浩歌的計畫中,艾孜哈爾的第三師負責邱天佑部隊的後勤工作。

早在出發之前,邱天佑對秦浩歌的這個安排就頗有微詞,擔心艾孜哈爾的部隊跟不上第四十五團的節奏,現在看來果然沒錯。

不過這也怪不得艾孜哈爾,目前全世界範圍內能跟上蘭芳軍隊節奏的部隊也不多,蘭芳軍隊內部演習時有時候還會出亂子,就不用提這些剛穿上軍裝沒多久的波斯人。

「你要是著急,可以把卡車裡的汽油集中到裝甲車裡去——」魯賓遜·賴特還是給出自己的建議。

「汽油——換換換,趕緊的!」邱天佑的眼神馬上就亮起來。

如果是坦克部隊,這個辦法沒什麼卵用,因為蘭芳的坦克都是柴油發動機,灌進去汽油也沒用,但是裝甲車就沒問題,蘭芳的裝甲車也是汽油發動機,和卡車使用的汽油是通用的。

「我只是說說——」魯賓遜·賴特馬上就後悔,如果邱天佑真的率領裝甲車先走,那麼魯賓遜·賴特就要留在原地等待後勤部隊,這可不是個好差事。

「就這麼定了!」邱天佑大權獨攬。

很快,卡車油箱里殘存的油料都被集中到三十輛「鬥牛士」里,邱天佑換乘了一輛裝甲車,率領所有的裝甲車仰長而去,只留下魯賓遜·賴特和步兵們大眼瞪小眼。

哦,還有炮兵,外籍軍團的火炮也是使用卡車拖拽,現在都被當成「累贅」拋棄。

被「拋棄」的魯賓遜·賴特也沒閑著,馬上向秦浩歌報告的部隊的情況。

現在這個情況很不正常,秦浩歌是按照史蒂文·斯特雷奇提供的地圖制定的作戰計畫,因為史蒂文·斯特雷奇已經死亡,英國人又有擴大戰爭的意圖,秦浩歌現在的目標不僅僅是伊拉克國民自衛隊第一師,而是伊拉克境內的所有部隊,秦浩歌要趕在安格斯·沃拉斯頓抵達伊拉克之前,徹底擊潰伊拉克所有的部隊,為以後的作戰儘可能創造有利條件。

史蒂文·斯特雷奇提供的情報確實是準確的,秦浩歌的部隊進入伊拉克之後,只有邱天佑的這一支部隊撲了個空,其他部隊都有斬獲,到目前為止,秦浩歌的部隊已經完成的大部分預定計畫,只有引發這一切的伊拉克國民自衛隊第一師逃脫了蘭芳軍隊的打擊。

很明顯,卡里姆在偷襲了史蒂文·斯特雷奇之後,已經預感到大事不妙,率領部隊進行了轉移,否則邱天佑也不可能進入伊拉克境內已經150公里還沒有找到人。

找不到就找不到吧,現在的卡里姆已經成為棋盤上微不足道的一個小棋子,就憑他那萬把人也翻不了盤,秦浩歌在得到魯賓遜的彙報後,命令第四十五團繼續向伊拉克縱深推進。

考慮到伊拉克的國情,這個國家也是地廣人稀,境內多是沙漠和戈壁,卡里姆就算是躲也躲不了多久,一萬多人總是需要人吃馬耗,想要在沙漠里獲得補給可不容易。

卡里姆襲擊史蒂文·斯特雷奇這件事,蘭芳既然已經知道,那麼英國人肯定也已經知道,卡里姆現在既然已經和英國人翻臉,失去了英國人的補給,那麼卡里姆遲早會選擇和蘭芳合作,否則卡里姆的這支部隊將陷入彈盡糧絕的境地。

就在秦浩歌的部隊在伊拉克高歌猛進的時候,英國人也是動作頻頻。

史蒂文·斯特雷奇遇襲之後的第二天,英國首相安德魯·伯納爾·勞就向蘭芳駐英大使蘭德爾·貝基表示英國即將增兵。這個增兵可不是說增就增,民主國家嘛,不管什麼事都要考慮大多數意見,就算是安德魯·伯納爾·勞想要增兵,也先要獲得議會批准才行。

救兵如救火啊!

兵貴神速啊!

安德魯·伯納爾·勞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不過英國目前的政治結構就是這樣,哪怕是安德魯·伯納爾·勞也要耐著性子向國會提交建議,然後由國會決定是否要向伊拉克方向增兵。

英國國會的反應不出秦致遠意料,安德魯·伯納爾·勞的建議在國會沒有得到批准,原因很簡單,世界大戰英國為了中東已經付出了12.5萬人的生命,但英國得到的是什麼?

一無所有,除了那些沙子還是沙子,就算是拿去做建築材料都不合格。

所以國會的建議是要抗議法國人,要求法國人保持克制,不能將敘伊戰爭擴大化。

英國國會的建議甚至和蘭芳都沒什麼關係,因為蘭芳軍隊是接受僱用的一方,只是個工具而已。

這也算是體制問題。

相對於各種「扯後腿」的英國政府,蘭芳政府的效率就高得多。

秦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