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9章 開始吧

相對於蘭芳軍隊,日本軍隊的武器的確不佔優勢,但日本軍人的單兵素質還是不錯的。

發現蘭芳的偵察部隊之後,日本偵察兵的反應是正確的,他們第一時間下馬展開隊形,準備接下來的戰鬥。

日軍的偵察兵是以小隊為單位,一個偵察兵小隊大概是50人。

50對9,從人數上講日軍的確是佔有優勢,但從武器上講就差多了,日軍也就是能保證人手一支步槍,輕機槍一挺也沒有。

而蘭芳的偵察兵僅僅是9個人,卻擁有三挺輕機槍,在火力上佔據絕對優勢。

野外遭遇戰畢竟不同於陣地戰,機槍的優勢確實有,但並不像陣地戰的時候表現出來的那麼大。

發現日軍之後,湯姆·沃倫第一時間開槍,準備先聲奪人。

湯姆的射擊確實是起到了先聲奪人的作用,但戰果並不大,日方偵察兵已經躲進樹林,避開了湯姆的射擊。

「撤撤撤……向後撤。」湯姆也不敢冒進,打了兩三個點射,馬上下令撤退。

開玩笑,只有九個人,打什麼打,萬一日本人屁股後面跟著大部隊怎麼辦?不跑等著被包圓嗎?

摩托車畢竟還是有優勢的,後撤五六百米之後,湯姆馬上命令其餘兩輛摩托車向其他方向偵查,確定日軍偵察兵的規模。

二十分鐘後,最新的情報表明,日軍的偵察兵確實只有一個小隊,並沒有日軍大部隊跟隨,於是湯姆的心思馬上就活絡起來,看起來打一仗也不是不行。

估計日軍偵察兵的小隊長也是這個想法,因為日本騎兵也沒有撤退的意思。

那就打。

湯姆馬上命令九個人分散開,並且設置機槍陣地,準備迎擊日軍小隊的進攻。

日本人的確有自信,哪怕是知道蘭芳這邊有機槍,日軍也準備主動進攻。

日軍的步兵進攻方法其實和蘭芳步兵的方式差不多,如果正面作戰不利,就會選擇包抄迂迴。

在進攻機槍陣地時,迂迴包抄顯然是最佳選擇,於是雖然僅僅只有50個人,日軍小隊長還是選擇分兵,派人迂迴試圖從側面進攻機槍陣地。

於是戰鬥在側翼最先打響。

日軍小隊長派出迂迴的兵力是兩個分隊20人,其餘的三個分隊從正面進攻。

只有幾十個人,自然是不會選擇集體衝鋒,日軍的進攻方式是散兵線戰術。

側翼的陳文耀最先發現了日軍的迂迴,於是陳文耀的機槍馬上開火。

嗒嗒、嗒嗒塔……

S-1式輕機槍的聲音非常清脆,小點射打得很有節奏,日軍的迂迴馬上就被壓制住。

被機槍壓制住的日軍紛紛尋找有利地形,利用步槍和陳文耀的機槍對射。

日軍的單兵作戰能力還是不錯的,在對射這個環節中,日軍佔據了不少優勢,湯姆這邊的人手劣勢馬上就被放大。

打了不到十分鐘,湯姆就決定撤退,因為九個人已經兩死兩傷,再打下去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蘭芳的摩托車想跑,日本人根本就追不上,於是這場遭遇戰以湯姆的主動撤退而結束。

一個小時後,湯姆見到了第63團團長何飛舟。

「……日軍偵察兵的裝備不怎麼樣,他們對於子彈的使用很吝嗇……日軍士兵的素質還是不錯的,射擊準確,行動果斷……日軍的武器不怎麼樣,咱們負傷的兩個人都沒有大礙,休息一段時間就能重返戰場……」湯姆向何飛舟彙報從遭遇戰中獲得的情報。

從1907年開始,日軍就開始裝備三八式步槍,也就是著名的「三八大蓋」。日本是個資源缺乏的國家,因此軍隊中的士兵強調射擊的準確性,三八式步槍因此擁有高達2400米的表尺射程。

當然了,在實戰中,這個2400米沒有多大作用,經過嚴格訓練的日軍士兵,往往能在300米內射殺單個目標,700米內射殺集群目標。

這個距離已經相當的逆天了。

日軍使用的子彈是6.5毫米半底緣尖彈,這種子彈在中等距離有著非常穩定的飛行狀態,可以在中等距離精確擊中目標。但同時由於過於強調彈道的平直,這種子彈擊中目標後的侵徹力不足,也就是所謂的「一槍倆眼」。

「陣亡兩人,負傷兩人,你們的戰果怎麼樣?」何飛舟的臉色有點不好看。

偵察兵的遭遇戰,是蘭芳和日本之間爆發的第一場戰鬥,卻以蘭芳軍隊的主動撤退而結束,何飛舟的臉色實在是好看不起來。

「我們最少擊中了10名日軍,具體的戰果因為無法核實並不清楚。」湯姆老老實實的回答。

「好吧,十個戰果,還算不錯,去休息吧,接下來還有一場惡仗要打。」何飛舟有面對困難的準備。

「命令部隊展開,準備和小鬼子作戰,埃爾文,你覺得咱們是要主動進攻還是先防守,等著日本人進攻。」何飛舟轉向自己的參謀長隆美爾。

沒錯,就是隆美爾,和設想中的一樣,隆美爾終於加入蘭芳軍隊,而且被分配到第63團當參謀長。

「先防守比較好,那更有利於發揮咱們的武器優勢,日本人想要證明自己,他們肯定會主動進攻。」隆美爾有足夠的冷靜。

日本人在宣戰聲明中認為蘭芳之所以在世界大戰中取得輝煌勝利純屬僥倖,聲稱要讓蘭芳知道日本軍隊的厲害,要讓蘭芳品嘗到失敗的苦果。

這一方面對蘭芳是貶低和侮辱,對世界大戰中蘭芳的對手德國人更是侮辱。

想想看吧,德國人連外籍軍團都打不過,如果面對日本人,德國人的下場可想而知。

這成功的激起了隆美爾對於日本人的憤怒情緒,當然了,「沙漠之狐」並不是浪得虛名,哪怕現在的隆美爾還沒有取得「沙漠之狐」的名聲,隆美爾起碼已經具備了成為名將的潛質。

「等等看吧,如果小鬼子不進攻,那咱們就進攻,讓小鬼子知道咱們究竟是不是浪得虛名。」何飛舟有志氣。

隨著命令的下達,63團官兵馬上開始構築陣地,準備迎接日本人的進攻。

隆美爾終於有機會看到蘭芳軍隊的素質。

幾乎是命令剛剛下達,戰士們馬上就開始忙活,這時就能看到平時訓練嚴格的效果,戰士們利用隨身攜帶的軍鏟,幾乎只用半個小時就能挖出兩個單兵掩體,行動非常迅速。

機槍陣地同時也開始構築,蘭芳軍中有大量的老兵,他們的效率很不錯,很快就選好位置,開始構築機槍陣地。

蘭芳的機槍陣地很有特色,是用沙包壘成半環形陣地,然后里面待一個班,操作三挺輕機槍或者是兩挺重機槍,可以應對敵人從不同方向發起的進攻。

幾乎僅僅只用半個小時,63團就構建出一個大約一公里長,擁有堅固防禦,並且有一定縱深的陣地。

這個效率令隆美爾感到震撼,如果要讓德軍來干,想要構築一個這樣的陣地最少需要兩個小時。

和隆美爾設想中差不多,又過了半個小時後,日軍部隊終於趕到第63團的陣地前。

兩軍對戰,其實就是一個尋找敵人有生力量然後加以殲滅的過程,當看到日軍部隊的時候,何飛舟懸著的那顆心終於放下。日本人肯主動進攻就好,那省了第63團不少事。

第63團選擇的陣地是在一個山坡上,這座的高度並不高,但卻是附近的制高點,站在山頂,視線極為開闊,日軍的動向可以盡收眼底。

或許是偵查兵小隊的勝利刺激了日軍指揮官追求勝利的野心,日軍發現第63團的防禦陣地後,沒有絲毫猶豫的就開始進攻。

這,這就開始了?

何飛舟感覺實在是有點不適應。

何飛舟之前參與過的所有戰爭,戰前總是會有大規模長時間的火力準備,有時候一個較大規模的戰役,在投入地面作戰部隊之前,使用火炮對敵方陣地的火力準備時間可以長達一個星期,在何飛舟的印象中,那才是真正的戰爭。

但眼前的日本軍隊,幾乎沒有做任何的火力準備,就這麼開始了第一次試探性進攻。

日方指揮官還是比較謹慎,投入的部隊並不多,大概只有一個大隊500人左右。

這讓何飛舟感覺自尊心有點受損,因此命令部隊要有所保留,只允許有一半的機槍開火。

哪怕是一半的機槍,對於日本人來說,已經是無法抵抗。

第63團全團上下共計3400人,裝備了大約280挺輕重機槍。而日本因為資源短缺,一個師團18000人,也只不過裝備不到30挺重機槍,至於輕機槍根本就沒有,這讓交戰雙方的火力差距巨大。

很快,日軍的前鋒線前進到距離第63團前沿陣地500米範圍,按照蘭芳的步兵操典,此時是配屬到連一級的迫擊炮開火的距離。

何飛舟並沒有下達攻擊命令,他想把日本人放得更近一點。

400米,何飛舟還是沒有下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