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血滌江山 第五百四十一章 內閣

崇禎十三年河南連年旱蝗大災,百姓易子而食,福王朱常洵不聞不問,仍舊收斂賦稅,連基本的賑濟樣子都不表示一下。

四方徵兵隊伍行過洛陽,士兵紛紛怒言:「洛陽富於皇宮,神宗耗天下之財以肥福王,卻讓我們空肚子去打仗,命死賊手,何其不公!」

當時退養在家的明朝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多次入王府勸福王,勸他說,即使只為自己打算,也應該開府庫,拿出些錢財援餉濟民。福王與其父一樣,嗜財如命,不聽。

崇禎十四年,福王朱常洵的末日到了。

這一年,流寇首領李自成以重兵猛攻洛陽。

河南本來是富有之鄉,但連年災害,加之明廷七藩封於此地,土地高度集中,貧困人民非死即逃,「桀黠不逞者遂相率為盜」。

李自成進入河南之始,手下僅有一千左右兵士,勢單力薄。由於明朝官府強斂賦稅,當地人難忍官府壓榨紛紛造反,幾個月就發展到數萬人,流寇一舉攻克宜陽、永寧、偃師、靈寶、寶豐等地,所向披靡,殺明朝宗室萬安王以及各縣官員數百人。也恰恰在此時,宋獻策和朱金星這兩個「知識分子」加入了李自成流寇,使得這支烏合之眾有了真正明確的政治方向。朱金星是犯法被貶戌的「舉人」,宋獻策是江湖術士,二人深受重用。特別是宋獻策,首獻「十八子主神器」讖語。讓李自成極感高興:「姓李的該當皇上了!」

流寇在河南攻掠,最大目標自然是洛陽的福王朱常洵。

流寇圍攻洛陽,總兵王紹禹率軍守城。這時,福王開始害怕了,他拿出千金募死士出城偷襲流寇並取得一場小勝。但小勝於事無補,何況守城軍隊早懷二心。

崇禎十四年春正月十九日,李自成率軍以拋石機攻洛陽。可洛陽城極其堅固。流寇軍攻了整整一個白天也攻不下。傍晚,城內有數百明兵在城牆上縱馬馳呼,城下流寇響應。於是。明朝守城兵因怨生恨,突然把正指揮守城的王胤昌綁在城上,準備獻城投降。

總兵王紹禹聞訊。急忙趕來諭解。嘩變士兵大叫:「賊軍已在城下,王總兵您又能把我們怎樣!」一時間叛兵動手,殺掉守城明軍數人,不少人因驚墮城。

城外流寇見狀,趁亂蟻附攀城,嘩變的明軍伸手引梯,洛陽即時陷落。王胤昌見勢不妙,掉轉馬頭就跑。

巨胖福王與女眷躲入郊外僻靜的迎恩寺,仍舊想活命。其世子朱由崧腳快,縋城逃走。

別人逃得了,福王沒有這福份,此人體重三百斤,走路都困難。很快,他就被流寇尋跡逮捕。押回城內。半路,正遇被執的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呂尚書激勵道:「名義甚重,王爺切毋自辱!」

言畢,呂尚書罵賊不屈,英勇就死。福王熊包一個,見了李自成。立刻趴在地上,叩頭如搗蒜,把腦袋磕得青紫,哀乞饒命。

李自成也笑,看見堂下跪著哭喊饒命的三百斤肥王爺,他靈機一動,讓手下人把他綁上,剝光洗凈,又從後園弄出兩頭鹿宰了,與福王同在一條巨鍋里共煮,名為「福祿宴」,與將士們共享。流寇中各行各業能手應有盡有,幾個昔日大廚子出身的兵卒聞言踴躍,持刀上前,輕刮細剃,先把福王身上毛髮盡數刮乾淨,然後撥去指甲,以藥水灌腸排去糞便,里里外外弄乾凈後,送大閘蟹一樣把他放入大鍋中慢燉,笑看他在白湯佐料間上下翻滾,肥肉與鹿肉齊飛,湯水共花椒一色,終成一頓美餐。

在死前,朱常洵終於明白當年丁雲毅對自己說的那段話的意思了。

那一年,丁雲毅為朱常洵看相,並且告訴朱常洵:

「雲毅給福王六個字,『一隻鼎,兩隻鹿』,福王,天機不可泄露,還請福王千萬不要追問這六字意思。」

朱常洵當年還以為丁雲毅暗示自己可以逐鹿中原,問鼎天下,但現在在死前那一刻終於明白了。

丁雲毅原來是在那裡暗示自己要和鹿一起被一口大鼎活活燒死!

所以在下鼎的那一瞬間,朱常洵大叫一聲:「丁雲毅,你看得神相啊,我朱常洵服你了!」

丁雲毅這三次一出,包括李自成在內所有流寇的面色都變了。

丁雲毅,丁雲毅!又再一次聽到這個名字了!

這個人是流寇的剋星,是流寇的噩夢。

多少時候沒有聽到過這個名字了?李自成自己都記不清楚了,可是他寧願再打一次洛陽,也絕不願意聽到這個名字。

可是他們卻再一次從朱常洵的嘴裡聽到了。

丁雲毅,丁雲毅!

李自成忽然發現,無論自己攻克了多少地方,無論自己取得了多麼大的成就,但只要丁雲毅這個人存在一天,自己的夢魘便一天無法揮去。

丁雲毅什麼時候會忽然出現?這個問題李自成根本就無法給自己答案……

……

>朱常洵的死早就已經在他的預料之中。

李自成又重新起來了,並且他的勢力已經和之前被自己戰敗的那一次不可同日而語。

現在該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中原和邊關了。

去年的時候,也就是在丁雲毅離開日本沒有多久,日本就爆發了多次叛亂,但規模都不是很大,很快便得到了平定。

崇禎十三年十一月,日本爆發了最大規模的叛亂,而嚴陣以待的虎賁衛立刻出擊,以京都為中心展開了大規模的圍剿。

這又是日本所面臨的一場赤裸裸的屠殺。

虎賁衛倒不是屠殺的絕對主力。絕對主力是新成立的「日本軍」。

在這支日本軍內,松本太郎為指揮使,赤峰宣成為副指揮使,人數初成立有兩萬之眾。當鎮壓叛亂的命令被下達到「日本軍」後,這支部隊迅速張開了他們的血盆大口。

對於叛亂者和他們的協從者,「日本軍」沒有對他們的同胞表現出絲毫的同情,他們同虎賁衛為他們武裝起來的火槍。盡情的屠殺著每一個能夠看到的日本人。

各地都陷入到了血火之中,日本的土地正在顫抖。

這次平叛,從十一月開始。一直到十二月底才結束,具體在叛亂中的死亡人數從來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

有人估計為數萬,有人則提出了數十萬這一駭人的數字。

不管哪一個數字才是正確的。總之在這一次叛亂中大量的日本人死去了。

而鎮壓卻還遠遠沒有結束,日本巡撫蘇楊求緣已經下定了決心,要藉助這一次機會一舉平定一切隱藏著的威脅……

日本的治理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而麻六甲和巴達維亞的遠征艦隊也進入到了激戰之中。

紅夷和佛郎機人是絕不會束手就擒,乖乖獻出他們已經擁有的一切的。

海上的激戰一連進行了幾次,依仗著先進的戰船和優勢的火炮力量,蔡九洲和張憲軒指揮的虎賁衛水師漂亮的取得了幾個勝利。

隨後,紅夷和佛郎機人展開反擊,戰鬥持續進行。

而在福建方面,源源不斷的補給竭盡全力的支持著這兩支遠征艦隊。得到補給的遠征艦隊同樣以牙還牙的展開了最瘋狂的攻擊。

到崇禎十四年的時候,海權的控制已經逐漸的落到了虎賁衛的手裡。麻六甲和巴達維亞的泰西人在失去了對大海的控制之後,漸漸陷入到了被動之中。

對麻六甲和巴達維亞的勝利已經是可以預期的事情了!

呂宋、暹羅、緬甸這些虎賁衛已經征服的地方,倒是顯得比較太平,這些地方的人更是順從。更顯得逆來順受。他們似乎滿足於過這樣的日子。

「反抗遲早都會來的,問題是在什麼時候發生。」丁雲毅心中一片明了:「可以想像的是,當反抗的那一天終於到了,我們已經得到了我們想要的,我對荒蕪之地並沒有太多的興趣。」

這就是丁雲毅心中最真實的想法。

現在,一切都已經在他的掌握之中。

福建的治理也在他的帶領下井井有條的進行著。任何的事情都不妨害到他心中的既定目標。

由於連年的災害。讓大量的百姓流離失所,而之前丁雲毅的大量移民政策,讓福建、台灣這些地方成為了所有難民心目中的樂土。

樂土?是的,這裡的確是大明王朝所剩不多的樂土。

種種的新生事物在福建遍地開花,比如工廠、比如軍校、比如新式學堂。這是一個和大明王朝格格不入的地方。

安居樂業其實是老百姓最低的要求,他們不奢求能夠大富大貴,只盼望著能夠填飽一家老少的肚子便足夠了。

其它地方無法完成他們的這個心愿,但是在福建卻可以。

不僅僅是在民生上,在政治上丁雲毅也開始了一系列的動作,比如全新內閣制的建立。

這一個內閣被稱為「丁雲毅內閣」,或者叫「虎賁衛內閣」,這個內閣的首輔被稱為「議長」,閣員被稱為議員,由秦雲擔任內閣議長。

內閣做出的決議,由武烈侯丁雲毅簽署生效後立即執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