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血滌江山 第五百一十章 恐怖之王!!

工商業如此興盛,財富遠遠超過昔日的農業產出。每年南方向北方輸送的白銀五百多萬兩。當時有官員說,南方成了皇帝的又一個「內府」。

白銀促使中國在局部地區開始了工業化和城鎮化,像蘇州、揚州、廣州、泉州、重慶、臨清、漢口等等城市,就是因為商業貿易的發達而日益富庶繁華。

最為重要的是,中國以白銀為基礎的社會轉變,極大地帶動了世界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國如果不用白銀,就不會出現一個西班牙帝國,歐洲和中國就不會有同樣的「價格革命」。

中國就是這個擴張的發動機,所用能源是白銀。白銀當時在任何國家作為貨幣,都產生不了這樣的效應,因為在當時世界經濟總量中,中國的份額超過三分之一。

百業興旺,花團錦簇,十六世紀末的中國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片欣欣向榮。儘管當朝的萬曆皇帝消極怠工,二十多年不上朝,各部官員缺員嚴重,文官鬧來斗去,但帝國總體沒有重大震蕩。間或也有百姓造反,城市民變,但都很快平息。期間,日本狂人豐臣秀吉發兵攻打朝鮮,天朝震怒,隨後大軍出國作戰,居然也把日本武士們打得落花流水。

白銀對明代中期的社會風氣產生巨大影響,過去的儉樸傳統漸漸遠去,一個消費時代豁然來臨。白銀使得財富更易標識,也更易積累。當時很多商人。擁有幾十萬兩白銀僅算中等,超過百萬兩白銀的富豪也大有人在。

明代中期以後,整個社會崇尚經商,追逐世俗財富,越來越多的人離開土地,全國百姓將近六成不再務農。

然而人們都沒想過一個應該認真想的問題:這些白銀是從外面流進來的,萬一有一天白銀斷流了或減少了。會出現什麼狀況?

可以說大明帝國的衰弱,正是從白銀而開始的……當然儘管這個說法有些偏激……

「怪不得,干臘絲人要運那麼多的金子回去。」蔡九洲恍然大悟。

丁雲毅冷冷地笑了下:「可是無論怎樣。這些金子他們都已經運不回去了!」

科庫耶拉總督千辛萬苦搜集到的財富,全部成為了丁雲毅的囊中之物。而收穫不光是這些,鄭芝龍藏匿在呂宋島的財富也很快被開啟出來。

鄭芝龍用半輩子時間積累起來的家產。毫無疑問是一筆天文數字一般的財富,而現在這些連同著西班牙人的財富,都已經成為了丁雲毅的。

打仗打的是錢,顯然現在鄭芝龍和西班牙人一起「聯手」為丁雲毅解決了這一問題。

遠征日本的軍費,現在不用再去過多考慮的了……

大明崇禎十三年三月二十一,一個好消息傳到了呂宋:葉大海指揮之遠征殖民艦隊,連番浴血苦戰,征服暹羅、東吁。

是役,葉大海以遠征暹羅國為借口,突然對東吁發起突襲。早巴巴買決戰中,以火炮使東吁最強有力之兵種象兵驚恐逃散,而後一舉突擊成功,巴巴買決戰大捷。

次後,遠征軍大小十七戰。陸續收復木邦、孟養、蠻莫等地,爾後與應召而來的暹羅軍一萬主力精銳會兵於東吁國都達貢,進行最後之決戰。

大明崇禎十二年九月十八,達貢決戰爆發。

達貢決戰,葉大海充分發揮了火器優勢,火炮連發。使達貢之東吁軍民驚恐萬分,以為雷神降怒,決戰才起,達貢軍心已散。

東吁王阿那畢隆絕望之下親自率領全部死士出戰,遭到明軍猛烈炮火轟擊,阿那畢隆墜馬身死。

阿那畢隆之心,讓東吁最後一點抵抗的決心也煙消雲散。

大明崇禎十二年九月底,東吁王朝滅亡。

按照之前便和丁雲毅商議好的,葉大海宣布東吁成為大明帝國的第三塊殖民地,改東吁為「緬甸」,這一塊殖民地的誕生甚至比呂宋島成為大明的殖民地還要早得多。

最高興的是暹羅人。之前他們被東吁壓制了太久,連國家都幾乎滅亡,但是一夜之間,一切的形勢卻逆轉了,東吁王朝提前滅亡!

進入達貢的暹羅軍變得肆無忌憚起來,他們把之前全部的怒火都盡情的發泄在了達貢。

葉大海並沒有阻止他們這一瘋狂的舉動,只是一直在一旁冷眼旁觀……

起初暹羅軍還是有些擔心的,但當他們發現明軍似乎並沒有打算阻止他們的舉動後,也便變得愈發的肆無忌憚起來。

燒殺掠奪,每時每刻都在達貢發生著……暴行發現到後來變得更加瘋狂……

殺戮、強姦,無時無刻不在眼前上演,東吁人在哀號,但是,卻沒有人為他們流下哪怕一滴同情的眼淚。

當事態漸漸無法控制之後,終於,明軍開始出手了!

十月初二,子時。當劫掠燒殺了一整天的暹羅軍終於疲憊不堪的進入到夢鄉之後,大量的火炮忽然出現在了暹羅軍營之外。

子時三刻,明軍火炮炮擊暹羅軍營。「達貢恐怖之夜」爆發!

所謂的「達貢恐怖之夜」。指的是曾參與達貢攻防戰的一萬暹羅精兵在這天夜裡最悲慘的遭遇。

炮擊將全無防備的一萬暹羅士兵轟殺近半,而當倖存暹羅士兵哀號著奔出軍營的時候,他們又遭到了火槍兵的集體射殺。

殺戮一直進行到了天明……在這次可怕的屠殺事件之中,一萬暹羅士兵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夠活下來的。

這是可怕的慘劇?還是一場奇蹟?到底是什麼只怕沒有人能夠說得清……

一直指揮著這場屠殺的是一個獨臂疤臉的明軍將領——葉大海!

丁雲毅有一個外號叫「海盜之王」,而葉大海在「達貢恐怖之夜」之後。也同樣有了一個外號:

恐怖之王!

也正是從這一天開始,葉大海的惡名傳遍了所有的地方……

暹羅人苦難的時候,卻是東吁人苦難的結束。在「達貢恐怖之夜」結束不久之後,葉大海公開譴責暹羅士兵在達貢城裡製造的種種暴行,並向暹羅發出了討伐令。

在暹羅人的肆虐中倖存下來的東吁人,甚至不用動員,爭先恐後的加入到了討伐軍中。

是的。明軍的確是殖民者,但是相比於暹羅人,東吁人對明軍的仇恨反而一下便化解了。而對暹羅的憤怒之伙卻已被熊熊點燃。

仇恨所爆發出來的力量是巨大的。

十月十一日,葉大海指揮虎賁衛水陸將士和東吁人組成的聯軍,大舉向暹羅進發。

一萬精兵的被殲滅。讓暹羅的軍事力量幾乎陷於癱瘓,他們已經沒有力量抵抗明軍的攻擊,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城王朝的阿育鐵達王不得不把希望寄託到了佛郎機人和紅夷人的身上。

但是佛郎機人和紅夷人是狡猾的,他們誰都不願意和明朝人翻臉,誰都不願意和明朝人為敵。

他們知道來的是誰——虎賁衛!他們更加知道在這支部隊身後站著的是誰——丁雲毅!

那個收復台灣,擊潰了四國聯合艦隊的丁雲毅!

如果得罪了他,會是什麼樣的後果?這個人會不顧一切的出兵,甚至不惜與你玉石俱焚。既然這樣的話,為什麼不能坐山觀虎鬥呢?

抱定了這個心思的佛郎機人和紅夷袖手旁觀。而英國人在這裡的力量實在是太弱小了。即便他們想插上一腳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於是,暹羅的滅亡便也成為了註定中的事情。

但是,無論是葉大海,還是佛郎機人或者紅夷都忽略了一件事情:暹羅人抵抗到底的決心!

在對暹羅的攻擊作戰中,葉大海的遠征殖民軍遇到了較大的傷亡。

在摩卡亞攻擊戰中。曾經在海難和海盜的雙重襲擊中九死一生的步兵指揮李東盛不幸陣亡。

這是遠征殖民艦隊犧牲的第一位軍官。

當摩卡亞終於被攻下來之後,孟天雄抱著他的好友李東盛的屍體緩步走入了摩卡亞,然後輕輕的把李東盛的屍體放了下來。

大明的戰旗在摩卡亞的城頭飄揚,然後李東盛卻再也無法看到這一幕了。

摩卡亞之戰後,明軍的推進速度儘管很快,但卻處處遭到了暹羅人的抵抗。一直到十一月中旬,才初步肅清了敵人,兵臨阿瑜陀耶城,即明朝人喜歡稱之為「大城」的暹羅之國都。

大城攻防戰爆發了!

事前沒有一個明軍將士會想到大城攻防戰的艱苦性。

當火炮陸續運抵,葉大海下令炮擊大城。一枚枚的炮彈落在大城,堅固的城牆頑強的承受著一輪一輪的攻擊。

每當城牆上出現了一個缺口,總會迅速的有人不惜代價的去重新修補好。

這一點讓葉大海焦急萬分。

遠征殖民艦隊所攜帶的炮彈並不是無窮無盡的,每發射出去一枚炮彈,自己的炮彈儲備便會減少一枚。

但是大城卻絲毫沒有被轟塌的意思……而大城軍民的抵抗決心,也絲毫沒有因為無休無止的炮火攻擊而變得減弱半分……

當炮彈數量漸漸不多之後,攻城戰演變為了圍城戰,而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