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血滌江山 第三百六十五章 惑敵

大明崇禎十一年九月,武烈伯、福建總兵、驃騎將軍、上護軍丁雲毅,大起虎賁衛精銳一萬五千餘人,目標:

薩摩藩!

大明崇正十一年九月,海盜同盟盟主丁雲毅,於虎賁衛水師新的旗艦「猛獅」號上,大會群盜,史稱第三次海盜大會。

會上唯一的討論只有一個:

薩摩藩!

打下薩摩藩,為浪里翻報仇!

這是虎賁衛官兵和海盜們的再次聯手。不光是他們,史偉德少校團也首次奉命隨軍出征!

這支由火器武裝起來的部隊,將首次在戰場上掀開他們神秘的面紗!

目的:

血洗——薩摩藩!

丁雲毅並沒有先把目標放在硫球。在他看來,一旦順利攻擊下薩摩藩,那麼硫球的問題便也能夠迎刃而解。

薩摩藩之戰將打一個快字。為的不是什麼,而是擔心鄭芝龍的忽然插手。只要薩摩藩之戰能夠提前打響,那麼聞訊而來的鄭芝龍便也無可奈何了。況且,丁雲毅的手裡還有一張堵絕鄭芝龍之嘴的牌:

他被綁架的家人!

金刀衛的情報,源源不斷的堆積到了丁雲毅的案頭,從這些情報來看,薩摩藩的火器裝備程度是讓人吃驚的。

薩摩藩倭寇使用的火槍。全部是由種子島購入。

實事求是的說,種子島的火器赫赫有名。大明嘉靖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五日,倭島的種子島發現了一艘漂流的葡萄牙商船。幾個「南蠻人」上岸之後,引起當地居民好奇的,除了他們不同地發色和皮膚之外。還有他們隨身帶著的被稱為「魔筒」的鐵管。

別看這些鐵管很不起眼,但是經南蠻人這麼一擺弄,一聲巨響過後,不遠處的一顆小樹應聲而斷,島上居民無不稱奇。這一幕引起了旁邊一位十六歲少年的關注。他毫不猶豫地拿出了兩千兩黃金高價購買了兩支這種「魔筒」。

而這一位少年,就是日後發明「種子島筒」的種子島時堯,他也許沒有意識到。自己花高價買來地這兩支「魔筒」竟改變了倭島的歷史。使倭島進入了火器時代,並在一段時候,甚至使倭島的火器達到了最先進的水平。而這一切都是從這兩枝「魔筒」開始。

當時的這兩枝這種火繩槍過於簡陋。基本都是採用前膛填彈,然後加入火藥。再扣點燃火繩,以火藥爆炸產生的衝擊力推動彈丸飛出。有效射程不過兩百步,甚至不能穿透質地優良的盔甲,威力十分有限。

但是在當時而言確實了不起的發明,特別是對於依賴騎兵和步兵等近戰兵種的東方人而言。種子島時堯得到鐵炮之後,如獲至寶。立刻和另外一位友人分別加以仿製。經過數月不懈努力,終於試製鐵炮成功。並初步掌握了鐵炮製造技術。

隨後,隨著倭島各地商貿往來的不斷深入,鐵炮及其製造技術開始傳遍倭島各地。倭島素來以刀劍鑄造技術聞名,仿造和改良鐵炮也不在話下,在諸多刀匠的努力下,倭島各地開始出現了不同種類的鐵炮分支,比較著名的有種子島筒、國友筒、紀州筒、薩摩筒等等。

而倭島鐵炮的構造。也開始逐步和老式歐洲鐵炮區分開來,出現了閉氣螺栓這樣的創新性發明,鐵炮的耐用性和威力開始大大提高;著名的薩摩筒更是達到四百步有效射程,已經接近近代所使用的步槍,後期甚至擁有了能在雨天發射的技術,這在當時已經是非常難得了。

當時的倭島正處在於戰國時期一種群雄割據的混亂狀態。各個大名為了加強自己的實力,對新式武器裝備已經到了渴求的地步,這在無形中促進了鐵炮製造技術的進一步成熟,鐵炮也開始大範圍裝備部隊,並活躍在各大戰場上。

在其後倭島發動的侵朝戰爭時,軍隊的鐵炮裝備率超過八成。

但是,也就是在豐臣秀吉上台之後,開始推行八幡兵制,發布刀狩令,試圖完成兵農分離;在這一階段,大批有水準的工匠被剝奪了生產和改進鐵炮的權利,日本的火器發展開始急速走下坡路。除了一直沒有停止過火器研究,並秘密發展的種子島。

薩摩藩和種子島始終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因為也使得他們獲得了大量火器的來源。在加上自有的薩摩筒,這便構成了一支很有殺傷力的火器部隊。

如何用最小的代價,大量的殺傷倭寇,取得意想中的戰果,便成為了丁雲毅所要考慮的。

九月二十,虎賁衛先頭部隊出現在薩摩海面。

二十一日,薩摩藩大名島津光久特使安田由正乘坐一艘小船抵達,求見丁雲毅。

當他見到丁雲毅的時候,臉上寫滿了吃驚。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傳說中的那個「丁虎賁」居然會是如此的年輕。

當震驚過後,安田由正很快便想到了這次自己出使的目的,他很委婉小心的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大明的水師為何會出現在薩摩藩海域?

丁雲毅的回答直截了當:「薩摩藩殺我部下,今特起虎賁衛水師精銳征討之!」

「丁總鎮,這其中恐怕有些誤會。」安田由正急忙道:「日本和大明朝,是一衣帶水的友好國家」

聽到「一衣帶水」幾個字,丁雲毅的眉頭便皺了起來。他實在不知道是誰發明了這幾個字,更不知道為何要用這幾個字來稱呼中國和日本的關係。

中國和日本從來都不是朋友,現在不是,以後也不可能是!

安田由正卻沒有發現丁雲毅面上的變化,兀自在那說道:「您的部下死在了薩摩藩。我們實在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情況,我們一定會調查後給總鎮一個交代。但總鎮眼下忽起精銳,便是侵略,未免有損大明泱泱上國風采」

這人伶牙俐齒,一來便抬出了「泱泱上國」這頂大帽子。他可惜並不知道,面前這位年輕的總鎮是最反感這幾個字的。

安田由正顯然最滿意的是自己的口才:「我曾經聽過中國有一句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我很為總鎮擔心。總鎮手握大軍,節制地方。這本來就是最引起皇帝擔心的,現在又忽起大軍征討一個友好的鄰居,早晚都會傳到貴國朝廷里的。到了那個時候,您認為貴國的皇帝不會猜忌您嗎?總鎮的禍事恐怕也就不會遠了」

丁雲毅幾乎失笑,這個日本人居然想效仿中國古代的那些說客有遊說自己嗎?

他在那想了一下:「安田由正,我中華古代有兩個很了不起的人,一個叫蘇秦,一個叫張儀,我看你和他們很想像那。」

安田由正大是得意,這位總鎮一下便說到了自己最崇拜的兩個人:蘇秦、張儀!

這次島津大人聽說台灣方面大軍進犯,很是擔憂,自己便拍著胸脯在島津大人面前發下誓言。一定能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得對方退兵為止。

眼下看看這位丁總鎮,似乎已經為自己說動了

丁雲毅在那沉吟了會,忽然道:「安田由正,你說的很有道理。本鎮仔細想想。如果真的貿然出兵,恐怕會有你說的那樣禍事。只是大軍既起,不能空手而歸,否則軍心動搖」

他在著皺著眉頭說道:「我看這樣吧,你回去和你們的島津大人說下,我是不想出兵的。但我的那些部下在那不斷的鼓動我,我不得已而為之罷了。現在先生用這樣精妙的言論教我,我很害怕我們的皇帝會震怒。左右為難,這樣吧,請島津大人寫下一份稱臣文書,我拿了一來可以安撫我的部下,二來也可以和皇帝陛下交差了」

安田由正一聽大喜過望。

日本本來就是大明理論上的屬國,稱臣已久,如今再寫一份稱臣文書又有何難?只要能夠先讓這些明軍撤退,將來再慢慢發展,以圖再舉也就大事可成了。

安田由正當時便一口應允下來。

丁雲毅非但答應了退兵,而且還讓人拿了一筆銀子出來賞了安田由正,又好言勉勵了幾句,這才讓他速速離開,回去準備稱臣文書。

「總鎮!」安田由正前腳一走,後腳蔡九洲、張憲軒這些人便急了:「難道真的就這麼撤嗎?」

丁雲毅笑了笑:「本鎮發兵,何時會空手而歸?又更何況本鎮決意要為浪里翻報仇,不血洗薩摩藩,決不收兵!」

部下們一時沒有反應過來,蔡九洲腦子轉得快:「難道總鎮是故意如此,爾後」

「爾後偷襲!」丁雲毅幫他說了下去:「我要用最小的代價,去取得最大的戰果!現在那些倭賊早有防備,貿然強攻,傷亡必大,如今我先慢其心,使其怠慢,再遴選精銳之士,一舉襲之,賊必不防,咱們就可以順利登陸了。」

「總鎮英明!」那些部下一片歡呼,葉大海當時第一個站出來道:「我願充任先鋒!」

「我還我親自來。」丁雲毅緩緩地道:「水戰,你們行,陸戰,我行!命令,各船擺出撤退樣式,分批離開薩摩藩海面,埋伏左近。再給我準備二十艘小船,每船士兵八人,夜間由我親自指揮登陸,爾後你等戰艦,大舉重返。」

「是!」

丁雲毅把目光落到了史偉德的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