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大海之王 第二百五十七章 皇太極和范文程

「大汗,您回來了。」

「主子,可把奴才給嚇壞了。」

皇太極面色陰沉,一言不發。身邊的「管家」連連搖頭,示意他們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招惹到了「主子」。

皇太極走了進去,在那坐了好大一會,誰也不理,然後才說道:「范先生,那個丁雲毅說的話都是對的嗎?」

那「管家」,便是古往今來,漢族中的天字第一號大漢奸——范文程!

「大汗,臣先不說這話對不對,但臣的確有話要說。」范文程開口道:「大汗以萬金之軀深入虎穴,一旦有失,大汗想過會怎樣嗎?大汗非一人之大汗,大汗是整個大金的主子那!」

「啊,我這怕是做得有些錯了。」皇太極嘆了口氣:「但我不過是想探一探錦州的虛實,為下一步奪取錦州做準備罷了。」

范文程知道也不能責備過深,點到即止,讓大汗知道這樣做不對也就是了,不然反而弄巧成拙:「大汗,丁雲毅的話有些雖然是無稽之談,但有些還是對的。漢人中的許多人都是把明朝廷奉為正統,是斷然不會服從我們的。而殺,只能消滅他們的肉身,卻無法消滅他們的精神,這才是我大金最要引為重視的。比如割發一項,臣以為宜緩不宜遲。大汗,臣曾經和你說過漢族的歷史,蒙古人曾經打敗宋朝,建立大元,但卻沒有過上幾年,就又被趕到大草原上去了。臣深以為警戒那。」

皇太極聽得非常仔細,他對范文程是極其尊重的,范文程的話讓他皺眉想了半晌:「那依先生的話,我當如何?」

「先收其心,再收其發。」范文程不暇思索:「大汗要想征服漢人,奪取整個天下,必當如此。」

「啊。這個辦法好,不過我得仔細想想。」皇太極微微點頭,忽然道:「我現在心裡還有憂慮。本來祖大壽極會用兵。已經成為我大金的心腹之患了,現在又忽然出來了個吳三桂和丁雲毅,一戰殺得多鐸打敗。我聽說連鄂勒順這樣的勇將都死了。九進九出?了不起,真的了不起那!范先生,我想收買他們。」

「難。」范文程微微搖頭。

皇太極卻似乎下了決心:「我喜歡這樣的少年英雄,每次看到他們,我心裡都開心得很。他們只有能投效我大金,要什麼我就給他們什麼。我給他們大大的官做,他們不過是參將吧?我讓他們做總兵,將來將來還可以封他們當異姓王爺。」

「大汗,這話需當謹慎。萬一被人聽到,不免對大汗有些議論。」范文程趕緊道:「吳三桂是祖大壽的外甥。素來以勇猛聞名於邊關,他是很難收買來的。至於那個丁雲毅,雖然在遼東一帶知道他的人不多,但臣這兩年一直在注視著明朝動靜,對他略有了解……他換了口氣道:「這個人是明朝兵部侍郎丁遠肇的兒子。原本讀書,丁遠肇為了歷練他,便把他送到了軍中。誰想一到軍中,便和換了一個人一樣。他先是打敗了無數海盜,接著又在台灣打敗了紅夷,整個台灣於是落到了他的手上。後來崇禎做了個荒唐的決定。讓他到中原去剿匪,結果此人大戰信陽,浴血潁州,殺得中原流寇聽到他的名字就害怕……只怕現在我大金勇士聽到他的名字便也害怕了」皇太極說這話的時候沒有憤怒,反倒是一片嚮往:「這樣的人才怎麼都生在了明朝?」

范文程微微一笑:「此人這次不知道為何會忽然來到了邊關。不過大汗不必擔心,他是台灣的參將,我料他不會久駐。況且我們現在主要的敵人是祖大壽,而不是丁雲毅。大汗若真的喜歡此人,等拿了明朝的江山,便可召他前來為大汗效力。」

皇太極也知道他說的有理,嘆息一聲:「我實在有些等不及了,恨不得現在就讓他為我效力算了,這事暫且不說。范先生,我軍大凌河兵敗,奪取明朝江山的計畫便又得被推辭。現在先生以為該當如何?」

「臣給大汗講一個故事吧。」范文程不慌不忙地道:「說有一隻河蚌正張著殼曬太陽。有一隻鷸鳥,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連忙把殼合上,緊緊地鉗住了鷸鳥的嘴。鷸鳥就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死。』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不放開你,明天不放開你,你就會死!』兩個誰也不肯放。打漁的人看到了,就把它倆一齊捉去了。」

「啊,這個故事我知道。」皇太極急忙道:「叫什麼相爭來著?」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范文程微笑道:「現在明朝就河蚌,而流寇就是鷸鳥,他們整日在那廝殺不停,白白的損耗著明朝的力量。我們呢?就是那個漁翁,要做的,就是等他們都精疲力竭了,然後給他們致命一擊!」

皇太極若有所思,沉吟不響。

范文程朝他看了眼:「大汗,除了此,臣還有一個請求請陛下務必答應!」

「說。」

「我大金自立國以來,對明軍屢有勝績。」范文程終於說出了內心想法:「但眼下我大金和明朝地位卻不對等,名不正則言不順。臣斗膽,懇請大汗稱帝!」

這話一出,皇太極怦然心跳。

稱帝?他早就已經想過了,但卻多有顧慮。一是臣下始終沒有人提出,二是擔心一旦稱帝,明朝震怒,會不顧一切起兵討伐。眼下大金和明朝大決戰的準備還沒有做好,和明朝決一死戰,勝負未必可知。

范文程知道皇太極在想什麼:「大汗,臣之所以先說了鷸蚌相爭的故事。便是要告訴大汗,明朝現在忙著對付流寇,對我大金,完全採取的守勢,不敢主動進攻。即便大汗今日稱帝,我料崇禎也沒有力量發兵討伐。而大汗稱帝後,則我大金軍民士氣振奮。以此為契機,努力經營,則十年後便可以發動對明朝的大決戰了!」

生怕皇太極還是不肯答應。范文程又說道:「況且,這次十四貝勒征討林丹部,從林丹汗之妻那兒得到了遺失二百餘年的元朝傳國玉璽。其璽交龍為紐,光氣煥爛,大汗,這是天意那,這是大汗稱帝根據那,請大汗不要違背了老天的意思。」

這些話說的皇太極心情舒暢,但他也不在臣下面前過多表露自己欣喜,只是淡淡地道:「這事重擔,再好好商量吧。」

說著,面色一沉:「這次我派多鐸為帥。征討祖大壽,結果多鐸卻一敗塗地,我信錯這個弟弟了,非得給他狠狠責罰!」

「大汗,不可!」范文程趕緊道:「十五貝勒雖然敗陣。但卻是天還暫時不想滅亡明朝,所以出了吳三桂和丁雲毅這麼兩個人。臣斗膽以為,再換任何一個將領去,一樣是如此結局。十五貝勒即便是在敗陣之機,依然能把主力帶回,可見貝勒還是很有將才的。而且臣觀十五貝勒。三年不飛,一飛衝天,將來必是我大金的股肱之臣!」

「但願如此,但願如此。」皇太極嘆息一聲。

「大汗,十四貝勒、十五貝勒回來了。」

皇太極面色一正:「讓他們進來。」

「大汗!」

話聲里,十四貝勒多爾袞、十五貝勒多鐸一起走了進來。

看著多爾袞,皇太極面露喜色:「十四弟,你這次出征,為肅清林丹汗殘部,先是讓林丹汗之妻囊囊太后和瑣諾木台吉來降,又趁大霧包圍林丹汗之子額哲所部,使人勸其歸順,盟誓而回。這一次不費一刀一槍,出色地完成了使命,還得到了元朝的傳國玉璽,我心裡開心得很,開心得很那。」

「多謝大汗。」多爾袞大聲道。

皇太極興緻勃勃:「漢人里出了個吳三桂和丁雲毅,年少英雄,可我大金,也出了你十四弟這樣的英雄少年,足以和他們匹敵了,我還有什麼可以擔心的呢?至於你……他朝多鐸看了一眼:「老十五,你太讓我失望了。我把大金最精銳的部隊交給你,你卻被他們打得一敗塗地,我大金的臉都被你給丟盡了!」

多鐸眼中閃過一絲羞愧,但隨即又是一副若無其事,根本就不在乎的樣子。

皇太極又怒又氣,可他到底是自己的弟弟,他和多爾袞又是兄弟情深,多爾袞才立下大功,這時忽然處罰多鐸,必然引起他的不滿。

咬了咬牙,把怒氣強行壓制到了心底:「回去好好的反思一下,多讀一些書,不要整天想著那些女人!」

「是。」多鐸懶洋洋的應了一聲。

「都下去吧。」

多爾袞和多鐸應了聲,走了出去,一帶外面,多鐸便是憤憤不平:「大汗總是信任那些漢人,尤其是那個范文程,他是個什麼東西?不過是我愛新覺羅家的奴隸罷了,若不是偶然得到賞識,現在還在為奴,我就想不通大汗為何對他如此信任。」

「老十五!」多爾袞面色一沉,隨即又嘆著氣道:「你懂什麼。我大金的地方小,人口少,和明朝是無法比的,要奪得明朝的江山,非得靠范文程這樣的人不可。來投降我們的漢人越多,明朝的力量便會越受到打擊。這些人對明朝知根知底那。」

多鐸鼻子里「哼」了一聲,還是不太甘心。

「你啊。」多爾袞對自己這個弟弟非常喜愛,不忍過分責備:「這次大汗派你為帥,你本該抓住這次機會,可為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