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帝國威武 第367章 中華體系

一個謊言能刺激起民眾抗擊敵人的決心,能讓整個國家同仇敵愾,這在當時是交戰雙方所無法想像的,但一旦發現了其中的甜頭,就沒有人再會輕視他。

其實早在中國的春秋時,楚國令尹公子元率兵車六百乘,浩浩蕩蕩地殺奔鄰邦鄭國,直取鄭國都城。

鄭國的兵力本來就遠不及楚國,楚軍突然來犯,朝野上下不知所措,國家危在旦夕。鄭王鄭文公連忙召集大臣商議禦敵之事。大臣叔詹說:「楚兵若來,老臣自有退兵之計。」後來探子來報,說敵軍已攻破梏邱關,先鋒快要打進城來了。

叔詹聞訊,立即下令軍隊統統埋伏在城內,不讓楚軍看見一兵一卒。大開城門,內城懸門放下,商店照常開業,街市上百姓來往如常,都城秩序井然和平常一樣。沒多久,公子元率楚軍來到城外,看到如此情景,認為其中必有詭詐,擔心萬一失利,回去不好交差。於是,暗傳號令,連夜拔寨撤軍。叔詹空城退楚軍,這是「空城計」的起源,也是一起大膽絕倫、成功的心理戰。

到了楚漢爭霸的時候,心理戰更被用到了巔峰,「四面楚歌」這一心理戰的典範,讓一代霸王項羽烏江自刎,堪稱是歷史的傑作。

但是現代心理戰作為一種專門的鬥爭手段被普遍重視,卻一直進展不大,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中國在這方面應該是起步較早,有著比較完善的專門部門,甚至在各個軍事院校也有著政治心理戰、經濟心理戰、外交心理戰和文化心理戰四門學科。

不過在中國曆次的對外戰爭中,這一新生的戰爭手段還從來沒有被正式使用過,一貫在戰術上領先的中國在心理戰和毒氣戰上,都讓歐洲國家搶了先,也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在史稱「伊斯坦布爾不成功叛亂」發生的時候,中華帝國的元首李國勇和總參謀長蔣百里卻正坐在賓士的火車上。

自從帝國成立至今,最讓李國勇感到得意的不是強大的國防軍,也不是版圖的一次次擴張,而是以近十年功夫在全國主要城市構築成的一條條發達的鐵路網。

鐵路在各個城市的開通,便利的交通極大促進了當時的經濟發展,也讓軍隊的運輸和軍事物品的調度變得異常輕鬆,這其中原日本,現在中國外倭省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東北決戰中的百萬戰俘,其後征服日本後大量的勞工進入,都讓鐵路建設大大提速。在1914年,朝鮮提供的勞工數量為25萬人,大中華聯邦提供的數量為70萬人,但僅僅一個外倭省,在省長田中建四郎的努力下,提供的勞工就超過了它們的總和,達到了驚人的115萬人,提供的勞工數量之多甚至讓帝國政府覺得有些難辦,應該怎麼嘉獎田中建四郎這個為中國忠心耿耿服務著的人。而在1915年初,田中建四郎更是雄心勃勃的提出了「1915年田中計畫」,計畫大致包括:

在1915年一年中,全省將向帝國提供250萬勞工,80萬軍人,爭取上繳利稅60億中華幣。

「1915年田中計畫」讓在外倭省擁有特殊地位的純中國人抱怨不已,當地勞工的急劇減少,已經讓一些工廠出現了工人嚴重緊張的局面,而10來歲的兒童是無法完全一些高技術、高體力活的。現在「1915年田中計畫」的出現,讓他們倍感壓力,於是他們聯名向帝國政府提出了申訴,要求減少向帝國內陸輸送勞工的數量。在充滿考慮了他們的要求之後,帝國政府在給於了田中建四郎充分表彰之後,提出削減輸送勞工數量100萬的要求。

田中建四郎雖然有些沮喪,但隨後帝國政府頒發給他的「帝國一級服務勳章」,和帝國元首讓他在合適的時候共進私人晚餐的邀請又讓田中建四郎興奮起來,以百倍的熱情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火車開得不是很快,李國勇愜意地坐在位置上,看著窗外一排排高速掠過的樹木和房屋,還有不停從工廠里冒出的黑煙,現在的他心情是舒暢,甚至有些得意的。

中國能夠發展到現在這個樣子,雖然不全是自己的功勞,但畢竟是在自己的帶領之下的,來到這個世界,他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夢想,為自己,為了這個國家,就算哪一天自己突然死去,在中國的歷史上總也能留下自己的名字吧。

「領袖,才接到的發自奧斯曼帝國的電報,伊斯坦布爾的叛亂已經開始,並在第一時間被平息。」帝國情報部長唐衍走了過來:「叛逆者已經被全部抓獲,凱末爾已被處死,馬哈茂德親王被羅瑋秘密運送回了中國,現在正在路上。在接收奧斯曼帝國第19步兵師的時候,發生了武裝衝突,不過形式已經被控制下來。現在我們在奧斯曼帝國的形式一片大好,穆罕默德五世和恩維爾軍事大臣正在完全信任和依賴著我們,中國的勢力正在逐步滲透。」

「有個土耳其詩人曾經用生動的語言,形象地描述了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及其國土形狀,『像一匹烈馬,從亞洲狂奔而來,一頭撞進歐洲大陸』,這已經能充分說明土耳其的戰略位置重要性了。」坐在李國勇對面的蔣百里喝了一口茶說道:「它東西橫跨歐亞大陸,南北縱貫黑海和地中海,好像地球的中心。黑海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惟一通道,古往今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斯坦布爾扼黑海、馬爾馬拉海出入門戶,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這次帝國能夠控制住奧斯曼帝國,那些情報人員可以說是再一次立了一大功啊!」

「唐衍,坐下說話。」李國勇看起來心情不錯,向唐衍揮了下手:「我的記憶里好像奧斯曼帝國以前是匈奴人吧?」

蔣百里笑了下,學識淵博的他說道:「土耳其人發源地是中國新疆阿爾泰山一帶,史稱突厥。7世紀東、西突厥汗國先後被大唐所滅,8到13世紀,突厥人西遷至小亞細亞,14世紀初建立奧斯曼帝國。15、16世紀進入鼎盛期,版圖擴及歐、亞、非三洲,16世紀末開始衰落。被漢唐趕到西域的他們,從歷史淵源來看,和中國有著密切地聯繫,甚至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中國的後代。」

「漢武帝劉徹和那個李世民也真是的,把他們趕到那麼好的一塊地方。」李國勇有些不甘心地說道,隨即他的臉上露出了貪婪的表情:「照這麼看,奧斯曼帝國從歷史的角度看,那也是中國的領土啊。」

蔣百里一下就看出了李國勇的真實想法,他笑著說道:「元首,你就被打這個主意了,奧斯曼帝國和日本的性質不一樣,土耳其人本身獨特的個性讓它註定不可能成為另一個外倭省,我看我們目前能做的就是儘力保住那個腐朽的王朝,讓帝國的勢力在那最大化。」

李國勇尷尬地笑了下:「想想,想想而已,我也知道很多事情無法實現,佔領一個國家也許只需要一個月,但要徹底征服它,恐怕一千年都辦不到。亞洲的地盤已經很大了,我看沒有十幾二十年的時間,我們無法徹底消化。」

「佔領一個國家也許只需要一個月,但要徹底征服它,恐怕一千年都辦不到。」這讓讓蔣百里和唐衍都有所觸動。

比如印度,英國殖民者很久以前就對印度發動了殖民戰爭,並且控制了整個印度,但在將近兩百年的時間,卻始終無法征服它。

而同樣做為佔領者的中國,元首卻巧妙的把印度分成了五個國家,讓它們完全忘記了反抗,而一門心思的互相爭奪,擴充自己的利益,元首的這一手,毫無疑問的是神來之筆。

這個辦法不光是在印度,也許將來在很多地方都能夠用到。

「英國也不是一下子就強大的。」李國勇看著他們的表情,似笑非笑地說道:「我們早晚要進入歐洲,我從來沒有考慮過失敗後會怎樣,我只考慮如何消化勝利果實。盎格魯—撒克遜時代七個小國在那打了200年的仗,現在的『日不落帝國』有英格蘭、愛爾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組成,我就不相信這些國家甘願受到英國地統治,誰都沒有領土要求,誰都不想成為在內政和外交上完全自主的獨立國家。」

元首的話把蔣百里和唐衍嚇了一跳,這個想法也實在太大膽了。這些帝國軍隊還沒有進軍歐洲,元首已經在想著如何瓜分英國了。

「現在英國的力量已經不如大戰前了。」李國勇看著窗外有些出神地說道:「從17世紀初,倫敦公司開始向北美移民,建立了第一塊殖民地弗吉尼亞開始,到18世30年代,英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13個殖民地;算上非洲和亞洲的,英國的殖民地面積是它本土的111倍之多,所以它才能成為一個軍事強國,有能力同時發動幾場戰爭。但現在亞洲已經納入了『大中華聯邦』體系之下,少了亞洲那麼一大塊能夠無限制提供人力和物資資源的殖民地,我倒很有興趣看看它能夠堅持多久。」

「菲律賓準備怎麼辦?」蔣百里突然問道:「現在大中華體系上,亞洲唯一沒有被納入這個體系的就只有菲律賓了,是戰還是暫時不動?」

這個問題讓李國勇想到了遠在美國的畢德格,帶著巨額支票遊說的他,能夠成功地說服美國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