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鐵血中華 第231章 戰俘

兒玉源太郎的頭依然高高抬著,但他的眼神開始逐漸暗淡下來,雙腿也不自禁地微微有些哆嗦。

蕭若秋站了起來,平靜地看了一眼兒玉源太郎和底下的台灣民眾,說道:「現在宣判,甲級戰犯兒玉源太郎14項罪名全部成立,判處絞刑,立即執行!」

當兩名黨衛軍軍官將他拖出去的時候,兒玉源太郎已經沒有了那麼強硬,只是在不停的大聲狂叫:「我是大日本帝國的軍官,你們沒有權殺我!」

沒有人理會他,到處都是憤怒的眼光,到出都是唾棄的罵聲。

兒玉源太郎被絞死了,在他死亡的地方,帝國政府建立起了一塊大大的石碑,上面寫著三個字:「鎮寇碑」,這是紀念著日本恥辱的地方,這是告訴所有意圖染指中國的侵略者,犯我中華天威者,雖遠必誅!

大年初六的早上,在南京街頭元首府外,簡直是人山人海,帝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授銜儀式將在這裡舉行,早從報紙上得到消息的南京市民早早的就趕到了這裡。由於事前沒有預料到會來這麼多人,安保工作將會非常困難,帝國元首在警察部長張則的強烈抗議下,不得不第一次對自己的老百姓食言了,將授銜儀式從室外移到了室內,這讓南京的民眾非常不滿,當有消息靈通人士透露這個建議是張則提出的後,可憐的帝國警察部長成了元首的替罪羊。

雖然轉移到了室內,但老百姓依然熱情不減,能夠親眼看到帝國的那些將軍們的風采也能稍稍彌補下遺憾了。

在大隊武裝黨衛軍的護衛下,幾輛黑色的轎車停在了元首府外,中國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將一個個從車上走了下來。走在最前面的是帝國總參謀長蔣百里,跟在後面的是風流名將蔡鍔、轉戰新疆西藏的張孝淮、素有「瘋子將軍」之稱的吳佩孚、殲滅日本聯合艦隊的趙燦薛。這些人引來了市民們一陣陣的歡呼,而當帝國最年輕的將軍,「帝國戰神」柳波成走來時,簡直點爆了人群的氣氛,這個臉上寫滿了靦腆的第2集團軍總司令,誰能相信就是他轉戰千里,強渡黃河,第一個進入北京;就是他一手收復了東北,親自打敗了讓中國人曾經以為不可戰勝的日本。市民們為他送出毫不吝嗇,最最熱情的掌聲和呼聲,他讓無數的少女為之瘋狂尖叫。

站在窗口看著這一切的李國勇深切感受到了他那個時代的明星效應,偶像崇拜,這時的柳波成,就是老百姓心中最大的明星,最大的偶像,甚至連自己在這時候也比不上。

南京的市民一邊鼓掌,一邊議論紛紛:

「知道嗎,柳司令今年才二十二歲?」

「怎麼不知道,人家那是戰神,是玉皇大帝賜給咱們的寶貝!」

「我可聽說了,他到現在還沒有成家,我的大舅子的表哥在元首府當差,我托他幫我保個媒,沒準柳司令就能看上我家丫頭。」

……

唯一受到邀請參加授銜儀式的德國公使克納佩很多年以後寫過一篇文章《中國的軍人們》,這篇文章這麼描寫了帝國的將軍和當天的場景:

「在中國老百姓近乎於狂熱的氣氛中,走過來的中國將軍們神采飛揚。你無法相信這些將軍有多年輕,其中年紀最大的吳佩孚將軍才三十三歲,而最年輕的是柳波成將軍,讓人吃驚的才僅僅只有二十二歲。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一個國家的軍隊如此年輕的搭配都是不合理的,但偏偏就是這樣年齡構架搭建起來的軍隊,卻在戰場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勝利。

上帝可以證明我對中國元首李國勇的感激,正是他的無限信任,放心使用,讓中國的將軍經歷了戰火的考驗,迅速地成長起來。在幾年後的大戰中,越來越成熟的中國將軍以他們的銳氣和豐富的經驗在歐洲戰場取得了無數的奇蹟,也許這才是李國勇元首用人的最高明之處吧……」

進入元首府內的將軍們同樣受到了工作人員熱烈的掌聲,在四名衛兵展開的帝國國旗下,每一個走過的將軍都會跪下一條腿,莊嚴地親吻一下國旗,然後才會站起接受帝國元首李國勇頒發的榮譽。

本次授勛共有10人獲得帝國上將稱號,同時榮獲一級自由勳章,一級中華獨立勳章,一級帝國榮譽勳章。

這10人是:國防部部長趙聲;陸軍最多為6人,總參謀長蔣百里,第1至第4集團軍總司令蔡鍔、柳波成、張孝淮和吳佩孚,中央集團軍總司令谷學賓;海軍1人,海軍部長,帝國海軍總司令趙燦薛;空軍一人,空軍司令蕭龍資;黨衛軍一人,黨衛軍武裝力量副總司令劉漢英。

其中蕭龍資當選為上將引起了非常大的爭議,空軍在歷次戰鬥中毫無表現,蕭龍資雖然出身於民族獨立軍的老底子,但戰功並不卓著,最後還是李國勇靠著在軍隊中的巨大威望力排眾議才最後定了下來,只有他才知道日後空軍會發揮多麼重大的作用。

而從江蘇獨立以來的帝國功臣,國防軍將領,警察部隊和黨衛軍軍官也都分別得到了提升。最引人注目的是國防部再次追贈犧牲的前情報部長陳其美為陸軍榮譽上將。

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在中國國內熱熱鬧鬧的時候,一海之隔的日本卻是愁雲慘淡。巨額的賠款壓的日本政府喘不過氣來,而很快中國政府公布的戰俘名單更讓日本國內亂成了一團。多少還有點家底的日本家庭緊趕慢趕的籌錢送到中國設在日本的代辦處;而早就一貧如洗的人,則愁得實在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親人在中國受著罪,自己卻一點辦法沒有。

還好,這時候一條消息卻通過各種途徑流傳開來,中國本著人道主義精神,為了早日讓日本戰俘回家,同意以日本女人折抵成現金來換回俘虜。這消息讓日本人象是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本來就地位低下的日本女性被抱著將信將疑態度的日本人送到了中國代辦處。沒有想到,代辦處的中國人竟然默認了這個傳聞,收下了送來的日本女人。

當然,女人和女人也有區別,年輕貌美的,基本上兩個能折抵換回一個戰俘,年紀大的,沒什麼姿色的可就難說的,有的時候往往四五個都換不回一個。

一時,日本的奇特景象出現了,一個個日本女人主動走進了中國代辦處,代辦處門口排起了長龍,讓工作人員忙得不可開交。來往於日本的中國商船也更加頻繁起來,整船整船的日本女人被運上了船,有的直接運往中國國內,有的被轉賣到了各個國家。

日本的綁架案也明顯多了起來,主要是針對女性,上至五六十歲,下到七八歲,只要是個母的就有可能遭到綁架,搞得日本大街小巷基本看不到女人在走動。一籌莫展的日本政府數次向中國代辦處提出了抗議,但代辦處的負責人往往是雙手一攤,無可奈何地說道:「我們也沒有辦法,這些都是他們自願的啊。」

日本這樣,他們的主子英國也好不到哪去,印度國內的民族起義來勢兇猛,明顯比第一次起義規模來得還要大。英國軍隊在各地受到襲擊,傷亡日益增加,英國政府一連幾次向印度增兵,總算勉強把劣勢一點點在扭轉過來。

引起英國軍隊注意的是,這些起義的印度人,都非常有組織,而且彈藥補給充足。幾次他們對英國陣地發起的衝鋒,重機槍的子彈象是打不完,士兵的衝鋒也完全不是英國教官所教的隊列衝鋒。有幾次英軍陣地險些被衝垮,多虧了大炮的支援才把這些頭上裹著白布的印度叛兵給打下去。

警覺起來的英國人第一反應就是懷疑中國人參與到了其中,在整個亞洲,能給印度支援的也只有中國,但是從中國政府對待印度問題的強硬立場來看,又不太象。遠在南京的英國公使霍必瀾,在接到了國內指示後,本著試探的態度要求中國加緊對西藏邊界的防範工作,避免被打散的印度叛軍流竄到中國境內。誰想到不知道中國是反應過敏,還是對英國的意見高度重視,不僅對中印邊境嚴加防守,有幾次甚至還以絞殺印度叛軍為名深入印度境內上百公里。這讓英國政府急忙叫停的同時,也初步打消了對李國勇的懷疑。

不是中國人又會是誰呢,德國人?俄國人?英國情報部隊對此一無所獲。而被抓獲的印度俘虜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知道是他們的最高長官讓他們這麼做的。

中國,東北。

從鞍山通往朝鮮境內的鐵路正在加緊建設中,一隊隊穿著破爛軍裝的日本俘虜,在國防軍明晃晃的刺刀下忙碌著,幾個穿著黑色制服,手拿馬鞭的黨衛軍軍官來回巡視。自從當了俘虜後,這些日軍俘虜就被勒令在贖金沒有到來之前從事著修路,挖礦之類的重體力勞動,給帝國帶來的好處是不用付出任何的工資,以最低廉的代價創造出最多的財富。當然副作用也是有的,東北當地的老百姓對政府的這一做法很是不滿,認為日本俘虜剝奪了他們大量的工作機會,好在隨後一座座開工的工廠解決了這一矛盾。

俘虜們一天大約要工作15個小時以上,環境極其惡劣,有的俘虜甚至在嚴寒的東北還穿著夏季的軍裝。吃的也很差,每天兩餐,總是一個黑糊糊的窩窩頭加一小碗發出異味的菜湯,惡劣的環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