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4章 《蘇報》和使團

「……旗人的生活好像除了吃漢人所供給的米,與花漢人供獻的銀子而外,整天整月的都消磨在那些無聊的玩意之中。

上自王侯,下至旗兵,他們會唱二簧、單弦、大鼓與時調。他們會養魚、養鳥、養狗、種花和鬥蟋蟀。他們之中,甚至也有的寫一筆好字,或畫點山水,或作些詩詞。至不濟還會謅幾套鼓兒詞。他們沒有力氣保衛疆土和穩定國家,可是他們會使雞鳥魚蟲都與文化發生了最密切的關係,這就是到現在還在統治著超過一半漢人江山的八旗子弟的生活狀況……」

這是《蘇報》最新刊登的,一份軍政府大元帥張震親筆寫的文章。

很少看到大元帥寫的文字,而這次《蘇報》刊登的這偏文章,很快引起了包括那些洋夷在內,幾乎所有人的好奇:

「……整個北京地區,京旗各營兵額約佔全國八旗軍總額的一半,如此重兵駐紮,說到底只是為了保衛一個人的。此舉製造了一個龐大的可怕的貴族群落。所有那些『在旗之人』都是吃皇糧的,定期領餉;全體成員均由國家供養。

除了養在編的官兵,還要養他們的家屬,包括那些因兵額有限而成為『閑散』人員的八旗男丁。八旗子弟,無論兵民,不農、不工、不商、不牧,照樣能坐收漁利,而這些所有的費用卻全部是從漢人身上得來的……

對於這些八旗子弟來說,當兵不是義務,而是權力。八旗的規矩是『五口為戶,戶出一丁為兵』。按十幾萬的兵額來推算,京旗的總人口應在六十萬以上。這麼多張嘴,坐吃山空,長年累月地吃下去,再富有的國家也會被吃窮。於是在我看來『京旗』和『寄生』也就成為了同義語。京旗集團根本就是北京城裡的一大窩蛔蟲……

滿清素來以鐵騎驍勇而自豪,可是現在的八旗子弟,他們會騎馬,不會射箭,不會戰鬥了……八旗子弟唯一會做的事情只有閉關鎖國,只會割土賠款,只會忍辱求和。他們的膝蓋不是鐵打的。他們的營盤、城池乃至江山,也不是鐵打的。

在拆房賣地、傾家蕩產之後,他們又將面臨亡國的命運。他們把祖傳的基業全送進了當鋪里……

不光是自己,眼看著就要把好好的一個國家也給送進當鋪了,可進了這間當鋪的東西,卻永遠也都拿不回來了……

幾萬萬的漢人,每日辛苦勞作,可是其中絕大多數人卻一直掙扎在飢餓的生死線上,但他們卻還要供應著那些不但不能為百姓帶來任何好處,不能為國家帶來任何好處,反而還在無時無刻禍害著國家和人民的八旗廢物!

不光是在那裡禍害國家,而且這些留著辮子,執掌著中國政權的異族,傲慢無禮,妄自尊大,所謂的『康乾盛世』不光是一個無恥的笑話而已。

該醒醒了,那些還依然留著辮子的人,該把那些異族統治者趕出去了,這裡,是漢人的江山,這裡是具有幾千年文明歷史的漢人江山……」

這篇文章大約有幾萬字長,足足佔據了這期《蘇報》全部版面。

而最感興趣的卻是那些洋夷領事,當《蘇報》交到他們手裡的時候,洋夷領事非常認真地看了許久,這裡似乎在隱隱傳遞著什麼。

「我們的大元帥號召全天下的漢人一起,推翻滿清統治,從大元帥到百戰軍的每個士兵,我們都已經做好了犧牲準備……」李鴻章微笑著站在那些洋夷面前,充滿了自信地說道:

「武昌已經落到了我們手裡,我們只用了最小的犧牲就完成了這一戰略目標。很快,我們的幾十萬大軍就會直搗北京!」

「恭喜大元帥閣下和他的英勇善戰的軍隊取得這樣的勝利,我想我們共同想要看到的結果或許很快就會出現的……」

聽了美國領事馬輝的話,李鴻章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

「另外,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您,當我們的大元帥知道了美國代表團即將到達的消息後,對此表達出了最隆重的歡迎!

大元帥讓我轉告各位領事,任何國家的訪問代表團的到來,我們都將表示誠摯歡迎,一七九二年的事情再也不會發生了。」

領事們稍稍愣了一下,接著很快露出了會意的笑容。

一七九二年,漢諾威王朝的第三任國王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沒早早派出了「獅子」號、「印度斯坦」號和「豺狼」號組成的「賀壽艦隊」,由曾任駐俄公使、格瑞那達總督和英屬印度馬德拉斯總督的英國外交老手馬戛爾尼擔任特使,前往大清帝國的首都北京,給乾隆拜壽。

這支使團之中除了馬戛爾尼之外,副使斯也有長時間從事外交的豐富經驗。使團的其他成員中最值錢的莫過於那些清一色的專家學者,從哲學家、醫生、機械專家、畫家、製圖家、植物學家到航海家無所不包。

這本事中國打開國門,迎接先進技術的一次最好機會,可是因為喬治三世一句不恰當的馬屁,卻讓一切都成為了泡影。

「九個月的航行,歷盡辛苦,可是我們什麼也沒有得到,我們的使團成員安德遜有一個非常好的比喻,『進入北京時像乞丐;在那裡居留時像囚犯;離開時則像小偷』,但願這樣的事情再也不要發生了!」

似乎被觸動到了心事,比林克頓感慨萬千地說道。

「再也不會發生了,我可以為我們的軍政府做出最鄭重的承諾。」李鴻章面色帶著笑容,但卻語氣堅定地說道:

「我們歡迎任何一個國家的使團來到中國,只要不帶著惡意,只要在軍政府能夠控制的範圍之內,你們都會受到最隆重地接待!

我們的國門起碼在這裡已經徹底打開,我們歡迎來自各方面的合作,我們願意和西方國家進行各種形式的交流,但這是保證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的!」

馬輝沒有說話,中國變了,起碼在軍政府這裡,在那位看起來很不可思議的大元帥身上,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家,正在那悄悄發生著改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