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1章 「張震的冒險」

「總督先生,能夠在這見到您真的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當看到張震的時候,美國領事馬輝表現出了極大熱情,馬輝的確有如此熱情對待張震的理由,在上海的工廠建設之中美國人吃到了一塊很大的蛋糕。

那些美國商人頻繁地來往於上海,大量的美國機器、以及美國技師在上海這塊土地,敏銳地嗅覺到了發財良機。

好吧,馬輝領事必須承認自己開始喜歡上這位大清的總督先生了。

任何可以為美利堅帶來財富的人,馬輝領事都會把他們當成自己的「朋友」,不管這個人是說的英語或者中國話,也不管這個人是什麼樣的膚色。

喝著馬輝為自己準備的咖啡,張震的腦海里正在急速轉著一件事情,轉眼就要到一八五七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眼看著就要到來。

自己必須面臨抉擇,如何應對這樣的危機,或許,這也是自己的一個機會,但是前提條件是絕不和這些洋夷合作,決不幫助洋夷肆虐自己的土地。

馬輝並不知道這位總督大人在想什麼,反而非常愉快地說道:

「尊敬的總督先生,我能看到大清帝國和我們美國之間愉快而讓人振奮的合作,我甚至能夠預見到這將是一個偉大商業合作的開始,將來我們之間還會有更加多的機會……」

張震微微笑了一下,然後說道:

「領事先生,假如有那麼一天,我的政府不再相信我了,甚至罷免了我的官職,我想,這樣的合作很快就會停止。」

馬輝愣了一下,接著連連搖頭說道:「不,不,您的朝廷不會罷免你的官職,如果真的發生了那樣的悲劇,美國,英國或者法國,都會向您的朝廷提出最嚴正的抗議!」

張震忽然心裡大動,如果自己提前起事,那麼,有沒有可能暫時阻止英法對自己國家的戰爭?

現在是一八五六年十一月底,第二次鴉片戰爭將會在明年十月爆發,時間實在太緊張了,自己根本還沒有準備充分。

而在此之前的「亞羅號事件」,已經傳遞出了戰爭的信息……

這事說到了底還是由美國人帶頭出了個壞主意而開始的,而後英法兩國也就樂得繼續擴大在中國的利益。

美國新任駐華公使伯駕上任後接到的訓令是:第一,可以用軍事示威作為修約的後盾。第二,與英法兩個國家協同合作。第三,外國公使進京。第四,無限制擴大與中國的貿易。第五,取消對外國人一切人身自由的限制。

伯駕赴任前先是跑到倫敦,與英國外相剋拉蘭敦會晤,希望下次修約時,三國依然能聯合出動。克拉蘭敦完全同意,並且表示,一旦與俄國的克里米亞戰爭結束,他會讓英國駐華海軍開到直隸以示支持。伯駕又跑到巴黎,與法國外長瓦爾斯基會晤,後者表示,他無保留地贊同伯駕所提出的法國軍艦開進直隸灣的建議。獲得英法兩國外交部的大力支持後,伯駕於年底到達香港上任。

伯駕到達香港後,立即與英法公使們碰頭,交換修約意見。1856年1月19日,伯駕照會葉名琛,要求在省衙門會見總督,並且面遞國書。十幾天之後,也就是1月31日,葉名琛回覆伯駕說他沒有時間和他們談論這件事情。

3月8日,伯駕再次照會葉名琛,請他再訂個見面日期,聲言除了呈遞國書外,還要面商五口之事及其他要事,葉名琛不理睬他。5月2日,伯駕第三次照會葉名琛,提出修約上京等事。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內,葉名琛根本沒理他,遲至6月30日才回覆說:你的意思我轉奏皇上,關於北京,勸您還是別去了。前年麥蓮在大沽,不就被攆回來了嘛,你此時再去,更沒用了。

伯駕惱怒異常,但是英國公使包令在寫給國內的信件中,認為美國人提出的條件實在是太傻太幼稚了,這在英國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

在美國人給大清提出了五個條件之中,其中第四條為「普遍的輿論自由」。第五條為「一切法庭的改良。」

一旦後兩個條款執行了,中國就走向民主自由共和了,滿清政府如果真的答應了,除非皇帝的腦子真的出了問題。

在英國人看來,要想迫使滿清政府答應一切條件,唯一的辦法,就是再次用軍艦和大炮讓滿清朝廷之止屈服。

1856年10月8日上午,當划艇「亞羅」號停泊在海珠炮台附近的碼頭上時,廣東水師千總梁國定率官兵四十人登船拿匪。船上有中國水手十四名,梁國定拿下十二人,押往他的巡船之中。

按照道理來講,中國官兵拿中國嫌疑犯,本是很簡單的事兒,純屬內政。但是亞羅號的曖昧身份,使得這事兒空前複雜起來。

這條船的船主雖然是中國人,但僱傭的船長卻是外國人,名字叫做亞羅,亞羅由此而來。

這船先被海盜搶走,後來又被民團拿獲。民團把它轉賣給廣州一家公司,公司花錢修理後開到香港,賣給了另一個中國人方亞明。方亞明以自己的名字在香港註冊此船,取得了營業執照。他僱傭一個名叫托馬斯·肯尼迪的英國人做船長,這樣,拿著香港執照,僱傭英國人做船長,船頭掛米字旗,亞羅號就儼然英國船了,理論上享受英國政府的保護。

中國千總梁國定沒想那麼多,聽人舉報,亞羅號上有水手是匪,就直接登船去捉拿了。船長肯尼迪制止他拿匪,不成,遂向廈門領事兼廣州代辦領事巴夏禮報案。

巴夏禮一聽後,認為中國官員太荒唐:第一,這船是在香港註冊的,理論上是英國船,享受英國保護;第二,即使船上有中國嫌犯,按照中英《虎門條約》,華官也得照會英官,不能隨便捉拿。

於是他跑到事發地,要求梁國定按條約執行,把嫌犯帶到領事館去審訊,審訊確實後由英方引渡給中國。梁國定拒絕。而且雙方爭執間,巴夏禮挨了梁國定手下人一個嘴巴子。就這麼一個嘴巴子讓戰爭的陰雲籠罩到廣州上空了。

巴夏禮很快在回去之後給葉名琛發去一封照會,提出陪禮道歉等四條要求,並且隨後又發出了所謂最後通牒,限二十四小時內接受英方全部要求。

離最後期限還有一個鐘頭時,葉名琛把十二名水手全送了過來。但是,他沒有滿足巴夏禮的其他要求,巴夏禮仍然拒絕接收,並且待期限一到,就把問題提交給了英國海軍。時間是1856年10月22日。

10月23日,英國海軍上將西馬縻各厘率領英國艦隊越過虎門,進犯廣州。這個時候的葉名琛在炮聲隆隆中,居然在校場看鄉試馬箭,並對受驚的手下官員說:沒事兒,天一黑他們就自動撤了。

葉名琛還下令中方師船不可還擊。

24日炮聲更響了,手下人勸說逃跑,葉名琛不為所動。手下人又說:風大,收場吧。葉名琛這才收場。

25日,英軍佔領珠海炮台和商館等處,兵臨廣州城下,葉名琛的對策還是傳統老辦法:第一,中斷對外貿易。第二,學1849年的樣兒,調壯勇團練製造聲勢,又是貼長紅相約殺人,又是走隊列搞遊行示威。

西關團勇數千揚旗列隊過十三行洋樓地面時,外國人在樓上放槍,擊斃練勇一人、百姓二人,團勇們就泄了。

27日西馬縻各厘照會葉名琛,要求入城,葉名琛不理不睬。於是英軍開始調戲每隔幾分鐘,炮擊一次總督衙門。屬下兵丁都跑了,葉名琛端坐在二堂,炮打席前他也巋然不動。

28日,炮火更厲害了。在下屬的請求下,半夜二更時分,葉名琛把家屬遷到了老城內的巡撫衙門。

29日,葉名琛進老城文廟燒香,也避入巡撫衙門,不再回坐落於新城的總督衙門了。行商伍崇曜和雷州府蔣立昂代表清方前去與巴夏禮談判,巴夏禮對二人很禮貌,但話很不客氣,說總督不許我進城,還不跟我見面,我必破他的城。

等兩人回城後,英國就開炮了,而且專打總督衙門。中國兵勇伏於街道,不能當城而立。聽說城牆被轟開一個口子,葉督開始掏錢辦事了,傳令殺一敵者,賞百金。

下午英軍一百餘人攻入了廣州新城,西馬縻各厘在巴夏禮的陪同下,大搖大擺地從城門走進了兩廣總督衙署。英方為此付出的代價極小,死了三人,傷了十一人。

其實這樣的小打小鬧,也許真談不上戰爭,所以葉名琛都懶得給咸豐彙報。從到北京,當時的加急公文需時約十六天,即使普通驛站去送,也不過四誰天。可是,一直到了十一月,咸豐居然還是沒有收到奏摺。

張震是早就知道了會出這樣的事,英軍現在並不是不想繼續打下去,而是在等著國內批准,而後大舉增兵。

有個可以利用的機會,即是利用英國國會內的矛盾。

英國國會特色,執政黨不管幹什麼,反對黨總絆你的腿兒,至於同黨人士,也不見得時刻與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想說啥就說啥。

張震在那沉吟一會,在這一刻終於下定了連自己都無法相信,以自己的性格,會去做的事情。

冒險,張震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