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刺刀1937 第693章 那朵美麗燦爛的蘑菇雲(一)

「靈甫也走了嗎?」

鄭永有些落寞地問了一聲。

「是的,不過靈甫是高升了。」陶平點了點頭,說道:

「這次調他擔任74軍副軍長,又是膺榮寶鼎勳章,也算對其前段時候英勇奮戰的嘉獎,我想這也是您願意看到的。」

鄭永點了點頭,又微微嘆息了聲:「是啊,我的部下一個個都出息了,咱們戰區出的人才,那得用車載斗量才行,我鄭永臉上光彩,光彩!」

陶平笑了一下,總指揮這話里可不太像高興的樣子啊。

「告訴靈甫,我就不親自送他走了,但我以前曾經對他說過的那些話,一定不能忘了,一定不能忘了,千萬!」

鄭永好像很不放心,一再叮囑說道:

「靈甫,如果有一天,你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處理?」

「魚餌,把自己當成魚餌!」張靈甫沒有任何地猶豫:「如果有一天我也遇到了這個情況,那麼我一定會把自己當成魚餌。死死地堅守在某個陣地,然後要求友軍部隊增援,從而殲滅敵人,就和這次的戰鬥一樣!內外夾攻,中心開花。總指揮。按照你的辦法打,我以為一定能夠必勝!」

「靈甫,聽著。有些時候相同的戰法用到了不同的地方,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就好像這次戰鬥,就需要各部堅決執行命令,不顧傷亡疲勞連續突進,以達成戰略企圖。

如果,我說的僅僅是如果,你以後遇到了這樣地情況,增援包抄部隊一旦無法達到目的,那麼你所指揮的部隊將會遇到非常可怕的局面,甚至,會讓自己全軍覆滅的。

一定要想方設法跳出去,唯一的辦法就是跳出去。靈甫,記得我今天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當你真的遇到這種局面的時候無論如何也要跳出去……」

那次和張靈甫一起戰鬥結束之後,自己對張靈甫交代的話再一次浮現到了腦海。

靈甫,如果內戰爆發的話,如果你遇到孟良崮這個地方的話,千萬不能用所謂的「內外夾攻、中心開花」啊,那將會置你自己於死地!

可是,這些話自己卻不能對張靈甫說。

有些事情,還是自己去把握比較好。

1945年了,現在已經1945年了。

抗戰,已經到了最後一年……

……

1945年4月,義大利宣布退出戰爭。

1945年4月12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喬治亞洲的溫泉因突發腦溢血去世。副總統哈利·S·杜魯門接任,成為第三十三任美國總統。

希特勒得知此消息後,聯想到了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在七年戰爭中的絕處逢生,頓然又生出戰爭會出現轉折的希望,而且這種充滿希望的氣氛一直持續至4月20日希特勒的生日的那天。

4月22日,柏林已被蘇聯紅軍包圍了四分之三,這時希特勒才大夢初醒。他悲鳴道:「戰爭打敗了……我將留在柏林,只要時刻一到,我就用手槍結束我的生命。」

但同時他也痛罵國人:「武裝部隊拋棄了我,我的將軍們全是草包,我的命令沒有得到執行,一切全都完了……德國沒能完成我給整個民族提出的任務。」

4月27日,整個柏林完全被蘇軍包圍起來。4月28日,希特勒的戰時盟友義大利的墨索里尼被游擊隊抓獲槍決。

同一天希特勒又獲悉,他的副手希姆萊企圖同西方列強進行談判;至此,希特勒完全泄了氣,感到自己的未日已經來臨。

他開始口授他的政治遺囑,但他仍然要痛罵猶太人,要求後繼者「必須竭盡全力恪守種族法律,無情地抵抗世界各民族的毒害者國際猶太集團。」

1945年4月28日午夜前不久,希特勒和他的情婦埃娃·布勞恩正式結為夫婦,接受了洗禮。

4月29日蘇聯坦克向火車站附近的動物園推進。

4月30日蘇軍經過激戰,終於攻佔了國會大廈。此時希特勒的總理府已在炮火的射程之內。下午3點30分,希特勒回到地下室的避彈房間,開槍自殺。

埃娃·布勞恩則與此同時吞下了毒藥。兩人的屍體被侍從用軍毯包上,抬至總理府的花園裡,澆上汽油,在熊熊大火中化為灰燼。骨灰被埋進一個炮彈坑。

5月5日,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已經以盟軍的勝利宣告結束,世界人民觀注的焦點轉移到亞洲及太平洋戰場,日本帝國主義已落入日暮途窮的困境之中。

1945年7月,美、英、中三國首腦和外長在柏林西南波茨坦舉行會議,26日發表了《波茨坦公告》。

美、英、中三國政府領袖公告:

(一)余等:美國總統、中國國民政府主席及英國首相代表余等億萬國民,業經會商,並同意對日本應予以一機會,以結束此次戰事。

……

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並以此種行動誠意實行予以適當之各項保證,除此一途,日本即將迅速完全毀滅。

宣言已經鄭重警告日本,如果日軍仍不放下武器,日本武裝力量將不可避免地被徹底消滅,日本國土也不可避免地化為焦土。

日本人當時並沒有意識到這一宣言意味著什麼,更沒有想到一種威力巨大並且可怕的陰影正在向他們襲來。

實際上此時的日本已經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在中國戰場,中國軍民早已轉入攻勢作戰,各光復區不斷擴大,日軍只有招架之攻而無還手之力。

在太平洋戰場,盟軍已攻佔了菲律賓以及硫黃島、沖繩島等重要島嶼,戰爭日益向日本本土逼近。

與此同時,蘇聯也在積極準備對日作戰。然而,日本軍國主義者對《波茨坦公告》置若罔聞,企圖依仗起尚存的400多萬軍隊做最後掙扎。

日本軍方的死硬公子在國內大肆進行戰爭動員,廣泛搜羅炮灰,準備利用中國領土和日本本土作最後決戰。

面對困獸猶鬥的日本軍國主義者,反法西斯同盟國認為,要使日本真正接受《波茨坦公告》,必須在戰場上同日本法西斯做最後決戰。

然而,美軍雖然在太平洋戰場上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在日軍的頑強抵抗下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如果要對日本本土實施登陸作戰,代價將更為慘重,而且戰爭可能要到1945年底才能結束,這對於美國來說是很難接受的。

況且蘇聯參戰指日可待,美國在戰爭的最後階段是不願將勝利成果與他人分享的。

因此,美國積極地策劃在最短的時間以最小的代價戰勝日本,迫其投降。此時,美國人把希望寄托在剛剛實驗成功的兩顆原子彈「小男孩」和「胖子」身上。

1941年12月6日,美國正式制定了代號為「曼哈頓」的絕密計畫。

當時擔任國會議員,後來繼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聽到了一些關於「曼哈頓」計畫的傳聞。為了弄清「納稅人的錢花得是否值得」,他曾試圖調查工程區內那些神秘的巨大建築里到底在幹什麼?

但是得到的回答是:

「杜魯門先生,最好停止您的調查,這樣我們,包括羅斯福總統都會感到很高興的。」碰了軟釘子的杜魯門只好作罷。他後來擔任了美國副總統,對此事仍然一無所知。

但是有一個人告訴了他,「那些巨大建築里究竟在那做些什麼」。這個告訴了杜魯門絕密情報的人,就是中國一級上將鄭永。

而在杜魯門接任美國總統之後,最終促使他下定決心以原子彈對付日本的也是鄭永帶給當時還是副總統的杜魯門先生的一封密信。

這封密信之中究竟寫了一些什麼,除了鄭永和杜魯門之外沒有人知道了。這是一個秘密,一個鄭永以及美國總統先生必須長久保持下去的秘密。

1945年7月的一天美國國防部大樓內依然像往常一樣忙忙碌碌,但從人們臉上增加的笑容里似乎已看到了戰爭勝利的希望。

陸軍部長史汀生來到二樓的會議室,參加會議的代表都已在那裡等候。他們中有國防部、國務院的代表,有軍方主要是空軍的代表,還有幾位原子彈專家。

這次會議是在杜魯門總統授意下,由陸軍部長史汀生負責召開的,主要研究在日本空投原子彈的具體事宜。一名中尉記錄員在長方形會議室的一角認真地聽著與會代表的每句話。

美國人的轟炸機幾乎光顧了日本所有的大中城市。

東京是一個可能的目標,但它實際上已被炸遍了,除了皇宮庭院依然完好外,東京已是一片瓦礫。

新鳥、佐世保、廣島等城市之所以保存較好,是因為空軍得到情報,說日軍將大量戰俘關押在城市中,而美軍又不知戰俘營的確切位置。

最後,代表們終於定下了三條原則:第一,目標大小必須是方圓超過三英里的中等以上市區,且有重要目標;

第二,要能夠被原子彈的衝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