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4章 一統長三角,三足鼎立

鬥武總舵後山,綠水環青山。

微縮無數的「如意環」,以極度猛烈之勢打中山壁!

青灰的山壁上,頓時淺淺印出一輪輪的漣漪,恰如水陰,正顯陰柔!

左無舟往前,細心摸索這印子,流露一絲喜色:「不錯,比以往有一些進步了。如是繼續潛心修鍊,必有一日,能參悟陰木水三系的『如意環』。」

頓首半時,左無舟斂結心神,重是糅身飛躍。身子一晃,無影已然現身來,無聲無息的隨行其後。

飛身返回去,左無舟忽然取出披風甩卷,人已立地消失。儼然幻影,連續數個距離不一的挪移。若教人目睹,必吃驚不已。

……

重是返回總舵,略作一番逗留。

頓有人匆匆興高采烈來報,盛西北已率領遠征軍返回了!

左無舟心想自己在情在理都要去迎接,索性是一道過去了。

趕來總舵大殿,正是轟轟烈烈的歡笑鼓舞聲。紀瞳身為第一副盟主,實質上的掌權者,自然在場,其他幾位副盟主也皆盡在此。

左無舟漾住一絲笑意,從天而降,鬥武群雄一驚,隨即悉數彎腰一禮:「屬下參見盟主!」

拂袖示意不必多禮,左無舟目光徐徐。盛西北激動上前數步:「盟主,盛西北幸不辱命!」

盛西北不是兩年前初加入鬥武的初哥了,深悉左無舟的淡漠性子,肯親自過來,實是給足了他天大的面子。

「起來。」左無舟頜首:「辦得如何。」

盛西北喜悅:「順利!盟主想要的,我都已為你帶回來了。」

滿意頜首,左無舟看往紀瞳:「你來負責獎懲。」

……

盛西北遠征歸來的消息,已然傳播出去。

鬥武總舵的人,基本都已是趕來,熱切的看著這一幕。看往盛西北的遠征軍,是羨慕之情,看往左無舟卻是崇敬!

左盟主兩年前一戰,憑以無上實力懾服群雄,以武宗之身,卻是公認的鬥武第一強者。

如說兩年前,不熟悉左無舟,還道當年那一戰乃是引蛇出洞等等。如今,鬥武的人大抵都已知曉,他們的盟主,天生就是個淡漠性子。

然則,就是這位左盟主,憑當年一露身手,已令群雄震撼了。

至今,聖者和天神始終未對鬥武有動作,何嘗不是忌憚左無舟。

如不是左無舟,一邊是天神一邊是聖者,鬥武潛力再大,兩大超級聯盟都斷沒有眼看著鬥武崛起的可能。

看往紀瞳,鬥武群豪,又是一陣火熱與自豪自信。

如說左無舟乃是鬥武群雄最強大的武力憑仗,以往在黑天低調的紀瞳,這兩年來,才叫人看明白她的實力。

紀瞳當然是鬥武第二強者,但,也被許多人相信認為是武聖第一。當然,妖孽一般的左無舟被排除在正常人類以外了。

……

盛西北此番遠征,帶回來的,不光是寶物和材料,以及海量的書籍。更有二十餘名歸降的武聖,以及許多武宗。

交給旁人必是手忙腳亂的活計,紀瞳和落雙處理得煞是駕輕就熟了。

從兩年前,左無舟一戰震懾天下,令鬥武在他這位強者領導下產生向心力,就踏上了一條急速擴張的道路。

當年,百戰率先歸附,為盛西北贏來了第三副盟主之位。百戰可說是長三角區最強大的勢力了,一番歸附,也是做出了表率。

當年紀瞳、金剛、盛西北,三路人馬各沿一處一地,橫掃長三角。心知無可抵擋的大小聯盟歸附,各散修歸附。

左無舟狂言三個月一統長三角,事實是,僅僅只花了兩個月,長三角地區就只剩下鬥武。

統一的速度加快了無數,統一之後,長三角八成武聖紛紛歸順鬥武。那時,鬥武的實力已然是在短短數月,膨脹到一個極度可怕的地步。

以主要是和平和迫降的方式,來完成一統長三角,令得鬥武一年多前,就已擁有了超過一百五十名武聖。

天神和聖者,吃了一記悶虧,卻始終沒有「回報一二」,未嘗不是因為鬥武太強大的緣故了。

……

當年三路人馬一道遠征,迫不及待的發動統一長三角之戰。

曾有人以為鬥武急功近利,難免遭遇失敗。但令人吃驚的是,三路人馬所到之處,七成的聯盟都在無奈之下選擇了歸降。

剩下的三成聯盟,則已然在迅速膨脹的鬥武沉痛打擊下,灰飛湮滅。

一統長三角,就是如此輕描淡寫。

混戰無數年的長三角地區,就是這般被一統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鬥武擴張步伐將要收一收,消化長三角地區的時節。

自那一戰後,基本沒再公然露面過的左無舟,再一次現身,下令紀瞳等人各率領武聖,兵分兩路,遠征南北。

那是一年半前的事!

鬥武群雄想來,無不感慨萬千:「那時,人人都道鬥武是時候收一收了。若不是盟主威望甚高,強行下令遠征,鬥武怎會有今日聲勢。」

……

鬥武連已有地盤,都沒有消化,連內部都尚且在混亂,人心不穩。

然則,就在那時節發動的兩路遠征,成功的擊敗數個聯盟,將鬥武的勢力和地盤大大擴大。

如果說那一戰之前,鬥武的地盤就是長三角這個狹長三角地帶。那一戰,便令鬥武的地盤一夜變形了。

一年半來,鬥武已發動不下八次遠征擴張,頻繁的擴張,固然令武聖起了厭戰之心,卻也被深深埋在輝煌的戰果之下。

鬥武的地盤,已從狹長三角,變成了圓形。這就是輝煌的明證。

征戰和廝殺,固是有一些武聖陸續隕落。卻又有更多武聖歸順。

唯一遺憾的是,方圓半年腳程範圍內,有天神和聖者兩大超級聯盟,武聖的數量很少,遠不似長三角這麼密集。

是以,鬥武的地盤擴張很快,但在實力上就漸漸跟不上了。

至今,鬥武已有二百二十餘名武聖。

其中,有以紀瞳為首,北斗、小憨、金剛、蒙武等八名多魂武聖!

已與天神和聖者,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

坦言之,鬥武群豪也絕然沒想到,鬥武竟在短短兩三年當中,就已然崛起成為抗衡天神和聖者的大聯盟了。

實言之,鬥武已有超級聯盟之實,只缺其名了——如有一位超聖者,那就名正言順了。

不過,鬥武以風捲殘雲之勢,連續吞併大小聯盟幾十個,不間斷的擴張。暗中存在的隱患,委實隨處可見。

魂修士當中,從來不缺聰明人和明眼人。鬥武如此突飛猛進,甚至急功近利的擴張勢力,那隱患簡直就是被無限放大了。

經營一個散修聯盟,那倒與經營一個國家有極大的相似之處。只不過,這個帝國只在乎擴張和武力,基本不經營內政。

在左無舟的號令下,鬥武就恰似一個窮兵黷武的帝國,不顧一切的吞併擴張。不問軍隊是否厭戰,不問有沒有支持,有沒有人反對。

在明眼人看來,鬥武就是一個四處漏風漏雨的茅草屋,屋中有一個強大的人暫能定得住屋子。一旦這個人死了,或是走了,這屋子立刻將崩塌。

這個人,就是左無舟及其強大的武力。

此言絲毫不見誇張之處,鬥武這屋子唯一的支柱,就是本身絕對強橫,又控制住絕對核心的武力。憑武力及相應的威望,而支撐住鬥武不斷的瘋狂擴張。

……

但說來又好笑。

無數人看穿鬥武存在的無數漏洞和崩壞之處,但也承認,鬥武崩塌的前提,全維繫在左無舟身上。

可只要左無舟還在,鬥武就很難崩塌。因為左無舟很年輕,所有人都看見了左無舟的潛力。

一個武宗,就有了橫掃武聖的資本和本領。如果成為武聖,那又該強大到什麼地步。

如果成為超聖者,甚至可能一統天下,而不是一個小小的長三角。

統一天下的種子,在兩年前,就悄悄然種在鬥武群雄心底。隨時滋生,隨時膨脹。

如是鬥武能完成一統天下這個從來無人做到的偉業,那即便追隨他,也是值得的。

鬥武不論有多少的漏洞和缺陷,都在不斷的擴張勝利中,在更大的野心和期望中,被掩蓋下來。

至此,鬥武群雄,已不再是被動的歸順和屈服,而是主動追隨鬥武,以圖創造一個前所未有的霸業。

一統天下的野望,在推動鬥武極速狂飆!

……

璀璨的鮮花盛放,總教人清爽。

漫步在花海小道,左無舟言辭淡淡:「暫不出征了,給大家調養一些時日。」

盛西北等人跟隨其後,落雙心中一動:「是不是要對天神動手了!」

果然,沉吟半時,左無舟沉聲:「過些時日,是時候向天神動手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