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70章 發展模式

「之前我就和你們說過,我們國內其實不是沒人研發新葯,而且我們也曾經有過研發出新葯來的歷史,而且我們研發出來的新葯,在臨床應用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效果,也相當的不錯。但是我們研發的新葯,在市場推廣的時候,卻遇到過很大的困難。說白了就是市場不認可,而市場為什麼不認可我們的新葯?原因很簡單,就是第一我們之前科技落後,再加上最近幾十年來,我們國家給世界各國留下的印象,就是山寨大國,人家信不過我們的產品,所以我們研發出來的新葯,推廣的時候,人家也信不過你,不承認你。再加上西方媒體,現在掌握著世界主流的話語權,他們多年對我們國家的抹黑,造成了世界對我國形象的認知塌陷,導致了我們一旦有什麼好產品,和新產品在到世界上推廣的時候,會面臨接受障礙的現象,就比如最近兩年,我們滿世界的推廣我國的高鐵技術,可是真正成功的又有幾例?最後往往都會因為政治因素,或者歧視偏見的因素,而導致功敗垂成。」

王學明這麼一說,金沐晨和金爸爸就都明白了,他說的第一個難點,確實因為我們國家以往經常會推出一些山寨,和粗製濫造的產品,而給世界掐他國家的人留下壞印象,所以當你說你研發了一款效果非常不錯的,針對某個病症的新葯,或者新的醫療器械的時候,人家當然會懷疑你是不是在誇大其詞。

「第二個因素,就是因為國外的那些大型醫療器械公司和大型醫藥公司的阻礙,其實他們是非常害怕咱們中國人的。因為他們知道,一旦咱們在研發上面,要是走上正軌的話,就會源源不斷的推廣出各種新葯,這樣一來,他們的市場就會被擠占。所以他們會儘可能的把咱們國內的醫藥研發和醫療器械研發的力量,給扼殺在萌芽狀態中。就比如他們會在咱們推廣這種新型醫療器械的時候,他們就會給咱們設置重重障礙,甚至和咱們打價格戰?反正最後哪怕是弄得兩敗俱傷,也不會讓咱們得了好處,這就是這幫外國大公司的操行,關於他們的德行,沒有人比我更清楚了。」

王學明這番話可以說,說的是頗為語重心長,而金沐晨他們也都知道,王學明這可絕對不會說假話。

現在中國的醫藥市場,和醫療器械市場,雖然明面上是被好多國內藥廠和醫療器械公司所把持的,可你如果仔細看這些公司的背景,就會發現這些公司,不是被那些大型外國醫藥公司和醫療器械公司控股的,就完全是他們在國內的代理。

反正真正掌握核心技術的國內的醫藥企業,和醫療器械製造企業,是寥寥無幾,基本全都是他們控制的。

而這種骨關節的替換物,確實是好東西,可是即便是在美國推廣的時候,都會遇到這麼多的阻礙,到現在在美國不過才有百十來號患者,使用了這種產品,那就更別提在中國的推廣了。

哪裡可是被諸多的大型國外醫藥和醫療器械製造企業視為禁臠的地區,咱們想貿貿然的進去,推廣咱們的好產品,那是不可能的。

更何況這裡面還會涉及到,好多二代和帶路黨們的利益?這樣想把這些好產品,做大做強,那就更加困難了。

那麼該到底怎麼找到一個突破口呢?

王學明講到這裡的時候,是微微一笑:「其實,也不是沒有成功的先例可循?咱們國內,最近幾年,就有那麼幾個成功突圍的例子,我覺得咱們完全可以借鑒一下。」

「哦?你說的事那家企業啊?」

聽到王學明這麼一說,金沐晨和他老爸當時就來了興趣,國內現在還有這樣經營好的企業嗎?

「哈哈,很簡單啊,就是那個粗糧王啊?」

王學明哈哈一笑跟金沐晨和他老爸說道,金沐晨和他老爸一聽到這個企業的名頭,都是一愣,粗糧王?

這個企業,他們當然聽說過,冒頭出來也就是五六年的時間,但是現在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好像特別的火爆,很是受那些大型投資機構追捧的。

雖然現在還沒正式上市,但是即便如此,這家公司在海外市場的估值,都已經有五六百億美元了,而且品牌力還相當不錯,他們的產品,雖然因為某些專利的原因,在一些歐美國家並不被廣泛接受。

但是在很多第三世界國家,還是非常受歡迎的,而且在國內也曾經造成過相當大的轟動,雖然現在他們的產品,在市場上因為產品力,和專利的問題是份額連續下降,但是他們已經成了一個大型知名品牌,並且產品已經不僅僅局限在手機行業了,已經擴散到方方面面了,所以經營還是非常成功的。

「這個企業,我想你們都應該聽說過,雖然他們的產品,在美國沒有賣,但是在國內,和很多第三世界國家還是相當受歡迎的,而且即便是一些美國人,也會專門委託一些人,到國內來購買他們的產品。而他們的產品,最受歡迎的當然就是手機,當初他們的創始人雷神,再創造這家企業的時候,就是靠的炒作概念。不得不說,這傢伙是個天才,是個非常擅長炒作的天才,而且他還是個運營的高手,他對市場的判斷非常的準確,當年國內的智能手機行業才剛剛興起,而當時國產手機在智能機方面,可以說是一片空白,大家的產品都跟不上。而國內的智能手機市場,基本就是被三星和水果兩家所把持著。而他是第一個高調宣布進入國產智能手機行業的人,而且還第一個創造了線上經營的先河,並且還以高配置,發燒友等概念熱炒情懷,並且以兩千元的低價,再配上高配置來吸引客戶,毫無疑問他的策略是成功的,為他的粗糧王賺取了巨額的利潤,並且迅速讓後面的中國企業開始跟風,可以說正是他開創的模式,讓中國的智能機企業,走到了今天,而且也開創了中國獨角獸時代。」

王學明這麼一說,金沐晨基本就明白了,感情這傢伙,琢磨了這麼半天,根本就並不是要關心什麼,這家科研所怎麼發展,和怎麼把這家科研所的產品,引入到國內。

他的野心真的不小呢,他從開始就沒打算往小了做,他一開始就想著要把這家科研所給做成獨角獸公司呢。

不過這個想法顯然並不壞,因為之前金沐晨也偶然會冒出這麼個念頭,如果把這家科研所做成一個獨角獸公司的話,好像非常的不錯。

畢竟現在這樣的資本結合實體運作的方式非常的流行,甚至可以說是現在市場上那些大型公司,和風投結合的主流運作模式。

「而我之所以回想讓這家公司運用這樣的方式,主要還是因為這條路目前是最可行的。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推出這樣的產品,那就相當於是動了那些大型醫藥企業的蛋糕,他們肯定會給我們設置重重障礙。而面對這些重重障礙,如果光靠我們自己,想要通關,那肯定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如果把更多的大型資本機構給引入到這個企業當中來的話,那就簡單的多了。就比如粗糧王當年運作他的品牌的時候,他就很高明,並不發售產品,而是先設立一個發售日期,然後把產品的配置公布出來,在熱炒話題。要知道當年他要做國產智能機的時候,可是收到很多人的譏笑和白眼的,而三星和水果更是給他設置了很多障礙。就比如當年哪怕是現在國內都沒多少能夠生產智能機所需要的高端配件的企業,這些配件只能靠進口,而這些配件的供貨方也大多給三星和水果機進貨,人家三星和水果機一句話,這些供貨方就會減少對粗糧王的配件供應,可是這個雷神就是靠熱炒,把國產智能機的話題給你炒熱了,讓年輕人把這當成是一種情懷和潮流,貨還沒上市就已經開始接受了天價的預付款了,這時候那些供貨方還會理會三星和水果機的威脅嗎?當然是敞開了給他們供貨,一旦他們的產品開始上市銷售了,這瘋狂的業績,立刻就引來了瘋狂的資本的追逐,然後這些資本介入之後,很多原本的障礙就被立刻掃除了,然後他的品牌就成了……」

王學明說的這些,可相當與給金沐晨和他老爸這兩個金融白痴,上了最生動的一節資本和品牌結合運營的課程。

在之後的事情就簡單的多了,加入的風投資本越來越多,而人家粗糧王就是不上市,人家只是在資本的圈子裡,輪番的融資。

來參加的風投機構是越來越多,而評估機構也越來越權威,最後估值更是高成了天價,這就導致人家還沒上市,可市場估值就已經達到了五六百億,還是美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