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3章 聖德太子傳

這個雪舟等楊,在日本的地位,那絕對不止是一個畫聖,就可以形容的了的,如果非得要給他加個現代點的稱號,那絕對可以稱他為日本國寶,或者日本的驕傲的!

要知道他可是在1956年維也納世界和平大會,被推選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中的惟一日本人。

這樣的一個人物,你說他在日本人的心裡地位會如何?

這個雪舟等楊是日本室町後期著名的禪僧畫家,日本唐風作的集大成者,本名小田等楊,雪舟是他出家之後,當上了雪舟寺主持的法號,他自幼酷愛作畫,十二歲的時候就皈依了佛祖,當了和尚。

沒想到最後當和尚之後,倒是當出了名堂,因為他自幼喜歡繪畫,當了和尚之後,更是有大把時間來研究繪畫,最後倒是在繪畫方面成為了大家。

他最開始當和尚的時候,並沒有在雪舟寺,而是在相國寺出家,在這裡他有機會像很多信佛的日本繪畫大家學習,並且熟悉了當時日本流行的繪畫技巧。

那時候日本的繪畫主要是仿宋元時代的中國畫為主,這種繪畫技巧讓這雪舟等楊非常痴迷。

後來在明成化三年,也就是1467年,47歲的雪舟終於等到了一個留學深造的機會,跟隨第13次日本遣明使團,乘坐天與清啟為正使的貢船,於五六月間來到了寧波。

此次來寧波,雪舟便在寧波的天童寺住了下來,這也是他晝思夜想尋訪和下榻的目的地。寧波的市舶司還專派了精通日語的寧波文士徐璉為陪貢,擔任了雪舟的嚮導和翻譯。

於是這座幽藏在二十里松林中的景天童山德寺,又增加了一名儒學、佛法、畫藝出眾的海外留學生。

到了現代,因為這位日本畫家在日本民間和國際上的影響力,這雪舟等楊甚至還被列入天童名僧錄。

雪舟等楊在浙東寧波如饑似渴地尋訪山水,結識名家高士,他尤其鍾愛南宋山水畫家馬遠、夏圭等的作品。

而當時寧波城內書畫家豐坊和退居南湖的太僕卿金湜更是他的至交,於是定海關的風帆、三江口的城樓、東錢湖的漁舟、雪竇山的飛瀑、育王山的三塔一一被他收錄於筆下。

這一年的隆冬時節,雪舟等楊又在徐璉的陪同下從浙東運河入京,一路上,四明山群峰巍峙,揚子江水天浩淼、還有岱獄之雄踞、京城之繁華,令雪舟似醉如痴。

抵京後,他在禮部尚書的大院中,潑墨飛筆、欣然作畫,明憲宗聞奏金殿接風,倍加讚揚,並且還賜於了他「天童第一座」的稱號,這對於當年這個日本留學生而言,可是至高的榮譽。

雪舟在京城御畫苑中與名畫家張有聲、李在等切磋「設色之旨」和「潑墨之法」,正是這段切磋的經歷,讓他在破墨山水畫方面有了巨大的突破和進步。

在寧波期間,雪舟與文人結識交往,臨摹繪畫,隨後又北上,飽覽中國的壯麗山河,到了京城之後,先是學夏圭的院體畫,向當時中國宮廷畫家李在和張有聲學習中國水墨畫的著色,潑墨,和暈染等技法。

在加上還研習當時浙派,吳派,院體等的抽象山水及宋元正統山水的繪畫技巧,吸取精華,融會貫通,這些對他晚期山水畫的技巧提升有著深遠巨大的影響。

是他回國後畫風巨變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國兩年多時間是雪舟等楊畫風改變的分水嶺。

雪舟等楊回國後,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創作研究和發展,他後期的山水畫,集各家之大成,有院體的雅緻秀麗,有文人的清新典雅,有禪林的瀟逸簡練,更有新奇抽象,再加上日本武士獨具的破立之風,他的畫風可以說是變化萬千,創造出頗具日本式的水墨山水。

也正是從他開始,開創了後來影響日本繪畫一時的破墨山水畫的畫風。

這麼重要的一個日本歷史名人的作品,金沐晨當然是責無旁貸的要收入囊中的。

這幅畫在意境上,其實已經是和中國的潑墨,淡墨山水畫別具一格了,以前金沐晨還真是沒見過這樣的畫風呢。

再加上這個雪舟等楊在國際上的名聲,將來就算自己不想要這幅畫了,拿到歐洲去運作一番,也不愁能拍出一個高價。

最最關鍵的是,這幅《秋冬山水圖·冬景》,可是那雪舟等楊晚年集中國水墨畫各家之長之後的上乘之作。

要知道他從中國回來的時候已經快五十歲了,在那之後他雖然開創了日本畫風的一派,可是最後產出的作品,其實並不算多。

能夠流傳到今天的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這幅畫,還是天皇家族之前一直御藏的,這要是拿出去賣的話,其價值可想而知,金沐晨覺得,以那雪村等楊在日本繪畫史,和世界藝術史上的地位,這幅畫最後賣出一個和畢加索作品同樣差不多的價錢,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大豐收啊!收藏了這幅作品之後,金沐晨的心裡就別提有多美了。

在繼續往前走,雪舟式的作品基本已經沒多少了,不過倒是另外一幅日本國寶級的重量畫作,映入了金沐晨的眼帘。

《聖德太子傳》這幅畫面出現在金沐晨的眼前的時候,可著實是把他給驚住了!

尼瑪的,足足六十頁畫面,用建築和山水來切割畫面,這樣的一幅十一世紀的大型繪畫作品,這別特么的說是在日本了,哪怕是拿到中國去,這也得被奉為是國寶中的國寶啊!

據金沐晨所知,目前中國古代繪畫里篇幅最長的大型繪畫,可能也就是那幅大名鼎鼎的《清明上河圖》了,可是如果現在把那幅《清明上河圖》拿到這幅《聖德太子傳》的前面來比較的時候,哪怕他自己在心向中國文化,可也只能是自嘆弗如。

確實這幅畫真的是太震撼了,別的不說,光說他的篇幅,就實在太讓人震撼了,足足有六十幅畫面。

在十一世紀的時候,恐怕全世界除了日本,還真就找不出這麼一幅長篇巨著來。

這還是第一次,金沐晨對日本的藝術文化,產生了一絲尊敬之意。

然後在仔細的看這幅畫,這幅畫其實就是在介紹那聖德太子的生平,從他出生開始,一直到他去世,所經歷的種種場面,然後每幅畫上面還有一些文字記述,都是在解釋畫面里發生的事情,記述的文字用的還是中文。

這幅畫如果單單論繪畫技巧的話,只能評為一般,看內容也不過就相當於現在放大版的小人書而已,但是要是說起這畫裡面的人物,和他生平的故事,再加上這幅畫的篇幅,那這幅畫就絕對可以被評為日本國寶中的國寶了。

這聖德太子可以說是日本歷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即便是後來推行了維新的明治天皇,在他面前也得低頭三分,誰讓明治天皇就是他的玄玄玄……孫呢。

聖德太子出生於574年,是用明天皇的第二個皇子,母親是穴穗部間人皇后。

這位聖德太子的經歷也比較奇怪,他雖然沒有登上日本的天皇的寶座,但執掌日本的最高權力長達30年。

而在他當政的這三十年時間裡,為適應國內外風雲變幻的新形勢,他推行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改革,所以他被後世日本人尊稱為日本的佛法之皇、聖王、偉人。

甚至直到如今,他仍然是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大聖人,他的頭像印在5干日元和1萬日元的鈔票上,絕對沒有一個日本人不認識他。

和很多歷史上的「偉人」一樣,關於聖德太子的出生就有許多奇異的傳說,據說他的母親因為一個金身小和尚跳入口中而懷孕……難怪現在日本人那麼開放,感情他們早年吞精都是能懷孕的……

然後她懷孕幾個月後的一天,走在馬廄旁邊時忽然分娩,生下了聖德太子,所以聖德太子又被取名為廄戶皇子。

有趣的是,聖德太子生在馬廄的傳說,與西方耶穌誕生在馬廄中的傳說十分相,不過這聖德太子比耶穌還是牛掰很多,因為據說他生下來時,渾身散發出香氣,院子里閃耀著光輝……看來日本人吹牛掰的能力,可一點都不比咱天朝人差額……

據說他從小就是個神童,剛滿1周歲,就面向東方,雙手合掌念誦「南無阿彌陀佛」,7歲時就讀了幾百卷經書……簡直就是天縱奇才……

關於聖德太子的名號,這也是有說頭的,據說某次這當時還叫做廄戶皇子的傢伙外出遊玩時,看見路邊躺著一個面黃肌瘦的流浪漢,廄戶皇子就問他叫什麼名字,他都答不上來。

廄戶皇子仍然很關心他,立即讓人端來飯菜給他吃,並脫下自己的衣裳給他蓋上,囑咐他好好休息。可是第二天廄戶皇子派人再去探視時,流浪漢已經死在路旁了。廄戶皇子十分悲傷,把他安葬在當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