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7章 精華館藏

在中國處於最輝煌的漢朝的時候,當時的日本還處於蒙昧時代,那時候的日本人才剛剛從樹上下來沒多久。

別說文字,才剛剛形成語言,而且還處於部落互相征伐階段,根本就沒有形成統一民族的概念。

那時候的日恩,即便是當時的南棒,都可以隨便在腰上綁個葫蘆,漂洋過海到日本去抓奴隸,別說是中國了,即便是當時的南棒都可以吊打當時的日本。

而到了東漢時期,那時候的日本才有了和中國的第一次接觸,日本派來的使節,在那時候獲得了劉秀賜予的一枚倭奴將軍印。

在那之後,漢朝隕落,日本國內的大名,也是互相之間在戰爭不斷,兩國也就沒了什麼交流。

一直到了唐朝,當時已經形成了統一的日本,就開始試圖著想要入侵大陸,而和後來一樣,他們邁出的第一步就是入侵朝鮮。

而當時的朝鮮根本也還沒有統一,當時南棒的祖宗也就是百濟,正在為了如何對抗李唐的天兵天將而頭疼呢。

剛好日本人就送來了援軍,而唐朝的討伐軍也剛好到了百濟的白江口一代,兩軍再次展開了對峙。

當時唐軍只有戰船一百七十艘,士兵也只有二萬人,而倭奴軍則有戰船一千艘,士兵三萬兩千人。

不過這時候的唐軍,可是百戰雄獅,在西域和突厥人,吐蕃人打過仗,在東北和高句麗人,高昌人也殺過場,絕對是一隻戰鬥經驗極其豐富的百戰雄獅。

而這時候的倭奴,其實也不是善茬,好歹也是在國內互相打了多年的老兵,但是最終這場戰鬥的結果,卻讓人瞠目結舌。

倭奴雖不能說是一觸即潰,但是和戰爭經驗豐富的唐軍比起來,卻也根本不值一提,被唐軍打得是落花流水,浮屍百里。

也就是這場戰爭之後,日本人算是徹底的認清了他們和唐朝之間的差距,所以才會派來很多使節,來到唐朝,像唐朝學習各種禮儀制度,文化經驗等等。

之後就有了鑒真和尚東渡,給日本帶去了豐富多彩的唐朝文化,從那時候開始日本才算真正的開化,進入了文明時代。

而之後到了宋朝,瓷器在這個時候,已經發展到了大成階段,而在這之前的日本,因為受唐朝的影像,一直都在使用唐朝的生活方式,吃飯用的也是粗製濫造的陶器。

而宋朝的瓷器輸入到日本之後,就迅速的贏得了日本人的喜愛,上至天潢貴胄,下到黎民百姓,就沒人不喜歡這種晶瑩剔透,潔白如玉的瓷器的。

也正是因為瓷器的出現,日本才誕生了獨具他們自己特色的茶道文化,和插花文化,還有他們特殊的飲食文化。

所以如果說唐朝的文化輸入是讓日本徹底進入了文明時代,而宋朝瓷器的輸入,則是徹底的改變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讓他們開始產生了自己獨特的文化。

尤其是宋朝被元朝滅亡之後,大量的中國南方的技術精英們,為了躲避蒙古人,東渡日本,更是給日本帶去了大量的中國瓷器燒制技術。

而日本人也正是在這些技術基礎上,開始燒制出了自己的瓷器,讓日本開始衍生出,自己獨到的瓷器文化。

所以如果說對日本的影響,那麼唐朝和宋朝無疑是影響最大的兩個朝代。

所以日本人才會特別的喜歡瓷器,尤其是元朝之前,也就是宋朝的瓷器,他們對這個朝代的瓷器,幾乎有著一種獨到的痴迷,甚至比中國人還要痴迷。

而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這邊,就有專門的宋瓷展示,而且展出的幾乎都是精品。

即便是在國內都很少見的天青釉的官窯瓷器,這裡也並不少見,這也正是最讓任何一個中國人感到心痛的地方。

要知道這種宋瓷,現在在中國,幾乎已經是絕跡了,哪怕是在故宮博物院都沒有收藏,世界上收藏宋代官窯瓷器最多的地方就是大英博物館,然後就是日本的東京國立博物館了。

自己的國寶,自己國內居然一件都沒有,反而是當年的兩個強盜收藏的最多,這又讓人情何以堪?

當他們在展示這些文物的時候,這簡直就是一種赤裸裸的炫耀,一種可以的在中國人民的傷口上撒鹽的動作。

看著這些宋朝官窯的天青釉的瓷碗,還有玉琮型花瓶,還有雙鳳耳瓷瓶,玉至尊香爐,金沐晨只是掃了幾眼,就匆匆的走了過去。

宋代五大名窯的瓷器,在他光顧了大英博物館之後,基本就已經收藏的差不多了。

甚至可以說,他現在是世界上收藏宋朝五大名窯瓷器最全,最多的私人收藏家,當然這些東西,在百十年之內,是肯定見不得光的。

最起碼按照英國人目前的國力,他還不敢輕易的把這些東西拿出來嘚瑟。

畢竟雖然英國人現在早就已經不在是當年的日不落帝國了,可是畢竟數百年的積累,所謂是虎死不倒架,他們現在在國際上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和餘威的。

如果他要是把他在大英博物館到手的那些五大名窯的瓷器全都拿出來亮相,那就是當面在抽英國人的臉。

以英國人的情報能力,他們肯定不會輕易的放過自己的。

而日本這邊的東西么,好像就不太一樣了,這裡並沒有收集齊宋朝五大官窯所有的品種,好像就只有南宋時期官窯的瓷器最多。

如果要是把這些瓷器,全都拿下的話,嘿嘿,再加上咱們中國人和日本人一貫不對付的尿性,到時候拿出來氣一氣日本人好像也無妨不可。

金沐晨心裡暗自盤算,這個展示廳,他沒怎麼細看,畢竟裡面的官窯的瓷器,雖然也能算精品,但是和他在大英博物館的收穫比起來,並不算特別出彩。

所以也沒什麼好看的,他雖然是一閃而過,但是這裡的監控格局,他確實一直有留意著。

這裡的監控,可以說比前面的唐朝文物展示廳還要厲害,攝像頭是密密麻麻,數不勝數,也就是幾百平米的展廳,可是光是藏在各種角落的攝像頭就有不下數百個。

而且和前面唐朝的文物一樣,這裡的瓷器的安防措施也都非常嚴密,看得出日本人在這方面,還是狠下心思的。

他皺著眉頭走出了這個展示廳,然後就進入了最後一個展示廳,這個展示廳里主要展示的,都是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名家手跡,或者是名家字畫。

要知道日本人最喜歡的中國文物,就有兩種,一種是瓷器,另外一種就是詩詞字畫了。

而走進了這個展示廳之後,金沐晨立馬就是倒吸了一口涼氣,不為別的,只是為了這裡的寶貝實在是太多,而且都太珍貴了。

那去五顏六色的珠光寶氣,把他晃得是頭暈眼花,這樣的感覺,好像也就只有在他走進大英博物館的時候,才有感受過。

即便是第一次去波士頓美術館的時候,好像都沒有如此強烈的震撼感。

其實他在來之前也是有心裡準備的,畢竟他來之前也做了功課,了解了一些東京國立博物館的館藏。

而日本人在介紹這些館藏的時候就自己說了,其實他們這個博物館裡最珍貴的就要數那些來至中國的名家字畫了。

他們收藏了十萬多件中國文物,而這些文物裡面,被他們自己評定為日本國寶的就有八件,而這八件裡面,其中就有四件是中國古代的名家字畫。

而這些「日本國寶」分別是南宋李生《瀟湘臥遊圖卷》、南宋李迪《紅白芙蓉圖》、南宋梁楷《雪景山水圖》和元代因陀羅《禪機圖斷簡寒山拾得圖》等四幅名作。

而其實除了這四幅名家名作之外,東京國立博物館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珍貴的中國古代畫作,就比如南宋馬遠的《洞山渡水圖》,明代朱端的《寒江獨釣圖》,清代趙之謙的《花卉圖》等。

至於書法作品,那就更是了不得了,比如黃庭堅、朱熹、趙孟頫、八大山人、鄭燮等名家的手跡,在他們這裡就都有保存。

當時金沐晨獨到這些介紹的時候,實在是沒忍住,一下就從沙發上蹦了起來,然後破口大罵,要知道這些名家字畫,即便是在中國,也就只有那些最頂級的博物館裡才能見到。

而像趙孟頫的手跡,那更是全國現在都找不見一片,可在日本,你特么的居然又收藏,你們日本人到底有特么的多無恥?

所以當金沐晨走進這間展館的時候,可以說是心情最複雜的,因為這間展館裡,收藏的那些字畫,可以說是這間博物館收藏的精華之所在。

即便是他之前光顧過的美國的波士頓美術館,雖然也是以收藏中國名家字畫而聞名的,可哪裡的館藏都根本沒辦法和這東京國立博物館的館藏來比。

由此可見這裡的這些館藏的珍惜程度,因為很多字畫,在國內都是看不到的,所以金沐晨看的是小心翼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