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3章 秦磚漢瓦(一)

後來他對收藏開始感興趣之後,更是學了不少中國的古文化知識,所以也算是個半吊子的漢學家。

所以這磚頭上面的四個篆書小字,他當然是認識的:「建武元年!」

當看清楚這塊磚上面的字樣之後,三井貴和竟然不自覺的誦讀了出來。

而站在他旁邊的三井光良,這時候也是滿臉的興奮之色,另外一邊的野田佳彥這時候也停住了對渡邊淳一的追問,反而是把注意力又從新集中到了地面上的那面方磚之上。

「真的是建武元年的方磚嗎?」

三井貴和拿著手電筒不停的往那空心磚的橫截面上照射,然後不斷的叨咕著建武元年這麼幾個字。

另外一邊的三井光良,則時候眼珠子都已經紅了:「應該錯不了了,應該就是建武元年的東西了呢。」

建武元年,說的正是中國歷史上那位最傳奇,有著大魔導士外號的皇帝,光武帝劉秀的年號。

這位皇帝的經歷,擱到現在的話來講,那簡直就是天生就帶著豬腳光環的傢伙,出生的時候都是自帶祥雲的那種,甚至種種傳奇經歷,比起他那當年斬白蛇起家的老祖宗還要牛掰的多。

這哥們據野史記載從小出生的時候,房間里就泛射霞光,而到他成年開始造反鬧事的時候,更是號稱自己是騎著赤龍出生的,這經歷可要比他那沒啥文化的老祖宗強得多。

再到後來丫的經歷完全可以說就是一部開掛的人生,公元23年正式與新朝決裂,公元25年據東都稱帝。

而他起兵的時候,身份可比他那老祖宗差得多了,當年他老祖宗起兵的時候好歹還是公務員序列呢,而他起兵的時候,不過就是一個合同工,職位就相當於現在的城管。

後來王莽親自率大軍來討伐他,號稱帶了百萬雄兵,當然大家都明白這肯定是吹牛逼,可就算是沒有百萬雄兵,也確確實實有四十二萬大軍。

王莽帶著大軍直接圍了昆陽,劉秀帶著援軍去解圍,可是他當時手裡不過才只有八九千人,而就算這八九千人里,也有一多半是老弱病殘之輩。

等到最後決戰的時候,這哥們乾脆牙一咬,領了三千精銳城管就上了陣了,可就在兩軍交鋒前的一瞬間,天空中突然烏雲密布,狂風大作,然後天上就下起了流星雨。

最後這一陣流星雨是不折不扣的全都砸到了王莽的營盤之上,當即就把心高氣傲的新朝軍給砸的落花流水,浪奔突兀,一潰千里。

而那傳奇的一戰之後,這位城管皇帝算是徹底的站穩了腳跟,更關鍵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他就是天命之子。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短短的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就橫掃天下,定都洛陽了。

而這建武元年說的就正是他的年號,而現在就在三井貴和兄弟兩個面前,居然出現了一塊光武帝劉秀時期生產的空心磚,最關鍵的是這磚一看,就可以肯定是皇家專用的漢磚,那還得了?

要知道日本人一貫自稱是漢文明的繼承者,而他們中可以說絕大多數人,其實都是非常喜歡中華歷史的,畢竟在唐朝鑒真和尚東渡之前,日本不過就是一塊蠻荒之地,那時候他們甚至連文字都沒有,還處於結繩記事的蒙昧時代。

所以他們在文化歷史方面,其實也就比韓國人好那麼一點點而已。

而對日本人而言,他們最喜歡中國歷史上的兩個朝代,一個是給他們傳入了文明的唐朝,另外一個則就是那偉大的漢朝了。

而漢朝能夠流傳到當今的東西,真的不能算多了,畢竟漢朝的時候,距離現在已經兩千多年了,而漢朝的都城長安,有經歷了多次戰火。

哪怕是後來的東漢的都城洛陽,也是如此,同樣是經歷過不知道多少次戰火的洗禮,所以漢朝能夠流傳到今天的東西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甚至就連漢朝的古墓,能夠流傳到現在的都並不多。

西漢皇帝的那些古墓,大多數在王莽的新朝之亂的時候,就被農民軍給挖的差不多了,而東漢皇帝的古墓,在黃巾之亂之後的三國時代,也同樣沒能逃脫厄運。

西涼軍閥,和後來的曹操,為了軍費都沒少對這些漢朝皇帝的古墓下手,甚至就連很多貴族門閥的古墓,也同樣是沒有放過。

所以到現在為止,就算是對中國政府而言,如果能夠發現一座完整的漢墓,那都是值得大書特書,大吹特吹的一件事。

至於流失到海外的秦漢時期的寶貝,除了那些青銅器之外,只能說是少之又少。

最近一段時間,在中國的考古界有那麼一件非常轟動的事,那就是在中國南方的鄂省,人們居然發現了漢廢帝海昏侯的墓穴,而且還是一座完整的沒有被盜過的漢墓。

這條新聞別說是在中國了,就算是在國際考古界也同樣引起了軒然大波。

尤其是一直覬覦中國古董的日本,更是有無數人伸長了脖子,留著口水的在關注那座古墓的發掘工作呢。

與此同時,更是有無數上位者拍出了自己的狗腿子,前往中國,通過各種關係,想從那座大墓里分的一點油水。

這座古墓實在是太誘人了,尤其是裡面的寶貝。

三井貴和也派出了不少人,想去打打擦邊球,看看能不能從中國弄回點東西,不過因為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到現在為止,他派去的那些人的收穫依舊是零。

由此可見他本人,也是對中國漢代古董非常痴迷的一個人。

而漢代的寶貝,因為距離現在太過久遠,再加上漢朝之後,中國歷經了五胡亂華時期,西漢國都長安,東漢國都洛陽,更是在那段黑暗蒙昧的時期,被那些蠻族不知道毀了多少遍。

很多漢朝的聞名,都隕落在那個蒙昧年代了。

而現在人們唯一能夠稱道那個年代的除了大年他們留下的歷史,剩下的也就是一些可以佐證他們輝煌的青銅器了,在說道其他,恐怕也就是所謂的秦磚漢瓦了。

其實從戰國的時候,中國人就已經開始燒制陶器了,不過那時候陶器最早是被作為水管,和盛水器的。

而到了秦朝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因為各地方文化交流的便捷,燒制陶器作為建築材料的一種,也開始漸漸的流行起來。

尤其是到後期,秦朝的達官顯貴們,都喜歡用那種雕刻有花鳥魚蟲的瓦當來至裝飾自家的屋頂,使用雕刻有文字的空心磚來裝飾家裡的地面。

這種陶制磚瓦裝修藝術,就開始流行了起來,雖然秦末戰亂讓這些文化中斷了一段時間,可是後來漢朝興起之後,這種裝飾藝術又開始漸漸的流行了起來。

而等到了漢武大帝完成了對西域的征服之後,這種文化在強汗更是流行一時。

各種做工精美的空心磚被瓦當都被燒制出來,不光是皇帝建宮殿的時候喜歡用,那些達官顯貴們也一樣喜歡用。

而這樣做工精美的瓦當和空心磚,可以說是美極一時。

現在的人們想要懷念,那個光輝偉大的年代,能夠通過最多的素材,也就是當年那些偉大的人們,留下的空心磚和瓦當了。

而最近幾年,關於秦磚漢瓦的收藏,在中國境內也是紅極一時。

雖然這東西存世量比較多,但是畢竟那個年代距離現在已經兩千年左右了,就算有一部分保存下來,總量其實也並不算多。

更何況這些秦磚漢瓦能夠流傳到現在的,有很大一部分都已經是殘品了,真正品相完美的,大多數都在博物館裡放著呢。

私人的民間收藏,想要搞到幾塊完整的秦磚漢瓦,那簡直不比普通人登月或者到太空旅遊一圈簡單多少。

而現在,三井貴和居然看到了一塊器形完整,品相如此完美的漢磚,而且還是建武元年所制,專門為光武帝御用的漢磚。

雖然這東西當年不過就是最普通的鋪地面上的裝修陶器,可那在漢古董的愛好者眼裡,也同樣不得了。

器型這麼大,保存的品相還這麼完好,而且還特么有皇帝加成,最關鍵的是,這位皇帝還特么是哪位有著大魔導士稱號的開掛皇帝劉秀,這尼瑪還了得?

你們岩崎家,或者住友家在牛掰,誰家裡能有這麼一塊磚鋪地給我看看?

三井貴和一想到這樣的場景,簡直美得哈喇子都掉下來了。

這時候他是顧不上什麼形象了,猛地一轉身,眼珠子里居然已經布滿了血絲,瞪著渡邊淳一說道:「渡邊君,你開個價吧?」

而這時候渡邊好像最怕聽到的就是這個聲音,三井這麼一問,渡邊好像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三井先生,這磚有主啦!」

「有什麼主?只要你還沒出手,我就有競價的權利,價高者得之,不就是你們最喜歡的規矩嗎?」

這才看了幾眼而已,三井貴和都已經顧不上這塊漢磚的真假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