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2章 銀器收藏三要素

金沐晨抬頭望那個賣小飾品的攤位旁邊看去,只見那是一個賣銀器的攤子,一眼掃過,滿眼都是白花花的銀器。

奇怪了,剛剛在自己眼前閃過的可是一摸難以形容的金光,怎麼這展台上看到的全都是銀光閃閃的銀器?

金沐晨心存疑慮,雖然這時候肚子已經非常餓了,可是他又不願錯過寶貝,於是就停下了腳步。

他這麼一停,坎迪斯也只好停了下來:「怎麼,沐晨又看上什麼好東西了嗎?」

「嗯,是看上了,不過有些不太確定,要不你先去吃吧,吃完給我帶回來一點就行,我就在這裡等你。」

金沐晨對坎迪斯說道,坎迪斯雖然有些不太情願,但是卻還是很聽話,一個人去了,她知道金沐晨的性子,他要是看上一樣東西,不弄到手,他肯定不會情願離開的。

而且這傢伙是個大肚漢,要是讓他餓上一會兒,肯定會把他餓得發慌,所以處於關心的角度,她還是琢磨著,應該先去給金沐晨弄點吃的回來。

坎迪斯去找吃的了,而金沐晨則來到了這攤位前,擺攤的攤主是個膚色較深的拉丁裔,也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說起英語來帶著明顯的口音。

不過他這攤位上的東西,到是很正,金沐晨看了很是喜歡,他一邊留意著攤位上的這些銀器,一邊仔細的查找那道亮眼的金光的來源。

雖然一時間還沒找到,但是他可以確定,那道金光,肯定不是這些銀器上能展現出來的。

反正也不著急,他就開始慢慢的找,這一找還別說,這攤位上的銀器,有不少還真就是好東西,都是上年頭的真傢伙。

他當初開始入行古董之初,就從紐約的古董市場里收上來過一套銀器,後來出手給了瑞克,從哪之後,他也惡補了很多關於銀器方面的知識。

古董銀器是具有傳統貨幣意義的貴金屬,也是一種文化遺存,在國際收藏市場佔據著重要地位,蘇富比、佳士得每年都會舉行銀器拍賣會。

而對國內藏家來說,古董銀器卻是一個新的領域,但是隨著中國的藏家們開始走出國門,闖蕩世界,也開始漸漸的喜歡上了這種藏品,在國內關於銀器的收藏也開始漸漸流行了起來,甚至在浦海,羊城等地,不斷有古董銀器集中上拍。

而且對於中國本身而言,本來就有製作和使用銀器的燦爛歷史,但在目前的國際收藏市場上,卻主要還是日本和西洋的精美古董銀器卻更受藏家的歡迎。

而判斷一件古董銀器是否值得收藏,有那麼三個要素,第一是看出身,第二是看純度,第三是看歷史!

所謂的看出身,其實就是看著銀器,當時是不是皇室貴族所用的。

因為皇家定製銀器和「貴族」家庭使用的銀器,造型和工藝更加精美,這與中國文玩中的官窯瓷器品質相類同。

特別是在早期的歐洲社會,銀器一直為教堂或貴族所有,它的使用不僅代表著富有,更是尊貴地位的象徵。

第二就是看純度!

白銀是一種軟金屬,在鑄造過程中必須加入一定的銅以增加硬度。為避免純銀在合金中的含量變化不定,各國對於純度都有自定的標準並有特別的記號與之匹配。世界各國的銀含量國家標準不同,這就決定了銀器成色的不同。

按照每千克的銀含量來說,英國的標準是925,法國老銀器的含銀量是最高的,被稱為950銀。德國有800和900兩種,瑞典和丹麥通常是930或830,俄羅斯則為840或750。在銀器上找尋到它們對應的純銀標誌,便可以確定銀器的含銀量。一般而言,白銀純度越高價值也越高,收藏價值也越大。

另外,西洋古董銀器往往會通過不同的紋章來標識銀器的生產地區和時間,打上各個地區銀器檢驗機構的圖章。

比如英國銀器純度衡量標準規定,銀製品必須含有92.5%的銀、2.5%的銅,才能被稱為「標準純銀」,純銀標誌是一頭獅子,俗稱「豹頭」。

這一「豹頭」在英格蘭地區為走獅,蘇格蘭地區為立獅,而愛爾蘭地區則是皇冠。

第三就是看歷史!

對於藏家而言,如果你想要收藏銀器玩,那你就必須了解古董銀器的文化和歷史底蘊。

歐洲銀器的製作始終與整個社會的藝術風格相連,從早期帶有宗教色彩的哥特式,到律動的巴洛克式、奢華的洛可可式等等,藝術風格突出的銀器無疑是一個時代文化和藝術水準的縮影,這樣的古董銀器也更具收藏價值。

目前市面上比較受追捧的古董銀器,基本就產自英,法,德,瑞典,俄羅斯,日本這麼幾個國家,不過這其中英國的銀器最受歡迎,尤其是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銀器,更是古董銀器中最受熱捧的。

而最不受歡迎的則是俄羅斯的銀器,主要是因為目前關於俄羅斯銀器的假冒產品實在太多,當年俄國沙皇為了效仿西歐那些表兄弟們的口味,也讓宮廷鑄造師們鑄造了不少精美的銀器,只可惜後來斯大林時代,那些銀器都被政府強行回收,回爐從新鑄造成徽章或者勳章了,所以現在市面上真正的俄羅斯沙皇時期的銀器是少的非常可憐的。

金沐晨按照前人總結的如何收藏古董銀器的三要素,開始打量起面前這攤位上的銀器。

這一看還真是發現了幾套非常不錯的好東西,就比如擺在攤位中間貨架上那一套,十九世紀英國倫敦的「中國風」純銀咖啡壺一套。

連咖啡壺,帶奶罐,糖罐,一共三件套,都是八角形,在壺身上都雕刻有明顯的中國風式的圖案。

比如咖啡壺上雕刻的是亭台樓閣的圖案,而奶罐上則是梅花翠竹,在糖罐上則是一些山水人物的圖案。

雖然不是純中國製造,但是看得出當時的英國匠人們,在製造這套咖啡壺的時候,還是挺用心的。

最起碼關於這些中國元素的雕刻,還都是非常漂亮的,並沒有那種不倫不類的違和感,想必也是按照當時中國出口到西歐的瓷器上面的圖案,照著扒下來的。

「十九世紀倫敦『中國風』咖啡壺一套,生產年代應該是在1847年到1848年,用的是純銀,你看這上面的豹頭印章可非常的清晰,總重量大概為2200克,怎麼樣?先生您看這還喜歡嗎?」

那個拉丁裔老闆不知道什麼時候來到了金沐晨的身邊,給他介紹起他一隻盯著看的那套咖啡壺。

「多少錢?」

金沐晨基本都沒猶豫,直接就開口問了價。

「三千美元。」

老闆也是出乎意料的乾脆,而且這個價格非常的合理。

「給我包起來。」

金沐晨說著又把視線轉移到了另外一套咖啡壺上,而這一套咖啡壺看起來,可要比之前那套漂亮的多了,說漂亮是說造型,看起來絕對能用龍飛鳳舞來形容,比起前面那套略顯古樸的咖啡壺可氣派的多。

這套咖啡壺也同樣是咖啡壺,糖罐,奶罐三件套。

不過這套咖啡壺的中國風看起來可比之前那套明顯的多,咖啡壺的護柄就是一條附在壺身上的龍,龍頭朝上,四隻抓剛好和壺身形成了一個接觸,就成了壺柄。

大壺的壺身上還有各種中國古代人物的造型,有騎馬飛奔回來報喜的騎士,還有喜出望外迎出家門的家人,看起來造像是栩栩如生,這應該是一副報喜的圖案。

而奶罐和糖罐上的圖案,則是那報喜圖的延續,奶罐上是家裡的大兵哥回家省親時,家裡在舉辦酒席的熱鬧景象。

而糖罐上的圖案,則是大兵哥成親入洞房的圖案。

總之一套咖啡壺上的圖案連接下來,就是一個功成名就,合家團圓的喜劇故事,看起來是非常的喜慶。

咖啡壺呈圓形,上面的做工是美輪美奐,每個細節都處理的非常到位,花紋非常多,銀器上常用的拉絲,括形,塹花,焊接,打磨拋光,點藍上翠等等工藝都可以再這三件咖啡壺上看得見,由此可見當初那匠師在製作這套咖啡壺時候的用心。

最後在壺的底款上,金沐晨居然還看到了WH 85的痕迹,看到這些金沐晨基本就明白了,這應該是當年羊城十三行外銷的銀器。

那WH是當時羊城非常有名的昆和行的商標,至於那85則應該是按照洋人的要求,在上面打上的含銀量的阿拉伯數字標識。

昆和行當年可是羊城響噹噹的大商號之一,在銀器製造方面尤其有名,和當時的尚號都是中國銀器製造方面的專家級商行。

沒想到幾百年後,他們的作品,居然流落到了美利堅來,而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碰上這樣的一套銀器,當然是不容錯過。

「老闆,這套銀器多少錢?」

「這套也是三千!」

「好,給我包起來!」

金沐晨根本連眼都不眨就直接對那老闆說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