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3章 皇室重寶

想要查找這幾個瓶子的來源,那就要從瓶子的釉色上下手,反正這瓶子的風格,就是法國風格的,那順著這條線找就對了。

金沐晨晚飯都顧不上吃,就開始研究上了,畢竟在國內,要上外網,這速度實在是讓人蛋疼。

他瀏覽了很多法國的藝術品網站,可是大多都是一無所獲。

雖然也找到了很多釉色和這瓶子類似的瓷器,可是看圖片,卻並沒能找到類似的顏色,因為這些法國藝術陶瓷,相對都是比較近代的作品,就算找到最早的,也都是十九世紀,也就是一八几几年代的作品。

這些作品雖然也有用金屬釉色的,但是顏色都比較正,而且並沒有和紫色混合在一起使用的。

在專門查找了一些紫色釉色的瓷器,顏色也都比較純正,不像眼前的這三隻瓷瓶,上面的紫色有些發賊的問題。

查了半天,也是沒查出個所以然,金沐晨感覺有些喪氣。

剛好肚子也比較餓,就到酒店下面的自助餐廳去大吃了一頓,回到房間里,剛好今天在潘家園買回來的那些工藝品,也都送到了。

看著滿屋子的戰利品,金沐晨的心情又不由得好了起來,今天他在潘家園,可以說是進行了一場大採購。

收上來的東西很多,有衡水的鼻煙壺、楊柳青的年畫、江蘇的綉品、東陽的木雕、曲陽的石雕石刻、山東的皮影、江西的瓷器和水晶飾品、宜興的紫砂、陝西的青銅器、雲南的服飾、西藏的佛教用品、新疆的白玉、台灣的交趾陶等等。

各種各樣,林林總總加起來,不下三百件,這下他回去之後,古董店開張,店裡總算會有些東西可以賣了。

要知道這些東西,如果在國內,因為數量多,所以一般也買不上什麼高價。

但是如果拿到美國,那就不一樣了,美國人很喜歡這些中國風的小玩意,雖然明知道是工藝品,可是只要看對眼了,那就從來不吝出價。

更何況這些工藝品,他可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以他的眼裡,一些有瑕疵的工藝品,可是很難能瞞得住他的眼睛,所以這些可都是他精挑細選的精品。

反正也不困,就剛好利用時間,把這些工藝品,一一作了分類,包裝妥當。

忙完已經是午夜時分了,第二天起床,就叫來國際快遞,把這些東西全都打包裝好,發往美國。

貨送走之後,給方伯打了個電話,讓他注意查收。

忙完這些,已經是下午了,先去酒店的餐廳吃了口飯,然後他又回到了房間里。

那幾隻瓷瓶的來頭沒搞清楚,他今天也是沒心思去逛潘家園。

坐在電腦前,這次他沒有登錄那些法國藝術品的網站,而是選擇了一些法國博物館的網頁,想要在這些網站上,看看能不能有所收穫。

畢竟他覺得自己手裡這三隻銅鎏金的彩蛋,來頭肯定不簡單,說不定那家博物館,能有類似的藏品。

只可惜一下午看下來,直把他看的是頭暈眼花,也沒能找到類似的藏品。

倒不是這個查找方向不對,主要是法國的博物館實在太多,要知道法國可是歐洲的藝術大國,而且在十八世紀的時候,也是和英國齊名的世界級強盜。

當年英國人建立日不落帝國的時候,其實法國也並沒落後多少,同樣是跟著滿世界的搶掠,數百年的積累,可是讓法國人攢下了非常豐厚的家底。

即便是二戰被納粹洗劫了一道,他們還是保留下了不少藝術精品。

所以法國現在上下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可以說是不計其數,光是在巴黎地區,就有不下上百家。

出名的比如盧浮宮,楓丹白露宮等,不出名的一些中小博物館,簡直是數不勝數,而這些博物館,基本都有自己的網站,想要一一的把這些博物館的網站,在短時間內全都瀏覽一遍,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更何況這些博物館裡,有些頂級的展品,可是從來沒有掛在網上展示的,這就更是大大的增加了金沐晨尋找那三隻花瓶來頭的難度。

看來這樣也不行,要不在換個思路?

金沐晨琢磨到,在扭頭看了看那三隻放在房間桌子上的花瓶,彩蛋的曲線,明顯是洛可可風格的,而且還是銅鎏金的釉色,配上紫色,這樣的特點很是鮮明。

想到這些,金沐晨心裡一動,然後開始在谷歌里查找起法國的名人來,尤其是那些喜歡洛可可風格,還有銅鎏金顏色的名人。

這麼一找,名單自然出來一大串,他點開了最上面的一條索引,這麼仔細一看,猛地一拍大腿,看來是找對了。

蓬巴杜夫人,全名讓娜·安托瓦妮特·普瓦松,蓬帕杜侯爵夫人,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著名情婦、社交名媛,是一個引起爭議的歷史人物,她曾經是一位擁有鐵腕手段的女強人,憑藉自己的才色,蓬帕杜夫人對路易十五的統治和法國的藝術都有很重要的影響。

這位法國歷史上著名的交際花,的各種小道消息數不勝數,大多都是一些花邊新聞,關於這些,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金沐晨最關注的就是她對法國藝術的影像,而她對法國最有名的一項藝術的影響,就是她一手創辦了塞弗勒瓷器廠!

要知道在路易十五時期,這個瓷器廠,幾乎是皇家御窯的代名詞,這家瓷器廠在當時法國歷史上的地位,幾乎就相當於景德鎮於中國瓷器歷史的地位一樣。

塞弗勒瓷器廠的前身,是位於巴黎近郊的樊上瓷器廠,而正是因為對瓷器的喜愛,這位蓬巴杜夫人立主,把這家瓷器廠,搬遷到了自己居住的塞弗勒附近,並且經常和那些制瓷大師們,經常溝通,這才鑄就了未來塞弗勒瓷器廠的鼎鼎大名。

而且這位蓬巴杜夫人對洛可可風格非常喜愛,正是因為她的緣故,在十八世紀初才興起的洛可可風格,在路易十五時期,在法國大為盛行。

她甚至親自用洛可可風格對凡爾賽宮進行了裝飾,而且她同時也是銅鎏金釉色的痴迷愛好者。

她甚至將當時從中國進口的高檔花瓶瓷器,親手改造成了,帶有明顯洛可可風格和銅鎏金把手的水瓶。

看到這樣的介紹,金沐晨在也忍不住心頭的激動了,雖然還不能確定,這三隻花瓶,就是這位蓬巴杜夫人的寶貝,但是他基本已經確定,自己應該是找對了人。

想到這裡,他就在網上開始搜索塞勒夫博物館的網站,作為當年法國王室的皇家御用瓷器廠,這家工廠如果還在的話,現在應該肯定有自己的博物館,也有自己的網站。

果然很快他就在找到了塞夫勒陶瓷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 Céramique-Sèvres)的網站,並且在網站的介紹里,看到了和這三隻銅鎏金彩蛋非常類似的兩隻錐形花瓶。

雖然形狀不太一樣,但是瓷器上面的銅鎏金底色,和那發賊的紫色,都是一模一樣,看到這兩隻兄弟產品的時候,金沐晨不由得興奮的一拍大腿。

這家博物館作為當年法國王室的御用瓷器廠,對他們出產的任何一件產品,都有著詳細的記錄。

很快金沐晨就找到了關於他面前這三隻彩蛋花瓶的記錄。

原來這三隻銅鎏金彩蛋花瓶,是當年是路易十五為贈給達努維爾(Jean-Baptiste Machault d''Arnouville)的禮物,並且親自委託當時法國的制瓷大師Jean-Claude Duplessis所製作的。

原來塞弗勒瓷器廠的前身,樊上瓷器廠是國王和幾個貴族一起投資成立於1752年,當時路易十五投資了25%股份,並於1752年封此廠為皇家御用陶瓷廠。

而這達努維爾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與金融家,同時也是路易十五的寵臣,蓬巴杜夫人非常喜歡瓷器,於是就聯合這位達努維爾一起遊說法王,最後把這瓷器廠,從巴黎搬遷到了塞弗勒。

也正是為了表達對達努維爾的感謝,蓬巴杜夫人才又遊說法王,把當年塞弗勒出產第一爐瓷器裡面的三隻花瓶,送給了達努維爾,也就是眼前這三隻詭異的花瓶。

而之所以能夠證明這三隻花瓶,就是當年法王送給達努維爾的有力證據,則就是這花瓶上發賊的紫色。

當時塞弗勒瓷器廠的工藝還並不成熟,這種顏色屬嘗試燒制的顏色,成分中含鹼,極難調製,因而產量極少。

到目前為止就只有,那兩隻藏於塞夫勒陶瓷博物館中的錐形花瓶和它有著同樣的紫色,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其他相同作品留存於世了,由此就更加能顯示出,這種花瓶顏色的稀缺性!

我靠,真是沒想到啊,自己這隨手一撿,就撿了三隻法國的國寶級寶貝!

這三隻花瓶的考古價值,和藝術價值先暫且不提,光是它們的稀缺性,以及和皇室的關係,這三隻花瓶,就絕對能算是皇室重寶了!

這下可發達了!

嘿嘿,誰能想到,自己能在潘家園,撿到法國王室的寶貝?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