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0章 中國古董藏家的聖地

天才蒙蒙剛亮,金沐晨就已經到了潘家園了,老遠就看到了入口處的灰牆影壁,看著上面寫著的潘家園舊貨市場,幾個鎏金大字,心頭不由得一陣親切。

對於任何一個從事古董行業的中國人,或者熱愛中國古董的藏家來說,潘家園絕對是大傢伙心中一個不折不扣的聖地!

這些年來,隨著古董收藏在國內日趨火爆,國內的很多大城市,都紛紛建立了自己的古董市場,可是卻絕對沒有一家,能夠做到潘家園這樣大的名氣。

這個佔地五萬平方米不到的區域,聚集了大大小小四千家的商戶,還有無數的大棚散戶,每天在這裡討生活的人,能有數萬人。

而每天來逛這裡的人,更是超過驚人的上百萬人次,也難怪這裡被美國的古董收藏雜誌,評為亞洲的古董交易中心。

金沐晨長長的吐出了一口氣,然後隨著人流,開始慢慢的往市場裡面走去。

雖然才是早上六點多,可是這市場已經開始活躍起來了,來至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遊客們,開始慢慢的步行走進這片藏寶聖地。

進了市場,裡面到處都是一片人聲鼎沸的模樣,而金沐晨看到的景象,則是比他想像中的規範許多。

這京城以前他來過很多次,不過那時候他不是古董玩家,所以潘家園他是沒逛過,但是這裡的名氣,他也聽說過,甚至還在電視上看到過幾回。

不過那都是幾年前的事了,那時候在電視上看到的潘家園,情況可是非常的雜亂,有那麼幾條街,是比較正規的古董店聚集的地方,剩下的就是街邊的路邊攤。

那些路邊攤看起來,可是又臟有雜亂。

但是現在這裡的情況經過整治之後,可要規範了許多,整整一片區,劃分出了好多功能區。

明確的劃分出了為地攤區、古建房區、古典傢具區、現代收藏區、石雕石刻區、餐飲服務區等六個經營區。

而進了潘家園,首先能看到的就是地攤區,地攤區其實就是大棚區和一些臨時商戶到了聯合經營區域。

在寬敞的街道中間是一排高大的開放式的大棚,裡面有一些固定攤位,而延伸出來的大棚邊上,則是由一些臨時的地攤攤位。

裡面是買什麼東西的都有,仿古傢具,文房四寶、古籍字畫、舊書刊、瑪瑙玉翠、陶瓷、中外錢幣、竹木骨雕、皮影臉譜、佛教信物、民族服裝服飾、文革遺物等。

只要你能想得到的,這裡是應有盡有,不過這些攤位上買的東西,大多都是現代仿品,即便有一些上年頭的,也是解放後的,按年代來界定的話,不能算作古董,只能算作是文玩和收藏品。

金沐晨大概轉了一圈,看的有些眼花,很多東西看了之後,感覺都非常的喜歡,也都順手買了一兩件。

和原來想像中的古董市場不太一樣,這裡的東西,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貴,而且攤主也並不像以前看過的古玩小說里那麼奸詐,他們顯然都清楚自己買的是什麼東西,所以也都沒太忽悠。

所以但凡是看得上眼的工藝品,金沐晨都選擇買上兩件,很快手裡就多出了無數大大小小的袋子。

這些東西,他打算全都帶回到美國去,他打算開古董店不假,可是店裡也不能全賣古董啊?

就算他想,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店裡,塞滿全部百分之一百的真品吧?畢竟他開得是古董商店,不是博物館,所以有那麼幾件真品,順帶著還必須要有一些工藝品來撐場子。

畢竟對那些老外而言,他們可分不清,你店裡的古董是不是全都是真的,而且這些小物件,只要他們看著喜歡,他們可從來不吝掏錢的。

所以像衡水的鼻煙壺、楊柳青的年畫、江蘇的綉品、東陽的木雕、曲陽的石雕石刻、山東的皮影、江西的瓷器和水晶飾品、宜興的紫砂、陝西的青銅器、雲南的服飾、西藏的佛教用品、新疆的白玉、台灣的交趾陶等。

只要做工夠精美的,金沐晨能看得上的,他每樣都買下來幾個,然後讓店家打包,送到他的酒店去。

他買東西,很少討價還價,基本看好了就是一口價,店家也喜歡和他這樣的買家打交道,所以對於他送貨的要求,基本都是有求必應。

一上午逛下來,金沐晨可以說是收穫繁多,不過花的也著實不少,一上午就花出去十幾萬,基本他逛過的區域,所有小攤的老闆,都知道這是一位有實力的金主。

中午到就餐區,隨便找了家店吃了口飯,下午繼續來逛。

五月的京城,剛好是初夏時節,溫度不高也不低,最適合在戶外活動,今天的天氣還格外的不錯,難得的沒見到霧霾,金沐晨也是越逛精神越健旺。

不過下午他的目標卻變了,不在集中在這前面的地攤區,而是到了後面的藏品區。

這裡都是青磚灰瓦的仿古式建築,沒有前面的雜亂,街道的兩邊,都是一家家大開門的古董店鋪,這店裡賣的東西和前面可就不一樣了。

前面那些都是工藝品,而這裡賣的可大多是貨真價實的藏品,當然裡面也難免會魚龍混雜著一些贗品,這時候就要考察購買者的眼力了。

如果有真本事,那就有可能在這裡淘弄到好東西,但是眼力如果不夠的話,那麼打眼上當,那就不可避免了。

反正這裡的規矩,就是買定離手,可沒有像美國那樣,買到假貨可以退貨的道理了。

前面靠近地攤區的店鋪,一般都是兩層樓,而到了後面的幾條街里,基本都是平房,不過這些平房,也都是仿古建築的風格,基本都是灰牆青瓦,看起來充滿了古香古色的風韻。

基本每家臨街的都是店鋪,而這些店鋪,有的會把一些藏品裝在柜子里,擺放在門口來吸引顧客,有的則直接敞開大門,讓外面路過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到裡面的情況。

金沐晨也不是每一家店都會進去,一般都是選擇在門口觀望一番,只有看到有珠光寶氣的東西,才會進店裡認真看看。

如果沒有發現的話,就不會進去,這裡店鋪那麼多,畢竟不可能每一家店,都有數得上號的寶貝,就算有一般也不會輕易把鎮店之寶,擺在最外面,所以金沐晨也是看的走馬觀花。

直到他來到一家名為粵之鄉的店門口的時候,他才停住了腳步,這家店的店名很有意思,光是看名字,應該能猜到老闆是從嶺南一帶過來的。

這不算什麼稀奇,要知道這潘家園超過百分之六十的經營者來自京城以外的二十八個省、市、自治區,涉及漢、回、滿、苗、侗、維、蒙、朝鮮等十幾個民族。

所以金沐晨並沒因為這老闆的來歷感到稀奇,他感到稀奇的是這家店裡賣的東西。

要知道這潘家園裡買什麼東西的都有,幾乎可以說是涵蓋了中國文物百分之一百的範圍,什麼美瓷,玉器,什麼法器,民族信物,這裡是應有盡有,但是獨獨賣海外古董文玩的店鋪,這裡卻是不多。

而眼前這家粵之鄉買的東西,就很獨樹一幟,金沐晨光是從門口往店裡掃了一眼,就發現了好幾件讓他感興趣的東西。

就比如那博古架上放著的一隻只打火機,雖然看起來有些不倫不類,可是那些打火機上面所閃現出來的光芒,卻實打實的在告訴金沐晨,這些可都是好東西。

「歡迎光臨,老闆儘管隨便看,看上什麼招呼我一聲就可以嘍。」

店主是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身材中等,普通話帶著明顯的嶺南腔,金沐晨沖著他笑了笑,然後直接來到了那放著打火機的博古架前面。

「老闆,把那隻打火機,拿下來看看。」

金沐晨指著博古架上一隻瓷器打火機對那老闆說道,那老闆一看他這麼乾脆,也是眼睛一亮,這應該是個懂行的人。

「老闆您真有眼光啦!這隻可是寶貝呢,這只是美國名牌埃文斯銅胎琺琅打火機,有上百年的歷史嘍,現在的存世量可並不多,而且保養的非常好,和之寶通用煤油和火石,現在也是一點就著,絕對值得收藏的好東西哦!」

那老闆一邊笑眯眯的介紹,一邊從博古架上拿下一直,銅胎琺琅彩的打火機。

這隻打火機體積不算小,高度和普通煙盒相仿,寬度略窄,拿在手裡剛好是個可以把玩的好物件。

頂部點火裝置和底部的底座都是銅鎏金配置,中間則是一隻去頭去尾的橄欖形圓壺,壺體為銅胎琺琅彩質,上面有幾朵綻放的玫瑰花和蝴蝶的彩繪。

上手包漿油潤,手感極佳,看樣子以前的主人,應該是經常把它拿在手裡把玩,絕對是一件非常不錯的精品小物件!

金沐晨拿在手裡把玩了一會兒,手感沉甸甸的看樣子用料也非常實在,他是越玩越喜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