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0章 生產知識

知識溶劑是無色透明的液體,略帶黏性,裝在漂亮的玻璃瓶中。

每融合一分鐘的影像,就需要1毫升的知識藥劑。陳易將一張刻有雷公魄教授課堂錄像的光碟,丟入一大瓶知識藥劑里的時候,光碟如同被腐蝕般的,無聲無息的消弭在了液體中。

無色透明的液體開始變的凝固。

總長90分鐘的影像資料,融成了一塊拳頭大小的果凍,捏起來軟軟的,隱約間還能看到雷公魄教授的樣子在裡面。

「看起來不像是有毒的樣子。」陳易開著自己的玩笑,將之放在了口中。

彈性不錯,略帶砂甜味,有點品牌零食的口感。

陳易一邊吃一邊點頭,腦中則開始快放雷公魄教授的政治經濟學課程的影像。速度大約在拍攝速度的100倍左右,且是一種自動播放的模式,無須使用者費心理解,就能印在腦海當中。

100倍速率乃是蒂莫西大法師所謂的普通人所能承受的速度。至於一名聖騎士能夠承受的高速知識溶劑——聖奇奧王國並不出產。

按照蒂莫西大法師的說法,知識溶劑有助於產生穩固的知識,而在食用了知識溶劑之後再進行溫習的話,會有更好的效果。而在大多數時候,知識溶劑適合進行常識的儲備,也就是非辯證性的學習教程會有最好的效果。

它就像是讓人回到了聰明的嬰兒時代,不需要對獲得的知識產生疑問,也不需要舉一反三,只要記下來就行了。

什麼是媽媽。

什麼是車。

什麼是土。

在有了足夠的知識積累的情況下,再說明「快車」,「慢車」,「濕土」的概念……

陳易第二次就嘗試了很深奧的有機化學教程,同樣來自江寧大學的課堂,效果就非常糟糕。他知道了一個蛋白質的手性,卻不明白手性是什麼……

雖然稍稍有點限制,但能夠想像,如果真的要達到同齡化學系學生的程度,他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著實不高。

按照學生的課時來計算,一名正常高中畢業的學生,按照每學期6門專業和專業基礎課,總共240個課時,10000分鐘來計算,他四年下來最多只要學8萬分鐘的課程,大概相當於1333個小時,就算是了解了一門課程的基礎內容。若是用知識溶劑來替代的話,只是13個小時的安靜生活,連一天用不了。哪怕算上十倍的溫習時間,亦不過一個月左右。

用一兩個月的時間就掌握一門專業,這是超天才的學習速度了。

在陳易看來,真正限制這種做法的,不是知識溶劑的價格,而是個人的胃口。

8萬分鐘可是8萬毫升的液體,最終它會變成8萬克的果凍。在一個星期內吃掉80千克的果凍?哪怕最討人厭的孩子,也不應該承受如此酷刑吧。

陳易總共弄回來了8噸重的知識藥劑,價值800萬枚金幣,徹底掃平了聖奇奧王國的國庫——以法師們目前的富庶程度,想來很快就能重新補給了。

他並不准備給自己用知識溶劑,比起高階智力捲軸的效果,知識藥劑僅在記憶性知識上有優勢,但比起書本總結性的知識體系,以影像資料作為基礎的知識藥劑,往往還需要兩到三次的溫習。

這對於普通人來說已經非常好了,是事半而功百倍的知識利器,可在陳易看來,知識藥劑更適合那些無法承受智力捲軸效果的人。

那麼,由哪些人做第一批的試驗者呢?

陳易只用了一分鐘,就想到了人選。

集團的律師們!

沒有比無聊的法律資料更煩人的記憶性知識了。尤其是英美使用的判例法系,好的律師往往記著數以萬計的重要判罰,這是中國律師在海外的最大障礙,他們可不會每天盯著美國的法庭記錄看。

「便宜你們了。」陳易搖頭晃腦的笑著,然後打電話給陳振興,讓他通知律師們,找全套的歐美法律資料,尤其是反傾銷資料出來,然後選精通英語的律師名單報過來。

陳振興悶悶的答應了,掛掉了電話在那裡想:你妹的,我又不是法務部的負責人,我又不是你秘書。

電話另一頭,陳易又找到了祝光梁,問:「上次給陳氏集團的律師們的背景調查,完成了嗎?」

「已經完成了,現在要嗎?」

「拿來給我吧。」陳易幾乎將祝光梁和他的團隊當成了私人機構在使用,如果老爺子不倒的話,想來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如果情況向無限糟糕的狀態發展的話,這項罪名恐怕不會對他的判決產生任何影響。

背景調查是上層的先生們用人前常做的事,往往會形成慣例,陳易原本沒有如此上層,奈何有祝光梁,就變成了不用白不用。

祝光梁做事認真的很,由於秘級較低,因此他先是用傳真機將概要送過來,然後又派了手下,拿著文件袋送來全部的資料。祝光梁面對陳易之類的世家子會在心裡踩小人,可手下人若是做不好事,那他踩的可就是真人了。

概要到手,陳易大略的看了看,就讓武館檔案室的蘇元春來幫忙。武館的評價體系有一整套的計算方法,只要將祝光梁的背景調查當做藍本,再結合武館的評價體系,就能知道一名律師的受控制係數,從而決定是否適合使用如此純粹新鮮而有特色的知識溶劑了。

祝光梁的送件人儘可能快的抵達了陳易的辦公室,遞交了文件袋後,就拿著有印章的回執離開了。蘇元春很快就列出一張包括了32名律師的表格,然後分別給出受控制係數。

他做的非常快,至多20分鐘即宣告完成,陳易說了一句「謝謝」,就再次電話了陳振興,說:「麻煩你讓集團的法務代表,還有朱楓和殷士望來我的辦公室。」

「美江大廈嗎?」

「沒錯。」

陳振江嘟囔著放下了電話,一個人在房間里生悶氣。輕工部門的出售已經進入了倒計時階段,集團副總天天在外面尋找買家,這意味著用不了多長時間,他所管理的員工人數將減少二分之一強,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這都不能算是好事。

趁著律師們抵達的空檔,陳易仔細的閱讀了朱楓和殷士望的背景資料。他們一個有在香港進修的履歷,一個有在香港大學的讀書經歷,因此英語和英美法系的法庭規則都不成問題。

這是他們脫穎而出的主要原因。相比其他人A—甚至A級的受控制評價,兩名曾經留學香港的律師,受控級別僅為B級和B+,若是兩個月前,陳易對受控制係數在A—以下的人員,幾乎是不會重用的,尤其是與魔法地鐵相關的內容更是禁絕參與。但是,隨著陳家和他本人力量的增強,陳易已經有意無意的放開了對B級以上的受控制係數成員的使用。其實B級已經是很安全的級別了,說明在沒有重大的精神和生活變故的情況下,他們會保持忠誠和儘可能的保守秘密……從陳易的角度來說,只要不是陰謀式的泄密,普通學員或職員的泄密並無大礙。

殷士望是個年齡近50歲的老律師,大學畢業後去了香港,在香港的律師所內打工的同時,進修了一個律師執照,隨後來往於兩地之間,始終沒有混出什麼名堂,最後進入了陳氏集團,負責他們在海外的一些法律文件。朱楓小殷士望一輪,香港大學畢業後未能找到一家合適的律師事務所,幾經漂泊後進了陳氏集團。他們算是法務部門履歷較漂亮的成員了,但要與美國的大律師所戰鬥,可以說是千難萬難。

不過,陳易也並不指望他們上法庭打官司,那是應訴的彩電企業所請的律師所該做的事情,可是另一方面,中國方面必須有自己的得力律師,才能保證己方的利益不被侵害。太過於複雜的官司,總會有無數的傾向以及破壞平衡的條文。

陳易先是問了兩人一些普通的問題,然後道:「我有意向由公司出人,幫助工商聯應訴彩電反傾銷案。」

法務代表馬上明白過來,抗爭道:「小陳先生,集團的工作非常繁重……」

陳易耐著心等他說完,賺到「謙虛謙遜」的灼熱後,道:「這是已經決定的事情,現在要問的是,殷士望和朱楓,你們兩個是否願意以公司代表的身份支援工商聯?」

二人沉吟半天,陸續的回答「願意」。

陳易早用聆聽捲軸聽夠了,於是一揮手,對法務代表道:「你準備安排他們的工作吧。我要的資料呢?」

「非常多,大約還要兩天才能齊全。」

「有這麼多?」

「四輛卡車。」

陳易憐憫的看著殷士望和朱楓,此間事了,他們兩個以後應該會再也不願吃果凍了。

「小陳先生?」律師總是不願意浪費時間,打斷了他邪惡的想法。

「哦,你們需要補充英美法系的知識,還有相關的判例,對此,我請了一名特別的專家,讓他用一種先進的教程教導你們。」

陳易並為未騙人,任何專家都可以是特別的。

殷士望則奇怪的問:「先進的教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