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3章 神廟使者(1)

午後,學員們在西大陸的第一頓正式餐點,就是碳烤大鯧魚。

大鯧魚是形象的說法,它們生活在江心的深處,或三五成群,或單獨行動,以其它的大型魚類為食,對體型小於牙齒的動物往往興趣缺缺。

不過,由於小胖子李昌寧對鯧魚興趣旺盛,因此這種牙齒和身體差不多長度的扁型魚類被開發出了多種吃法,其中以碳烤最為出色,肉味鮮美。

他在招待的宴席上,一邊舉起裝滿了果酒的杯子,一面笑著介紹:「大家別看西大陸的大鯧魚樣子兇猛,實際上味道最好不過。有句話怎麼說的,吃草的獸比吃肉的獸好吃,吃肉的魚比吃草的魚好吃,有毒的蛇比無毒的蛇好吃。所以,放開肚皮吃哦。」

雖然模樣是恐怖了一些,但在早前來的學員們的帶領下,新學員們還是膽戰心驚的品嘗了大鯧魚。

在吃之前,不少人都在悲哀的想:以後就要吃這種東西了。

在吃之後,眾人都很欣慰的想:總算以後是有口吃的了。

左伊學員依舊對半徑兩三米的大鯧魚有些發怵,胡亂的吃了些配菜,混圓了肚子之後就要求四處逛逛。

俞偉超安排了兩名土著陪同,自己則拉著佘雷、桑成強、李昌寧等人,開始與新來的學員談心,這自然是以前的單位領導做派,被他很好的繼承了下來——談心還是很有必要的,武館學員來到西大陸,就好像原本準備去野炊的學生,在興奮的抵達目的地之後,卻被強迫參加了生存訓練,此等感覺眾人都有過,總要有人勸說開導一番,日後才好將他們如牛馬一般的驅使。

陳易自持身份,坐在邊上喝著果子酒,讀著卡曼的審訊報告。自從他發下誓言之後,卡曼基本上知無不言,言不盡然——大陸上的普通信息,馬拉城的大路貨消息,怎麼問怎麼有,機密一些的,往往三緘其口,回答的相當委婉。

「他是忠於神殿還是遵守誓言?」陳易心裡想著,卻晃晃悠悠的向當日的戰場走去。

西江水寨內,已經鋪上了硬質水泥,乾淨整潔,有些像是21世紀的普通鄉鎮中心。

寨牆也在繼續拓展,看裸露在外的部分,似乎是鋼筋水泥結構的。至少有300名土著工人忙碌在南面的數公里城牆端面上。他們都是水寨附近的村民,如運村,上運村,獵村,石村,木村等等。陳易弄來的錢多,俞偉超給錢也就痛快,村民能夠從這裡得到數倍於馬拉城的報酬,等於捆綁了雙方的利益,從而形成了一個並不緊密的共同體。

這也是陳易為何同意俞偉超擴大城寨的主要原因。從此次戰鬥的結果和過程來看,暗堡發揮的作用顯然更大。西江水寨依靠的是熱兵器的威力,並非是冷兵器的弓箭,高聳堅固的城牆的唯一作用就是讓射手的視野更廣闊,但在鬥技級高手面前,那也增加了傷亡率,培養一名土著射手可不容易。不過,依靠基礎建設來拉動內部需求,穩定民心是現代獨裁政權的高超發明,希特勒就由此作出了一番很大的事業,俞偉超要學,也用不著阻攔。

水寨很小,一邊觀察思考著,一邊就走到了江灘上。濕漉漉的泥地上依然有猩紅的顏色,但在漲潮落潮的過程中,變的越來越淡。

江水中的紅色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寬闊的江面上,彷彿從未發生過3000人陣亡的屠殺。

李昌寧不知什麼時候來到了江灘上,見陳易望的出神,躡手躡腳的走到跟前,笑著打招呼:「館長。」

陳易「嗯」了一聲一聲。

李昌寧則彷彿受到鼓勵似的,感慨的道:「那天我全程參與了戰鬥,其實是有些驚險的。」

「哦?」陳易來了興趣。當事人的第一手評述,與後面看的報告可是有所不同的。

李昌寧從驚醒後見到的黑烏烏船舶開始描述,一直說到進入地堡,十多條火龍撕扯重步兵方陣的情景,中間只略過了自己執勤時睡覺的小事,罷了慨嘆道:「幸虧地堡外是加了鋼板的,我記得開槍的時候,至少有三五十支標槍,越過2公里的距離,打中了地堡。還有一根標槍插進了地堡的觀察孔,險些釘住副射手。」

說到驚險處,他停了一下又道:「我們的地堡的觀察孔是直的,標槍是斜斜插過來的,都不知道他們怎麼做到的,要是角度再正一點,那天就得有傷亡了。」

陳易輕輕點頭。從卡曼的描述中就知道,重步兵營的士兵,至少是體術五級以上,也就是超過特種兵的搏擊高手的水平。鑒於重步兵明顯偏向於高肌肉、高負重和高防禦,可以想見其冷兵器的團隊作戰定然是優於搏擊高手的,他們中的小軍官,往往都能達到鬥技水準,投擲標槍遠至2公里雖然誇張,但畢竟是能做到的。

李昌寧見他對此缺乏興趣,拚命的轉動頭腦,又道:「我回去的時候算了算,從哨兵發現敵人,到我們準備好了重機槍射擊,少說用掉了10分鐘時間。那些重步兵要先下船,再徒步排列成陣形,最後都開始出發了,我們才射擊。如果是騎兵的話,沒有城牆的確危險。」

陳易總算是抬起了眉毛,問:「10分鐘?」

「是。」李昌寧鄭重的道。初來西大陸,他的心情是相當不好的,但就像是俞偉超一樣,此時的李昌寧,反而有了許許多多的想法。至少在地球的時候,他們是社會底層的平民,哪怕進入了武館,依舊是有點錢的社會平民。在西大陸就不同了,且不說能夠管理如許多的土著,光是各種物資的分配,建造城市的成就,自有一股雄心壯志在心田中開拓。想來,那些在貧困縣鄉混的風生水起的官員們,那些在大航海時代揚帆遠行的冒險者和屠夫們,都是這樣的心態。

現在的李昌寧,是急迫的希望能夠得到陳易更進一步的認同,從而掌握更大權力的。而就目前來看,從頭至尾都參與和指揮了戰鬥的他,的確是有此本錢的。

陳易則聽著他的話,陷入了沉思。

按照聖奇奧王國的標準,一隊50人的正騎士,從準備作戰到投入作戰,最多只可以有5分鐘時間,其中熟練的團隊甚至來得及擦拭武器裝備。

如此想來,若是馬拉城將那日的精銳騎兵派遣而來,於自己不在的時候,從江灘上進攻,短短兩三公里的緩衝,顯然用不了5分鐘時間。到時候騎兵進入了水寨,暗堡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了。如此,即使將對方打退,水寨也將遭遇到非常大的打擊……

陳易抬起頭來,問:「你想在江灘上造城牆?」

冷兵器時代,城牆是對付騎兵最好的武器,明城牆造的最多,與蒙古人的關係不小。今天的八達嶺長城旅遊公司之類的機構要感謝少數民族朋友長期以來的支持和厚愛,沒有他們多年來的奉獻和犧牲,就沒有今天長城內外的黑導遊和野百合。

李昌寧卻不是想要做建築,他懷念著12.7mm的銅蛋清脆的響聲,小聲道:「我覺得有兩點要改善。」

「嗯?」

「第一是要仿照武館的稽查隊制度,建立我們自己的武力部隊,以免異族僱傭兵和土著學會了武器反叛。同時,還要增派暗哨,對土著們進行軍事化教育。」

以前不敢教育是怕反起來打不過,現在有的新補充的學員就不怕了。

陳易覺得不錯,點頭應諾。

李昌寧大受鼓勵,又道:「第二點,我覺得可以鋪設地雷,安裝一些警戒裝置,像是博物館裡用的那種。」

陳易還想地雷到哪裡去弄呢,前面忽然傳來「噗通」「噗通」的水聲,幾名渾身鬍子毛一大把的土著赤裸裸的爬出江岸,手上握著什麼,興奮高叫。

「怎麼回事?」

李昌寧有些尷尬的道:「他們在找彈頭。」

「找彈頭?」

「是。」李昌寧咳嗽了兩聲,道:「金屬在西大陸的價格昂貴,重機槍的彈頭又重,我們把陸地上的彈頭都盡量回收了,但水裡的就不行了。」

「你們回收了多少子彈?」

「大約10萬顆不到。」

M2勃朗寧是大口徑重機槍,要比二戰後裝備的通用機槍重的多。陳易購買的子彈屬於北約彈,全是銅彈頭,重量達到42克,曳光彈和穿甲燃燒彈略輕一些,也有40克。用中國人熟悉的度量衡,等於是一顆子彈一兩重。

江灘上的戰鬥,19挺重機槍不停的掃射了20分鐘,用掉了20萬發子彈,相當於8000公斤,去掉了回收的部分,剩下的還有4000公斤。別說是土著居民了,就是放在地球上,4噸重的銅都要賣不少錢呢。

見陳易沉吟不語,李昌寧趕緊又道:「西江的水越往中心越深,最深處據說有近百米,等於是海了,本地的土著也只有很少的人能夠潛到水下20米……現在,聽說一些遠處的採珠人,都來水裡采彈頭了。」

陳易哭笑不得,可轉念一想,這也不算是很糟糕的事情。對他來說,彈頭回收了也沒有意義,重機槍可不適合用復裝彈,而且10萬發子彈,也就是一輛大卡車的事情,江涇倉儲區開建不久,他就能開著車去原先的地鐵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