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驃騎行 第320章 先秦大匠

在上一世,董俷曾學過一篇課文,名叫《桃花源記》。

作者是什麼人,董俷如今已經記得不清楚了,反正不是如今這個時代的某個名人。

桃花源記中,說的好像是武陵山中的事情,有一群先秦遺民因躲避暴秦銅質而藏入深山中。一晃數百年,對外面的世界全無知曉,甚至不知道大秦國早已經滅亡。

記得老師當年說這一段的時候,曾說過苛政猛於虎之類的話語。

董俷當時也沒有在意,學過了之後,也就隨之忘記了。可沒想到,他今天居然在這深山老林中,遇到了這麼一批人,赫然也是先秦遺民,躲入深山數百年,而不知山外早已經改朝換代。唯一的不同,桃花源是為了躲避暴秦,而無難山則為為了躲避項羽。

無難山的人,祖輩都是大秦治下的百姓,祖祖輩輩生活於關中。

秦二世而亡,項羽率兵攻入了關中,隨即對關中的大秦子民曾有一番血腥的殺戮。

關中百姓和後來被秦統一的關東六國不一樣。

從商鞅變法之後,他們就生活在那種環境之中,對於秦律法也早已經習以為常。

事實上,在天下大亂之後,雖然關中子民對秦二世不滿,可是對大秦國,卻是有很深的感情。所以項羽攻入關中的時候,關中子民奮力反抗,不過最終都一一失敗。

失敗後的關中百姓遭到了項羽的屠殺。

有不少人為躲避項羽,就攜家帶口的躲入深山老林中。後來天下太平,大部分人都走出了山林。可還是有一部分人跑的很遠,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走出過這無難山。

他們甚至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經發生了變化。

從長治久安到天下動蕩,四百年數次改朝換代,可這些人卻一無所知。

也許當年真的是被項羽殺的怕了,竟立下誓言,項家不滅,無難山人終身不出。

這無難山地處南山腹地,地形複雜。

山中豺狼猛獸眾多,想要到達這裡,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董俷沒想到自己還能遇到這樣的事情,不由得對著無難山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已經過了子夜,那老人就邀請董俷等人到村寨中做客。

這也算是四百年來,無難山第一次出現了外來人。所以當董俷等人出現的時候,整個村寨都轟動起來。當聽聞董俷居然是一位徹侯,這些無難山人,更露出尊敬之色。

大秦子民,帶著一股子融入血液中的鐵血。

即便是過了四百年,許多人還是保留著當年的習慣。董俷並不能說這些人怯懦,能把這麼一群人殺到了害怕,那麼當年的項羽,究竟是何等的一番血腥屠殺啊。

山寨里的人,以三姓為主。

義渠甘氏,也就是現如今的安定一帶,曾經極為興旺;郿縣白氏族人,曾經出過一個了不得的人物,人屠白起;頻陽東鄉的王氏,也是秦國大將王翦的後裔族人。

一個又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震得董俷虎軀亂顫。

這些人的來頭,未免也太過驚人了吧。

現任無難山山主,是甘氏族人的長老,名叫甘信,表字無忌,已經是年過七旬的老人。

那個能和董俷斗個旗鼓相當的野人青年,是甘信的孫子,名叫甘賁,年二十二歲,表字鴻秦,號稱無難山第一條好漢,使青鋒矛、月牙戟,有百步穿楊的好本事。

在村寨茅屋中,甘信命人取來了猴兒酒招待董俷。

董俷忍不住問道:「老人家,這山寨里,如今有多少人啊!」

甘信嘆了口氣,「不剩下多少人……三族加起來,不過四五百人,其中青壯也不過一百多人而已。剩下的,老的老,小的小。若董侯在過個幾十年來,呵呵,估計人會更少。想當年,我們三族何等興旺,可如今……真是愧對了祖先當年的威名。」

的確,隨著歲月的流逝,只怕在過個幾十年,無難山就徹底消亡了!

從言談中知道,甘氏族人實際上還算不上真正的秦國人。

事實上他們來自於揚州,按照當時的說法,叫做吳越……秦楚聯姻,秦惠文王去了楚國的公主,也就是後來秦昭襄王的母親羋(mi)氏,甘氏的祖先作為陪嫁,隨羋氏一同來到了秦國,後來秦昭襄王登上王位後,把甘氏的封地就封到了義渠。

甘氏自秦昭襄王起,就一直作為秦國的將作大匠而存在。

據甘信介紹,秦國的兵械八成出自於甘氏族人之手,在當時的秦國佔據了重要位置。

始皇帝橫掃六國,把聚集天下之金鑄造出十二銅人。

對於當時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甘氏在秦國的地位。沒有戰爭,甘氏就失去了生存的意義……

好在,秦始皇雖然收攏天下之金,並沒有就此而忘記了武備。

蒙恬還在和匈奴開戰,所使用的兵器,也都是出自甘氏族人之手。就連秦始皇陵墓里的那些兵器,也全部是由甘氏族人打造出來,連發弩機可以在五十步內,貫穿三層甲胄。

「不會吧!」

董俷聽到這裡,不由得失聲驚叫。

也難怪他會如此吃驚,馬均蒲元所造出的弩機,也只能覆蓋三十步的距離,秦弩居然……

甘信自豪的抬起頭,「董侯,我若說一句謊話,就不得好死。」

王騰和白氏族人的長老白奕點頭說:「若無甘氏神兵,大秦雖可橫掃六國,只怕也要推遲數十年。」

「甘先生,您看我這弩機,如何?」

董俷說著,讓人從兜囊中取出蒲元所制的弩機,遞給了甘信。

甘信接過來,看了幾眼之後,不由得驚奇道:「這弩機的設計的確巧妙,已經基本上達到了當年甘氏元戎的水準。只是裡面有幾個小機關尚不夠完善,只需改進一下,就可以復原當年甘氏元戎的程度。董侯,您這弩機,是什麼人製造出來的?」

「哦,乃是我兩個部下,憑藉一部殘破的考工錄,自己琢磨出來。」

甘信嘖嘖稱奇,「考工錄我倒是聽說過,據說那是墨門留下的機關鑄造術,甘氏元戎,也是從墨門的典籍中得到了靈感……董侯,您手下的人,可當真是很不錯。」

當年大秦第一大匠後裔能如此稱讚蒲元馬均,想必他們一定會非常開心。

白奕是一個不苟言笑的人,目光在那弩機上掃了一眼後,突然道:「如此弩機,但不知董侯麾下一日能打造出多少?」

董俷一怔,想了想說:「大概幾十部而已?」

「嘿嘿,董侯可知,甘大匠一日可打造出多少部同等弩機?」

「不知!」

白奕沒有再說下去,而是看了一眼甘信。

甘信一笑,「當年我甘氏族人全盛時,一日可打造五百副同等弩機,一千二百張三石強弓……董侯,莫要奇怪,我甘氏自有祖上留下來的鑄造之法,和普通將作之術,可說是有很大的區別。比如這一副元戎,我們將其拆分成幾個部分,按照標準的制式,分別打造,而後由專人統一進行裝配。所以,我們的速度,非常快。」

「啊……」

董俷吃驚的張大了嘴巴。

這也許,是後世所謂流水線作業的最早模板吧。董俷雖然對什麼是流水線作業並不是很了解,但是基本的概念,卻還知道。若非甘信提起來,他恐怕根本想不到這樣的方法。難道在秦時,就已經有了流水線這麼一個概念嗎?真的是了不起啊!

甘信說:「甘氏不出神兵利器,若論鑄造的手法,我們也比不得歐冶子那樣的前輩大匠。但甘氏所出的兵器,卻是整個大秦最精良的,大王當年就是看中了這一點,才把義渠封賞給了我們……神兵,甘氏打造不出來,可是強兵,誰能及我?」

這一番話,說的是鏗鏘有力,充滿了自信。

廢話,你們掌握著當時,哪怕是現代都領先了千年的生產方法,誰能和你們比較?

在歷史上,甘氏默默無聞。

至少在董俷的記憶力,初中歷史課本上,就沒有提到過甘氏這麼一支族人。

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成績,也拿不出幹將莫邪那種流傳千古的神兵利器,可這麼一群人,卻在歷史上創造出了最可怕的強兵。莫非就是因為躲入了深山,而銷聲匿跡?

董俷沉吟了很久,小心翼翼的開口:「小侯有不情之請,想要請諸公隨我一同出山,可否?」

王騰開口道:「但不知董侯實力如何?」

實力?

這是一個講求實力的時代,也許從古至今,實力就作為人們擇主的一個選擇。

甘信正色道:「董侯你是四百年來第一個進入我無難山的人,按道理說,你是我們的恩人。但恩情是恩情,大秦以勇武而著稱,講求的是實力。若你沒有足夠的實力來保護我們,還不如就老死在這深山之中。」

後面有一句話沒說出來:我們可以選擇實力更強的人。

董俷心裡咯噔一下,獃獃的看著甘信三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