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751章 雨後天晴

已經過了年關,進入新年。

長安城內,卻沒有半點喜慶氣象,似籠罩在陰霾中。

天還沒有黑,便城門緊鎖;皇城之中,更守衛森嚴,透出一股肅殺之氣。

曹叡依偎在娘親的懷中。

不過不是他的親娘甄宓,而是他過繼後的娘親。

現在已是泰平七年,也就是公元220年。在原有的歷史中,曹操就死於這一年。可現在,曹操已屍骨無存,永駐雞鳴山,守護大魏的江山。

可歷史的車輪,還是要在這一年奪取一位帝王的性命。

那就是曹彰!

曹叡,今年十五歲了。

七年的皇室生活,讓他有著比同齡人超乎尋常的成熟。

紫宸閣中,燈火昏暗。

卞夫人痛哭失聲,伏在榻上幾欲昏厥。那榻上,正躺著一個人……身穿帝王冕服,形容安詳,彷彿睡著了一樣。他,便是曹彰!那個被曹叡稱之為父皇的帝王。然則此刻,曹彰一動不動,再也沒有往日龍精虎猛。

「陛下,你怎地就這麼走了!」

卞夫人悲呼,淚水濕透了衣衫。

這是個苦命女子,出身娼門,下嫁曹操。先失愛子曹丕,後失夫君曹操,而今再失愛子。這接連的打擊,讓卞夫人再也無法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她已承受過一次。可是現在,她又要在承受一次……

甄昭儀也是痛哭不止!

她與曹彰琴瑟相合,本來曹彰已經準備把她扶立為皇后,卻不想一病不起。

而曹叡,則瞪著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看著曹彰。

紫宸閣外,吾彥執矛而立,虎目圓睜。

年僅十九歲的吾彥,已有八尺靠上的身高,生就虎背熊腰,一派威武模樣。

從小和曹叡一起長大。

而今吾彥,已經成為皇城侍衛,專門保護曹叡。

他天生神力,武藝高強。在皇城侍衛當中,號稱『猛虎』,無人可敵。

吾彥知道,此時此刻,他需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

「太后,請暫止悲聲。

陛下駕崩,必難隱瞞……明日朝會時,定昭示天下,如此一來,你我危矣。」

甄昭儀輕聲勸慰,總算是讓卞夫人冷靜下來。

自從曹彰病倒以後,曹氏諸子,又開始蠢蠢欲動。曹沖自不必說了,他與曹彪,曹據,曹宇相互勾結,已形成一派勢力;就連曹彰的親生弟弟曹植,也顧不得曹操與他的天閑之號,匆匆返回長安興風作雨……

面對皇位,再親的兄弟,也會反目成仇。

卞夫人真箇不知該如何是好。

曹操生前便說過:子建不堪大用,倉舒過於涼薄。

若子建繼位,則江山危矣;若倉舒繼位,則諸子難生……唯有子文,可堪重任。

可惜,這天下方一統,不過兩年,曹彰便走了!

如果曹彰有子嗣,也罷了……

偏偏他膝下三女,卻無男丁。唯一男丁還是從曹朋膝下過繼,便是曹叡。

本來依照著卞夫人的想法,曹彰年紀不大,早晚會有兒子。

不成想,江東毒箭,令他一下子跨下來。雖然返回長安後,也臨幸了不少女子,可是卻始終未有結果。這也就使得卞夫人,感到非常為難。

讓曹植繼位?

可是曹操說過,他不堪大用。

對於自己這個兒子,卞夫人也很了解。

吟誦詩賦,曹植才學無雙;可如果論及治理天下,曹植過於理想化,遠不如曹彰腳踏實地。曹沖,就更不要說了!若他繼位,恐怕諸子當中,沒幾個人能得善終。而唯一合法的繼承者曹叡,偏偏是過繼而來。

這讓卞夫人,猶豫不決。

可是,曹彰的死訊,必無法隱瞞。

這繼承者的人選,也必須要儘快選出來。國不可一日無此君!若長久空置,必然會引發動蕩。卞夫人不由得把目光掃向了甄昭儀懷中的曹叡。

卻見曹叡眼中含著淚,面帶悲戚之色。

這,究竟該如何選擇?

「靈武王,而今何在?」

甄昭儀愣了一下,輕聲道:「越般已走了三個月……按道理說,已經見到了靈武王。不過,據說靈武王此次北征,擴疆域萬里之遙。據說是在什麼北海……我記得陛下給那北海賜名為福海,具體極是遙遠。」

「他……能趕回來嗎?」

甄昭儀看了看懷中的曹叡,向卞夫人使了個眼色。

「元仲,在這裡陪你父皇……娘已經讓人伯龍還有仲龍,估計過一會兒就會過來。」

伯龍,就是曹陽。

而仲龍,則是步鸞之子曹允,今年十六歲,比曹叡大一歲。在去年時,出任皇城旁門司馬之職。曹叡和曹陽曹允關係很好,另外尚有城門司馬姜維,也極為友善。除此之外,曹叡走的比較親近的,還有傅僉,年十四歲,長安令鄧艾,年二十歲,城門司馬鄧全,年十四歲……

當然了,還有此刻正在大殿外守護的吾彥。

曹叡點點頭,默默走到龍榻邊上坐下。他伸出小手,為曹彰掖了一下身上的明黃色綢褥……

甄昭儀和卞夫人看在眼裡,不由得輕輕點頭。

「昨日子廉大都督呈報,靈武王十天前已經抵達龜茲,估計返回長安,至少要十餘日。

問題是,臨淄侯和鄴侯,都不會給我們這個時間。

太后要早做好準備。否則明日一早,一旦陛下……朝堂上必然混亂。」

「這個……」

卞夫人,猶豫不決。

半晌後,她輕聲道:「元仲,合適嗎?」

甄昭儀咬著嘴唇,「元仲登基,你我尚有活路;若倉舒登基,只怕安樂宮裡的那位,不會要你我好過。不過,元仲想要登基,也是困難重重。」

卞夫人沉吟不語。

夜色深沉,驀地下起了小雨。

卞夫人打了個寒蟬,突然下定決心,咬牙道:「無論如何,也要撐到靈武王回還。」

「正當如此!」

甄昭儀,暗地裡長出了一口氣。

※※※

正如甄昭儀所猜測,曹彰的死訊,無法隱瞞。

第二天,伴隨著皇城裡銅鐘敲響,也昭告了曹彰歸天消息。一時間,長安大亂。

好在荀彧郭嘉等人尚在,迅速穩定局勢。

旋即,曹彰的葬禮商量妥當,並在皇城中設立靈堂。

曹彰死了,誰可接掌皇位?

曹彰無子,只有一個過繼的兒子……而曹氏諸子,又豈能眼睜睜看著曹叡登上皇位?

於是在當天,曹植便在朝會上提出了疑問。

也許在他想來,卞夫人一定會推他出來。可是有曹操那一句話,卞夫人怎麼也不可能同意。

「今陛下駕崩,國不可一日無此君。

先帝曾有詔,臨淄侯做個逍遙侯爺……難不成臨淄侯忘記了嗎?本宮以為,鄴侯年二十有四,正是精力旺盛之時。況乎他為陛下之兄弟,由他來接掌皇位,也正合適。不知諸位大人,以為本宮所薦如何呢?」

環夫人話音未落,就見曹彪跳出來。

「由五皇兄接掌皇位,最合適……本侯亦贊同,哪個反對?」

這曹彪,生就魁梧,相貌頗與曹操相似。

一雙細目,面色黝黑,透出濃濃殺氣。

滿朝文武,皆緘默不言。

荀彧微微一笑,「濮陽侯所言極是……不過陛下屍骨未寒,便這般急於選繼位人,於陛下恐怕不敬。再者說了,誰人繼位,不是嗓門大便可以決定。這件事,最好還是好好商議,莫要因此而壞了皇室的和氣。

先帝,最重此事。」

曹彪的嗓門很大,被荀彧不痛不癢的刺了一句,頓時大怒。

他剛要發作,卻被曹沖攔住。

「丞相所言極是,不過母后方才說了,國不可一日無君。

若不能早些選出繼任者,只怕天下人不安……所以本侯以為,還是先選出合適人選,以穩定人心。哪怕登基稍稍推遲,也不是不可以嘛。」

荀彧的面頰,微微抽搐。

但臉上,依舊帶著淡淡笑容。

他扭頭向郭嘉看去,郭嘉立刻會意。

「鄴侯言之有理,但先帝駕崩時,曾託孤於靈武王。

今陛下不幸仙去,繼任者之人選,最好還是請靈武王返回後,再做定奪。」

曹沖,臉色頓時變了。

他下意識向曹叡看去,眼中透出一抹凶光。

曹叡本能的縮了縮身子,可是當他看到立於他身後的曹陽等人,頓時來了膽氣。

「鄴侯,你何故在長安?」

「啊?」

「我記得,父皇曾有詔,不得旨意,鄴侯不得返回長安。

母后,父皇可詔鄴侯還都嗎?若是沒有,鄴侯可便是抗旨不遵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