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718章 定風波

建安十四年七月,關中發生了一件大事。

素有關中豪強之說的京兆韋氏,集結三千部曲,於甘亭起事,攻佔上林;在韋氏起兵之後的第二天,弘農楊范於弘農起兵,糾集部曲四千餘人,佔領了弘農縣。旋即,楊范響應韋從,出兵湖縣,佔領了華陰。

京兆韋氏,弘農楊氏!

這都是有百年歷史的關中豪強,有著極其強大的影響力。

特別是弘農楊氏,也是個四世三公的家族。太尉楊震,太尉楊彪,兩世太尉,門生故吏無數。董卓之亂是,楊彪有護駕之功。不過後來曹操遷都許縣,架空了楊彪。最終,楊彪不得不離開許都,灰溜溜返回老家。

韋氏,與曹朋有深仇大恨。

昔年曹朋誅殺韋端韋康父子,使得韋氏實力大損。特別是斷去了韋氏和湟中羌人的貿易,幾乎折損了韋氏的五成收益。隨後,曹朋開啟西域商路,韋氏雖然也涉足其中,但所得到的利益,卻遠不如其他世家。

不說別的,在曹朋開啟西域商路之前,平陵竇氏根本無法和韋氏相提並論。

但由於曹朋的支持,竇氏這個有著二百年歷史的老牌豪強,重又煥發新生。數年來,竇氏的收益暴漲,而且不斷壯大。建安九年,從河西歸來的竇蘭,得曹洪所辟,任京兆丞,此後更一發不可收拾。竇蘭之子竇虎,而今在武威郡擔當統兵校尉,前程遠大。隨著竇蘭一脈的崛起,竇氏漸漸轉變了策略,開始扶植以竇蘭一脈為主體的平陵竇氏家族。

相比之下,韋氏卻接連遭受打壓。

韋端韋康死後,韋氏再無掌舵人出現。而曹汲執掌涼州,更是千方百計,打壓韋氏。不管怎麼說,曹汲和王猛的交情,遠非曹朋和王猛相比。

幾十年的老友,因韋氏而死。

自己的兒子更因為韋氏而遭難……

曹汲不是個大度的人,這種情況下,若不打壓韋氏,才真就奇怪。就這樣,韋氏在涼州的生意,幾乎斷絕。而參與西域商路的生意,也時常遭到涼州關卡的刁難。曹汲不能明目張胆的報復韋氏,可是卻能通過手中的權力,不斷削弱韋氏的力量。如此一來,韋氏的實力嚴重縮水。

新任韋氏族長韋從,也曾向其他關中豪強求援。

但是大家和曹氏合作的不錯,大獲其利……所謂的關中豪強聯盟,早就成為一紙空談。表面上,這些豪強世家表示願意幫助韋氏,可回過頭來,卻聯合曹汲,共同打壓韋氏。畢竟韋氏立足關中百年,佔有了大量資源。而今韋氏明顯羸弱,如果不能趁機撈取好處,那才是愚蠢至極。

至於曹汲?

本事不大,運氣超好!

這是關中世族給予曹汲的評價。

這廝有一個超悍的兒子,足以讓曹氏百年之內,不會削弱力量。

既然如此,何不與之交好?韋氏和曹氏恩怨糾葛甚深,正好借曹氏之手,幹掉韋氏。什麼聯盟,什麼友誼?在利益面前,都變得無比脆弱。

面對這種情況,韋氏焉能束手待斃?

曹朋出任司隸校尉,就等於把韋氏送到曹朋的刀口下。

別看曹朋現在沒有表示,那是因為他無暇理睬。如果等到曹朋平定了河湟之亂,返回關中……韋氏定首當其衝,成為曹朋的刀下之鬼。話說回來,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韋氏這些年,秘密和武都馬超,漢中張魯聯繫,更通過自家的渠道,將大量軍械物資送到了馬超張魯手中。

如果被查出來,曹朋決不可能放過他們!

到時候,那些狗屎的盟友非但不會出手相助,一定會樂呵呵的上來,接受韋氏的力量。

至於弘農楊氏,則是因為楊修之死,令楊氏憤怒。

楊氏本身就屬於堅定的帝黨一襲。在戊子之亂的時候,也遭受了牽連。

弘農楊氏在關中的根基,幾乎被連根拔起。

而楊修之死,更是觸動楊家最後一道底線……楊彪得知愛子被殺,吐血而亡。曹氏對楊家的打壓,也讓楊家沒有其他退路,只能是硬著頭皮上。

從這一點而言,楊、韋兩家情況相似。

面對曹魏咄咄逼人的架勢,唯有奮起反抗……

只是由於之前曹朋坐鎮西北,才使得兩家不敢輕舉妄動。而今曹朋卧床不起,身患重病,曹休也在調集人馬,準備向河湟用兵。關中兵馬,幾乎全被抽調回城、番須口和陽城一線。同時,隨著并州戰事開啟,曹軍精銳盡數開拔,河東兵力空虛,根本難以對關中造成太大威脅。

兩家在商議之後,決定起兵。

配合馬超行動,攻克關中……

關中一破,則中原大亂。而楊、韋兩家在多年的經營中,與鮮卑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只要中原一亂,兩家可以聯合西川劉璋、江東孫權,以及鮮卑軻比能三方力量,共同舉事,謀取利益,維護自家的權力。

東漢時,尚無國家概念。

許多朝中大臣,都和鮮卑匈奴這些胡人有密切聯絡。

這也是有漢以來,雖然無數次征伐漠北,甚至取得了無數次輝煌戰果,可胡人始終能夠威脅中原的一個原因。君不見,每逢戰亂,大批中原豪強士人投奔胡人。包括東漢末年的劉虞、劉焉以及袁紹等人,或多或少,與胡人都有勾結。唯一一個沒有勾結的公孫瓚,最終死於袁紹之手。

這,也許是中原的一個悲哀。

自古以來,漢奸從來不會缺少。

漢如是,唐如是,宋如是,明亦如是……

楊、韋兩家聯手起兵,對關中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曹洪得知消息,急忙回兵救援。

七月初八,馬超集結兩萬人馬,突然發動猛攻。而人心惶惶的關中曹軍,在猝不及防之下,迅速被馬超擊潰。馬超旋即攻克回城,佔領番須口。曹洪急忙率部出擊,要奪回番須口。卻遭遇馬超伏擊,曹軍大敗。

馬超用兵,最講一個快字。

攻克了番須口之後,他就命令馬休駐守番須口,而後以馬岱為先鋒,自己親自督帥兵馬,追擊曹洪。曹洪連戰連敗,領殘兵敗將逃亡陳倉。

一時間,關中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而楊、韋兩家在匯合之後,集結三萬人,圍攻長安。

留守長安的涼州牧賈詡,沉著應戰……

七月十五日,當馬超挾連勝之威,直撲陳倉的時候。途經吳岳山,卻遭受曹軍伏擊。曹軍大將張郃、徐晃二人,早就奉命潛伏吳岳山。當馬超大軍經過之後,曹洪在陳倉集結一萬曹軍,做出與馬超決戰的態勢。

就在雙方鏖戰之時,張郃徐晃突然自吳岳山殺出,猛攻馬超後軍。

馬超大軍頓時亂作了一團,在曹軍前後夾擊之下,最終慘敗而走……軍師中郎將胡遵,在亂軍中被張郃斬殺。馬岱在吳岳山下,為掩護馬超,力戰而亡。馬超突出重圍後,不敢滯留,急忙向番須口逃奔。

哪知道,就在馬超接連獲得勝利的時候,漢陽太守石韜,得徐庶之命突然出擊,偷襲隴關,而後將番須口復奪。馬休雖拚死抵抗,奈何徐庶和石韜,集結三萬兵卒強行攻擊,雖死傷慘重,但最終還是奪回番須口。

馬休在番須口血戰一天一夜,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縱火焚燒回城,而後自盡身亡。馬超聞聽消息,大驚失色。番須口被佔領,等於是斷了他的歸路。而此時,曹洪、徐晃兩人已經合兵一處,自吳岳山追擊而來。馬超邊戰邊退,最終只能退守陽城,死守已待援兵。

馬超的援兵在哪兒?

便是那楊、韋兩家兵馬。

只是,他沒有想到,這一場鬧劇,從頭到尾都是賈詡一手策劃。

從許都秘密調來了張郃徐晃兩人,而後讓出番須口,使馬超進兵關中。

說穿了,也就是誘敵深入,關門打狗!

此前,賈詡得到曹朋密報,嚴密監視楊范韋從兩家。而在此之前,他也早有提防,對京兆韋氏和弘農楊氏,有所懷疑。可惜,苦於沒有證據,無從下手。如果強行鎮壓,還要擔心關中豪強的想法。畢竟,韋氏也好,楊氏也罷……我們斗,是我們自家的事情。你要把兩家連根拔起,不免會生出唇亡齒寒之感。所以細想下,唯有讓兩家主動出手……

於是賈詡和曹洪商議,並做出兵力空虛之態勢。

韋從楊范,果然上當,於是興兵作亂。

就在馬超死守陽城,苦苦等候援兵的時候。秘密屯紮於河洛的許儀,突然發動了攻擊。突破函谷關,攻克弘農。把楊氏滿門,勿論奴僕,勿論男女,八百餘人全部俘獲。緊跟著,許儀長驅直入,復奪湖陽、華陰。

而平陵竇氏,也在得到了賈詡反攻命令之後,糾集數千人,出兵救援。

馬超慘敗吳岳山,令韋從楊范兩人猝不及防。

等他二人反應過來時,張郃率部已抵達灞橋……

與此同時,許儀兵臨冢領山,將叛軍團團包圍。韋從兩家的部曲,多是烏合之眾,臨時召集來的兵馬。當曹軍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