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713章 拂曉刺殺

距離長坂坡那一夜,眨眼間有一年半了。

趙雲赴任龍耆城,也有一年光景。不過從外表看去,龍耆城的朔風,並沒有給他帶來什麼影響。依舊雄健,依舊風度翩翩,不顯半點老態。

「子龍近來可好?」

在龍耆城都尉府中,曹朋坐下來,頗為關切問道。

趙雲連忙坐直了身子,恭恭敬敬回答道:「啟稟公子,雲在龍耆甚好。」

「那就好,那就好……」

曹朋看著趙雲,目光中帶著關切之色。

「來的路上,我聽人說你打了幾個漂亮仗?」

「啊……賴公子之威名,方有小勝,當不得『漂亮』二字。」

「與我有什麼干係?」曹朋不禁笑了,「那幫羌氐,恨不得我死,哪裡會在意我的名聲。子龍勇猛,每戰爭先,殺敵無數,實我軍中之楷模。

我來龍耆城時,王都尉曾對我說,由子龍你接掌龍耆城,是最合適人選。

你也知道,王都尉這次受傷頗重。

我本想讓他在狄道修養一段時間,再與妻兒一同返還許都。可是他連狄道都去不得,估計要在臨洮修養兩至三個月,才可以勉強行動……

王都尉這次若返還許都,估計很快會另有委任。

你也知道,他在龍耆城近五年,妻兒甚至沒有去過許都。連他的婚事,我也未能參加,心裡十分愧疚。他此次身受重傷,也好趁機將養休息。只是他一走,這西部都尉之職將空缺下來。王都尉推薦了你,與我而言,也頗為讚賞。但你現在功勛尚有不足,想要正式接掌,還需努力。」

言下之意,就是告訴趙雲,我準備讓你來出任西部都尉。

不過呢,你的功勞還不夠,你得多立功才是。

西部都尉的品秩不低,而且是專設軍職,責任重大。這個西北,共設置南部都尉和西部都尉,分治於隴西和臨洮兩郡。如果單以品秩而言,不遜色一個下郡太守的位子。或者說,在金城僅次於太守的存在……

隸屬金城太守治下,卻又不為金城太守所轄。

其職責便是都督河湟,治理羌氐;與西部都尉性質相同的南部都尉,則專治湟中羌胡異動。總之,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職務,特別是在西北大治,河西商路繁榮之時,西部都尉和南部都尉,還有維護商路安全,維持胡漢貿易的職能。所以如果以所治範圍而論,猶勝於金城郡太守。

趙雲一怔,旋即大喜。

「雲必效死命,不負公子之厚望。」

卻不知,曹朋的目光,卻顯得很複雜。

片刻之後,他沉聲道:「子龍,我會在此停留數日,暫屯駐木乘谷。」

「啊?」

趙雲忙說:「公子即來龍耆城,何不屯駐龍耆城內呢?」

曹朋微微一笑,「無妨,我屯駐木乘谷,另有原因。子龍無需費心,且先整頓兵馬,穩住軍心。過些日子,將會有大戰來臨,到時候望子龍能奮勇當先,建立戰功。我自會靜觀子龍之威風,並為子龍你請功。」

「趙雲,遵命。」

趙雲有一個好處,該問的時候問,不該問的時候,他絕不會多問。

午飯後,曹朋在趙雲的帶領下,巡視了龍耆城的狀況。這座小小邊城,卻頗為繁華。這是一座軍鎮,有人口大約三萬餘人。不過,每日往來的羌漢行商卻不計其數,也使得邊城熱鬧非凡。西域胡商,羌氐部落,關中行商,幾乎都聚集於此,進行貿易。河湟盛產馬匹,牛羊,皮毛等物資,最受關中商人所喜。而從中原販運的茶、鹽、酒、絲綢等各式奢侈品,則是羌氐包括西域胡商的最愛。據統計,龍耆城集市裡,每天的交易量達百萬錢。而隨著曹操大力推行建安重寶流通,龍耆城也設立了一家銀樓,已保障和方便貿易所用,極受龍耆城商人所愛。

曹朋巡視了龍耆城銀樓,詢問了銀樓的經營狀況。

而後,他在龐統和杜恕的陪同下,與龍耆長一起進入集市,查看狀況。

「這馬匹,可是敞開供應?」

「回將軍話,馬匹有專設馬市,交易也必須經由官府報備和審驗……相比之下,河湟的牛羊家畜,倒是完全開放。去年一年,從河湟進入關中的牛羊,近八萬餘……但今春開戰,生意比之去年要冷清不少。」

「駑馬可以開放,戰馬需加強監控。

從龍耆城流入中原的每一匹戰馬,都需登記造冊……嗯,最好專門開設馬市,以加強管理。」

戰馬,是這個時代的重要物資。

而河湟又是一個產馬的重要地區,必須要小心謹慎。

龍耆長連忙應下,並使人記錄下來。

巡視完集市,天將晚。

曹朋拒絕了趙雲的邀請,率部離開龍耆城,在城三十里外的木乘谷,安營紮寨。

「士元,果真要如此嗎?」

龐統咬著嘴唇,苦笑道:「非是我要懷疑子龍將軍,實他那個妻子,太過於神秘。公子今日巡視龍耆城的時候,我與小毒蛇私下打聽了一下。

那位趙夫人,並不在龍耆城。

據說這位趙娘子好行獵,經常會帶著些部下,在外面行獵,有時候一去就是十餘日。子龍將軍對這位娘子,卻是非常疼愛,從來不予過問。

可每次趙娘子行獵,河湟馬賊必然出現……

在旁人看來,或許只是巧合。但我與小毒蛇都覺得,這件事頗有蹊蹺。」

「我不負子龍,子龍亦不負我。」

曹朋在大帳里徘徊,看得出他心情有些焦躁。

本來,他並沒有在意趙娘子的事情。畢竟趙雲的夫人,他又何必關心太多?

可問題是,龐統和賈星都認為,那位趙娘子頗有嫌疑。

最可疑的便是,趙娘子經常會離開龍耆城,這不是一個普通女人的作為。

而每次趙娘子離開,必有馬賊出沒河湟。

趙雲也曾詢問過趙娘子,她說是尋找她的族人,想要把失散的族人重聚起來。這話乍聽在理,可細一想,卻又有些不太正常。種種跡象表明,王買遭遇伏擊,是被人走漏了風聲,以至於才險些喪命於河湟……

是趙雲故意為之?

曹朋斷然不信……

一個可以為自家主公家小,不惜忍辱負重,屈膝投降的人,怎可能做這種事?

趙雲?

一口唾沫一個釘的主!

他既然歸附曹朋,就決不可能做對不起曹朋的事情。

可話是這麼說,自己真就了解趙雲嗎?

曹朋對趙雲的了解,大都是源自於後世的傳說。但真實的趙雲是什麼樣子,曹朋並不清楚。

他願意相信趙雲,但卻不代表,龐統等人會相信趙雲。

「那你說,該怎麼辦?」

「這個……」

龐統沉吟片刻,走上前,在曹朋耳邊低聲道:「公子,真真假假,忠亦或者奸,一試便知。該來的,怎麼也躲不過……我也知道,公子你對子龍將軍甚為看重。可如果能試出真假,與公子而言,豈不是更好嗎?」

「怎麼試?」

龐統在曹朋耳邊低聲細語了一陣,令曹朋輕輕頷首。

半晌,他深吸一口氣,下定了決心,「既然如此,試一試吧。

此事,就由你負責,讓小毒蛇盯著龍耆城,多加留意城裡的動靜才是。」

「公子放心,龐統明白!」

※※※

曹朋接掌司隸校尉,衛覬調任鄴城。

當賈詡抵達長安之後,衛覬正式離開了關中。不過曹朋卻出現在了隴西,讓人頗感疑惑。

曹朋是司隸校尉,當留守長安。

賈詡是涼州牧,當前往隴西赴任……

偏偏這兩人調換了,本該留守長安的,去了涼州;本應去涼州的,卻留守長安。

可也正是這麼一個調換,卻使得西北頓時平靜下來。

賈詡在西北的威望,絕對沒有曹朋的高。哪怕他就是涼州人士,可也比不得曹朋殺出來的威風。而且,面對複雜紛亂的局勢,賈詡也不適合前往涼州。于軍事上他可以出謀劃策,卻統帥不得那些驕兵悍將。

說到底,賈詡是謀士。

而曹朋卻是實打實,打出來的威望。

所以坐鎮長安,賈詡最為合適;而征戰涼州,無疑曹朋才是最佳人選。

建安十四年六月,涼州酷熱。

而并州戰事,卻又發生了變化。鄧稷在佔領了上黨郡之後,按兵不動。

李典則兵進長城下,做出隨時出征的態勢。

在高幹和劉豹集結兵馬,準備抵禦曹軍進擊之勢,曹操一道詔令,命曹彰為使匈奴中郎將,率部出擊。曹彰旋即集結兵馬,更從樓煩徵召兩萬烏丸突騎,自雁門郡殺入雲中……劉豹很明顯沒有想到,曹操竟然用一個只有十九歲的少年為主將。他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了鄧稷羊衜李典三人身上,那料到曹彰居然會是主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