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709章 春潮

暮色降臨,細雨靡靡。

這是一個惱人的春夜,讓人心情也隨之變得有些抑鬱。

一隊巡兵行過,大街上又恢複了寧靜。黑夜裡,一個男子深一腳淺一腳,來到新武亭侯府側門前停下。看左右無人,他抬手,輕輕叩擊門扉。

片刻後,就聽裡面傳來一個沉厚的聲音:「什麼人?」

「小人有要事,求見武鄉侯。」

「武鄉侯?」

門打開來,一個門丁舉著火把,臉上露出詫異之色。

「武鄉侯是誰?你找錯了地方了吧。」

門外男子,臉上蒙著黑紗,身披蓑衣。他輕聲道:「請小哥辛苦一趟,只需稟報主人家,自然知曉。」

「等著。」

門丁關上了門,腳步聲遠去。

大約過了一會兒,就聽裡面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片刻後,側門復又打開,再次出現的,卻是一個陌生的面孔。

「主人家請客人到廂房說話。」

「多謝。」

男子也不猶豫,邁步走進小門。

沿著曲折小路行進,踏著滿地桃杏凋零,很快就來到一個偏僻的跨院。

院子里,有兩排廂房,寂靜無聲。

其中一間,點著燈火,幾名黑衣男子站在門口。

「主人家就在屋內,客人請進。」

男子再次道了聲謝,邁步就走進了房間。門外的黑衣衛士,迅速關閉了房門。

曹朋站在屋中,看著那男子,「你是誰?」

聲音清冷,透著一絲威壓。

武鄉侯這個封爵,是今天在丞相府,曹操私下裡與曹朋說起,還沒有頒布,知曉的人並不多。可來人一口便喚出『武鄉侯』,說明是曹府來人。

這深更半夜,曹操又在耍什麼手段?

來人撤下臉上黑紗,卻是一張熟悉的面容。

曹朋記不得此人叫什麼名字,但卻知道,他是曹氏族人,在曹操身邊做事。

「小人曹鑒,奉丞相之名,送一件事物與君侯。」

「什麼東西。」

曹鑒也不遲疑,立刻從懷中取出一個細長筒子。筒子是用黑色檀木所制,封口處押著火漆,上面有曹操的印鑒。連同筒子,還有一封書信。

曹朋接過來,看了看檀木筒,又看了看手中書信。

「你且先坐。」

曹朋說著,在炕上坐下。

這房間的床榻,是曹朋命人以北方火炕的形式做成,上面擺放著一個炕幾。

他打開了信封,取出書信。

字,是曹操的字,蒼勁有力。

內容很簡單:這檀木筒內不可以輕易開啟,裡面的東西至關重要,唯有在最關鍵時,才可以開啟。此事,不得為人知曉。阿福你看完這封信,一定要處理乾淨。曹鑒雖是族人,卻也不可以走漏風聲,妥善處置。

最關鍵時?

曹朋臉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什麼時候,是最關鍵的時候呢?

「有勞兄長辛苦一趟,請回覆丞相,我已明白。」

「那小人告辭。」

這曹鑒,恐怕不得曹操所喜,故而才會前來送信。曹朋打開了房門,陪著曹鑒走出來。一隻手在暗中朝著身後黑衣衛士做了個手勢,而後站在門廊上,駐足不再相送。

這也正常,許都城裡,又有多少人值得曹朋,送至大門?

曹鑒沒有懷疑,告辭後下了門廊,在兩名黑衣衛士的護送下往外走。

曹朋看了他一眼,轉身返回屋中。

片刻後,房門敲響。

「公子,辦好了。」

「明日一早,送他出城,好好安置。」

「喏!」

曹朋此時睡意全無,坐在炕上,獃獃看著炕几上的檀木筒。

半晌後,他苦笑一聲,這老曹還真會耍花招。難道真以為,我不知道裡面是什麼東西嗎?

不過,曹操把這麼重要的東西放在曹朋手裡,也說明了曹操對曹朋的信任。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曹操在世一日,曹朋就不會有任何危險……

如此,他可以放心前往西北!

曹操是用這種方式,安撫曹朋的心……

※※※

次日,曹操正式宣布,進爵曹朋為武鄉侯。

武鄉在何處?

大漢治下,武鄉位於太原。

不過,曹朋這個武鄉侯,並不是原來意義的武鄉侯。

曹朋這個武鄉侯的『武鄉』,是由原河西郡廉縣新武亭升級而來。武亭而今,名為武鄉。也就是說,曹朋這個武鄉侯的準確稱呼,應該是:新武鄉侯。

而今大漢治下,並無武鄉侯這個爵位。

所以曹朋的新武鄉侯,代替了武鄉侯。想來用不了多久,太原武鄉,就將更換名稱。

對不少人而言,新武鄉侯也好,武鄉侯也罷,意義並不大。

真正讓人吃驚的,還是曹朋由後將軍,進前將軍。這才多長時間?曹朋當上後將軍,還不到一年,便成為前將軍。也就是說,軍中幾乎無人可以制約曹朋。大將軍?而今形同虛設,根本沒有人擔當;驃騎將軍,就是曹操本人。車騎將軍,夏侯淵;衛將軍,夏侯惇。可這兩人,一個是曹朋的丈人,另一個還在養病,和曹朋同樣,有著密切往來……

曹朋,這是陞官了!

廷尉,前將軍……

二十七歲,便達到如此地步,恐怕除了霍去病,無人可以與他相比。

但細想之下,似乎又沒什麼。

曹朋這些年屢立戰功,若不是他偶爾莽撞衝動,恐怕而今至少也能做到衛將軍的位子。所以,許多人驚異,卻沒有太多反對,只是默默觀察。

隨後曹操又發布一連串的命令。

調廣陵太守陳矯,為東郡太守;原豫州牧滿寵,為徐州牧,徐璆則調回許都,擔任九卿之一的光祿勛。而豫州牧一職,卻出人意料,由毛玠出任。

說起來,這些任命倒也沒甚問題,也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

真正令人吃驚的,卻是新任廣陵太守的人選。

曹操竟然任龐德為廣陵太守,加鎮海將軍銜,讓無數人都大吃一驚。

龐德是誰?

沒聽說過啊……

有那消息靈通的,很快就打聽出龐德的來歷。

居然是曹朋的部將,曾在荊州出任校尉一職。可這麼一個武將出身的人,真可以治理好廣陵嗎?許多人都感到了擔心,不過卻又從這個任命當中,看出了一絲端倪。

曹操,這是要大用曹朋!

龐德接到命令的時候,也是一臉驚訝。

他匆匆找到了曹朋,「公子,德不願往廣陵?」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令明何以不願前往廣陵?」

在曹朋得知龐德的任命時,也嚇了一跳。但他很快就反應過來,這是曹操的刻意安排。如果沒有昨夜那個檀木筒,龐德未必會得到重用。

可正因為那檀木筒,曹操對曹朋,才算是徹底放心。

龐德說:「德願為公子馬前卒!」

「誒!」

曹朋一擺手,「令明這是什麼話?你的才具,我非常清楚。若不是因為我的緣故,只怕你而今,早就出人頭地。當初我讓你留守涼州,這些年下來,至少也是個中郎將的職務。可你卻隨我服刑,一晃五年過去,你雖無怨言,可我卻於心不忍。此次丞相任命,也是我極力舉薦。

廣陵,毗鄰大江,至關重要。

更不要說東陵島,關係我曹氏水軍未來,你這個廣陵太守,可是責任重大。

到了廣陵,和周倉多多接觸。

他久居徐州,甚至比當地人更清楚狀況。還有,到了廣陵之後,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拜訪陳氏。昔年我與內兄,在海西得陳氏之助多矣,未能報答。而今元龍先生故去,陳氏衰頹,你能幫一把,就幫襯一把。

交好陳氏,與你站穩腳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這一次,曹朋不似在荊州時,龐德出任烏林校尉那般,言語含糊。

他吩咐的分清楚,也說明了他的決心,無可動搖。龐德知道,此去廣陵已無可改變,於是躬身領命,表示服從。

「我會讓公琰隨你前往,還有永年隨行。」

曹朋想了想,沉聲道:「永年辯才無雙,機敏過人,公琰遇事沉穩幹練,為人穩重。此二人為你左右手,當多與之商議。江東方面,你要嚴密監視,留意魯肅動靜。此人,外表忠厚憨直,實則狡詐多謀,為人剛毅,你去了廣陵,要多加提防此人,切不可掉以輕心,著了他的道。

除魯肅之外,還有幾人你要留意。

呂蒙、呂范,此二人也非等閑之輩……到了廣陵,你要打起精神。你做的好,我與有榮焉;你若做的不好,我和丞相就要擔上任人唯親,識人不明的名聲。所以,你去廣陵,不僅僅代表自己,更代表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