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707章 西北風雲再起

建安十三年初冬,曹操撤離荊州。

此次出兵,共耗時一年之久,調動兵馬三十餘萬,耗費錢糧無數。但總體而言,戰果不俗。荊襄七郡,曹操獨佔五郡,將劉備徹底趕出荊襄,與孫權分治。荊襄大部分地區,被曹操所掌控,特別是南郡、南陽、江夏三郡,為曹操掌控。這三郡,也是荊州人口最多,最為富庶三地。

撤離荊州時,為穩定荊州局勢,分化荊州力量,曹操在南陽郡和南郡分出章陵和襄陽兩郡。命曹真為章陵郡太守,任蒯正為襄陽郡太守,可謂皆大歡喜。

就曹操而言,鄧范潘璋接掌武陵,曹真鎮守章陵,非常成功的在荊州設下了兩枚棋子,為日後荊州進一步接受曹操統治,埋下了一個伏筆。

同時,夏侯淵為荊州牧,荊州將軍,統領水陸兩軍,都督荊州軍事,掌控了大局。

而在荊州士族看來,同樣碩果累累。

龐山民出任江夏郡太守,蒯正為襄陽居太守,王威出任南郡太守……

更不要說,零陵太守魏延,是荊州人。

水軍大都督甘寧,祖籍南陽。

與荊州人來說,如此安排,也算是達到了荊州事,荊人治的目標。其結果,自然令人振奮。緊跟著,曹操在離開荊州之後,又做出一個調整。

調涼州主簿,隴西郡丞,騎都尉龐林為荊州從事。

然後又任命原宛城令,橫海將軍呂常出任南陽郡太守之職,更得荊州士族歡心。

如此一來,荊襄九郡,七郡歸曹。

七郡之中,有五郡歸於荊州人所治,如何不令人歡欣鼓舞。

從戰略角度而言,曹操征伐荊州,未能一統江東。而且連荊州,也失去兩郡,並未達到早期的戰略目的。可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他切斷了西川和江東的聯繫,是大江之龍,再也無法遙相呼應,同樣是成績斐然。

天下一統之局,似乎日益臨近。

在這種情況下,程昱等人,聯合朝中十八位重臣上表漢帝,為曹操請封王位。

漢帝失去了伏完,也沒有了劉光,再無臂助。

程昱等人,咄咄逼人。

接連三次上表,迫使得漢帝,不得不同意下來。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曹操抵達許都。

漢帝立刻命內侍傳詔,進曹操王爵,加封魏王,並賜予九錫。曹操自然上表請辭,言自己身無寸功,恐難承受天恩。這就是一個姿態,也是一個禮法。

曹操請辭,看上去似乎非常謙遜,但程昱等人卻立刻明白,曹操真實意圖。

旋即,程昱等人再次上書,曆數曹操功績。

漢帝再次冊封,而曹操依然請辭,表示不敢接受。

於是,程昱等人第三次上表,懇請漢帝冊封。漢帝非常無奈,卻又不得不陪著曹操演完這齣戲,於是第三次下詔。三請三讓,從禮法上而言,已經做足了文章。許都日報在此時又接連發表文章,將曹操豐功偉績無限制誇大,字裡行間表示,若曹操不肯接受,就是置江山不顧,非是忠臣。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曹操最終扭扭捏捏,接受冊封。

旋即,十二月中,曹操下令置王都於鄴城,正式登上了王位,號威望。

曹魏帝國,初顯崢嶸。

而漢室江山,更風雨飄搖……

※※※

隨著曹操冊封魏王,江東孫權,西川劉璋,莫不為之震驚。

曹操,封王了!

不僅如此,曹操在封王之後,二發招賢榜,也就是第二次唯才是舉令。

一時間,天下震動。

有暗自歡喜者,也有為漢室失聲痛哭者。

或撫掌歡呼,或破口大罵,兼而有之。不過不管外界是如何反應,曹操封魏王,已無可改變。

歷史上,曹操在八年後才當上了魏王。

可是現在,曹操卻提前封王,不得不說歷史的變化……

但這一切,和曹朋沒有關係。

當曹操正式接受冊封之時,曹朋正帶著黃忠、龐德、文武、王雙四人,在青州巡視。以廷尉之職,巡查天下刑獄。短短兩個月時間,曹朋在青州共查處冤假錯案十七件,為三十餘人活命,斬殺貪官污吏六人。

從某種程度而言,曹朋巡查刑獄,也為曹操造足了聲勢。

至少在民間,許多人提起曹氏一族,都會交口稱讚。建安十三年十二月,曹朋抵達東萊。他原本打算,在東萊渡過新年,不想徐州刺史徐璆發來邀請,請曹朋前往徐州巡視刑獄。於是,曹朋臨時改變了主意,於成山角登舟,一路南下,在郁洲山停靠,於朐山登陸東海。此時的東海郡,格外繁華。兩淮持續開發,令東海郡也大獲其利……麋氏家族的衰頹,代表著新興豪強的崛起。隨著海西縣不斷擴張,朐山出現了以徐、周、陳、步四姓為主的新興豪強,煮海製鹽,極為興旺。

而這四家豪強,也代表著徐州新舊勢力的結合。

昔年陳氏家族,隨著陳登病故,已更換了家主;徐氏家族則是已海西徐氏為根基,徐璆、徐宣等人的崛起,為徐氏家族,打下了深厚基礎。

周、步,屬於新興豪強。

其背後是東陵島周倉,淮陰步氏家族。

步氏憑藉步騭而一飛衝天,得到了不少關照;周倉呢,則憑藉與徐氏聯姻,又有東陵島水軍之便利,在東海郡站穩了腳跟。這兩家和曹朋的關係,最為密切。所以當曹朋在朐山登陸的時候,周氏族人,以及步氏族人幾乎傾巢出動,迎接曹朋的到來。在朐山停留三人,曹朋一行,前往海西。

這裡是他起家之地,與當年的荒僻相比,全然不同。

海西,已成為兩淮最為富庶之所,控制兩淮鹽路,以及各種貿易的樞紐。

許多海西人,都還記得曹朋。

當年那個站在獨臂縣令身後的清瘦少年,而今已成為鼎鼎大名的人物。

當曹朋抵達海西的時候,海西父老鄉親,紛紛在大路兩旁,列隊相迎。

「公子!」

「歡迎曹公子返鄉……」

歡呼聲,此起彼伏。

海西屯田中郎將梁習,也不禁暗自苦笑。

曹朋鄧稷兩人在海西的影響力,絕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消除。他們為海西打造了一個富庶環境,海西人,也把曹朋鄧稷,牢牢的記在心中。

「怎地公子在這裡,有如此聲望?」

黃忠忍不住詢問。

一旁龐德,滿臉的迷茫。

當年跟隨曹朋的人,除了周倉還留在徐州,其餘人都已經離開。

不管是文武還是王雙,都是後來跟隨曹朋。至於蔣琬張松兩人,更不太清楚。唯一清楚一些的,恐怕就是鄧芝。不過,鄧芝此次留守許都,並未隨行。

可以說,曹朋這次巡視的班底扈從,無一人知曉當年之事。

濮陽闓遠赴呂漢,馮超則隨鄧稷,前往河東。其餘如王買鄧范潘璋等人,都身處要職。曹朋在海西的影響力之大,甚至連甘寧也不太清楚。

黃忠忍不住贊道:「公子一心為民,百姓自然愛戴。」

這時候,曹朋突然回身,似是玩笑一樣和梁習道:「子虞,我今日方知,昔年楚霸王為何要建都彭城。」

「哦?」

「富貴若不能還鄉,若衣綉夜行,誰知之者?」

梁習聞聽,不由得啞然失笑。

對於曹朋的好感,隨之加深不少。在他看來,曹朋少年得志,不到三十官拜九卿之一,必然張狂。可是聽他這一句話,倒是有些親近起來。

也許在曹朋心裡,海西就如同他第二故鄉吧!

自己刻意去消除曹朋的影響力,固然有為朝廷考慮的因素在裡面,可更多的,恐怕還是為了證明自己,不見得比鄧稷曹朋差。突然感慨,當年如果讓自己出任海西令,未必能做的如鄧稷出色。畢竟,在他身邊,沒有一個似曹朋這樣的妖孽存在。羈絆多年的心結,在這一刻突然解開。

又何必卻刻意消除呢?

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要消除,就能消除。

只要自己立身正,全意做事,何必在意其他事情?

這麼一想,梁習心裡的不舒服,也就隨之煙消雲散了……

在梁習治理下的海西,並無太多冤假錯案。曹朋在海西停留三日,和熟悉的父老鄉親聚會,或是登高遠眺,或是泛舟海上,總之過的非常自在。

三日後,曹朋啟程離開海西,至曲陽故城參觀。

當年,他在曲陽惡戰呂布,至今記憶猶新。而今曲陽,已建立新城,劃入海西治下。但舊城依舊保留,當曹朋故地重遊,不由得生出無限感慨。

次日,曹朋在曲陽城頭,焚香祈禱,撰文以悼祭當年在曲陽戰死的英靈……

而後,告別曲陽,直奔廣陵而去。

他沒有去廣陵,而是來到了東陵亭。

「陋室銘,當初就是在此所作……當時我從海西前來,駐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