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691章 殤(一)

建安十三年三月初二,于禁攻佔羊腸嶺。

西陵北面最後一道關隘告破,從此曹軍可長驅直入,在一日之間,兵臨西陵縣。羊腸嶺守將劉虎戰死,兩萬兵卒全軍覆沒。羊腸嶺失守,也代表著江夏之戰進入尾聲,劉琦再也無力反抗。

與此同時,安陸險情不斷。

面對著曹軍瘋狂的攻擊,關羽父子拚死抵擋。

奈何手中兵力不足,雖然劉琦將三萬大軍盡數託付關羽,可是比之曹軍,依舊遠遠不足。

曹操親自督戰,以郭嘉荀攸為軍師,連出詭謀。

在強行堅持了八天之後,安陸守軍已呈現出疲憊態勢。而羊腸嶺的失守,不僅僅使西陵縣北面門戶大開,更令安陸軍心浮動。一旦曹軍攻佔西陵,則安陸勢必將成為江漢平原上的一座孤城。到時候,曹軍四面合圍,安陸必破……關羽不敢繼續堅守,在三月初五率部突圍,棄守安陸,逃奔西陵縣。曹軍旋即佔領安陸,西陵縣西面門戶洞開,再也無法阻攔曹軍前進。

然而就在這時,劉琦和關羽之間,卻產生了分歧。

西陵不可守!

這已經成為一個事實。

隨著安陸的失守,西陵縣早晚告破。如此一來,劉琦手中所掌握的縣鎮,將只剩下郴縣、沙羨、鄂縣、下雉、下雋五座城池。依照關羽的意思,當儘快退入長沙郡,與曹操進行周旋。

但劉琦卻不這麼認為!

他不願意放棄江夏,甚至表示,可以歸附江東。

而後憑藉江東的協助,死守下雉、沙羨鄂縣,阻攔曹操的腳步。

如此一來,可以把江東拉進這場戰爭,同時背依長沙,也可以得到有力支援。孫權對江夏的野心,由來已久。從孫堅開始,江東對江夏就不斷攻擊,所為者正是荊楚之地的一個跳板。

而今,孫權猶豫不決,無法下定決心。

乾脆就以江夏為誘餌,吸引孫權參戰……以劉琦對孫權的了解,他很有可能無法抵禦這份誘惑。

只有把孫權拉進來,才可以暫時穩住腳跟。

不過,這需要時間,所以就必須先守住沙羨鄂縣一線,而後與孫權商議……如果江夏徹底丟失,也就代表著他劉琦再無半點資本。所以,這鄂縣、沙羨、下雉和下雋四縣說什麼都不可以放棄,必須要堅守住才可以。

偏偏,關羽是一個極其高傲的人。

他又怎可能容忍劉琦,投降孫權?

保存實力才是目前要做的事情,至於劉琦未來如何,關羽又怎可能在意?於是,雙方發生了激烈的爭吵,甚至可以用衝突來形容。劉琦堅持認為,應該投降孫權;而關羽則堅持,要率部撤回長沙。雙方一時間爭執不下,只好派人前往長沙,請劉備決斷,而後再做決定。

可這一來一回……

下雋淪陷的消息,尚不為關羽等人知曉。

所以他們更不知道,他們派出的信使,在下雋被殺,而他們送給劉備的書信,被曹朋查獲。

三月初十,曹操在佔領了安陸之後,突然向西陵縣發動攻擊。

關羽劉琦倉皇應戰,在曹軍的猛攻之下,最終狼狽撤離,往南逃去……按理說,曹操在佔領了江夏的郡治以後,理應休整一下,然而繼續追擊。哪知曹操得了西陵,卻馬不停蹄,旋即便命令于禁、許褚、張郃兵分三路,追擊劉琦和關羽。

「自即刻起,不得軍令,三路兵馬不得畏戰不前,不得停止追擊,不得放棄攻擊,不得因任何原因,止步不前。」

這一道命令發出,也就表明了曹操的決心。

他絕不給劉琦和關羽任何喘息的機會。於是,三路兵馬緊追不捨,關羽劉琦方抵達江水,還沒來得及喘息一口氣,曹軍便從後方追來。江北一場鏖戰,劉琦和關羽再次大敗。兩人在亂軍中,失去了聯絡,各奔東西。關羽拚死殺出血路,帶著殘兵敗將,強渡江水逃生。

哪知道,剛渡過江水,便得到消息:沙羨失守!

廖化率部在沙羨死守十日,終於抵擋不住曹軍的猛攻,沙羨城破。

徐晃率部先登,佔領沙羨;水軍大都督蔡瑁則領水軍東進,向鄂縣逼近……廖化率部逃至鄂縣,與剛剛渡江而來的關羽匯合一處。好在,雙方兵力加起來,仍有八千餘眾,而鄂縣毗鄰江水,有險可守。依照關羽的意思,是留守鄂縣,打探一下劉琦的下落,再做決斷……

可是,廖化卻不同意。

「君侯,不可!」

關羽在隨劉備為袁紹效力的時候,被袁紹拜為漢壽亭侯。

雖然說這個爵位,並沒有得到朝廷的認可,但是關羽卻頗為贊成。聞聽廖化反對,關羽卧蠶眉一擰,臉一沉,眼睛一眯,沉聲問道:「元儉何以反對?」

元儉,是廖化的表字。

他連忙道:「君侯,而今沙羨告破,曹操水軍憑藉荊州水軍之便利,在大江之上,無人可以阻攔。若留守鄂縣,只怕會耽擱了時辰……試想,徐公明乃曹操愛將,頗為知兵。萬一他率部偷襲下雋,切斷了咱們的退路,那咱們到時候就算匯合了大公子,恐怕也難以退回長沙。」

「這個……」

關羽聞聽,頓時眉頭緊蹙。

廖化說的不是沒有道理,如果在這裡逗留,只怕會讓局勢變得更加危險。

「可大公子而今下落不明……」

「君侯,如今形勢,即便找到了大公子,於大局又有何補益?再說了,曹軍兇猛,亂軍之中,大公子身體本就不好,如何能逃出生天?依我看,而今大公子不是戰死,恐怕就是被曹軍俘虜。咱們這麼等下去,一點用處都沒有,倒不如……如果君侯挂念大公子安慰,化願留守鄂縣,一方面可以阻攔曹軍,令君侯撤回下雋;二來也能聯絡大公子,打探他的生死。

君侯,切不可猶豫下去。

你多留一日,便多一分危險,還是儘快趕奔下雋為好。

沙羨失守,荊州水軍可以隨時抵達鄂縣,接應曹軍渡江作戰,到時候再想撤離,恐非易事。」

廖化說的頗有道理,讓關羽也是連連點頭。

他猶豫了一下,沉聲道:既然如此,那我便留下兩千兵馬與你,我先行前往下雋。元儉也休要死戰,若事不可為,便即刻退往下雋。三天,最多三天,你莫要耽擱太久,以免身陷重圍。」

關羽本就打算撤回長沙,對於堅守江夏,興趣不大。

和廖化又商議了片刻,關羽便率部離開了鄂縣,直奔下雋而去……

與此同時,本打算派兵接應江夏的劉備,卻忽然遭遇到曹軍猛烈攻擊。荀彧親自督戰,命龐德黃忠二人,聯手攻擊益陽。同時,荀彧又命杜畿率水軍向羅縣方向移動,迫使太史慈不得不率部返回羅縣嚴陣以待。零陽文聘,攻佔洈山,逼近充縣。同時,壺頭山五溪蠻老王沙騰,宣布歸附朝廷,願率五溪蠻大軍出山安置。蔣琬立刻接手此事,並命人在壺頭山一帶築城,以方便五溪蠻人出山居住。如此一來,也使得魏延得以抽身而出……他率領八千兵馬(其中有三千人,是五溪蠻老王沙騰所獻),詐稱萬人向益陽開拔。一時間,益陽城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這一次,曹軍是真的要強攻益陽。

劉備只得下令,全力抵禦曹軍攻擊……同時,命人前往江夏,試圖抽調兵馬返回,堅守長沙。

建安十三年三月十三,曹軍借蔡瑁水軍之助,強渡江水。

徐晃自沙羨出兵,直逼鄂縣城下。廖化只堅守一日,就再也無力撐下去,最後只得開城獻降。

鄂縣,失守!

※※※

下雋,風城嶺。

曹朋縱馬登上一座高岡,舉目向遠方眺望。

但見遠處,塵煙滾滾,似有大隊人馬正向下雋逼近。他絲毫不顯慌張,反而回身下令:「傳我命令,三軍隱蔽,不可輕動。若無關頭命令,不可以擅自出擊,更不可以走漏了行藏。」

寇封在馬上,拱手應命。

旋即曹朋策馬衝下高岡,率部潛入風城嶺中,等到敵軍到達。

佔領下雋,已有半月。隨著江夏戰事的發展,戰局日趨明朗……當關羽率部退過江水,曹朋就知道,一場惡戰不可避免。不過,他倒也不太擔心。憑藉他手中兵力,加上之前的各種準備,足以讓他在下雋堅守十日。十天功夫,想必曹軍就算爬,也能爬過來,又有什麼擔心?

與此同時,關平率前鋒軍,以抵達風城嶺下。

遠遠地看去,就見下雋城頭一片肅靜,看不到半個人影。

一面大纛,在城頭上飄擺,透出一抹肅殺之色。關平勒住戰馬,橫刀而望,臉上不禁閃過一抹怒色。

他立刻縱馬而行,來到下雋城下。

「城上,可有人嗎?」

好半天,一個軍卒有氣無力的探頭出來,「城下何人?

皇叔有令,封閉關城,不許閑雜人等通行。」

「混帳東西!」

關平勃然大怒,厲聲喝罵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