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689章 白衣

江夏之戰的規模,算不得什麼。

比之官渡之戰、蒼亭之戰,乃至於後來鄴城之戰、涿郡之戰、柳城之戰等規模,也不過是中等水準。雙方調動兵馬總和,約十五萬人。其中江夏五萬而曹軍十萬。十五萬人的戰爭規模不是很大,可如果集中在區區一郡之地,可就顯得擁擠不堪。同時,江夏之戰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更牽動了許多人的神經。這其中包括了江東孫權,長沙劉備和西川劉璋……

建安十三年二月末,也就是江夏之戰拉開序幕的第三天。

西川劉璋突然下令出兵,命巴郡太守嚴顏屯兵魚復。而作為回應,曹操立刻命令樂進率部西進,與王威文聘換防,接受了夷陵、夷道兩地防務。在出兵的同時,曹操又下令放棄巫縣和秭歸駐軍,表明了他對西川的態度:我不想和你打,但如果你硬要打,那我也不害怕。

樂進三萬兵馬進駐夷陵,使得西川頓時感受到了巨大壓力。

與此同時,從夷陵夷道撤出的王威和文聘二人,率部進駐零陽,相互依持,對充縣陳到形成了極為有效的壓制。

原駐守零陽的守將魏延,則南渡沅水,駐紮壺頭山。

五溪蠻老蠻王沙騰親自帶人為魏延修築營地,表現出了極大的善意。

也正是魏延所部的南下,使得剛準備行動起來的辰陽飛頭蠻,二話不說又縮了回去,繼續觀望局勢。

龐德駐紮沅南,與臨沅所部兵馬合兵一處。

背靠沅水,依託洞庭湖水軍,在沅水一線築成了一道強有力的防線。

劉備本身因為要關注江夏戰事的發展,也無力北上武陵郡。於是乎,雙方在沅水和雪峰山之間,便形成了短暫的對峙。誰也不敢輕舉妄動,誰也不會去挑動對方的神經,武陵局勢,突然變得格外平靜,不復之前那種劍拔弩張,火藥味十足的緊張局面。不過所有人都清楚,這局面只是暫時……一旦江夏之戰分出勝負,接下來的荊南局勢,必然變得更加緊張。

建安十三年二月末,于禁率部攻破西陽縣。

西陽縣守將劉虎,倉皇撤退。而後收攏殘兵敗將,扼守在距離西陽縣以南一百二十里處的咽喉要道。

與此同時,曹操攻破雲杜,佔領南新,兵進安陸。

而右路軍,也就是南路軍的徐晃蔡瑁,則攻克州陵,直逼沙羨。

短短時間裡,也就幾天的功夫。江夏十五縣,被曹操連克八縣,只餘下沙羨、安陸、西陵等七座縣城。曹軍兵鋒強盛,幾乎是摧枯拉朽。江夏告破,似乎已變成了無法逆轉的事實。

江東孫權再也坐不住了!

他接連派出三批使者,前往荊州,企圖勸說曹操。

可是事到如今,曹操又怎可能半途而廢?孫權無奈之下,只能下令水軍大都督周瑜前往援救。

但曹操以陸戰為主,江東水軍雖然強盛,卻怎可能奈何曹操?

※※※

江夏,下雋。

這下雋縣,位於江夏西南邊緣,與長沙郡接壤。

其縣名,源於古水雋水之名,早在西漢年間,便已經設置。總體而言,下雋縣地處平原地帶,地勢開闊。縣城所治頗為險要,於暇心畈築城,分東西兩關,側依風城嶺,縣城東西長約二里。

整個下雋縣的地形,好像一個葫蘆。

下雋以東,地勢開闊。但到了縣城,就變成了葫蘆口,地勢頗為狹窄,不適宜大軍拉開作戰。

這裡,在古時是一處驛站。

後來演變成了荊楚大地上的一個關隘,是荊東和荊南的咽喉要道。

自江夏之戰拉開序幕以後,下雋的氣氛也隨之變得緊張起來。劉備的援兵,以及從長沙運送往江夏的輜重,必須經由下雋,方可以進入江夏郡。而今下雋縣,守衛森嚴,進出百姓,都要經過極為嚴格的盤查才能夠放行。

建安十三年二月二十八,江夏之戰開始後的第六天。

適逢一個難得的好天氣,艷陽高照,令人感到非常舒適。從下雋西邊,緩緩行來一行車隊,大約有三十多輛牛車,還有二百餘人的護衛。車上插著一面旗,上書『長沙?劉』三個大字。

這是長沙豪族,劉氏家族的車隊。

長沙劉氏,說起來也算是皇親國戚,不過屬於那種早已經沒有記載族譜的分支。

他們原本是長沙國的王族旁支,王莽篡漢後,長沙國滅亡,王族幾乎被屠殺殆盡。剩下的這些王室宗親,幸免於難,可是卻再也無法恢複祖宗的榮耀。東漢以來,長沙國被長沙郡取而代之,昔日的王室宗親,更沒有了希望。於是他們聚集一處,憑藉著在長沙郡多年建立起來的一點基業,重新開始。並且很快的,他們便成為當地豪強,在長沙郡站穩了腳跟。

長沙劉氏的代表人物,便是那位劉巴。

不過,相比起其他荊襄世族,長沙劉氏的地位並不算太高。

宦途無望,於是轉而經商,頗有成就。劉備在佔領了長沙郡以後,對當地豪強頗為拉攏……

長沙劉氏,也因此沒有受到太大的打擊,反而得到了長沙和江夏之間的商路。

「停車!」

眼見著車隊就要進入下雋西關,忽有軍卒上前阻攔。

一名管家連忙跑過去,笑呵呵說道:「老喬,是我啊!」

「劉管事。」

很顯然,劉家的人和下雋的官吏頗為熟悉。

攔阻的軍伯,更一眼認出了對方的身份,臉上旋即也露出了一抹笑容。

劉管事走上前,「老喬,幹嘛這麼緊張,一個個好像如臨大敵……怎麼,我這車輛也要檢查?」

「不是檢查,是不準通行。」

「什麼?」

老喬見左右無人,壓低聲音道:「這不是江夏戰事發生,上峰有令,封閉關隘,除軍中物資,不得通行。老劉,這可不是我要為難你,實在是上命難違。你若是進了城,可就難以出去。」

「這怎生是好?」

劉管事聞聽,頓時急了,「我這批貨物,要送往下雉,客人們可在那邊等著……若是耽擱了,只怕賠不起啊。」

「下雉?」

老喬眉頭一蹙,「是往江東的貨物?」

「正是。」

下雉,位於江夏郡東面,毗鄰江水,可直達江東。

而今,孫劉正商議結盟,倒也是一樁大事。理論上而言,對於送往江東的貨物,並不會盤查。

但而今……

老喬想了想,「這個我可做不得主。

我這邊是可以給你放行,但若是進去了,可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出去……」

「老喬,想想辦法。」

「辦法也不是沒有,只是要上下打點才好。」

話音未落,老喬的手中就多了一個袋子。頗為熟練的捏了一下,老喬眼中立刻閃過一抹喜色。

不是銅錢,倒好像是金餅。

掂量份量,至少也有一斤左右。

「老劉,實話和你說。我與東關門伯關係不錯,可以設法為你疏通。我這邊是許進不許出,東關那邊,只許出不許進。你要真的著急,我幫你聯繫一下那邊。若是能找到機會,便送你出去。不過,這可真是要看機會,我也說不準什麼時候能放行,你可要想清楚才好啊……」

「咱們打了這麼多年的交道,我還能不信你?」

劉管事笑著,神不知鬼不覺間,又塞了一個袋子在老喬手中。

「你盡量幫忙,我這邊呢,就等你的消息……反正,越快越好,哥哥這身家性命,可就全拜託你了。」

「好說,好說!」

老喬眉開眼笑,連連點頭。

「這樣,你入城之後,就住在喬家馬驛。

我兄弟開的,價錢公道,地方也寬敞……有什麼事情,我也能幫你照應,方便咱們聯繫。」

「那就這麼定了。」

老喬又清點了一下車隊人數,而後便下令放行。

他甚至沒有登記造冊,因為這裡面,還牽扯到要私自放行的事情,最好是不要留下什麼證據。

車隊重又行駛,緩緩駛入下雋縣城。

劉管事似乎對下雋很熟悉,輕車熟路,直接便來到了那處所謂的『喬家馬驛』。其實就是一個大雜院,車馬鋪子。位置很偏僻,也不見什麼客人。偌大的一個院子,空蕩蕩的……不過當車隊進入之後,便立刻熱鬧起來。老喬的兄弟張羅著安頓眾人,其實所謂上房,也就是一間間簡陋的棚子。

好在而今春暖花開,氣溫也漸漸的回升,也不必計較許多。

這種車馬驛,簡陋的根本不會有人居住。若不是劉管事要儘快出城,恐怕也不會選擇在這裡安頓。

從車上,走出一個青年。

一襲白裳,博領大袖,頗有氣度。

劉管事連忙帶著青年和一干隨從走進了一間乾淨的上房,而後房門緊閉,屋外留有護衛把手。

「大都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