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681章 三十六計走為上

沅南,為武陵十二縣之一,毗鄰沅水之南,故名沅南。

這也是武陵郡最南面的一座縣城。如果說,武陵以沅水為州界的話,那麼沅南就是武陵郡在南部的橋頭堡。而今,武陵十二縣當中,曹操只得六縣,分別是孱陵、作唐、零陽、漢壽、臨沅和沅南。剩餘六縣,則為劉備所奪。不過充縣、遷陵、酉陽、辰陽、鐔成和沅陵,大都位於武陵西南,毗鄰零陵。而這六縣的人口,加起來不足二十萬。鐔成位於最南部,只有兩萬餘人……廣袤的土地,延綿的群山,以及出沒于山中的山民蠻族,也就是武陵西南部的概況。

劉備收買五溪蠻,使武陵西南趨於穩定。

但五溪蠻只是武陵西南部,眾多山民中,實力較為強橫的一支,無法完全取代整個武陵西南山民。所以,劉備在佔領了長沙十一縣後,對武陵西南六縣,並沒有投注太多的關注。

除了充縣和沅陵之外,遷陵、酉陽以及辰陽和鐔成,不但沒有駐紮兵馬,甚至將鐔成和辰陽的人口大規模遷移,集中在西南四縣當中。可以說,在取得長沙的控制權後,劉備就開始著手此事。把鐔成和辰陽讓出,最大限度的緩解山民矛盾,取得更多山民和蠻族的支持。

對此,諸葛亮也頗為贊成!

他當然清楚,這樣做於日後發展不利。

可是面對曹操大軍壓境,劉備這樣做,也是無奈之舉。

只不過如此一來,也造成了辰陽和鐔成兩縣,近三成百姓離家,投入深山峻岭之中,成為當地山民。

但大多數人,還是服從了命令,遷移遷陵和酉陽兩地。

建安十三年二月初八,曹朋抵達沅南。

通行者,還有武陵郡太守賴恭,以及聽命於曹朋的龐德、魏延、文聘和王威四人。黃忠沒有過來,而是留守漢壽,負責督設都督府。而荀彧也沒有前來,雖然之前和曹朋說好,要隨同視察。但不成想在曹朋離開作唐的第二天,他便接到了曹操命令,讓他前往竟陵,商討事宜。

雖然荀彧有監荊南的職責,但他終究是曹操手下的謀主,需聽從曹操調派。

而曹朋呢,本身也有謀主隨行。

勿論是法正的多謀,龐山民的穩重,以及張松的能言善辯,足以滿足曹朋目前的需求。蔣琬隨同曹朋在抵達臨沅時,被曹朋推薦給了賴恭。可別小看這同鄉之情……事實上,在東漢末年,這鄉土之情的重要,遠非後世那種老鄉見老鄉,背後捅一刀可比。那是真的親熱!

賴恭祖籍零陵郡零陵縣,位於零陵西南。

而蔣琬則是湘鄉人,位於零陵郡東北,說起來並不算太近。可兩人相見之後,竟是極為親熱。

曹朋向賴恭推薦了蔣琬,意思是讓蔣琬為長史。

哪知賴恭二話不說,以蔣琬為臨沅長,武陵司馬。手中三千兵馬,盡數交由蔣琬統領……這一方面是同鄉之誼,另一方面,也有向曹朋表明心跡的想法。說起來,歷史上的賴恭,後來是歸降了劉備。而今因黃忠說項,他投靠了曹操。但如果從派繫上而言,賴恭歸屬於曹朋一系。

這一點,被曹朋疏忽了!

古人有從一而終的說法,賴恭因曹朋而歸降曹操,從某種程度上,他身上已經有曹朋系的烙印。若是冒然再改換門庭,未必被人接受。而且,曹朋也極為清楚的表示了他對賴恭的尊敬。否則按道理說,賴恭雖然手握一校兵馬,但這一校兵馬,應該歸於曹朋這個都督荊南軍事的橫野將軍,虎豹騎大都督的手下。曹朋沒有收取兵權,並釋放了足夠的善意;那麼作為賴恭,自然也會有所表示。蔣琬的到來,是一個極好的引子。賴恭把兵馬交給蔣琬,也沒人說三道四。畢竟蔣琬是賴恭的同鄉,有這一層同鄉之誼,賴恭不信蔣琬,又相信誰?

問題是,蔣琬又是曹朋的手下。

這樣一來,賴恭就等於是把他手中的兵權釋出,還給了曹朋。

投桃報李,曹朋則表示,政務之上當尊重賴恭的意見,他雖都督荊南,卻不會插手荊南事務。

荊州事,荊人治。

曹朋向賴恭再一次表明了他的態度,而賴恭也正是荊州人,自然滿意曹朋的這個舉措……

「令明,此以後,沅南就交給你了!」

策馬沅水河畔,曹朋勒馬而立,手指河對岸道:「我會命公琰在北岸設立一寨,為你保證後方。

十日後,伯侯將進駐洞庭。

而到那時候,我將使伯侯以舟船往來沅水之上,運送物資,為你守住側翼,以防劉備自沅陵出擊。而你的任務,就是要把劉備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至少益陽兵馬,定要給我死死拖住。」

駐守益陽的,是劉磐。

龐德聞聽,立刻在馬上躬身道:「但請公子放心,但德一息尚在,絕不令益陽分出一兵一卒。」

曹朋點點頭,撥轉馬頭,舉目眺望。

但見遠處,山巒隱現,薄霧瀰漫。長沙郡而今尚屬蠻荒,遠非後世魚米之鄉可以相提並論。

沉吟片刻後,他突然問道:「賴太守!」

「大都督。」

「這武陵治下,山民眾多。

若不能設法解決,終究是一大隱患。我知伯謙大才,還需早些想出辦法,解決這件事情。若能平定了山民之患,一來可以安心發展,二來也能為武陵增添人口。此關係荊南未來之大事,朋拜託太守,能多費心思,早日解決……若能成功,他日我必在丞相面前,為伯謙請功。」

賴恭頓時大喜,「大都督放心,恭必竭盡所能,為大都督免去後顧之憂。」

曹朋笑了笑,以示感謝。

他翻身下馬,徒步登上一座土丘。

前世,他沒有去過湖南,但而今,卻領略到了最為原始的湖南風情。兩湖的開發,是在南北魏晉時期,蓋因當時大量的人口遷徙,彌補了南方人口的缺憾,才造就了後世兩湖人才濟濟的局面。

有心來個填湖開發?

問題是,兩湖人口基數擺在那裡,根本不需要進行大規模的填湖開發。

要想發展兩湖,只能腳踏實地的前進。孫權在江東的舉措,為曹朋打開了一條思路。江東人口,同樣不多,但是在歷經近百年的征戰中,卻能夠保持住和北方人口相差不多的數量。

其中,固然有長江天塹,令江東戰事相對較少的緣故。

可是孫權在江東大肆征伐山越,擄掠山民以填充人口的舉措,也是江東後來人口基數能超越巴蜀的一個重要原因。擄掠山民?和曹朋在河西推行了買賣羌胡為奴的政策,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荊楚之地的山民數量,不見得比江東稀少。

任何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的發展史,都不可避免的沾染著斑斑血淚史。

曹朋不知道,該不該向賴恭提出這樣的一個建議。但這個想法,卻已經刻入了他的腦海之中……

在適當的時機,曹朋會提出建議。

若賴恭不能執行,他也不會介意,向曹操建議,罷免賴恭,換上一個有著鐵血手腕的太守。

不過於目前而言,為時尚早!

「文長!」

「末將在。」

魏延連忙上前。

雖說在私下裡,曹朋會尊魏延一聲兄長,但是在人多的時候,他還是會保持橫野將軍的威嚴。

「你駐守零陽,需留意一件事。

我記得早年間兄長率義陽武卒的時候,常深入荒山,與山民作戰?」

「正是。」

「而今,你部兵卒,多以刀盾為主,需時常操演。」

魏延聞聽,連忙答應。

曹朋的這個安排,說穿了就是要魏延牽制住五溪蠻兵馬。適當之時,可以將其圍剿,乃至徹底消滅。同時,他還擔負著阻止充縣陳到的責任。而夷道的文聘,則會給予適當支持,協助魏延,平靖山蠻之貨。

魏延帳下有五千兵卒,其中兩千人,皆為刀盾兵。

所配備的,都是剛從河一工坊運送而來的橫刀,最適於與山蠻作戰。輔以一千五百名鉤撓手和一千五百名弓箭手,想必問題不大。不過曹朋也知道,和山蠻之間,會有一次長期的戰鬥。也許兩三年,也許五六年,甚至更多時間。如果這種裝備能夠適應山地作戰的話,曹朋會向曹操提出建議,加強山地演練。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魏延文聘,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駐留在荊南地區。對此曹朋已經和魏延打過招呼,魏延也表示,願意聽從命令。

荊南八校?

曹朋走下山丘,翻身跨坐馬背之上。

「咱們在往前走走,觀察一下地形地貌。」

※※※

富春,孫府。

外表看去,孫府似乎有些殘破。不過作為江東孫氏崛起之地,這座祖宅內部,還是相當華美。

在後宅的演武場上,一個少年手持盤龍槍,翻飛舞動,勁氣逼人。

一旁,幾個魁梧的家丁默默肅立,看著那演武場中的少年,眼中卻沒有太多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