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661章 子龍

「子仲,何故在此?」

趙雲橫槍攔住了麋竺的去路,大聲喝問。

麋竺奉命統領後軍,如果從階位而言,趙雲還是他的部曲。而今,長坂坡亂成了一鍋粥,麋竺應該指揮兵馬,抵禦追兵,而不是出現在這裡。所以,當趙雲才會攔住麋竺的去路詢問。

只是,他這一問,卻惱了麋竺。

麋竺是個極講求風度的人,而今卻顯得狼狽不堪。

趙雲也只是隨口詢問,可是在麋竺的心裡,不免生出一種趙雲是故意則折損他顏面的想法。

不過,他也沒有辦法。

聞聽趙雲的問話,麋竺苦笑一聲,「子龍,曹朋來了!」

「啊?」

「也不知他何時訓練出一支銳士,橫衝直撞,根本無法抵禦。而今後營已完全潰亂,根本無法抵禦追兵。子龍速速隨我撤離,儘快通知主公,請他早作防範,以免遭遇小賊襲擊。」

麋竺是好心,但是在趙雲聽來,卻不免有些晦氣。

「三位夫人,還有公子何在?」

「啊?」

麋竺一怔,驀地激靈靈打了個寒蟬。

剛才只顧著自己跑了,卻忘記了甘夫人,麋夫人還有向夫人還在亂軍之中。更重要的是,主公的骨血,公子劉禪和公子劉理,而今都在軍中。那劉禪是甘夫人所出,而劉理則是向夫人所出。這也是劉封為何不受待見的一個原因。劉備有兩個親兒子,哪裡會在意他一個假子?

趙雲一看麋竺這個表情,就知道大事不好。

劉備小五十的人了,半生戎馬,好不容易有了兩個骨血,而今竟然都陷在了長坂坡上。他頓時大怒,忍不住厲聲喝罵道:「子仲何故如此?置夫人與公子不顧……罷了罷了,我這就返回長坂坡,尋找夫人和公子蹤跡,子仲速速趕去通知主公,請主公和軍師,早作提防才是。」

說罷,趙雲領親隨,便催馬離去。

麋竺看著趙雲遠去,心中不免有些羞愧。

但轉念一想,他也不敢耽擱時間,忙催馬朝著當陽橋方向趕去。

此時的當陽橋畔,劉備已經得到了消息。乍聞曹軍追擊而來,他也是大驚失色,連忙喚來了諸葛亮,詢問對策。

諸葛亮也沒有想到,曹軍竟然這麼快就追上來。

最主要的是,他並不知道曹朋手中還有一支虎豹騎。在此之前,曹朋手中並無太多兵馬,而今他率領大軍追擊,說明了什麼問題?這說明,荊州劉琮已經徹底歸降,將兵權交給了曹朋。

否則的話,曹朋又從何處找來的兵馬?

想到這裡,諸葛亮也不由得微微一蹙眉,露出了凝重之色。

「主公,曹朋追擊,必是荊襄已徹底歸附……想來那曹操大軍,也將抵達,否則蔡氏斷然不可能如此乾脆的將兵權交付曹朋。而今我等已沒有退路,必須破釜沉舟,強攻江陵,以求棲身之地。只要拿下了江陵,待五溪蠻老王攻佔虎牙山,奪取枝江,便可以與曹操老賊相爭。

主公當下定決心,立刻趕赴江陵督戰。

當陽這邊,可使翼德斷後。一方面可接應子仲他們,另一方面,若曹軍追趕上來,也能與之抵擋,為主公攻取江陵,爭取充足時間。主公,而今且不可再猶豫,應立刻命叔至出擊。」

劉備聞聽,不免有些躊躇。

是強攻江陵,還是逃亡江夏?

一時間,他也是非常猶豫。若打下了江陵,皆大歡喜。可如果江陵未攻取,而曹軍追上來,那可就是腹背受敵。不過又一想,江陵兵力不足,而武陵劉先,此時也無力救援,確是奪取江陵的最好時機。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劉備想到這裡,一咬牙,下定了決心。

「就依軍師之計。」

他和諸葛亮商議之後,命張飛留守當陽橋,接應麋竺。

隨後,他立刻動身,命陳到為先鋒,立刻出發,連夜趕奔江陵。而他親自督軍,隨後跟進……

劉備和諸葛亮前腳剛走,麋竺可就到了當陽。

聞聽劉備已趕奔江陵,麋竺也是大驚失色,「三將軍,三位夫人陷在亂軍之中,兩位公子而今生死不明。子龍已前去尋找,可是……三將軍,請與我一支兵馬,前往協助子龍援救。」

張飛濃眉一蹙,強忍著要去長坂坡的念頭。

劉備出發前,諸葛亮再三叮囑張飛,務必要在當陽橋堅守半日。他若離開,豈不是擅離職守?可眼睜睜的看著趙雲在亂軍中出生入死,又有些不甘。張飛和趙雲有點小矛盾,但並不影響他和趙雲惺惺相惜。說實話,張飛也為趙雲感到不值,一身的好本事,卻始終沒有機會統領兵馬。可又有什麼辦法?相比之下,陳到跟隨劉備的時間更久,而且能力更加出眾。

至於襄陽奪門失利,有不少人都認為,是趙雲辦事不利造成。

可張飛卻清楚,襄陽奪門之所以失敗,並非趙雲之過,而是劉封的倒戈。這若是追究起來,還得說是劉備和諸葛亮的問題。當初劉備不收劉封為義子,也就不會有後來的麻煩。而關羽和諸葛亮對劉封的提防,甚至是壓制,也使得劉封鬱郁不得志,最終被賈詡所乘,不得不反。

所謂一飲一啄,天註定!

趙雲被罷去了白眊兵的統帥之權,雖為牙門將軍,卻比不得一個普通的校尉。說穿了,他是給劉備和諸葛亮頂雷……可這些話,張飛卻不能說出來,只能藏在心裡。見麋竺態度堅決,張飛想了想,便答應下來。

「子仲,我與你八百騎軍,協助子龍。

若事不可違,萬不可強求。我會在這裡堅守,至晡時之後。你見到子龍之後,讓他多加小心。」

劉備留給張飛三千人。

八百騎軍,幾乎是張飛全部的兵力。

麋竺答應一聲,也顧不得喘口氣,立刻帶著人,趕回長坂坡。

此時,天邊已露出了魚肚白的光亮。長坂坡火光四起,濃煙滾滾。萬餘百姓,以及軍卒慌亂不堪,四散奔逃。放眼看去,到處都是潰不成軍的殘兵敗將,還有那些慌不擇路,四處逃竄的平民百姓。有聰明的,躲在低矮的灌木叢中,一見有兵馬過來,便立刻高高舉起雙手。

不過,更多的人,好像沒頭蒼蠅似地奔走。

曹朋在出發之前,曾有嚴令:只要沒有攜帶武器,或者是那些老弱病殘,盡量不要去攻擊。

可饒是如此,亂軍之中,誰又能顧慮許多。

豹騎如風,呼嘯而過。但見有那可疑之人,便立刻彎弓搭箭,當場射殺……到處都是殘屍斷臂,橫七豎八的倒在血泊之中。原本因暴雨而變得泥濘的土地,此刻更被鮮血染紅,呈現出可怖的暗紅之色,令人不由得觸目驚心。趙雲縱馬疾馳,身後十幾名親隨緊緊跟在他身後。

遠處,一隊虎騎呼嘯而來。

這隊虎騎,人數大約在十人左右。遠遠看到趙雲,便立刻架起長矛,縱馬而來……趙雲眼見虎騎那一身重甲,不由得大吃一驚。他看得出,這支虎騎,與他之前所見過的騎軍完全不同。可是,而今四處都是敵軍,只能迎頭而上。想到這裡,趙雲大吼一聲,催馬而上。

掌中龍膽槍撲稜稜一顫,幻出數朵斗大槍花。

一名虎騎騎士到了跟前,長矛狠狠刺出。趙雲卻絲毫不慌,大槍一合陰陽把,撲稜稜迎上前去,順著那長矛一攔,而後大吼一聲,將那長矛崩開。龍膽槍順勢刺出,夾帶著巨大的勁力,蓬的正中那虎騎騎士胸口。只一槍,便震碎了那騎士的胸甲,趙雲順勢一探,便把那虎騎騎士,挑殺於馬下。

說時遲,那時快!

趙雲兩個回合,將一名虎騎騎士斬殺。

看上去似乎非常容易,也很輕鬆。可是趙雲卻暗自叫苦,這些幾乎被重甲包裹的嚴嚴實實的騎士,本身就不是普通的軍卒。一名虎騎騎士,若放到軍中,那至少也是個都伯、屯將的水準。可是在虎豹騎中,卻只是一個普通的軍卒。殺這麼一個虎騎騎士,必須要獅子搏兔,不留餘力。一個,兩個,乃至十個,二十個……趙雲都不會害怕。可是,曹軍有多少這樣的兵卒?

只是在戰場上,容不得趙雲多想,只能竭力拚殺。

眨眼間,十名虎騎騎士便倒在了血泊之中。無主的戰馬,四處奔走……只是,十名虎騎騎士是殺死了,趙雲身後的親隨,也折損了一半還多。而且,十名騎士,全都是被趙雲所殺。他手下的親隨,面對著這些猶如妖魔鬼怪般的虎騎騎士,根本無法抗衡,只能短暫的拖延。

趙雲心裡,有點慌亂了!

他看了看身後的親隨,一咬牙,催馬繼續前行。

不管怎麼說,都必須要找到三位夫人和兩位公子,才不負劉備所託。

就這樣,趙雲一路上一邊尋找,一邊和虎豹騎搏殺。一路下來,他倒是招攏了不少殘兵敗將,人數約在百人左右。而死在他槍下的虎豹騎,也有三四十人……可隨著人數的增加,目標也隨之變大。越來越多的虎騎騎士蜂擁而來,鳴鏑聲四起!並且,虎騎騎士再次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