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553章 江水如龍

入夜,禁時。

許都的夜禁,從亥時開始,也就是大約晚上九點左右。

整座城市都安靜下來,不復白晝的喧囂。長街上,回蕩著執金吾的馬蹄聲,更伴隨一陣陣腳步。

許都,安靜下來。

至少從表面上看,它已經安靜下來。

典府後門大開,曹操從自家後宅的小門行出,橫穿小巷,便走進了典府。

曹朋和典韋恭敬相侯,典滿許儀牛剛則分立兩邊。至於典存等人,則因為年齡的關係,沒有在這裡出現,早早的就被牛夫人趕去卧房歇息。典韋和曹朋緊走兩步,躬身向曹操行禮。

「恭迎主公。」

曹操一笑,「君明,阿福,莫多禮。」

他說著,微微側身,露出站在他身後的一個少年。

看年紀,這少年大約十四五的模樣,生的眉清目秀,極有靈氣。

「曹植見過典將軍,曹家哥哥。」

他,是曹植?

那個號稱天下有才一石,子建獨佔八斗的曹子建嗎?

不過此時的曹植,尚為有那種極為出眾的才學,但卻讓人覺得,靈氣逼人。

曹朋和曹植交道不多,上次見曹植的時候,還是四五年前。那時候曹植才十歲,卻已有幾分才學橫溢之氣。他看上去很聰靈,與曹沖的那種聰慧,頗有些不太一樣。曹植的靈氣,是在於他的才情上,但是卻讓人感覺大氣不足,略顯陰柔。曹丕死後,曹彰遠在西北,曹操便把曹植帶在身邊,處理一些文牘雜務。但總體而言,曹操對曹植的評價,是略有輕浮……

當然了,這也和曹植的年紀有關。

今日來見曹朋,曹操本不想帶任何人過來。

卻不知為何,曹植主動請求,讓曹操也無法拒絕。是想要拉攏,亦或者是別有目的?

曹操也說不準曹植的心思,只因這孩子,有時候思想太過於兔脫,即便是曹操也難以琢磨。

曹朋微微一笑,「子建別來無恙。」

而後,他向後退了一步,側身讓出一條路,「叔父,請。」

曹操點頭,邁步向前。

曹朋和典韋分列左右,而曹植則與典滿三人並行,一邊走,一邊好奇的打量著典韋這座府邸。

別看兩家離得挺近,但曹植卻沒有來過典府。

他偷眼打量前方的曹朋背影,眼珠子滴溜溜打轉,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一行人來到廳堂,曹操坐在中央太師椅上,而曹植則恭敬的垂手,站在曹操的身後,也不言語。

倒是曹朋和典韋,坐了下來。

典滿三人在屋外警戒,不需任何靠近。

曹操嘬了一口綠豆湯,放下碗,對典韋笑道:「夫人這豆湯,確是一絕。

裡面好像加了蜜漿,好像甜了些。」

典韋說:「拙荊也是聽張先生說,暮夏氣躁,當以蜜漿消解。只是把不住主公口味,所以……」

「哈哈,下次少些就是,一半即可。」

曹操和典韋說話,顯得非常隨意,大都是一些家常話。

可越是這樣,就越是顯出他與典家的不尋常關係。同為親隨護衛,相比之下,許褚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不過也不難理解,典韋是個孤臣,滿朝之中,從不結黨,不似許褚身後有一大家子,所以也就在不自覺中,分了親疏。倒不是曹操不信許褚,只是對典韋,好感更重。

他和典韋聊了幾句,典韋起身告辭。

臨行時,他叫上了曹植,「子建從未來過我家,不如我帶你走一走?」

這就是典韋的高明!

他不是不會察言觀色,而是清楚,在什麼時候察言觀色。

很明顯,曹操想和曹朋單獨交談,所以勿論是他還是曹植,呆在這裡都顯得有些不太合適。

曹操道:「也好,子建不妨去看看君明家的那株墨蘭,確是動人。」

他這麼一說,曹植也就不好繼續呆在這裡,只得和典韋,一同退出。出門之後,典韋隨手,將房門合上。

屋中,只剩下曹朋和曹操兩人。

光線不錯,照的房間里很是通透……曹朋偷眼打量,卻見曹操兩鬢白髮斑斑,比之上次在滎陽相見時,蒼老了許多。看得出來,他有些疲乏,坐在太師椅上,身子不經意的蜷起來。

「叔父……」

曹朋從不記恨曹操。

即便是曹操罰他鬼薪三歲,也絲毫沒有怨念。

他知道,同樣的事情若是落在別人身上,肯定早就人頭落地。蓋因曹操對他的寵信和關愛,才使得他雖為刑徒,卻可以肆意妄為。在別人看來,他在滎陽是服刑,但其實是曹操對他的一種保護。也正是因為曹操的這種態度,才使得曹朋在河一工坊之中,過的逍遙快活。

「政務雖重,卻需保重身體才是。」

曹操微微一笑,閉上了眼睛。

如此近距離的接觸,次數雖不少,但很少有此時這種寧靜。

曹朋想了想,起身走到曹操身後,伸手搭在曹操的雙肩,手指用力,就感到曹操的身子,猛然一僵硬。

「叔父莫緊張,阿福曾學過一手推拿,在家中常為母親舒緩疲乏。」

手指,輕重緩急的跳動,曹操兩肩的肌肉從一開始的緊繃,到慢慢的鬆弛,顯然已經適應。

曹朋也怕是第一個這般靠近曹操的臣子。

如果他手指稍稍用力,就很有可能治曹操於死地。

依著曹操多疑的性子,很難允許有人如此靠近他……可這時候,曹操卻鬆弛下來,顯得毫無防備。

片刻後,他拍了拍曹朋的手,「阿福,坐下。」

「喏!」

待曹朋坐下之後,曹操睜眼上上下下打量曹朋一番,而後沉聲道:「之前,叔孫勸諫,不可攻打併州,還說是你的主意?」

「啊?」

曹朋連忙搖頭,「主公誤會,此事與阿福無關。

事實上,年關內兄與我說起此事之前,我一直認為,應該儘快解決高幹。也正是內兄一番言語,讓我才有所警覺。打併州容易,治并州難。并州不同涼州,有太多的衿肘,著實不易。不過這件事確非我所建議,乃內兄自己發現……離開滎陽時,他還有些躊躇,不知能否勸諫叔父呢。」

「我就知道!」

曹操笑了。

曹朋直言相告,讓他非常欣慰。

不僅僅是因為曹朋的誠實,同時也感慨,鄧稷的成長……

他雖身有殘疾,難治中樞。但以他的才幹,治理一方,卻是足擔當重任。曹操心裡已有一個計畫,準備給鄧稷添加一點擔子。不過,東郡這邊一下子也找不到合適人選接任,只能延遲退後。畢竟,東郡剛有所改變,勿論是士林還是百姓,已漸漸接受了鄧稷的存在。這時候換人過去,未必能夠平穩的接過東郡。倒不如讓鄧稷現在東郡,待時機成熟,再做任免。

「阿福,何以看江東?」

不是說要任我為南陽郡太守嗎?

問我江東,又是什麼意思?

曹朋疑惑的看了曹操一眼,想了想,沉聲答道:「江東,富庶之地。」

「哦?」

「而今雖偏荒冷僻,但確是魚米之鄉。

孫權今盤踞江東,憑藉父兄餘蔭,會有一番作為。此人年紀雖與我相仿,但才具不俗。守江東,綽綽有餘。只是,此人剛愎暴虐,似孫氏一脈所傳。而今他卑謙有禮,看似溫文爾雅,可一旦其勢大成,必為桀紂之流。不過,這個人很剛強,表面恭順,然內心卻極為強硬。」

「父兄之傳?」

曹操輕輕點頭,「孫堅和孫策,確是那種剛愎之人。」

他話鋒一轉,道:「我欲取江東,當何如之?」

不會是要我去淮南吧。

想想,似乎也有可能……

甘寧在淮南,而曹朋在江淮地區,也頗有些威望。

曹朋越來越疑惑,但又不好詢問。總不能直接了當的問曹操:你不是讓我去南陽?一個勁兒問我江東的事情幹嘛?

「去歲,我曾與主公言,欲取江東,必先興水軍。

而今,我依舊是這個觀點。若沒有強橫水軍,取江東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不太現實。」

曹操點頭,沉吟不語。

片刻後,他對曹朋道:「阿福,你接著說。」

曹朋不禁苦笑。

說什麼?或者說,你想要聽什麼?

這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我根本就不清楚,你究竟想要聽什麼。

曹操似乎看出了曹朋的為難,於是開口道:「你所言,欲取江東,必興水軍,我仔細考慮了一下,確有道理。只是,水軍難成……文若曾與我算賬,言若建如江東水軍一般規模,需費糧餉十億錢。你也說了,孫權得三世之利,憑父兄之餘蔭,才有今日之江東水軍。而我……」

曹朋似乎有點明白了!

曹操不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