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550章 海外來客

過了十五,鄧稷和鄧芝動身前往許都。

同時,曹楠也開始收拾,準備和鄧稷一同前往東郡。不過,她把鄧艾留在滎陽,繼續跟隨曹朋就學。孩子畢竟已經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見。鄧艾不願意去東郡,而選擇了留在滎陽,只因為他覺著留在滎陽,可以學到更多東西。言語之間,已透出了一絲小大人的模樣……

鄧稷最終是否勸諫成功?

曹朋並不是特別清楚。

不過從許都傳來的一系列舉措來看,曹操動心了。

建安十一年二月,曹操命徐晃率部突襲,攻取了壺口關。而這個舉措,也許在他人眼中看來無關緊要,但是在曹朋看來,曹操確實採納了鄧稷的意見。而接下來的一系列舉措,更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

建安十一年三月,張遼自渤海郡跨滹沱河,進駐參戶亭。

同月,樂進率部,兵臨高陽,而張燕則從北平縣換防,屯駐葛城,呈三路進擊之勢,虎視幽州。

只不過,這種兵馬的調動太過於普通。

在建安十年中,不知上演過多少次……

許多人仍堅持認為,曹操的目標是并州,而非幽州。原因非常簡單,徐晃屯駐壺口關,而曹仁兵進通天山,其兵勢已顯露崢嶸。就連高幹,也顯得格外緊張,向劉豹借來兩萬匈奴兵,並集結三萬烏丸突騎,再加上并州三萬兵馬,共八萬大軍,做好與曹軍決一死戰的準備。

與此同時,袁熙請遼東烏丸突騎,向并州移動,隨時準備支援。

一場大戰,即將拉開序幕。

隨著時間的推移,局勢已一觸即發。

※※※

鐵廬里,一座高爐,烈焰熊熊。

火紅色的鐵汁,順著高爐的出口流出來,迅速填滿了模具。

曹朋在打鐵爐前,赤膊輪錘,叮噹之聲,不絕於耳。龐德等人則在一旁幫忙,或是拉動風箱,或是在準備淬火液,鐵廬中忙成了一團。曹朋箭步而立,沉甸甸的大鎚,隨著他手臂的舞動,忽快忽慢,頗有節奏。身上的肌肉,隨著他每一個動作,而產生各種各樣的顫抖,透出一股子雄渾陽剛之美。火焰,熊熊,而打鐵爐上,一口略帶弧形的鋼刀,漸漸成型。

東漢時期,所造出的各種刀具,多以直刀為主。

而曹朋如今打造的這口刀,卻是帶有一個奇異的弧度,看上去頗有些古怪。

刀胎上,裹著一層黑乎乎,特製而成的泥土。是曹朋經過一年時間,才調製而成的覆土。露出刀刃部分,經過反覆鍛打之後,進行淬火處理。當然,淬火液,也是經過特殊的方法調製。

「水淬火,速度最快,硬度較高;油淬火,速度較慢,硬度偏低;而風淬火,速度最慢,硬度最低。關鍵是要看你需要打造什麼樣的兵器,而後進行選擇。當刀胎火紅時,若沒有全部投入水中,只有局部浸水,那麼未入水的部分,會因為緩慢降溫,而產生不同的硬度。

這叫做局部淬火!」

曹朋小心翼翼,夾起刀胎,慢慢放入水中。

而後抬起頭對周圍的匠人道:「我用覆土包裹,其實就是一種局部淬火的手段。

你們看,覆土部分的刀身,因覆土隔離,就如同未投入水中一樣。一把直刀,在經過局部淬火後,人口的硬度、體積都會增加,於是就產生了刀背反向彎曲的效果,增強了刀的切割力。

大家,都看明白了嗎?」

眾匠人齊刷刷點頭,也有一些人,搖頭表示還不太清楚。

曹朋把鐵鎚交給一個匠人,讓他繼續鍛打。

而他則從蔡迪手裡接過一塊濕巾,擦了擦臉上的汗水,笑呵呵的說:「不明白沒有關係,多試煉幾次,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諸位都是這工坊的大匠,今日我將這覆土燒刃的辦法告訴大家,也是希望諸位能造出更好的兵器。這種刀,我取名為『小橫刀』,隨著各位技藝熟練,咱們再進行其他兵器的打造。但是有一點,我今日告訴大家的這些東西,不可以告知任何人,即便是工坊里的朋友,親戚,乃至於兒子父親,都不可以!若被我知道是誰走漏了風聲……」

曹朋冷笑一聲,「後果自負!」

「當然了,大家好好用工,我也不會虧待各位。

郭監令已經向朝廷呈報,將會在工坊中設立等級。只要能達到了要求,每個月就可以拿到額外的補貼。具體的實施辦法,大概要在年底才能出來。所以,還請諸位多多演練,待到明年開春,除了可以拿到固定糧餉,還能獲得補貼。相信不久將來,大家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我等,必尊公子教誨!」

十餘個匠人,同時拱手高呼。

曹朋將這等技藝公開,讓他們自然格外開心。

說起來,這些人在河一工坊,也快十年了。從曹汲開始,他們便在工坊中做工,算得上是曹氏親信。不論是之前的曹汲,還是而今的郭永,待他們都極好。至於曹朋,雖是待罪之身,但卻是享譽當今了名士。一個高士,願意教授他們吃飯的技藝,匠人們怎能不感恩戴德?

曹朋軟硬兼施,警告了眾人之後,便讓他們留在鐵廬中討論和練習技藝。

他披上衣服,邁步走出了鐵廬,直奔官署公房而去。

龐德等人也穿戴整齊,緊隨曹朋身後。一進公房,就見郭永正在整理帳表,看上去格外忙碌。

「丈人,可要我幫忙?」

郭永抬起頭,笑呵呵的一擺手,「這些事情,那用得阿福你親自來做?

不過是一些數目的整理,基本上已經清楚。這開春到現在,才四個月的時間,咱們就完成了去年近七個月的任務。本來單只是這三十萬支曹公矢,就足夠頭疼。而今,卻是綽綽有餘。

呵呵,多虧了阿福那流水之法,才獲得如此奇效。」

說著,郭永把算盤推開,站起來,拉著曹朋坐下。

「小肜和小林可好?」

開春以後,曹朋再獲一子一女。

不過這一次,黃月英產下一女,而夏侯真則生下一子。

女兒名曹肜,取意快樂融融;而夏侯真的兒子,取名曹林,則是因他五行缺木,故而以雙木代之。同時,郭寰又懷上了身子……曹朋越來越感覺到,如果繼續留在滎陽,只怕要變成種馬。這才一年時間,就有了三個孩子。若三年期滿,豈不是兒孫滿堂,著實有些頭疼。

前世,一人只生一個好!

今生,確是兒女成群……

雖說當時也很快樂,可一想到將來,曹朋也暗自發愁。

這許多兒女,不知要操碎多少心思。曹綰方四歲,就顯得極為活潑,在家中猶如一個小公主般的受到寵愛;曹陽三歲,是曹綰的小跟屁蟲,整天跟著姐姐,倒也顯得是無憂無慮……

每次回家,都要挨個的逗弄。

少了誰,都不太好。

有時候這逗弄孩子,比打仗還辛苦。

特別是當孩子眾多的時候,更是令曹朋頭疼。

「蔡大家,快到了吧。」

「嗯,據說已到了臨洮,估計很快就會抵達滎陽。」

「都收拾好了?」

「母親和洪嬸子盯著呢,想來不會有差池。」

在經過蔡貞姬一番勸說,年後更親自前往武威說項之後,蔡琰終於決定,從武威遷來滎陽。

曹朋自然很高興。

而張氏等人,也表示了歡迎。

說起來,蔡琰還是曹朋的救命恩人。當初曹朋殺韋端,激怒了關中士族之後,若非蔡琰挨個拜訪,請皇甫堅壽、衛覬和楊彪等人出面說項,恐怕那事情,也不會那麼快便落下帷幕。

當然了,衛覬等人出面,並非沒有好處。

比如朝那皇甫,通過河西郡,走通了漠北商路。他們通過販賣陶器和絲綢,而換取大量的財富。而在去年時,當聽說河西郡和武威郡準備推行桑基魚塘和果基魚塘之後,皇甫堅壽立刻派人前去商議,在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步騭將朝那皇甫家的田地上,也進行了推廣。

以目前的狀況來看,這桑基魚塘,成績顯著。

若實施得當,皇甫家會大獲其利。

而衛覬則通過曹朋,獲取了福紙樓在長安與河東兩地的經營權。

曹洪也參了一腿,可依舊萬分後悔。當初曹朋邀請他的時候,他沒有跟進……而今眼見這福紙樓的出現,利潤滾滾,不管是鍾繇還是陳群,包括孔融等人,都賺了個盆滿缽滿,眼紅至極。所以衛覬一說要在長安開設福紙樓,曹洪二話不說,硬生生從衛覬手裡挖走了三成股份。

為此,衛覬也是氣得破口大罵。

好在河東的福紙樓,沒有曹洪參與的份兒!

這也是曹洪萬分失落的原因。他有心找曹朋,想要插上一腳,但一想到潁川鍾陳兩家,還有孔融那老東西,曹洪也只能罷休。他已下定決心,若曹朋再要搞什麼事情,他定毫不猶豫的加入。這一年下來,他少賺了至少有萬貫家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