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534章 紅顏知己

老爹?

曹朋懵了!

老爹怎麼會在這裡?

而且看那眾星捧月的架勢,似乎是領頭人。難道說……

曹朋腦海中,突然閃現過了一個在他看來,是無比荒誕的念頭:老爹,是涼州刺史?

之所以說荒誕,並不為過。

曹汲是什麼狀況,曹朋心裡最清楚。

他剛重生時,曹汲大字不識一個。而且性格里,有一種隨遇而安的閑散秉性。

那時候的曹汲,不喜歡和人爭鬥,也不喜歡招惹是非。

守著中陽鎮的小鋪子,也沒什麼大理想。

可以說,如果不是當時成紀欺凌母親張氏,曹朋一怒之下,潛入成府,殺了成紀的話,曹汲說不定也不會離開中陽山,很可能一輩子就守在中陽鎮里到老……

後來輾轉,到了許都。

曹汲借勢而起,憑藉馬中三寶,出任河一工坊監令,從而踏上仕途。

但真正令他成名的,還是那三十六支天罡刀。也正是因此,他得了隱墨鉅子的名號。雖然連曹汲自己都不願承認,可大家信了!此後隨著他造刀技藝的提升,聲名也越來越大。而入曹操法眼,則是因曹公犁和曹公車,從而得了奉車侯爵位。

當然了,曹汲那個爵位,很大程度上是源自於鄧稷和曹朋在海西做出來的政績。

由此,曹汲一飛衝天。

只不過,曹汲的學識一直為人所詬病。

於是便有了曹朋望父成龍,做八百字奇文的舉動。曹汲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求學。並且與劉曄相熟,結識了不少名士。如果說,在八百字奇文未曾出現之前,曹汲是靠著曹朋發家;那麼在八百字奇文出現之後,曹汲也逐漸有了自己的人脈。

建安八年,曹汲出任城門校尉。

但熟知內情的人知道,曹汲能為城門校尉,是源自於曹朋答應讓出海西的利益。

這是一個交換!

兩年來,曹汲在城門校尉的位置上,無功無過。

大部分事情,交由曹遵打理。文有曹彬等人協助,武有牛金牛銀兄弟,所以安安穩穩。

如果按照這種形式,曹汲到最後,最多也就是做到九卿的位子上。

將作大匠,是最有希望的選擇。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曹汲竟然能出任涼州刺史。

這可是萬石俸祿的朝廷大員,曹汲,真的適合嗎?

可如果你換一個角度,就會發現,曹汲還真就是目前涼州刺史,最最合適的人選。

首先,他是曹朋的老爹,是曹朋的父親。

從這一個關係來說,涼州的驕兵悍將們,絕不會刁難。特別是西北三鎮,張掖、武威、河西三郡,都認得曹汲,甚至要尊一聲伯父,交情深厚。石韜和龐統,在許都待了三年,就住在曹家,每天和曹汲見面,這關係也就自然不用再談。

而步騭呢?

他堂妹是曹朋的妾室,曹汲也算得上是他長輩。

而且跟隨曹朋時間最長,所以也不可能和曹汲對著干……

至於王買,那就更會俯首聽命。

王買早在中陽鎮,便稱曹汲為叔父,可以說是通家之好。就如同曹朋視王猛為義父,王買同樣視曹汲為父。他母親早年亡故,得張氏照顧頗深,與曹家感情深厚;而鄧范,是鄧稷族弟。其父母一直在曹府做事,自建安二年結識至今,那也是深厚友誼。也就是說,西北三郡當中,掌控兵權最重的兩個將軍,都會信服曹汲。

一個西部都尉,督掌河湟;一個征羌中郎將,提點西羌。

再加上夏侯蘭,也曾和曹汲一起出生入死。想當初宛城之敗以後,他保護著曹朋一家,從南陽殺回汝南,這關係甚至不比鄧范等人的淺薄。三鎮鼎力支持,又是何等的力量。也就是說,曹汲只要到了涼州,就有一半以上的權力,被他掌控手裡。

不要忘了,在隴西還有一個郝昭,也是尊曹汲為長輩。

而長安的曹洪,得曹汲好處頗多。

從建安二年,曹洪從曹汲手裡,至少得寶刀二十支,每一支都獲得了巨大利潤。

有這種關係在,曹汲怎會怕刁難?

至於隴西趙昂,臨洮閻行,金城成公英……不管他們是否信服曹汲,可看在曹朋的面子上,也不會為難。如此一來,涼州八成的權力,也就等於進入曹汲之手。

這是連韋端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事實上,曹汲為涼州刺史,最大的阻力是在關中士族和朝堂之上。

不過論資歷,曹汲從兩千石大員的城門校尉,到涼州刺史,好像也不算太過分。

他在朝堂八年,也立下許多功勞。

比如在建安四年時,豫州大旱,正是曹汲造曹公車,令豫州緩解了旱情。

當然,這曹公車是出自誰之手?

如今已經沒有人去在意。不管是曹朋還是黃月英,人家願意把這功勞給曹汲,誰能說出個不是?所以,想要用資歷來拒絕,基本上不太可能。保皇黨偃旗息鼓,而其中堅力量的臨沂侯劉光,也在私下裡承認,曹汲是目前最為合適人選。

保皇黨頂不住了,就只剩下關中士族。

本來,關中士族還想要去爭取一下涼州刺史的人選。

可不知為什麼,就在前些時候,朝那的皇甫堅壽,以及司隸校尉,代表著河東衛氏家族的衛覬,竟突然發表意見,表示這涼州刺史的人選,曹汲最為合適。

弘農楊氏,旋即也表示了贊成。

使得關中士族一下子分崩離析,不再堅持……

這其中,有多少利益糾葛,有多少交易?曹朋並不清楚。

據曹汲自己說,連他都沒想到,他會成為涼州刺史!甚至在郭嘉跑去告訴他這消息的時候,他還以為郭嘉是在開玩笑。哪知道,這件事居然是真的!

自己有多少本事,自己清楚。

曹汲一開始,也是惶恐不安。

說穿了,他就是個匠人。哪怕如今讀書識字,最多也就是披著一身文人衣服的匠人。

這怎麼一下子,就成為執掌一州的諸侯?

後來,郭嘉對他說:「世父可知,涼州之重要?」

「不知。」

「那世父可明白,友學在涼州投下的心血?」

「這個……」

「據我所知,友學幾乎是傾其所有,打下了河西的基業。

而後才有今日涼州之變……如果換一個人去,只怕友學的心血,都將要付之東流。世父今去涼州,不是占友學的光,而是為他守住在涼州的那一番心血啊。」

你要說升官發財,揚名立萬?

曹汲不願意去!

他會覺得,他是踩著兒子,當上了涼州刺史。

可如果說他當這涼州刺史,是給兒子保住心血,那他肯定願意。

這兩者看上去區別不大,但對曹汲而言,意義卻不一樣。這也是一個梟雄,和一個普通人的區別。曹汲眼界不高,也不是那種有大志向的人,能力甚至不如王猛。可他是曹朋的老爹,他就算拼著性命,也要守住兒子所付出的各種努力。

這就是一個普通人的想法……

「爹,你怎會在這裡?」

「我是來,為你守住你的心血。」

在臨洮府衙中,曹氏父子相聚一處。

一別,已有兩載。

阿福瘦了,但看上去很精神。

「你這次闖下大禍,幸得奉孝相助。

司空罰你鬼薪三歲,你可莫有怨言,這是為了你好……你娘已經在滎陽置辦了產業,你丈人,還有你妻兒,都已經搬去那邊。到了滎陽之後,切莫再張揚了……你知不知道,你娘聽說你惹了禍事之後,一連幾日都睡不著,還得你阿姐從東郡趕回來,日夜陪伴……不過,你做的好!不虧了老王以前那麼疼你,想來他在天之靈,也會感到開心。總之,這邊的事情,你不用擔心。爹會為你看護好。誰要是敢破壞你的心血,爹就算拼了性命,也不會與他們善罷甘休……」

直到此時,曹朋那懸著的心,才算是落回了肚子里。

涼州由曹汲在,他此前的種種歸化,也就不會付之東流了!

不得不說,曹操這個安排,的確是巧妙無比。只是,曹朋有點想不明白,讓曹汲出任涼州刺史,關中士族,為什麼會突然答應?他自認和衛覬以及皇甫家族,沒有任何交情。作為關中士族的代表人物,他們不落井下石已經算好的,為何要替老爹說話呢?

「爹,你在長安,可見過衛校尉?」

「沒有!」

曹汲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正色道:「對了,說起長安,我還有一樁事情要問你。」

「什麼事?」

「你可認得,一個姓蔡的女子?」

曹朋一怔,本能的點點頭,「爹說的可是蔡姐姐?」

「姐姐?」

曹汲撓撓頭,突然一笑,「嗯,看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