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522章 涼州好大雪

一夜豪雪,將許都籠罩在銀裝素裹之中。

臨沂侯府內,劉光披著一件厚厚的棉袍,站在門廊上,一動不動。乍一看,他似乎是在欣賞花園中的雪景。可僕人卻知道,從昨天到現在,臨沂侯一直都是如此。

「侯爺,國丈來了!」

「有請!」

劉光驀地清醒過來,道了聲『有請』,便向書房行去。

距離出使南匈奴,眨眼間已近兩載。

從表面上看,他那次出使似乎毫無用處,以失敗告終。可實際上,隨著呼廚泉被殺,左賢王劉豹迅速崛起,劉光的成績不可否定。只是這成績一時間還無法看出端倪。因為劉豹雖然自立南匈奴單于,坐擁單于庭。但去卑尤未臣服,南匈奴所控制的面積,不過原來的五分之三。而且,去卑在年初和一支從河西走出來的鮮卑部落聯手,隱隱有掌控漠北的趨勢。大河以外地區,盡歸此二人之手。

劉光有理由相信,那支鮮卑部落,是出自曹朋的手臂。

他們來自河西,明裡說是遭遇漢軍打擊,不得不退出河西。但是,從南匈奴傳來的消息看,這支鮮卑部落,裝備精良,輜重豐厚,實力不可小覷。最可怕的,莫過於他們擁有極為精良的武器。據說,那些武器大都是被曹軍淘汰下來的器械,使得這支鮮卑的戰鬥力極強。同時,他們還源源不斷,向去卑輸送輜重。

原本,隨著劉豹占居單于庭,去卑已處於下風。

可是在獲得了大批輜重後,去卑迅速恢複了勢力,並且有意識的收縮兵力,屯紮於彈汗山和受降城一線。而去卑原先佔居的申屠澤,被那支鮮卑部落掌控。

如此一來,劉豹就不得不兩面受敵。

正北面,是去卑十萬控弦;而西面,則有鮮卑近五萬兵馬,虎視眈眈。

從占居了絕對的優勢,到如今持平……劉豹如今的狀況算不得太好,甚至隱隱處於下風。也幸虧是河北戰事告以段落,高幹雖然在河東失利,卻並未收到太大的打擊。相反,他在袁熙的協助下,趁機吞併了柯最的烏丸部落,一下子壯大起來。

與袁熙聯手後,高幹又主動和劉豹結盟,並提供了大批輜重,幫助劉豹站穩腳跟。

如此一來,南匈奴的局勢漸漸穩定下來,至少在和去卑的對抗中,劉豹挽回了劣勢。可是,要等到劉豹完全掌控局勢,形成助力,還需要時間。劉光有一種莫名的危機感。他不知道,他還能堅持多久,或者說漢室還能堅持多久……特別是涼州大捷傳來後,劉光這種危機感,越發強烈,甚至隱隱感到了恐懼!

為何,我漢室宗親之中,沒有曹朋這等人物?

劉光拿起書,卻無心翻閱。

馬騰一死,衣帶詔中署名者,只剩下劉備一人。

可劉備現在仍自身難保,連個安身之處都沒有,只能寄人籬下。雖說劉備在新野,和曹軍數次交鋒,也頗有勝績。但總體而言,他那些勝利,都是小打小鬧。

相比曹朋這次涼州大捷,劉備的成績也就顯得微不足道。

曹朋殺了馬騰,曹操西北之患,也將隨之消減。接下來,只看曹操如何迅速奪取涼州,把涼州完全掌控。

「臨沂侯!」

劉光驀地警醒過來,抬頭看去,伏完已走進了房間。

他身著一身黑色長袍,大袖飄飄,將殘缺的手臂藏於大袖之中。走進屋子,伏完朝劉光一禮,「臨沂侯,先前呼喚良久,卻不見回答,莫非有什麼心事嗎?」

伏完的精神挺好,看上去紅光滿面,比以前胖了不少。

在經歷了那斷手之難後,伏完漸漸從朝堂上淡出眾人視線,變得清心寡欲,每日在家中誦道德經,顯得非常自在。可劉光卻知道,伏完一直沒有停止動作。

在他那副風輕雲淡之下,卻藏著一顆熾烈的心……

伏均,死了!

讓伏完對曹氏的恨意,越發強烈。

他表面上退出了政治舞台,可是私下裡,仍在努力的為漢帝拉攏人才。這一點,從伏完家中激增的門客便能看出端倪。過往一年,伏完門下食客逾千人,大都是一些不得志的清流書生。每日高談闊論,抨擊時政,指點江山,已成為許都一道風景。而這些人所造成的結果,就是令許都街頭巷尾,多出許多流言蜚語。

比如,曹操要謀朝篡位啊……

屯田之法,過於苛刻啊!

亦或者有人直接說,曹操如今所推行的律法,頗有暴秦味道,必然禍亂江山。

不過,這只是流言蜚語,也無法巡查出源頭。

劉光一擺手,「國丈,請坐。」

哪知道伏完眉頭一蹙,看著廳堂里擺放的那些傢具,沉聲道:「臨沂侯乃當朝太僕,又是皇親國戚,當謹守禮制才是,何故也效仿他人,置辦這些奇淫巧計?」

伏完所說的奇淫巧計,是指劉光書房裡的圈椅,書案……

劉光一笑,「國丈,禮在心中,何必拘泥。」

祖宗的禮法,藏在我心裏面,我不需要告訴別人。一句話,讓伏完頓時露出笑容。

「我欲派人前往關中。」

「呃?」

「馬騰無能,被那小賊所殺。

如今涼州局勢,已朝著曹老兒靠攏,不可以坐視。關中素有豪門望族,且利益糾葛,牽連甚深。我準備借關中之力,助韋端坐穩涼州,使曹老兒空歡喜一場,如何?」

劉光一怔,手指輕輕敲擊書案。

這是曹朋的習慣,卻不知為何,被劉光學會。

伏完的意思非常清楚,就是堅決不能讓曹操完全控制住涼州地區。

關中有豪門世族,在涼州的利益極為深厚。比如韋端,就藉助涼州通路,向羌氐販賣違禁品,以牟取驚人利益。這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上關中的豪族,絲毫不比中原少。比如平陵竇氏,京兆韋氏,還有弘農楊氏……諸如此類的家族甚多。

雖然如今的關中豪門,遠比不上中原世族那麼強勢,但其底蘊猶存,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最重要的是,關中豪門,多忠於漢室。

比如弘農楊氏,臨涇皇甫等家族,對漢室忠心耿耿。

劉光不禁輕輕點頭!

這恐怕是伏完牽制曹操的最後一招……

「那韋端,可願意配合?」

「我已命人前去和韋端聯絡,同時我準備在許都放出謠言,替韋端製造聲勢,助他取得涼州兵權。」

言下之意,他想要讓韋端做涼州牧。

韋端雖然是涼州刺史,但相較而言,還是遜色於州牧的職位。

劉光想了想,「國丈既有此意,還要妥善安排。為韋端製造聲勢,還需要謹慎一些,以免被曹操覺察。我這邊,會盡量為國丈清除障礙,令陛下提出朝議。」

「如此,伏完告辭!」

伏完如今做事,雷厲風行。

一旦商議完畢,就立刻告辭離去。

對於他這種行事作風,劉光倒是非常滿意。

至少,比之那斷手之前,做事總是猶豫不決,蛇鼠兩端的輔國將軍,強上百倍。

曹友學,咱們的博弈,還沒結束……

※※※

「主公此次返回狄道,還需與曹太守多些友善。

今曹太守連取三郡,聲勢正大,到時候難免會有些言語得罪。少年得志,大多如此……主公若想要儘快將隴西收回,還是放低一些。想來,他也不會為難。」

韋端耳邊,迴響著楊阜的囑託。

隨著隴西戰事平息,他返回狄道,收復隴西的事務,已變得迫在眉睫。

隴西,必須要儘快拿回來。

還有金城郡,也要從速取回。韋端非常清楚,隴西和金城的重要性。只有將這兩郡掌控在手裡,才算是高枕無憂。可問題是,曹朋會心甘情願的交還給他嗎?

車輪轉動,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

崩碎的冰屑向兩邊飛濺出去,散落一地。

對於楊阜這位老部下,韋端是非常信任。

可他心裏面,卻感覺到很不安穩,同時也有些不太舒服。

馬騰,奪走了隴西,把他韋端從隴西趕到了漢陽;而曹朋,卻在短短時間內奪回了隴西,甚至還把金城郡一同搶走。這分明是說他韋端無能,好響亮的一記耳光,打得韋端心裡難受。要知道,他當初可是聽信了馬騰的話,才丟了隴西。

用力搓揉了一下面龐,韋端突然掀起車簾。

「元將!」

「父親……」

韋康聽到韋端的呼喚聲,連忙策馬上前,「父親,怎麼了?」

「到哪裡了?」

「已過白石山。」

韋端猶豫了一下,輕聲道:「傳令下去,今夜駐紮白石山,待天亮之後,再啟程。」

「啊?」

「我心裡,不太安穩。」

韋端輕聲解釋,又好像是自言自語。

韋康是個孝子,既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