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482章 涼州亂(十二)

三月的武威郡,青草嫩嫩,和風陣陣。

這,原本是一年裡,最美的兩個時節之一。可是在武威城下,天空中好像出現了一片陰霾,那溫暖的太陽,被這陰霾所遮擋,籠罩著一層濃濃的肅殺之氣。

徐庶,立於城樓。

在萬箭齊飛的一剎那,風捲起那件月白色的鶴氅飄動。

那隻緊握羽山,堅定遙指前方的手臂,在空中紋絲不動。那景象,真的帥呆了,酷斃了!

與此同時,萬箭如飛瀑直落。

三棱箭強大的穿透力,根本無可阻礙。

羌胡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穿戴鐵甲,更多的是一身布衣遮擋。如此簡陋的防禦,根本無法擋住那呼嘯而來的箭矢。鋒利的三棱箭,撕裂了肌膚,直沒入體內。一支,兩支,三支……當一個人在瞬間被插滿了箭矢之後,那模樣可端地恐怖。

騎兵連人帶馬倒下,甚至連聲音都未能發出。

數百名羌胡騎兵連人帶馬同時栽倒,那場景也是格外壯觀。

箭雨,一直在下。

更多的羌胡騎兵,倒在血泊之中。

與普通的狼舌箭不一樣,三棱箭鑽進身體之後,那鮮血順著血槽,迅速的流淌出去,根本無法救治。許多羌胡騎兵倒地之後,並沒有立刻死去。他們或是仰面朝天,或是被戰馬壓著,或是匍匐地上。身體隨著鮮血的流淌,抽搐不停……

武威城外的草地,瞬間被鮮血染成了一片紅色。

越吉也沒有想到河西軍的箭陣會如此凌厲,如此兇狠。三棱箭的穿透力,遠非狼舌箭可以比擬。同樣的力量,可以打落狼舌箭,但對於三棱箭而言,卻只能是偏離方向。細長的箭頭穿透了身體。那赤莖白羽,在陽光下顯得是格外刺眼。

羌胡騎軍,越來越近。

眼見著他們快要衝破箭雨覆蓋的範圍,忽聽武威城頭,邦邦邦急促的梆子響。

緊跟著,從城頭上飛出密密麻麻一堆物品。

是陶罐……

陶罐落地粉碎,從罐子里滾出各種奇形怪狀的鐵蒺藜,瞬間就散落一地。戰馬奔行,一腳踩在那鐵蒺藜上,頓時發出一聲聲凄厲慘叫,撲通撲通的倒在地上。

前面的騎軍摔倒在地,後面的騎軍卻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攻勢不由得為之一頓。

也就在這時候,城頭上的令旗再次搖晃起來。

河西軍將領嘶聲吼道:「曹弩,平射!」

原本是拋射的弓箭手們,頓時改變了射箭的方式,從拋射變為平射,一蓬箭雨平地而非,呼嘯著設想羌胡騎軍。第一排箭陣射出箭矢,立刻蹲下;第二排弓箭手平射;而後第三排。這三排弓箭手,從頭到尾沒有任何移動,就在原地不停起伏放箭。

這一眨眼的功夫,就有數不清的羌胡騎軍,死於曹公矢下。

如此密集的箭雨,就算是徐庶在城頭上觀察,也不由得打了一個寒蟬……

「是不是有點殘忍了?」

他扭頭,向身後的親隨詢問。

「恩,是挺殘忍。」

他有十名白駝扈從,專門負責保護徐庶。

說起來,他那些扈從,也都是久經戰陣的主兒。可是,他們從來沒見過,這麼兇猛的箭雨。

根本沖不上來嘛……

這也是曹朋在訓練河西軍時,提出的『遠程覆蓋』理論。

多多少少,有點類似於後世的火力覆蓋。不過這年月沒有熱武器,所以最佳的手段,就是加強弓箭的威力。曹公矢,就是專門為曹朋的『遠程覆蓋』理論而設計。

遠程覆蓋,要求弓箭手輪射,在最短的時間裡,將手中箭矢設完。

並且,要和對手保持一個距離,所以當對手縮短距離的時候,弓箭手需要學會移動射箭。當然了,這需要非常嚴格的訓練,也不是一時間就能夠完成目標。

先是靜止射箭,同時用其他手段,來進行輔助。

比如,發射鐵蒺藜,已延緩騎軍的衝擊速度……為此,曹朋交給郝昭一萬人,專門訓練弓箭手。從河西平靖到現在,整整四個月時間,才練出了五千人,而且還不能讓郝昭完全滿意。這一次征伐武威郡,曹朋將五千弓箭手全部帶出來。

單只是武威縣,就有三千人之多。

這種遠程覆蓋的箭陣理論,最大的問題,就是箭矢消耗的速度。

這才一眨眼的功夫,徐庶心下粗略計算,恐怕消耗了至少近兩萬支曹公矢……

而整個武威城裡,也不過五萬支而已。

但效果還是非常明顯,這殺傷力,也格外驚人。

徐庶輕輕搖動羽扇,突然嘆了一口氣,「既然已是殘忍,那就更殘忍一點吧。

傳我命令,十輪連射之後,騎軍出擊!」

十輪連射,那就是要把剩餘的三萬支曹公矢,全部射出。可別小看這十輪連射,對於弓箭手來說,這十輪下來,足以耗盡他們所有的力氣。五萬支箭矢過後,還能有多少人存活在面前?這個問題,不是徐庶需要考慮!他只知道,這五萬支箭矢射出之後,羌胡騎兵,基本上也就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潰敗,潰敗……

「火蒺藜,準備!」

武威城頭,令旗晃動。

「放!」

又是一個個黑影從武威城中騰空而起,好像蝗蟲一樣飛落而下。

還是陶罐,不過外面卻裹著一層燃燒的乾草,有那羌胡將領抬手將陶罐擊碎,沒想到這一次,陶罐里不僅僅是鐵蒺藜,還裝著半罐子的桐油。陶罐一碎,那桐油頓時燒起來,瞬間粘在了那些羌胡騎軍的身上,鐵蒺藜散落一地,遍地燃起火焰。戰馬受驚,希聿聿長嘶,有的一下子便把身上的騎兵給掀翻到馬下。

火海,箭雨……

武威縣城外,幾近修羅場地域!

咚!咚!咚!

戰鼓聲,從武威縣城的城頭傳來!

二百面牛皮大鼓擺在城上,雖是三月,風還有些寒。可四百名彪形大漢,光著膀子,腰系牛皮大帶,手持鼓槌,輪圓敲擊戰鼓。鼓聲,一開始緩慢,迴響天地,甚至連那城外的喊殺聲,都淹沒,令人感到頭皮發麻……至少,越吉就有一種毛髮森然的感覺。整個羌胡騎軍的軍陣,已經完全亂了,至少有三四千人倒在疆場上,形容凄慘。明明已經看見了武威縣,偏偏就是無法靠近,無法觸摸!

那種感覺,真的很要命!

如果說,羌胡騎軍一開始還能憑著一股子悍勇之氣衝鋒的話,那麼到後來,近在咫尺,卻遠似天涯般的感受越來越強烈。死得人越來越多,羌人已經崩潰了!

當戰鼓聲響起的時候,無數羌人,不約而同了勒住了戰馬,迷茫和恐懼交織一起。

鳳鳴灘的慘敗,不約而同,出現在眾人腦海中。

他們的對手,不是雅丹部落的羌人!

而是那群從河西走出來,殺人不眨眼的漢家軍……

突然,戰鼓聲變得急促起來,似是在下令衝鋒。越吉頭皮發麻,撥轉馬頭,大吼一聲:「中計了,快跑!」

一陣風襲來,卷倒了越吉的中軍大纛。

看那大纛消失,羌人頓時亂了……跑吧!

可是,來得及嗎?

「須虎騎,隨我沖!」

一員小將,從武威城外的高坡上,縱馬疾馳,沖在最前面。在他身後,八百黑甲鐵騎,緊隨其後。這支騎軍,猶如一股黑色洪流,席捲而來,瞬間就衝進了亂軍之中。

而另一邊,也是一個黑臉少年,舞動長戟,縱馬衝出。

在他身後,飄揚大纛,上書『小惡來牛』四個大字。那黑面少年,正是牛剛。

曹彰和牛剛,各領八百鐵騎,奉命在成為高丘上等候命令。

須虎騎,是曹彰的衛隊。

曹彰被曹操稱讚黃須兒,可是在河西,人頌黃須虎之名。他對老爹的虎豹騎,早就羨慕已久。而曹朋組建了白駝兵後,更是讓曹彰眼紅。於是他乾脆已黃須兒之命,給他的衛隊取名須虎騎。至於牛剛那『小惡來』之名,也是曹彰所起。

反正牛剛的舅舅是典韋,叫做小惡來也不為過。

至於典滿他們是否答應,曹彰才不會去理會……反正我就是這麼叫了,你能怎樣?

兩個少年,就如兩頭猛虎,領著兩隊騎軍衝來。

有羌騎上前阻攔,卻見曹彰牛剛二人舞槍弄戟,毫不畏懼。曹彰槍疾馬快,且力大無窮。史書記載,他有生裂虎豹之力。如今雖曹朋習武,後來更隨甘寧學熊搏術,別看他年紀小,這氣力之大,就算是成年人,如李典等也無法相比。

牛剛更是有一膀子神力。

他習武,不如曹彰聰明,所以曹朋也沒有教給他什麼巧妙的招數,全都是那種硬打硬拼,以力取勝的招法。羌騎善於騎射,但曹彰牛剛的坐騎,可全都配備有高鞍雙鐙。憑此神器,等閑羌騎根本無法阻攔。而那位西羌第一猛將的越吉,這時候已經被嚇破了膽子,哪裡還顧得上和曹彰牛剛爭勇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