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364章 劉備入荊州

去潁川,只是臨時起意。

曹朋也害怕龐統突然離開,索性跟著他一同前往。

聽說,那位老夫人可是兇悍的很。三國演義里,程昱假徐庶之名把老夫人從潁川騙到了許都之後,徐庶只好離開劉備。哪知道,老夫人得知自己上當受騙後,頓時大怒。把徐庶臭罵一頓以後,自盡身亡,留下美名於後世。至於這個故事是否屬於演繹,曹朋也不得而知。

萬一那位老夫人對曹操反感的一逼,曹朋跑過去不是自己找罪受?

有龐統跟著,正好可以做擋箭牌。就算老夫人反感曹操,曹朋也有借口和老夫人扯上關係。

「你要去潁川?」

曹汲似笑非笑的看著曹朋。

「是啊,阿爹何故如此?」

曹汲笑道:「正好,你丈人慾在潁川定居,想要在那邊找個住處,你就陪你丈人一同去吧。」

黃承彥要定居潁川?

著實有些出乎曹朋的預料之外。

古人的鄉土情結極重,所謂故土難離,很少有人願意遷移。

但又一想,似乎又很正常。諸葛亮不是南陽人,堂堂琅琊諸葛,也是一個大族,還不是因戰亂而舉家遷移。江夏那地方也不太平,且不說孫權對江夏虎視眈眈,早晚必然會有戰亂。

「我這一房並不是很興旺,所以也算不得什麼。

我只有月英這一個女兒,日後嫁進你曹家的大門,恐怕很難見面。我思來想去,阿福說的也有道理。江夏那邊沒太多可留戀,索性便遷過來。潁川嘛,倒也正合了我的心意……」

裝,你就裝吧!

你要是沒準備搬家,何必把家小一同帶來?

曹朋沒有去拆穿黃承彥,只是笑了笑,便點頭答應。

黃承彥定居潁川,也不是什麼壞事。與曹朋來說,似乎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又何必做壞人呢?

「岳父準備何時去潁川?」

「此事當早作安排,你和月英的婚期已確定下來,必須要趕在婚期之前,把住處安置妥當……不如,明天就去。」

曹朋想了想,點頭應下。

「岳父所言極是,那就明日一早動身。

不過,我還要去向司空稟報,畢竟這一去潁川,少說也要十幾日,我必須要告知司空與荀尚書。」

曹朋如今為人師,這一去十幾日,的確有些耽擱。

黃承彥道:「那你順便去告訴興霸一聲,就說他當年交給我的僮客,我都給他帶到了許都。」

「好!」

曹朋拱手一禮,退出大廳。

甘寧如今官拜虎豹騎副都督,已經有了自己的住處。

曹朋離開曹府之後,先去了甘寧的住所。不過甘寧不在家,估計又在虎豹騎的營地里練兵。

他是單身,雖說在許都有住處,可大部分時間,還是喜歡在軍營里。

曹朋交代了門丁一聲,便急匆匆離開,趕奔司空府。

聽說黃承彥打算定居潁川,曹操也很高興。他看重的不是別的,而是黃承彥在荊州的名望。

連荊襄名士也願意搬來他的治下,豈不是說曹操治理有方?

所以,曹操大加稱讚一番之後,又詢問了一下曹朋婚期的具體日子。

曹朋說:「家父與丈人定下來年穀雨,萍始生,鳴鳩拂其羽,戴勝降於桑,正是個好日子。」

「恩,這樣也好,時間倒是充足,正可準備周全。」

曹操點頭而笑,「阿福,這成了家,可就要變成大人。以後切莫再如從前那般,隨著性子。」

言語間,透出長者對晚輩的濃濃關切。

曹朋當然知道曹操說的是什麼意思,不禁心中感動,拱手道:「侄兒定牢記叔父的教誨。」

「教誨倒也算不得什麼,只是一點提醒。

自大戰結束以來,我一直想找你好好說說,可惜一直沒有找到機會。阿福,要說起來,你此次立下了大功,到頭來卻……我不妨和你明說,兩三年內,我將不會用你,望你明白。」

對此,曹朋早有準備。

畢竟他這次和伏完的衝突,鬧騰的實在太大。

如果不是他運氣好,孔融那幫清流沒有站出來的話,只怕現在已經是焦頭爛額,身陷牢獄。

可即便如此,想要復起,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

曹操必須要考慮到漢家的顏面,若立刻讓曹朋復起,豈不是赤裸裸打漢家天子的臉?

不過,他也必須要安撫一下曹朋,以免曹朋心生怨念。沉吟片刻後,他從書案上拿起一本書,遞給了曹朋。

「拿回去,好生學一下。」

「這是……」

曹朋疑惑的從曹操手中接過書,只見封頁上寫著《漠北圖會》的字樣。

只看書名,曹朋大致上就能猜出,這本書的內容,多半和漠北西域有關。只是,曹朋卻不明白,曹操為何要給他這本書。但曹操不說,曹朋也不好問。想來曹操絕不會無緣無故的把這本書給他,一定有他的想法。具體是什麼想法?也許待時機成熟,曹操才會告訴自己。

「侄兒回去,定會認真鑽研。」

「去吧……我會告訴子文和倉舒,這幾日暫回家來。」

「喏!」

曹朋躬身退出書房。

而曹操則返回書案後坐下,拿起一卷書來。

「小緹縈,能救父,見文帝,廢肉刑。

蔡昭姬,能辨琴……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這是曹朋所做的《三字經》內容。原文是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不過謝道韞這時候還未出生,所以曹朋便以緹縈取而代之。就有漢以來,緹縈無疑曾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她本是西漢名醫淳于意之女,為救父親,上書於漢文帝劉恆陳情。劉恆因此,而廢除肉刑。這在西漢的歷史上,有著極為濃重一筆……用緹縈取代謝道韞,倒也不算是壞事。

至於蔡昭姬,便是蔡邕之女,後世大名鼎鼎的蔡文姬。

※※※

建安五年十二月,官渡大戰已結束達五個月,但餘波尚未平息。

曹操大勝袁紹,聲望一時無兩。這也使得各路諸侯,不由得生出惶恐之念,其中尤以劉表最甚。

想當初,袁紹發表檄文,討伐曹操。

劉表第一個表示贊同,並大罵曹操為『漢賊』。此後,袁紹出兵,劉表蠢蠢欲動。奈何張綉坐鎮宛城,擋住了劉表攻伐曹操的出路。同時,孫權命周瑜屯兵柴桑,對江夏虎視眈眈……

原以為,袁紹勢大,曹操必然戰敗。

哪知官渡一戰,袁紹幾乎全軍覆沒,退回河北。

劉表開始擔心了!

他數次和曹操為敵,兩人早已撕破麵皮。

加之此前他為袁紹助長聲勢,大罵曹操,也使得他和曹操的關係,一時間無法挽回。

曹操如今在許都按兵不動,消化官渡大戰的勝利果實。可是劉表卻感到無比緊張,害怕曹操出兵,攻打荊州。

隨著時間一點點的過去,曹操沒有表露出要攻伐荊州之意。

可越如此,劉表就越是緊張。

曹操的沉默,給劉表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荊州世族,也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應該和曹操交好;另一派則認為,曹操是國賊,當起兵討伐。總之,兩派各有各的說法,整日里爭吵不休,使得劉表感到無比頭疼,難以決斷。

眼見著新年一日日逼近,劉表的心裏面,卻絲毫沒有過年的喜悅。

他甚至無心去理睬蔡夫人,一個人坐在書房裡,看著一份份戰報,感到頭大如斗。孫權在十一月,又一次向江夏發動了攻擊。黃祖拚死抵擋,總算是擋住了孫權,卻是損兵折將。

黃祖懇請劉表,向江夏增調水軍。

對黃祖求援,劉表自然不會有意見,於是便派出內兄蔡瑁張允,率襄陽水軍前去馳援黃祖。

他也知道,黃祖的壓力很大。

那柴桑的周瑜非同等閑,對江夏所造成的威脅,著實巨大。

不過,江東雖然有威脅,卻還在劉表可以承受的範疇。十月時,益州牧劉璋兵出巴郡,攻佔夷陵,已隱隱威脅到了劉表的後院大門。同時,五溪蠻老蠻王起兵造反,數次攻打長沙,也使得劉表感到頭痛。內憂外患,這是真正的內憂外患……劉表命文聘拒劉璋與荊州之外,又使南郡司馬王威鎮守長沙,平定五溪蠻之亂。一時間,荊州戰火四起,亂成一團。

這種情況下,劉表自保都成問題,哪有功夫去招惹曹操?

而他新納的夫人,荊州名士蔡諷之女,為他生下一子。這本來是一樁好事情,可沒想到這孩子剛一生下,便傳來了請求劉表立嫡次子的聲音。在荊州人看來,劉表的次子雖小,卻是荊州人;而劉表的長子劉琦,似乎始終一直遊離於荊州圈子之外,無法被荊州人認可。

劉表也知道,這裡面必然有蔡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