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358章 曹沖拜師

也不知是誰偷偷傳出了消息,環夫人慾請曹朋為曹沖之師。

不過,李儒告訴曹朋,傳出這個消息的人,十有八九就是環夫人本人。曹操妻妾眾多,刨除已經恩斷義絕的丁夫人不談,如今司空府里有名有姓的多達十餘人。其中,有世家子女,也有自娼家出身,高低貴賤,各有不同。如曹丕的母親卞夫人,便是出身於琅琊娼家。

彼此間勾心鬥角,不可避免。

最重要的是,卞夫人隨曹操時間最久,而且生有三子,地位最高。

曹丕,曹彰,曹植,都是卞夫人所出。其中曹丕已開始履行責任,曹植更拜荀悅為師,以才思敏捷而著稱。曹操雖說鍾愛曹沖,但環夫人從一開始,便處於一個弱勢的局面……幸虧還有一個夏侯淵,使得環夫人多多少少立於不敗之地。除此之外,再沒有優勢可言。

「環夫人,這是要借你的名號,為五公子拉攏人才。」

「我的名號?」

李儒笑道:「公子可不要小覷了你的名號。別看你現在是個白身,可曹八百之名非浪得虛名。你的功勛,你的才情,已經為許多人所認可。否則你這次和伏完對決,清流名士又豈能無動於衷?當時若孔融那幫獃子站出來,為伏完說一句話,你的情況絕對會變得很兇險。

罰作四個月?

那是輕的,甚至可能會滿門抄斬,連父母都要連累。」

曹朋嚇了一跳,出了一頭冷汗。

回想起來,的確是有些僥倖。

孔融等人在當時的息聲沉默,無疑對漢帝造成了巨大的衝擊。漢帝拖著案子,遲遲不肯發落,其實也是等待那些清流名士站出來製造輿論,他就可以很輕鬆的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

哪知道,孔融等人啞巴了!

諸多安排到最後,無法順利實施。

拖延下去,對漢帝絕無好處。無奈之下,漢帝只好做出讓步……

說實話,在此之前,曹朋對孔融等人沒什麼好感。總覺得,這是一幫清談誤國的傢伙。他敬重孔融這些人的學識,但對他們的性格卻不太喜歡。可是聽李儒這一分析,讓曹朋第一次,認識到了孔融這些人的重要性!尼瑪,孔融這些人所代表的,豈不就是後世的輿論導向?

這個時代,沒有報紙。

所以輿論導向完全由清流掌控。

曹朋在與李儒交談一番之後,對孔融的定位,又做了一個全新的判定。

歷史上,這貨也是因為得罪了曹操,最終被曹操所殺。這也是曹操在後世,被抨擊的一大要害。

李儒笑道:「若公子能把孔融這些人控制起來,必能無往而不利。」

控制起來嗎?

其實,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幫人在後世,那就是一幫子憤青。

只要能把他們的言論,控制在一定的範疇里,必然能產生巨大的作用。

不過,現在條件還不算成熟,等到時機成熟時,在行動吧……在此之前,和孔融這些人打好關係,無疑很重要。曹朋在思忖良久之後,最終決定,應該往孔融府上,去拜訪一番。

當然了,要拜訪孔融,並非易事。

孔融身為清流代表,可不是說見就能見到。

這個拜訪,必須要有一些名目,而且要合情合理。曹朋坐在書房中沉思許久,最終把目光,落在可剛撰寫好的那部《三字經》上面。拋磚引玉也好,投石問路也罷,就讓這部《三字經》,充當一個敲門磚吧。

三字經歷經一個月的時間,編撰完整。全文共1722字,與原文符合。

但內容肯定會有不同,曹朋依據這個時代的情況,做出了一些變化。比如,原文里的『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變成了『淑神君,為四長。有八子,皆成龍』。說的就是荀彧的祖父,當年的潁川四長之一荀淑。荀淑早年有『神君』美名,故而淑神君,正合適。

荀淑有八個兒子,時稱八龍。

與『竇燕山』相比,未遑多讓……

更重要的是,曹朋希望藉由這種方式,向荀彧示好。

不可否認,在曹朋與伏完衝突中,荀彧看似秉公執法,但還是有些傾向伏完。如此一來,和曹家的關係,自然變得疏遠了一些。這一點,從曹朋被刺一案,便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按道理說,曹朋被刺,荀彧應該過來探望。

荀彧和鄧稷的關係不錯,此前與曹朋,也多有扶持。可偏偏曹朋遇刺,連新任許縣令司馬朗都來探望了一下,荀彧卻始終未曾露頭。曹朋可不希望,苦心經營的關係,因為伏完一事而被破壞。畢竟,在未來十二年里,荀彧在曹魏集團中擔當著重要角色,不可輕易得罪。

「來人,把胡班找來。」

片刻後,胡班匆匆來到曹朋的書房裡。

曹朋把包好的《三字經》,連帶著一份名剌,交給胡班。

「把這件東西交給孔融孔揚州。」

「喏!」

看著胡班離去的背影,曹朋心道:能否成事,在此一舉……

※※※

最初剽竊時,曹朋是羞愧。

第二次剽竊時,曹朋是非常羞愧。

等到第三次剽竊時,曹朋是很羞愧……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那點羞愧之心,也漸漸的淡了。

身為穿越眾,若不懂得剽竊,焉能被稱之為穿越眾。

道最後,曹朋已經全無感覺。當剽竊已成為了一種習慣的時候,還能有什麼感覺呢?至少,曹朋已經麻木了!剽竊一次是剽竊,剽竊十次還是剽竊。但剽竊百次,千次,那叫宗師!

司空府花園裡,陽光明媚。

桂花香滿園,五彩斑斕。

卞夫人行走於花海之中,神態極為輕鬆。

雖已三旬有餘,可是卻風韻猶存。娼家出身的經歷,已無人再提起。可是娼家的經歷,卻使得卞夫人有著不同於常人的嫵媚風情。她性格清冷,不喜繁華,與環夫人正好是相反。

環夫人充滿了活力,而卞夫人則顯得沉穩,有雍容之氣。

兩人各有千秋,說不上誰好誰壞,總之都甚得曹操所喜……

官宦人家,看似和睦。

然則暗地裡勾心鬥角,卻不足為人道。

卞夫人停下腳步,輕聲道:「果果,消息可確實?」

「夫人,的確有這回事。」

說話的,是一個十七八歲,明眸皓齒的少女,神態恭敬。

她,叫夏果果,本是吳郡人士。早年隨家人來到譙縣,父母雙亡,後來被卞夫人收留,成了卞夫人身邊最貼心的婢女。

卞夫人道:「倉舒聰慧,確需人教導。

我倒不是說曹朋不合適,他是司空族侄,對司空又忠心耿耿,而且素有才名。只不過,他今年好像才十七歲吧,也就是比子衡大三歲。讓他來教導倉舒,會不會有一些不太合適?」

夏果果聽罷,哪能不明白卞夫人的意思。

「以小婢看,定是不合適的。」

「嗯,不過倉舒是小環之子,我不好說什麼。反正,謹慎一些比較好,莫要耽誤了倉舒……」

「小婢明白!」

夏果果攙扶著卞夫人,恭敬的答應。

「回去吧,我累了!」

※※※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卻勝似真刀實槍搏殺的戰爭。

環夫人的意思很明白,曹朋人脈廣,而且才學好,將來必然是曹操重臣。讓曹沖隨著曹朋,雖然只是蒙學,卻坐實了師生關係。有了這層關係,將來必然能為曹沖帶來許多方便。

不過,環夫人能看到的,卞夫人同樣可以看出來。

曹朋的人脈太廣!

他是曹操族侄,又是小八義之一,有文名。

他救國典韋,和典韋許褚兩人的兒子,是結義兄弟;他與潁川士子關係密切,特別是陳群,據說關係很好;他是胡昭的弟子,也就有了足夠的資本;他和夏侯淵、曹洪、曹仁有生意上的往來,隱隱成同盟關係;他在士林的名聲很好,與許多外姓將領,也頗有來往;他……

如果不認真的思忖,誰也不會覺察到曹朋身邊的力量。

更不要說曹朋的父親曹汲,如今已是比兩千石俸祿的執金吾丞,又是造刀名家;他的姐夫,也有獨鎮一方的能力,和郭嘉還有同門之誼。短短四年時間,曹朋已隱隱發展成了氣候。

卞夫人開始感覺後悔,此前似乎忽視了曹朋的存在。

但後悔也沒有用,既然如此,我斷然不會讓曹朋和倉舒,達成關係……

總之,曹朋屬於那種躺著中槍的主兒。

他在家中每天練習華佗傳授給他的五禽戲,同時也沒有落下白虎七變。

無事時,則看書練字,日子倒也過得挺逍遙。

可是在外面,已掀起了驚濤駭浪。

許都作為漢室都城,自然彙集了天下英才,更有無數知名大儒,聚集在許都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