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311章 逼賈詡獻計

許都,北郊大營。

這裡原本是一塊空曠的荒地,野草叢生。

然而,自建安元年,曹操迎奉了漢帝遷都許縣之後,荒地就變成了北軍五校的集中之所。

平時,北軍五校各有營地,分駐許都四方。

北軍大營之中,只屯駐一校兵馬,那邊是屯騎營。

畢竟比不得雒陽那種近千年的古老帝都,勿論是從城市格局還是面積而言,許都都無法和雒陽相提並論。

就以這北郊大營來說,一校駐紮,綽綽有餘,還有很大的空間。

可若是五校同駐於北郊大營,則明顯無法容納五校人馬。可如果是在雒陽,一個北郊大營足以屯駐五校而有餘。這也是在雒陽時,北軍的營地名叫北軍大營;而在許都,只能被稱之為北郊大營。這裡,只是五校集中之地,想要駐紮五校兵馬,至少要把面積再擴充幾倍。

曹朋身為北軍中候,不屬五校,自成體系。

所以來到北郊大營之後,他便直奔中軍大帳。而此時,中軍大帳中已來了不少人……

屯騎校尉呂虔,兗州任城國人。

早在曹才東郡起兵之時,便追隨曹操,俚人襄賁校尉,泰山太守,多次平定黃巾軍餘孽作亂。建安三年呂布被殺之後,臧霸接替呂虔,出任泰山太守,而呂虔則隨之調至許都,出任屯騎校尉。此人不但武藝高強,射術更為一絕。難得的是,呂虔還長於治軍,通曉兵法,在軍中屬於能鎮一方的將領。若到了地方,則有內政之才,泰山郡在呂虔治下,效果顯著。

越騎校尉郗慮,以侍中兼領兵馬。

他不通武藝,也不懂兵法。但是越騎營在他治下,頗有效果。

射聲校尉史渙,豫州沛國人。

少年時曾為遊俠兒,在曹操起兵後,以客軍身份加入,行中軍校尉之職。

征伐時,常任監軍,以監視諸將。建安四年,史渙與張遼在射犬斬殺了眭固後,出任射聲校尉。

步軍校尉王澤,并州太原人。

除此四校校尉之外,原長水校尉種輯因謀反而被殺。鑒於北軍五校常駐許都,責任重大,必須要安排心腹之人為將,放可以放心。所以曹操在思忖良久之後,命廣昌亭侯樂進出任。

這樂進,也是最早追隨曹操的人。

早在二十二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樂進就是曹操帳下吏。

後遷為陷陣都尉,每戰必先登,驍勇異常。自初平三年到今日,十年間經歷大小百餘戰,可謂是戰功顯赫。故而累遷討寇校尉、游擊將軍……素以膽識英烈而著稱,甚得曹操喜愛。

把樂進調至長水營,也有節制五校之意圖。

畢竟,五校之中,以樂進聲望最高,戰功最顯赫,爵位最尊。

哪怕是呂虔,和樂進比起來,不但資歷不足,聲望和戰功,也遠遠不夠。

所以,長水營在經過一番波折後,實力和地位非但沒有削弱,反而因樂進的到來,成為五校之尊。

除五校校尉之外,尚有五校司馬,也列坐大帳。

屯騎司馬許儀、越騎司馬鄧范、射聲司馬夏侯恩(不但和曹朋熟悉,而且曹朋對其有救命之恩),步軍司馬典滿,長水司馬夏侯尚。從這五校司馬的安排來看,曹操給予了曹朋極高的重視和充分的信任。五校司馬,皆有臨時掌兵之權,而曹朋,恰恰有監軍督促之責……

曹朋一進來,許儀等人紛紛向他招呼。

不過曹朋沒有理睬他們,而是上前一步,先與樂進呂虔等人見禮。

這種做法,也使得樂進等人對曹朋的印象大好。都是在許都,誰又能不知道,這曹朋是曹操跟前的紅人?別看人家年紀小,可這功勞和能力,都不差。輔佐自家內兄,平定了海西;追隨荀衍,出使江東;堅守曲陽,與陳宮大軍鏖戰;拜師胡昭,也算得上是師出名門。

雒陽大案,賴於曹朋破獲。

擊殺種輯,更顯示出曹朋的膽氣和勇武……

如今更成了曹操的族子,將來的前途,誰又能說得清楚?

樂進笑道:「友學來了,快坐。」

「謝廣昌亭侯。」

曹朋在此行禮,然後才和許儀等人打招呼,在軍帳中落座。

「友學,可知如今局勢?」樂進突然開口。

曹朋道:「今日與都亭候說話時,曾聽他提起。」

「那友學以為,這形勢如何?」

「嗯……」

曹朋不禁猶豫了,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才好。

樂進笑道:「這裡也沒有外人,我只是隨口詢問,你大可不必拘束。」

搔搔頭,曹朋道:「形勢怕不太好。」

「哦?」

「若只是白馬丟失,尚不足為懼,奪回來就是。可濮陽……濮陽乃兗州治所,關係重大。

主公若不能儘快奪回濮陽,只怕會令局面越發糟糕。」

樂進輕輕點頭,「友學所言,和我等剛才商議,大致一樣。

對了,伯仁……你接著剛才的話題說。你剛才說,濮陽、白馬,延津三地如鼎足之勢?」

夏侯尚連忙起身說:「不錯,如今袁紹佔領了白馬、濮陽和延津三地,不禁使袁紹大軍南下得到了保障,而且三城相連,如常山之蛇,相互間呼應。若要復奪濮陽,勢必要面對白馬和延津袁軍攻擊,可如果棄濮陽不顧,多一日,則兗州多一分亂因,所以非常的麻煩。」

曹朋知道,夏侯尚是夏侯真的親哥哥。

而且在三國演義中,好像也曾經登場……是在漢中之戰?反正不是什麼光彩的角色,很龍套。

可是看夏侯尚的言語和舉止,卻不是那種無用之人。

他年紀比曹朋稍大一些,氣度相當沉穩,而且說起話來,也是頭頭是道。

因為夏侯真這一層關係在,曹朋和夏侯尚的關係挺不錯。此刻聽他分析,也不禁是連連點頭。

沒錯,現在曹操面臨的局面挺尷尬。

奪濮陽?

勢必要面對袁紹大軍阻攔,到時候肯定會有一場極為慘烈的搏殺。

不打濮陽,那情況更加糟糕,很可能會出現整個兗州的動蕩。袁紹這一招,使得可真是巧妙。

問題是,在歷史上袁紹,可真沒有奪取濮陽啊!

唯一的變數,似乎就落在了劉備的身上。

如今細想起來,正因為劉備的出現,使得袁紹可以從容的在白馬布局。

歷史上,顏良攻打白馬,後來被關羽所殺,曹操復奪白馬。袁紹根本來不及對濮陽興兵……

而現在,劉備如歷史上那般情況投奔了袁紹。

可他這一次,卻帶著關羽和張飛通往。也就是說,顏良沒有被關羽所殺,使得袁紹得到了充足的時間進行布局。但說到底,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根源好像還是落在了曹朋身上。

如果沒有曹朋在一旁的煽風點火,此時關羽應該已經斬了顏良。

輕輕揉了揉鼻子,曹朋心中不由得暗自苦笑。

他重生了,並加入了曹操的陣營。

可這老天爺為了平衡官渡這場遊戲,又增加了難度。

當務之急,若想助曹操取勝,就必須要讓這場官渡之戰,回到歷史原有的軌道上。可問題在於,如何挽回呢?

曹朋不禁蹙眉,陷入沉思。

忽然間,他感覺有人在旁邊推他。

回過神來,卻見鄧范一臉苦笑,抬手指了一下樂進,「廣昌亭侯在問你話呢。」

「啊?」

曹朋抬頭看去,卻見樂進似笑非笑的看著他。

「廣昌亭侯……」

「誒,如今是在軍中,休提那爵位。」

「樂將軍!」曹朋連忙改口。見樂進沒有反對,他才赧然道:「剛才在想事情,未聽到將軍呼喚。」

「在想什麼?」

「這個……」

郗慮等人的目光,凝聚在了曹朋的身上。

曹朋道:「只是在想,如何斬了那常山之蛇。」

「哦?計將安出?」

曹朋赦然回道:「卻是沒有……如伯仁剛才所言,袁紹在河南岸如常山之蛇。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極其腹則首尾皆至。所說對付這常山之蛇,可掐其頭,按其尾,斬其腹。但要做到,恐怕不太容易。我軍如今兵力處於劣勢,和袁軍硬拼,只怕也非是主公本意吧。」

樂進和呂虔,眼睛不由得一亮。

掐其頭,按其尾,斬其腹……

這個形容的確是妥當。可問題就在於,若如此做,就等於同時攻擊三地,和袁紹來一場硬碰硬的火拚。如果雙方兵力相等,那倒是還可以有一戰。但問題就在於,雙方兵力太懸殊。

袁紹的兵力,數倍於曹操現在可以調動的兵力。

想要破了這黃河岸邊的常山之蛇,恐怕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

不過,曹朋這九個字出口,的確是讓樂進等人對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