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306章 賈詡的報復

在後世,許多人覺得,古時候的人決戰時,往往是兩軍對壘,然後殺啊殺啊的,決出勝負。

但實際上呢?

孫子兵法開篇就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乎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入夜,賈詡和義子賈星,坐在執金吾府衙的後宅,看著院中的雪景,正小酌相談。

白皚皚的雪,使得夜色更顯靜謐。

風,不剛烈,有些柔柔的。

小亭子里,一口酒壚上,正溫著酒水。

酒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賈詡非常喜歡這種環境,更喜歡在這種環境下,和孩子們談天說地。

賈穆不在家!

自賈詡歸順曹操之後,曹操對賈氏父子極為看重。

不禁拜賈詡為執金吾,都亭候,更任賈穆為廷尉正,出任滿寵的副手。滿寵是個工作狂,經常一工作就是大半夜。而賈穆新至許都,也希望能做出一番事業,所以顯得是非常勤奮。也正因為這樣,賈穆很快便得到了滿寵的看重,兩人一工作起來,就會忘乎所以,忘記時間。

賈詡,只好拉著賈星,在亭中小酌。

「曹公此戰未起,便已做好了籌謀。

此廟算者多也……從去年開始,他連續征討張綉、呂布,督撫關中,其目的就是為了今天這一場決戰。張伯鸞歸順,使曹公更少了一個牽制,可以全力對付袁紹。只看他年初時,攻伐河內,便知他已經有了一個全局安排。臧霸出兵北海,東安和齊郡;張文遠屯兵射犬,等於將袁紹的兩隻手臂斬斷。如此一來,袁紹原本占居的兵力優勢,也就隨之蕩然無存。」

「可是……」

賈星顯得有些懦懦,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賈詡微微一笑,輕聲道:「退之,但說無妨。」

「可如此一來,曹公的兵力,不也分散了嗎?」

「沒錯。」

賈詡頗為讚賞的看著賈星,心中暗自嘆息一聲:賈穆好刑名,賈訪喜兵事。自己所學的策術,卻無人繼承。沒想到眼前這個假子,卻獨愛策術。時常請教,令賈詡感到非常的快慰。

「曹公兵力的確分散,但袁紹即便百萬雄師,也不可能全部展開。

他必會從兗州渡河,直撲許都。而往許都的路上,陳留有夏侯淵屯駐,濟陰則有于禁襟肘。如此一來,袁紹大軍便只有延津白馬酸棗至許都一條狹長戰場。故而他兵力優勢,也難以展開。

所以曹公欲和袁紹決戰,必是一場曠日持久之戰,非朝夕能夠結束。

但曹公早已布局完成,而袁紹興兵,卻顯得有些隨意,使得他兵力優勢隨之削弱。依我看,這一戰曹公和袁紹五五而分。誰能率先捕捉住戰機,誰便可以獲取勝利,就看他們的膽略和眼光。」

賈星,若有所思。

「退之,如果你是袁紹,當戰事進入僵持,會如何做?」

賈星想了想,苦笑著搖頭。

「還請父親指教。」

賈詡,似陷入沉思。

「若我為袁紹,必斷曹公糧道。」

「啊?」

「糧道一絕,軍心自亂……當雙方都是靠著一股氣撐著的時候,一旦糧道出了問題,則勝負瞭然。」

「父親,您的意思是……」

賈詡臉色一變,惡狠狠道:「我打算,給那個曹友學找點麻煩。」

「啊?」

賈星愣了一下,旋即明白了賈詡之意。

本來,賈詡準備來許都之後,韜光養晦,低調行事。

哪知道曹朋一句話,使得曹操對賈詡多了幾分關注。接風酒宴上那一席話,更讓許多人,生出了不服的心思。比如郭嘉,就坦言要請賈詡指點。賈詡退也不是,進也不是,好生頭痛。而這一切,就是因為曹朋那一句話所致!這兩天,曹操時常把賈詡叫過去,詢問計策。

賈詡想藏拙,也要看人。

在曹操的跟前,他還真不能藏拙。

因為曹操的那雙眼睛,可是毒辣的很。萬一被曹操發現,那麼勢必會在心裡留下猜忌之意。

我這麼看重你,你還要藏拙?

難道說,是我不值得你輔佐,還是你有其他的打算?

所以,曹操問計,賈詡也只好應答。但他越是有不俗表現,就會越引起其他人的關注……

韜光養晦,去他媽的蛋吧!

賈詡可不敢去招惹曹操,於是曹朋就成了他的出氣筒。

賈星不由得笑了,「不知父親打算如何收拾曹友學呢?」

「哼哼……」

賈詡冷笑一聲,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

第二天,賈詡主動求見曹操。

「主公,詡這兩日觀察主公謀劃,卻發現了一處破綻。」

「哦?」

曹操聞聽,頓時來了興趣,頗為好奇的看著賈詡。

賈詡說:「我觀主公所謀,與袁紹之戰,必然曠日持久。若僵持的話,難保袁紹不生詭計。」

「什麼詭計?」

「若我為袁紹,必絕主公糧道。」

曹操心裡一咯噔,陡然出了一身冷汗。

史書上說,曹操好劫人糧道,所以對自己的糧道,也格外看重。賈詡的提醒,令曹操不免有些惶恐。如果大戰開啟,袁紹真的派人劫掠糧道的話,自己又該如何應對?卻是個問題。

「文和所言極是。」

他想了想,「但不知為何又和妙計?」

「我觀主公謀劃,似已選好了與袁紹決戰之處。」

「哦?」

曹操一笑,「文和何以見得?」

既然無法藏拙,索性就展示才華。

賈詡既然做出了決定,斷然不會再有疑慮。於是他侃侃而談道:「袁紹兵多,而主公兵少,這是一大劣勢。千里大河,有多處渡口,若分兵而守,則防不勝防,不僅無法阻止袁紹,反而可能令主公兵力更加分散。而今,臧宣高佔領齊郡,是主公東面無虞;張文遠屯兵射犬,可牽制并州兵馬;關中有衛覬和鍾繇,足以使主公免去西面受敵之患,所以主公所慮者,無非正面袁紹。

主公命劉延堅守東郡,只怕是為了拖延時間。

而真正的決戰之所,應該是選在官渡。此地位於鴻溝上游,瀕臨汴水。

鴻溝西聯虎牢、鞏縣、雒之要隘,東下淮泗,為許都北面,東面之屏障,有險可守……

袁紹若攻取許都,必經官渡。

主公亦可行誘敵驕兵之計,在此地與袁紹決戰。而且,官渡距離許都不遠,可保障糧道通暢。」

曹操,倒吸一口涼氣,駭然看著賈詡。

如果說他之前重視賈詡,是因為曹朋之語;那麼現在,他開始感到慶幸,賈詡最終歸順了他。

若賈詡歸順袁紹,自己苦苦籌謀數載的計畫,只怕會被一眼看破。

想到這裡,曹操不由得收起小覷之心,起身向賈詡深施一禮,「還請文和救我。」

賈詡說:「主公何必擔心。

以詡之見,袁紹若絕主公糧道,也不可能派出大軍。主公只需選一心腹之人,駐守於梅山,便可以使糧道不絕。」

梅山,位於今鄭州市西南26公里處,清朝時曾被稱之為鄭州八景之一。

由許都運糧至官渡,梅山是必經之路,同時也是最容易遭遇伏擊的地點……

曹操不由得眼睛一亮,連連點頭。

「文和以為,何人可以駐守梅山?」

「此人需膽大心細,有應變之能;而且,這個人需得到仲德所認可,否則未必能得到足夠支持;其三,這個人還要被主公所信任。詡觀主公麾下,能勝任此事者,非海西鄧叔孫不可。」

「哦?」

「我聽說,鄧叔孫當初匹馬定海西,更使海西成為淮北富庶之地。

其內弟曹朋,亦主公所鍾愛。本來,我想推薦曹友學,可後來一想,他雖然能幹,可年紀必經有些小。此事關係重大,只怕未必能得人信服。不過鄧叔孫,倒也是一個極佳的人選。」

曹操有些意動,但又有些猶豫。

鄧稷在海西做的不錯,而且屯田成績出眾。

曹操本已準備,來年在淮南開始推行屯田政策,到時候讓鄧稷執掌兩淮屯田。

同時,曹操心裡又存了一樁顧慮。算算時間,鄧稷在建安二年秋入主海西,如今馬上就要建安五年。鄧稷在兩淮的聲望,越來越高,曹操也有一些顧忌。這時候,把鄧稷從海西抽調出來,無疑是最好的機會;可如果抽調了鄧稷,誰來繼續屯田大計?這也是一個問題……

送走了賈詡之後,曹操在屋中徘徊。

片刻後,他突然停下腳步,「君明!」

「在!」

「立刻派人趕往譙縣,讓友學即刻返回。」

「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