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280章 危機將臨

對曹操而言,建安四年的四月,顯然不太好過。

孫策跨江攻擊廣陵,使得廣陵郡的局勢,驟然間變得緊張起來。戰事最初,陳登連戰連敗,甚至被迫讓出廣陵縣,退至東陽堅守。而海陵的情況,同樣是危在旦夕。面對孫河與魯肅聯手攻擊,王買一日間連敗三陣,最終不得不依託海陵縣,和孫河展開了慘烈的抵抗。

戰時最初,曹軍明顯陷入困境。

徐州刺史,車騎將軍車胄,遲遲不肯發兵救援,更下令鄧稷不得跨淮水援救,堅守淮水一線。

鄧稷苦勸車胄,卻被車胄命人趕出下邳。

無奈之下,鄧稷只得派人前往許都求援,同時命周倉率水軍,沿海南下,直奔東陵亭入海口。這也是鄧稷在無奈之下,聽從鄧芝的計策。通過水路突襲,試圖掐斷孫河的輜重糧道。

但他也知道,周倉也許能成功一兩次,但最終定然無功而返。

王買在海陵血戰十五日,幾近全軍覆沒。最後,他聽從了戴乾的計策,率部突圍。

而身受重傷的戴乾,與王旭留守海陵縣內。戴乾命人將所有的輜重糧草乾柴等一樣可以引火之物,囤積於縣城之內,而後放棄抵抗。孫河得知消息,立刻令丹陽宗帥祖郎率部,攻入海陵縣城。祖郎此前,受袁術挑撥而起兵造反,但最終被人勸降,復又歸順了孫策。

此次跨江出擊,祖郎懷著將功贖罪的心思。

孫河也很清楚他的想法,故而以祖郎為先鋒,令其先登海陵。

哪知,就在祖郎進入海陵之後,戴乾引火,火燒海陵縣。近三千丹陽兵,在毫無戒備的情況下,被大火吞噬。孫河得知消息後,立刻出兵救援,奈何海陵火勢太大,最終無功而返。

海陵一役,孫策軍死傷過超過五千。

而曹軍方面,海陵長戴乾與海陵尉王旭盡數戰死,農都尉王買只帶百餘人突圍成功,逃奔射陽。

雙方的死傷,都極其慘重。

步騭在鹽瀆徵召六百精兵,在四月十三日抵達射陽,與王買合兵一處,暫時穩住了陣腳。

孫河也因那三千丹陽兵之死,元氣大傷。

在魯肅的勸說下,孫河總算是止住了繼續攻擊的想法,退回東陵亭屯守。

周倉連續偷襲兩次,大獲成功。但在第三次偷襲的時候,遭遇丹徒長呂蒙和蕩寇都尉蔣欽的伏擊,四艘海船折損了一半,周倉不得已,沿原路返回,停靠於鹽瀆縣,暫時休養生息。

四月十七日,沛國太守朱靈,領兵馳援。

不過在出兵之前,他先抵達下邳,將徐州刺史車胄斬殺,而後取得兵符,命鄧稷率部出擊。

四月二十日,鄧稷領兵渡過淮水,兵臨射陽,做出反攻之勢。

在這種情況下,孫策也知道攻取廣陵無望。他只好領兵退出廣陵,退回丹徒。

陳登趁勢復奪廣陵縣,搶佔江水祠。東陵亭的孫河見此狀況,匆忙率部,返回江東……

※※※

江淮戰事緊張,但曹操並未太在意。

真正使曹操擔心的,是袁紹聽取了謀士郭圖審配的意見,屯兵黎陽,意圖攻取兗州。而汝南黃巾餘孽劉辟龔都,在江淮戰事發生之後,趁機佔領了汝南郡。隨後,劉辟龔都聯繫劉備,迎劉備前來汝南。袁紹得知以後,立刻命高幹贈劉備三千兵馬,使其能夠在汝南立足。

如此一來,袁紹和劉備一南一北,呈夾擊之勢。

曹操大為頭疼,下令大將于禁駐守黃河南岸,監視袁軍動向。而後,他又把曹仁調至梁郡,命曹仁為梁郡太守,與曹洪協力,監視劉備的動向。一時間,豫州人心惶惶,動蕩不安。

「子和,子丹,你們有事?」

曹操返回許都之後,還沒有來得及喘息一口氣,曹純帶著曹真,便前來求見。

即便是心煩意亂,曹操還是接見了曹純二人。曹純在追擊劉備的時候,被人刺傷,以至於將養至今。他今日前來,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稟報。見曹操接見,他立刻請曹操,屏退下人。

「子丹報告了我一件事情,此事重大,純亦不敢擅斷,故前來稟報。」

曹操輕輕出了口氣,笑眯眯問道:「子丹,你發現了什麼情況?」

曹真上前一步,插手道:「清明前,侄兒曾與友學聚會。當時在路上,偶遇長水校尉種輯之子種平。友學當時曾提醒侄兒,說種輯是老臣,未必會與主公一心,所以要對他嚴加提防。

主公也知道,侄兒此前曾因劉備之事,誤會了友學。

所以這次友學提醒我的時候,侄兒覺得很有道理。所以便命人,秘密監視種輯的行動……」

曹操的臉色,陰沉下來。

「結果如何?」

「從表面上看,種輯似乎很平靜。

但是侄兒後來發現,種府和驃騎將軍董承的府邸,暗中往來密切。特別是主公出征,江淮戰事激烈的那段時間,兩府走動極為頻繁。除此之外,尚有昭信將軍吳蘭、偏將軍王服,以及議郎吳碩,與董承和種輯,也頗有往來。袁紹屯兵黎陽之後,這幾家就變得非常活躍。

侄兒於是稟報了子和叔父,叔父命我繼續監視。

今晨,侄兒在城外抓到了一名細作,從那細作身上,搜出一封書信,乃劉備與董承的密信。」

說罷,曹真取出一封書信,雙手呈遞給了曹操。

曹操接過來,掃了一眼之後,臉色頓時大變。

「此事,還有誰知曉?」

曹純道:「只我與子丹知曉,並未告與任何人。」

「甚好,信我先留下……子丹,你這次做的非常好。」

曹真連忙說:「此非子丹之功,實當初友學提醒,子丹方有醒悟。所以,這首功當歸友學。」

「呵呵呵,你兄弟齊心,你也不必推辭。

對了,友學去陸渾拜師,可有消息?這些日子,我忙于軍務,倒也沒有留意陸渾那邊的事情。」

曹真頓時興奮了!

「主公,友學已列入孔明先生門下,之前還做有一篇佳文,令孔明先生讚嘆不已。」

「哦?」

曹操的心情,似乎一下子開朗許多,「友學又有佳作?」

「名愛蓮說。」

曹操不由得頓時雀躍起來,對曹純笑道:「吾家萬里侯又有佳作,我怎不知曉呢?」

曹純道:「族中長者,對友學才情也極為稱讚。

祖婆之前與族中長者聯繫,如今皆有回覆,言永平之難,令曹氏分離,今當歸宗,方為正理。」

也就是說,譙縣曹氏,已經認可了曹汲一家。

如今,只需要尋一個合適的機會,曹操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把曹汲一家,列入譙縣曹氏宗族。

曹操頓感快慰。

「雋石近來,還在讀書?」

「回稟主公,雋石讀書不懈,據說已能熟讀八百字。

前幾天奉孝拉我飲酒,還笑言雋石可出口成章,引經據典,較之從前,卻是大有長進。」

「是嗎?」

曹操聞聽,不由得大喜。

「那他,近來在忙碌什麼?」

曹真連忙回答:「聽說雋石叔父近來對農耕之事頗有興趣,只不知道整日在家中擺弄什麼器具。」

「雋石開始對農耕感興趣了?他不是喜歡造刀嗎?」

「這個,侄兒倒是不太清楚。反正上次路過諸冶府的時候,聽役隸說,他跑去找劉少府談論什麼車的事情。說來也奇怪,劉少府那等高傲之人,居然能和雋石叔父談得來?反正,他兩人這段時間走得倒是頗為親密,據說還時常在一起飲酒,也不知道究竟在討論什麼事情。」

曹操,不禁生出好奇之心。

別人不了解劉曄,曹操卻了解。

身為漢室宗親,劉曄的性子其實非常高傲。

而劉曄本身,對於一些奇淫巧計也非常感興趣,造詣還很深。曹汲能和劉曄談論到一起,說明劉曄已認可了曹汲的能力。單只這一點,就足以讓曹操好奇,好奇曹汲,究竟在做什麼呢?

曹純和曹真退下之後,曹操命人尋找曹朋的《愛蓮說》,準備好好欣賞一下。

可就在這時,家人來報:「荀侍中有急事,前來稟報。」

「文若來了?快快有請。」

曹朋連忙起身,命人將荀彧領來。

荀彧,看上去似乎比之建安二年時,憔悴許多。

才兩年時間,荀彧似乎衰老了。他今年不過三十六歲,可看上去,卻如四十多一樣,兩鬢甚至有些斑白。

曹操一見,不由得有些心酸。

荀彧是最先追隨他的臣子,一直盡心儘力。

可自從迎奉漢帝以來,曹操總覺得,他和荀彧之間似乎多了一層隔閡。其實,荀彧並沒有什麼變化,還是和以前一樣。但在曹操而言,他感覺得出來,荀彧似乎更忠於漢室,而非自己。這讓他多多少少,有些不太舒服。以至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