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273章 拼『師』有道

暮春的夜晚,帶有一絲躁動。

在這個萬物萌發的時節,人們行走於建陽門大街上,四處可見街頭上招展的旗幡。正戌時,天已經黑了。街道兩邊的店鋪,燈火通明,使得這古老都城的夜晚,透出無限盎然的生趣。

曹朋沒有騎乘照夜白,而是坐在一輛牛車上。

車篷敞開,夜風習習。

坐在車裡,倒也不覺得煩悶。

夏侯蘭騎馬跟在旁邊,一名飛眊駕車,跟隨著史阿,沿悠長大街行進,兩邊景緻盡入眼底。

曹朋坐在車上,倒也悠然自得。

※※※

金剛崖寺,聽上去似乎很陌生。

但如果提起它後世的另一個名字,人們也許就耳熟能詳:白馬寺!白馬寺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三大佛寺之一。滎陽洞林寺,龍門香山寺,還有這白馬寺。不過白馬寺最初,名叫金剛崖,有金剛棲息之意。

相傳,漢明帝劉庄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中金神,極為佛門金剛,於是派遣使者蔡音、秦景等人前往西域求佛。此時的佛教,又稱浮屠教,早在西漢年間便流傳至中原,但是並不為太多人接受。不過在西域,許多國家視佛教為國教。

如烏孫、疏勒、龜茲,更是浮屠治國。

蔡、秦二人於月氏遇到天竺僧人迦什摩騰(一名攝摩騰)、竺法蘭。於是便邀請這兩人到洛陽宣講佛法。這也就是佛教史上,最為著名的『永平求法』的故事。不過那畢竟是佛教史上的記錄,誰也說不清楚究竟。反正是迦什摩騰和竺法蘭來了,並向劉庄宣講一次佛法之後,漢明帝便敕令仿造天竺寺院的式樣,在北邙山和雒水之間,選定一處地址修建寺院。

最初,白馬寺是以官署之名而存在,管轄所有至中原傳法的僧人。

若想要傳法,就必須持有白馬寺的度牒,否則便不受朝廷保護,甚至可能被官府視為邪教。

白馬寺的主持,拜白馬寺卿,不在朝廷品秩之內,但每月會領取俸祿。

迦什摩騰和竺法蘭在白馬寺……最初是叫做金剛崖寺,定居之後,苦心編譯《四十二章經》,使之成為流傳至國內的第一部翻譯成漢語的經文。《四十二章經》編譯完畢之後,漢明帝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有功的借口,改金剛崖寺為白馬寺。不過許多人仍習慣稱之為金剛崖寺。

前世,曹朋也曾來過白馬寺。

但說實話,除了看到一堆人,就是掏錢上香,並沒有領悟到什麼高深佛法。

而在東漢末年,受戰亂影響,白馬寺早已不在朝廷治下,而成為一座單獨的佛寺。信佛的人有,特別是在董卓遷都之後,許多洛陽人都開始信奉佛法,成為佛門信徒,並供奉家產。

所以,白馬寺在戰火中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反而變得越發興旺。

曹朋抵達白馬寺的時候,史阿已經在寺外等候多時。一見曹朋,他立刻熱情的迎上前來,「公子,怎地這時候才到?」

「路上欣賞夜景,以至於來得晚了,史大俠勿怪。」

「公子客氣了……今日正好有幾個好朋友也在,聽聞公子大名,他們也想拜會一番。史阿冒昧做主,還望公子海涵。」

在來白馬寺的路上,曹朋已經想到了這個結果,所以並沒有太在意。

他微微一笑,「史大俠,你才是客氣了!」

朱贊說的沒有錯,自己現在要謀求名聲,一言一行都必須注意。

史阿這個人,江湖氣甚重。

所以和他打交道,必須要謹慎小心。

不能太親熱,也不能太疏遠。這裡面有一個『度』的掌握,不過總體而言,曹朋把握的還算不錯。

史阿開懷大笑,拉著曹朋,大步走進寺院。

在後世,白馬寺設有許多風景名勝。比如二僧墓、齊雲塔,清涼台等景緻……不過在東漢末年,這些景緻還未曾出現。二僧墓只是兩座墳塋,墓前豎著兩隻石碑,看上去古樸簡陋。

曹朋隨著史阿登上一座高約有六米,底部是夯土板築,上面鋪著青石的高台。

在後世,這座高台名為清涼台,是白馬寺最為著名的一道風景,更被人稱之為『空中庭院』。

但如今,空中庭院尚只是一個雛形,大約一百三十平方的高台上,建有重檐歇山的樓閣。

後世相傳,這裡曾是劉庄幼時讀書避暑之所,後來改為翻譯經文的地方。

不過曹朋大體上是不信的……這譯經台據史阿所說,分明是迦什摩騰和竺法蘭來到洛陽之後才營造而成。當時,劉庄早已經登基……想必是佛教為了烘托自家的高明,編撰出這樣的故事。其實,佛經中這樣的謊話隨處可見,都是宗教為了爭取信徒,而刻意流傳下來。

曹朋前世是無神論者。

對於宗教,他既不反對,也不排斥。

道教也好,佛教也罷,包括什麼基督教天主教,他都沒有太多惡感。

重生後,特別是得知自家還有個牛逼的神棍老師,也使得曹朋在不知不覺中,更偏向道教。

閣樓中,四面窗戶敞開,裡面已坐著七八個人。

「史兄,怎地現在才來?」

一個相貌粗豪的漢子見史阿走進來,立刻大笑著起身。

史阿道:「祝兄,我來為你介紹……這位就是著有《陋室銘》和《八百字文》的曹八百,曹朋曹公子。」

曹八百?

曹朋聞聽一怔。

那粗豪的漢子已走上前,聽聞史阿介紹,微微一拱手,算是行禮。

「史兄,你來的正好。

昨日我在你那賭坊中可是輸得好慘,今天你既然來了,祝某一定要你狠狠的破費一番,方解心頭之恨。」

看他這模樣,似乎並沒有把曹朋放在心上。

曹朋也沒有在意,同時對史阿剛才的介紹,心中暗自滿意。

他沒有介紹自己是什麼盛世賭坊的幕後老闆,說明史阿是個懂得分寸的人。一個知曉進退,懂得分寸的人,總是可以讓人產生好感。如果說之前曹朋對史阿客氣,是因為當初是曹真介紹史阿過來,而且這傢伙的老師,是當世第一劍客王越,漢靈帝的劍術教習;史阿自己,更擔任了兩年曹丕的劍術老師,所以曹朋不得不敬重。那麼現在,史阿的得體懂事,就令曹朋產生了好感。怪不得那時候大哥推薦了史阿,這個人果然是一個有眼色的傢伙……

「此人名叫祝道,是雒陽有名的地頭蛇。

他祖籍就在雒陽,而且使得一手好劍,家中且頗有財產,所以在雒陽,頗有一些影響力。」

祝道?

沒聽說過!

曹朋搔了搔鼻子,表示自己知道了。

史阿沒有再說下去,而是帶著曹朋,與閣中眾人引介。

現任白馬寺卿玄碩,本姓袁。

董卓在遷都長安的時候,連帶著當時的白馬寺卿一起帶走。初平三年,董卓被呂布所殺,李傕郭汜圍攻長安,使得長安大亂。玄碩持前任白馬寺卿印綬,返回雒陽,接掌了白馬寺,並成為新一代白馬寺卿。不過,他這個白馬寺卿是自封的,並沒有得到朝廷的認可……

想想也是,朝廷當時亂成一團,小皇帝自身難保,誰有這等閒情逸緻,來理睬這白馬寺卿?

而當時白馬寺殘破不堪,也沒有人願意擔當。

既然這位袁玄碩願意出任白馬寺卿,自然也沒人反對。

一晃,七年。

白馬寺比之當初,不曉得繁盛了多少倍,人們也就漸漸認可了玄碩。

同時,玄碩才學淵博,兼通琴、棋。在雒陽七年時間裡,他結交了不少朋友,漸漸站穩腳跟。

聽了史阿的介紹,玄碩忙稽首行禮。

「原來是曹八百當面。」

又是曹八百?

曹朋這時候已經反應過來了這曹八百的意思。

想必是取自那『八百字文』,就如同蔡邕被稱之為蔡飛白的性質一樣。蔡邕以飛白書而名揚天下,故而尊其飛白為雅稱。曹八百,也是同樣的原因,這種稱呼,也代表當世人對曹朋的一種認可。曹八百的稱號,起於清明之前。當世曹朋忙於出行,所以未曾留意外界的稱呼。

只是,『曹八百』這個名字,實在是太難聽了……

可這種事又不是曹朋能決定,所以也只能心中苦笑,認可了這個名字。

「這位是張梁張元安,張公子。」

史阿手指一個青年,為曹朋繼續引薦。

張梁?

那不是太平道的教主嗎?

這傢伙,還真敢起名字,居然和反賊同名。

他身材高大,體格魁梧。大約在180公分左右,生的孔武有力,相貌英武。

「我曾受過荊州龐元安先生的教誨,未曾想今日,又得識一位元安。看起來,我與叫元安的人,有緣啊。」

張梁一怔,旋即哈哈大笑。

龐元安就是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