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272章 漢時雒陽城

葛玄糾結不已,在函谷關徘徊不定。

而曹朋,則一路暢通,抵達雒陽。時已三月下旬,氣溫升高,天氣變得有些炎熱起來。

曹朋勒馬雒陽城外,心中不禁是感慨萬千。

前世,他就畢業於雒陽警官學校。在這座千年古都,更生活了數年之久。原本以為,故地重遊會非常興奮。可是當他立馬雒陽城外的時候,卻又覺得很平靜,更沒有什麼情緒波動。

此雒陽,非彼洛陽……

曹朋發現,前世的種種,似乎都已忘懷。

此情此景之下,他竟回憶不出前世的事迹,只剩下一些淡淡的,幾乎快要忘懷的模糊片段。

古都雒陽,在歷史上又分為漢魏雒陽和隋唐洛陽。

後世的洛陽是在隋唐洛陽的基礎上建立起來,而此時曹朋所見到了雒陽,則是漢魏雒陽城。

雒陽,成四方形平面。

南面城牆毗鄰雒水,東、西、北三面城牆,略高於南城牆。

其中,南北城牆長約3.8公里,寬越25—30米左右;東西城牆則在四公里左右。其中西城牆略長,約4.5公里,東城牆略短,3.9公里。而且城牆的厚度不一,總體而言在14—20米左右。

周長,14公里。

做為東漢的都城,雒陽曾經是東漢最大、最繁華的城市,甚至連關中的長安,也無法相比。

夯土板築的牆壁,泛著灰色。

在陽光的照映之下,古都雒陽雄渾蒼涼,卻又透著一絲破敗。

每座城牆,分有五門。

有的是一門一洞,有的是一門兩洞,正中央一門三洞,也是雒陽的主城門。

曹朋在開陽門外站立許久,而後長嘆了一口氣,扭頭道:「四哥,史大俠,我們進城吧。」

朱贊與史阿相視一笑,簇擁著曹朋,向雒陽城內行去。

聽聞曹朋路過雒陽,身為雒陽北部尉的朱贊,又豈能使曹朋過門不入?一大早,他就和盛世賭坊的掌柜史阿來到城外迎接。如今的曹朋,可不是當初那個他史阿談生意的毛頭小子。

一篇《陋室銘》,一篇《八百字文》,使得曹朋崢嶸初露。

說起來,如今的曹朋也是小有名氣。

而曹家更不是當初那個剛搬來許都,兩眼一抹黑的曹家。曹汲官拜諸冶都尉,掌天下兵械鑄造。據說,曹操有意拜曹汲河一侯。雖說這只是個名號侯,沒有食邑,沒有俸祿,但畢竟是侯爵。如果曹汲真的能拜河一侯,那麼曹家的地位,也將隨之提升,遠不是當初小民。

鄧稷在海西,政績卓著。

屯田都尉,權力巨大,執掌近三縣之地,握十數萬屯民,更擔負著平息兩淮商貿物價的責任。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鄧稷日後的成就不會小了。

特別是鄧稷和軍師祭酒郭嘉,似乎有同門之誼,而新任廷尉徐璆,更似乎也頗有力挺鄧稷的模樣。

原因?

徐璆是海西人,家族就在鄧稷治下。

而他的侄子徐宣,和曹朋關係非常密切,也使得徐璆對鄧稷頗有好感。

至於曹朋嘛……

誰都知道,憑那《陋室銘》和《八百字文》兩篇文章,使得曹朋已得到了士人的承認。包括荀衍、陳群等潁川名士,無不拍手稱讚。就連眼高於頂的孔融,也在私下裡評論:曹友學靈氣卓然,前途不可限量。

靈氣卓然?

那就等於孔融認可了這兩篇文章。

哪怕孔融在朝堂上不得志,手中沒什麼權力。可他在士林中的威望,即便是曹操也不能匹敵。

此外,尚有滎陽經學大師鄭玄,亦稱讚八百字文,妙不可言!

這兩位,可以說是東漢末年有數的大家。能夠得到所有人一致好評,也足令曹朋感到驕傲。

所以,史阿對曹朋的態度,顯得格外恭敬。

朱贊更是滿面春風。

倒不是說朱贊阿諛,只不過曹朋身為小八義的成員,他能揚名天下,朱贊也覺得面上有光。

雒陽北部尉,俸祿三百石,掌北城治安。

而北城則是雒陽的鬧事,聚集了商業文化等各種產業,酒肆林立,店鋪成行,也是雒陽治安最為混亂的地區。雖說董卓火燒雒陽,遷雒陽富戶往長安,使得雒陽城變得格外殘破。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走進開陽門,曹朋立刻感受到了,即便是許都也無法比擬的繁華喧鬧。

雒陽皇城,已成廢墟。

南北宮只剩殘垣斷壁……

想要恢複原貌,估計沒個十年八年,無法做到。

修繕皇宮是一樁耗資巨大的工程。以曹操目前的能力,還真抽不出這個錢來進行修繕整治。

外城的格局,縱四橫四,一共八條大街。

其中從建春門道皇城宮門的闔閭門,長三公里,寬41米,是雒陽的主幹道,將雒陽分為南北兩半。雒陽北部尉官署,就設立在銅駝街上,佔地大約有兩萬平方米,門外守衛森嚴。

「公子,可要去賭坊看看?」

曹朋笑著搖搖頭,「有什麼好看?賭坊由史大俠看守,萬無一失,我是只管拿錢,不問其他。」

史阿聞聽,不由得大笑。

而朱贊在一旁,也暗自點頭。

阿福,已知道愛惜羽毛,珍惜名聲了!

一行人進入北部尉官署後宅,就見一個美婦人,懷抱一個嬰兒在門外恭迎。

「夫人,這就是我那八弟,曹朋。」

朱贊來雒陽已有兩年,更娶妻生子。

曹朋倒是聽說了,可由於朱贊結婚時,他正好由海西調任廣陵,所以無法參加。而朱贊得子的時候,也正是下邳之戰開始之際。除了曹遵和曹真兩人過來道賀,其他人都不得成行。

朱贊的妻子,是雒陽本地人。

家境算不得太好,小門小戶。不過人生的美麗,性子也很賢淑溫婉,夫婦兩人極為恩愛。

「曹朋,見過四嫂。」

「叔叔遠道而來,一路辛苦。

酒宴已經備下,請速速入席……夫君,我去廚上盯著,若是有什麼需要,就讓人告訴我是了。」

看著朱贊妻子婀娜背影,曹朋不由得感慨:「四哥果然好福氣。」

「哈,你這傢伙,別以為我不知道。

出使了一趟江東,拐走了江夏黃氏的女兒。不曉得你這算不算金屋藏嬌呢?你那兩個侍婢,也漂亮的緊……嘿嘿,依我看,好福氣的人,是你才對。對了,可準備好,何時辦親事?」

「這個……」

曹朋老臉一紅,沒有回答。

「對了,六哥如何?」

「他啊……年初隨鍾校尉去了長安,據說是忙得不可開交。對了,他今年年底就會成親,女家姓徐,是穎陰人。我沒有見過,但聽說長的很好。到時候,你可一定要過來觀禮才是。」

「那是當然!」

眾人說笑著,在席間落座。

曹朋和朱贊互道離別之情,史阿也不時的談論一些賭坊趣聞。

盛世賭坊如今的生意,非常好。

不禁是河洛地區,甚至連潁川以及關中的富戶也前來玩耍。小至幾錢,多至上萬,上十萬,乃至百萬錢的賭局,也都時常出現。據史阿說,今年由於許都豐收,所以許多富家子弟手頭也充裕,常在賭坊里一玩兒就是一天。史阿在賭局的基礎上,還開闢了青樓酒肆,生意很不錯。

不過,看得出來,朱贊對此似乎並不是太贊成……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史阿告辭離去。

臨別時,史阿與曹朋約好,晚上由他在洛陽金剛崖寺設宴,為曹朋接風洗塵。

曹朋欣然答應……

史阿走後,就只剩下曹朋和朱贊兩人。

「阿福,你今時不同往日,當需格外謹慎才是。

似史阿這等人,盡量少打交道。雖說他交友廣闊,在江湖上也頗有人望,但操持的畢竟是……我不說,你也明白。有什麼事情,讓下人們和他接觸就是。你最好離他遠一些,對聲名不好。

剛才你不去賭坊,我很贊成。

這兩年來,見到的家破人亡事不知凡幾,有時候我真想……

你看,曹都護與夏侯府尹雖說是這賭坊之主,可從來不露面,更不公開與史阿打交道。你可知為什麼?只因這賭坊害人,他們心裡也非常清楚。有什麼事,都是讓人和史阿商議。」

曹朋,沉默了!

朱贊這番話,可謂語重心長。

所說出的每一個字,都是為曹朋打算。

片刻後,曹朋輕聲道:「四哥放心,小弟明白。」

「恩,你明白就好……我也不和你贅言。」

兩人說罷,又喝了一陣子的酒,便命人把酒宴撤下。曹朋和朱贊走出花廳,沿著後宅一邊走,一邊聊天。

許是那酒有些多了,曹朋有些熏熏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