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01章 綰青絲(四)

回到住處,曹朋是真睡不著了!

那精靈一樣的少女倩影,不時在他腦海中浮現。嫵媚的面容,冷幽的目光,讓他感覺到了一種詭異。但究竟是什麼原因?曹朋有說不上來。總覺得,好像忘記了什麼,卻又想不起來。

就這樣翻來覆去,直到天邊泛起魚肚白,才迷迷糊糊的睡著。

不過,才睡下片刻,夏侯蘭就起來了。又是一陣折騰,把曹朋吵醒之後,便再也無法入睡。

翻身坐起,用力搓揉面龐,總算是振奮了一下精神。

曹朋換上了衣服,洗漱完畢之後,荀衍也起身了……

※※※

吃罷早飯以後,荀衍向陸遜辭行。

陸遜看上去有些情緒低落,但是在表面上,還保持周到的禮數。象徵性的挽留之後,陸遜說:「十七日後,是小侄大婚之日。若叔父還在吳縣,到時還請前來觀禮。顧世父也會趕來,叔父可以與世父把酒言歡,一敘離別之情。」

對陸遜的邀請,荀衍爽快的答應下來。

曹朋坐上馬車的時候,陸遜還站在門階上。

兩人目光,在不經意間接觸,陸遜微微一笑,搭手朝曹朋一禮。

曹朋心裡一咯噔……

他只是一個小書童,陸遜為何要向他行禮?莫非是……他再向陸遜看去時,陸遜已轉身,走進府邸。

輕輕咳嗽了兩聲,曹朋在馬車上做好。

莫非,陸遜看出了破綻?

不過再一想,一個十二歲便能但起百餘人大家族的少年,一個在日後,將會火燒連營,打得劉備吐血而亡的人,不可以用尋常的目光來看待。陸遜雖然才十五,但也不可以小覷。

「阿福,你覺得伯言如何?」

馬車上,荀衍隔著薄薄的車簾,輕聲問道。

曹朋想了想,回答道:「此江東俊傑。」

「嗯,我亦如此看他。故而昨日我透出口風,邀請他前往潁川……阿福,你覺得他會去嗎?」

「先生,若陸伯言邀請你從潁川到江東,你願意來嗎?」

「這個……」

荀衍在車裡啞然失笑,並沒有回答。

但他的答案很清楚:陸遜絕對不可能搬去潁川。

祖世居於江東,百餘年來,陸家早已經在江東紮下了根。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估計陸遜也不太可能離開。這個特殊情況,基本上是說陸家無法在江東生存……這情況出現的可能性,著實太小。可惜了如此俊傑!荀衍心裡,突然間生出強烈的不安。江東俊傑多如過江之鯽,著實讓他感到擔憂。如今有孫策周瑜這種不世俊傑,身邊有顧雍張昭這樣的名士……

日後,陸遜長大,恐怕也會成為曹公的心腹之患吧。

這如此多的俊傑賢才,一茬兒一茬兒的往外冒。荀衍若說不擔心,那絕對是違心之言。可面對這樣的情況,他似乎也沒有更多的辦法。其實,中原俊傑同樣很多,只是藏於塵埃之中。

那麼,自己又該如何為曹公,選拔人才呢?

目光不自覺的,落在了曹朋的身上。曹友學倒是有才學,但不知道,日後能否與陸伯言相敵!

想到這裡,荀衍陷入了沉思。

而曹朋此刻,也在心裡暗自比較。

他不是拿陸遜和自己比較,而是用周瑜孫策,和陸遜相比。

周瑜,大才也……論才學,論風範,周瑜遠遠超過陸遜。但是曹朋清楚,周瑜絕對沒有陸遜那般的成就斐然。周氏也算江東大族,然則至周瑜一世而斬,其子孫並沒有什麼出色之處;而陸遜則不然!陸遜死後,尚有陸抗。執掌江東水軍多年,守江陵與司馬氏抗衡,有生之年使司馬氏不得過江陵半步。關於羊祜和陸抗的故事,曹朋取自於金大俠的《神鵰》。

陸抗死後,陸門又有五子,皆非等閑。

其中三子陸機,四子陸雲,都是享譽江東的名士。

相比之下,周瑜雖有赤壁之美譽專於前,可陸遜卻又火燒連營,不遜色其後。

陸氏的底蘊和門風,估計也就是在陸議改名為陸遜這一刻,便註定了百年的輝煌和榮耀。

周瑜才華橫溢,睥睨六合。

那是一種開放式的,如夏花般燦爛,卻難以持久。

陸遜的才華則是內斂的。雖然不若周瑜那般燦爛,可是卻足足影響了江東百年……

孰優孰劣,曹朋心中自有高下。

在曹朋心裡,周瑜比不得陸伯言。

是不是應該把他,除掉?

這念頭,在曹朋腦海中稍縱即逝。

他旋即苦澀一笑:自己現在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般前行,又有什麼資格,妄言除掉陸遜呢?

想到這裡,曹朋輕輕嘆了一口氣。

※※※

回到吳縣,已是午後。

荀衍一下車,就見王朗匆匆迎上前來。

「休若,出事了!」

「景興公,出了何事?」

「唉,剛得到消息,江夏太守黃祖,在二十天前,斬殺了禰衡。」

「啊?」

荀衍也是吃了一驚,眉頭微微一蹙。

但是,他似乎並沒有流露出太多不平之色,只是點點頭,嘆了口氣,便邁步走進了驛站中。

「休若,子布邀我前去,撰文討伐黃祖,你可要來?」

「這個嘛,還是算了。」荀衍神色很淡然,朝著王朗一點頭,「我有些累了,景興公就代我前往吧。」

「如此,也好!」

王朗似乎想起了什麼,倒也沒有再強求。

曹朋跟在荀衍的身後走進驛站,同時在心裡,消化著禰衡被殺的消息。

禰衡是青州平原人,少有才辯,但尚氣而剛傲。說句通俗一點的,就是說這個人自我感覺良好。很能說,也的確是有才學。但為人過於自負,甚至說,已經自負到了誰也看不進去的地步。

人若自負若斯,其實也就等於是廢了。

建安元年,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遷都於許縣。

禰衡施施然前來,時二十四歲。要資歷沒資歷,要地位沒地位,只不過因為有點才學,便自以為天下無人。偌大許都,他只看重兩人。一個是孔融孔文舉,另一個則是楊彪之子,楊修。

諸公,這兩位最終都是什麼下場?

孔融認為禰衡有才學,所以好幾次在曹操跟前提起此人。

曹操生出好奇之心,於是幾次召見,想要和禰衡談談。可這禰衡卻拿起了架子,自稱狂病,不肯前往,而且還好幾次在私下裡抨擊曹操。你想啊,曹操是什麼人?這心裡焉能高興?

我誠心誠意的邀請你,你不來也就罷了,還罵我?

勿論從那個角度,曹朋都認為,禰衡這個人名大於實,連最基本的做人道理都不懂得。

想來是想藉此手段,來提高自己的名聲。

卻不想,曹操對他懷恨在心……

後來許都建成,曹操擺酒設宴,便想起了禰衡。當然了,曹操也懷著羞辱禰衡的心思,想要挫他的銳氣。於是命禰衡為鼓吏……曹操的心思如何?曹朋不得而知。可這一來,卻引發出一段在後世膾炙人口的禰衡裸衣,擊鼓罵曹的橋段,把曹魏陣營中的人,罵了個遍。

甚至連郭嘉等人,也不得倖免。

也正是因為這樁事情,荀衍對禰衡這種嘩眾取寵之人,很不待見。

曹操後來把禰衡送到了劉表那邊。劉表及荊州士大夫一開始對禰衡待若上賓,文章言議,非禰衡點頭,就不算過。這禰衡有因此生出狂妄之心,數次輕慢羞辱劉表,令劉表惱怒不已。

於是,劉表又把禰衡送到了黃祖那邊。

在劉表看來,江夏黃氏同屬名門望族,早有太尉黃瓊,如今又有黃承彥等荊襄俊傑,想必那禰衡會收斂一些。黃祖呢,一開始也的確是很尊敬禰衡。包括那個當初曾試圖殺死曹朋的黃射,也待禰衡若老師一樣。這禰衡就是個賤骨頭,你若是待他好了,他那賤骨頭就癢了。

二十天前,黃祖在一艘艨艟上設宴,款待好友。

席間,禰衡又出言不遜,令黃祖很沒有面子。於是,黃祖便呵斥了一頓……其實,這也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在情理之中。也許是禰衡喝多了,竟然在船上破口大罵。想那黃祖好歹也是江夏太守,黃氏一族更祖世官宦,累有三公之家。黃祖也是喝多了,一怒之下就殺了禰衡。

黃射得知消息,從岸上游到了船上想要阻止,但是也來不及了……

禰衡,人頭落地。

後世人常言,禰衡錚錚傲骨。

可是在曹朋看來,這貨就是一個腦殘。

但不管怎麼說,禰衡也是罵出名來的人物。就好像後世的那個宋xx,靠著罵人來找人眼球。

禰衡被殺,還是引發出了荊襄的震蕩。

江東士人未必能看得上禰衡,可如果禰衡死在黃祖手裡,那性質就不一樣了。

孫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