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70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

「諸公手中皆有大批良田,然則卻無人耕種,有的甚至荒廢。」

鄧稷端坐在花廳內,侃侃而談,「而本縣則需要田地進行耕種,並且需要大量屯民參與其中。諸公手中有的,恰恰是本縣所缺,而本縣手中有的,也正是諸公所缺乏的東西。所以,我有一個建議。諸公可以效仿許都,將土地租借與官府,而後有本縣派人進行耕種……不過呢,本縣一時間也無法給你們足夠的錢帛,想來諸公也知道,如今劣幣充斥,就算我給了你們錢帛,也未必能派上用場。所以,本縣集思廣益,想出了一個兩全齊美的辦法。」

黃整等人聚精會神,聽著鄧稷的解釋。

那份『鹽引』究竟是什麼用途?他們一時間也弄不太清楚。

鄧稷抿了一口酒,依舊是顯得不緊不慢。

「人是你們的人,田是你們的田,不過由官府統一管理,丈量土地,登基名冊……而作為回報,本官准許你們在海西境內,進行鹽的交易。黃行首手裡的這張鹽引,一式兩份。一份有官府保存,一份由你們掌握。諸公行商天下,應該知道這鹽業的利潤。

本朝自元狩年間開始,便禁止私鹽販賣,統一有官府進行收購,販賣。現在,本官你們一個機會,准你們在海西縣治下,公開進行鹽的交易……無需繳納賦稅,你們能得到多少鹽,只看你們能交出多少糧……以糧換鹽,諸公以為如何?」

黃整等人聞之驚喜!

而留下來的那些本地縉紳,也有些意動。

「當然了,你們也可以直接將土地賣給官府,本縣願以高出市價兩成的價錢購買,決不讓諸公吃虧。

只不過這人口,依舊需要登記造冊。」

鄧稷說完這番話,便不再贅言。

「小民選第一種……不過小民還有個疑問,這貨源……」

「貨源大家不用擔心,來年後,本縣已經選好了地方,煮海製鹽。」

「海西,要煮海嗎?」

人們不由得一陣驚喜。

要知道,漢武帝元狩四年以後,大漢治下一共只有二十八郡,三十六個縣設有鹽場,並且有官府專賣。本來,這鹽的交易,早在春秋戰國時便有,而且是由齊國名相管仲所始創出來。

只是當年漢武帝為打擊匈奴,增加國庫,於是將鹽業壟斷到了官府的手裡。

從製鹽到販賣,由官府統一收購,並且專門販賣。

黃整等人自然知道這販鹽的利潤巨大,只可惜一直苦於沒有門路,無法涉足其中。

但如果鄧稷在海西開放鹽市,無疑給他們指明了一條生財之道。雖然說此前兩淮鹽業盡被麋家控制,可如今情況已有了變化。只要鄧稷能開放鹽市,黃整這些人足以給麋家沉重打擊。

麋家為什麼能販賣私鹽?

還不是因為他們實力雄厚,有官府支持?

現在,鄧稷願意為他們撐腰,並且開放鹽市,使私鹽合法化。

黃整等人焉能不為之心動?

而且,他們無需花費太多,只需要把土地租借出去,並安排人員進行耕種,只待豐收時,便可換取鹽引。

土地,本來就是要耕種。

人……更簡單,這天底下流民眾多,害怕招不來人?

只要能獲得鄧稷所說的鹽引,就可以正式涉足鹽業販賣的行當里,這可是比種地,更一本萬利。

「小民願意為大人效勞。」

黃整再次表達了決心。

「屯田利國,小民亦同意鄧縣令之舉措。」

潘勇也起身,與黃整站在一起。

不過,他二人雖然站出來表示支持,並不代表其他人,也會同意。

這裡面不僅僅是一個利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還牽扯到海西的治安。

王成沙啞著嗓子,「狗官,你莫要得意,先熬過今晚,再說不遲。」

鄧稷搖搖頭,嘆了口氣,「薛子洋,你還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既然如此,本縣就請諸公移駕,看一出好戲吧。」

「什麼叫,好戲?」

「這個……可以請教王先生。」

鄧稷笑呵呵的看著王成,而王成的臉色,頓時變了!

※※※

海西城樓上,突然燃起了烽火。

時近子夜,這烽火也就顯得格外突兀。

黑漆漆的平原上,突然間影影憧憧出現了許多如同鬼魅般的身影。這些人人數眾多,鬼鬼祟祟朝著海西城門靠攏過來。與此同時,海西的城門陡然間洞開,讓出了一條寬敞的通道。

一個黑衣人站在城門後,招手大聲道:「管帥,速隨我來。」

為首的海賊,年近四旬,生的魁梧粗壯。

他見黑衣人招手,於是點了點頭。

從馬背上拔出一口九尺大刀,向前一指,「孩兒們,點起火把,給我沖!」

「沖啊!」

火把點燃,眨眼間就連成一片火海。

一個個身穿黑衣,外罩皮甲,黃巾抹額,手持兵器的海賊,舉著火把,叫囂著,向海西城門衝去。

為首的賊人,並沒有立刻行動,而是暗中觀察動靜。

海賊們衝進城門後,卻見城門內靜悄悄,鴉雀無聲。剛才那開門的黑衣人,正在城門洞口朝他們招手,而後轉身就走。

「兄弟們,沖!」

見此情況,海賊們那裡還能忍耐的住。

說一句心裡話,當海賊也不容易。平時孤居島上,輕易不會出動。以前還好一點,諸侯混戰,根本無人去顧及他們。但隨著曹操統一黃河以南的青州、兗州之後,觸角也逐漸向徐州蔓延,相繼奪取了琅琊、東海兩郡之後,海賊們的活動空間,也一下子被壓縮到了極致。

除了廣陵郡,他們很難在大規模的行動。

東海郡沿海人口稀少,富戶不多。算起來,也就是廣陵郡最為富庶。

饒是如此,海賊們對廣陵郡的襲擾也必須有所節制。太過於頻繁,勢必會引發當地世族的聯手攻擊。那樣一來,他們可就得不償失。當海賊是一門學問,不是能打能殺便可以成功。

此次海賊出擊,距離上一次出動,差不多相隔四五個月之多。

海島上的存糧也不多了,正好可以通過這一次,解決一下民生問題……

畢竟,郁洲山不僅僅是幾千個海賊,這些從青州逃出來的黃巾軍余部,大都是拖家帶口。

盤踞在海外郁洲山,人口多達三萬。

這麼龐大的人口基數,海賊們生活也艱難……

所以,一旦有行動,這些海賊,就會顯得特別興奮。

城外的首領見海賊們衝進了城裡,卻沒有任何反抗,總算是放下心來。

「大帥果然高明,似這種不費吹灰之力的行動,以後最好能多來幾次,弟兄們也能快活一些。」

說罷,他大刀在空中一揮,大聲喝道:「隨我衝鋒!」

剎那間,城外的海賊齊聲吶喊,頭上的黃色抹額,在黑夜中格外醒目,如同蝗蟲般,沖向海西。

城內,依舊沒有動靜。

當那位首領衝過門洞之後,突然勒住戰馬。

「管帥,怎麼不走了?」

「好像有點不對勁……」

「哪裡不對勁了?」

「我說不上來,就是感覺著,有點不太對勁兒!」

說著,首領就想要下令,海賊緩緩推進。

可就在這時候,城頭上突然間傳來一陣隆隆的戰鼓聲。

緊跟著從長街兩旁的房檐屋頂上,出現了許多人。隨著戰鼓聲,他們並沒有開弓放箭,而是抓起身邊的袋子,打開來之後,嘩啦向長街的道路上傾灑豆粒。不僅僅是長街的兩邊,還有城門樓上。數十名軍士站出來,將一袋袋豆粒傾落下來,頓時灑滿一地,處處可見。

溜圓堅硬的豆粒,在地上滾動。

正在發動衝鋒的海賊還沒弄清楚是怎麼回事,撲通撲通一個個就摔倒在地上。

首領大叫一聲不好:「上當了!」

他撥馬想走,可這城門樓下,同樣是滿地的豆粒。

戰馬希聿聿一聲長嘶,直接就滑倒在地上。這可不是普通的滑到,踩在豆粒上摔倒後,脛骨曲折,再也無法站立起來。站在城門外的海賊,看到眼前這人仰馬翻的一幕,不禁懵了。

有埋伏……

城外的海賊們大叫一聲,扭頭就想逃走。

忽然間,又停下腳步。

原來,在他們的身後,不知何時出現了一隊人馬。

黑盔黑甲,清一色大刀圓盾,半蹲著,圓盾豎在地上,形成了一面極為堅固的盾牆。

盾牆後,刀光閃閃,殺氣逼人。

海賊們剛一停下腳步,就聽有人嘶聲怒吼:「陷陣!」

呼啦,盾兵起立,同時身體微微一側,用圓盾護住了肩膀後,猛然向前邁出一大步,長達鐺的一聲,架在圓盾之上。

「陷陣無敵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