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41章 江表虎臣

「馮超!」

胡班足蹬一雙黑履,站在一塊乾地上喊道。

一伙人正在縣衙的後院牆外,被周倉帶著人監視幹活。這些人就是和馮超一起劫道剪徑的盜賊,不過他們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海西縣巡兵!反正鄧稷現在缺人手,乾脆就把這些人拉過來幹活。不管他們是否心甘情願,在周倉那雙眼睛的注視下,也不得不勤快起來。

馮超放下手裡的木槌,直起身子。

「跟我走,公子找你。」

胡班擺了擺手,示意馮超趕快。

馮超愣了一下後,忙走了過去。

「快跟我去換件衣服,公子在前廳等著呢。」

「哪位公子?」

「哈,這縣衙里,還能有幾位公子?走吧,過去你就知道了。」

胡班咋咋呼呼,把個馮超弄的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隨著胡班,先換了一件深灰色的襜褕,外面則罩了件大袍,跟在胡班的身後,穿過後院拱門,很快便來到了前廳大門。

大門外,曹朋一身黑袍,負手而立。

典滿和許儀也換了一身新衣服,踩著黑履,手裡還拎著馬鞭。

王買和鄧范則在低聲交談。兩個人看到馮超過來了,只是朝他點了點頭,並沒有說什麼話。

「幾位公子,喚罪人前來……」

曹朋有些不耐煩的擺了擺手,「好了好了,什麼罪人不罪人。你若真想恕罪,陪我出去走一走吧。」

「啊?」

「別告訴我你不熟悉這裡!」曹朋的表情很淡然,也看不出喜怒哀樂。

「初來乍到,我們對這邊的情況都不了解。你在這裡兩年了,想必對海西縣,也能有個認識。帶我們到處走走,順便說一說海西縣的風物人情……對了,這邊可有什麼好吃的去處?」

「呃……這個罪人倒還清楚。」

「既然如此,咱們走吧。」

曹朋說著,便走下了台階。

他也沒有騎馬,好像是準備步行過去。

典滿和許儀笑嘻嘻的跟在他身後,不時的說笑兩句。

「馮超,怎麼走?」

站在岔路口上,曹朋回身問道:「既然是由你帶路,你倒是走過來一點,大家也好說話嘛。」

「這個……罪人卻之不恭。」

馮超心裡突然升起了無限的感慨。

兩年前,他是這海西縣縣令之子;兩年後,他卻成了階下囚。

眼前的這些個少年,顯然是不同尋常。馮超心裡即趕到落寞,同時又生出了一絲期盼之情。

他快走兩步,在前面領路。

馮超的年紀大約在二十齣頭的模樣,生的一副好模樣。

按照他的說法,他祖籍許都,在當地也算得上一家小小的望族。只不過因他父親馮爰庶出,和家裡分了家,便投到陶謙帳下。熬了十年,才算是當上了縣令。可沒想到只兩個月,便丟了性命。馮超沒有回過老家,對於家鄉的事情,也幾乎沒有印象,所以也沒有談太多。

從縣衙出來,眾人南行。

先是到海西塔樓觀賞了一番,鳥瞰海西的全景。

這座塔樓,據說始建於西漢年間。當時海西國還是李廣利的治下,於是有人便造了這座塔樓,以示紀念。當時,塔樓名叫觀海閣,據說是因為李廣利曾在這塔樓上,飲酒觀海而名。只不過,李廣利後來投了匈奴,觀海閣也就變得無人理會,漸漸成為本地的一處景觀……

「那邊是荷花池,池裡還有做山丘。

夏天的時候,池中菡萏吐艷,池畔垂柳裊裊……不過這個季節,那荷花池周圍變得很冷清。」

馮超在曹朋身邊,為他介紹海西的景緻。

「往北邊走,就是商市。這個時段,正是集市開市的時候。嗯,如果公子有興趣,也可以前去一觀。海西的人口雖然不算太多,但是在這周遭幾縣,倒也算得上是最繁華的縣城了。」

廣陵郡,始建於漢武帝元狩三年,由江都國而為廣陵國。

王買始建國元年,改為江平郡。後東漢建武初,又從江平郡改為廣陵郡,置治所於廣陵縣。

期間,又歷經更迭,郡國之名反覆數次。

在順帝永和三年,廣陵郡治下共有十一縣,分別是廣陵、江都、高郵、平安、凌縣、東陽、射陽、鹽瀆、輿縣、堂邑和海西。海西縣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又和東海郡的朐縣同位於游水以東,和曲陽淮浦,隔水相望。用勾連山東兩淮之要地,八水相通之樞紐來形容,絕不誇張。

聽得出,馮超言語中,還是有些自豪。

也許兩年的時間,足以把他同化!同化成為一個海西人……

「馮超,你昨天說,海西有三害?」

曹朋突然轉變了話題,把馮超嚇了一跳。

他連忙向四處觀望,見這塔樓上,除了他們這些人外,並無旁人。曹朋出門還帶了十名扈從,在塔樓樓梯口守護。典滿和許儀站在另一個窗戶旁邊,朝著遠方的海天一線,指指點點。

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大海的模樣。

只是由於距離有些遠,所以看得也不甚真切,有些模糊。

王買和鄧范兩人,則站在曹朋的身後,看上去好像是在為他守護。馮超這才算是鬆了一口氣。

「我想知道,這海西還有沒有別的人物?

我是說,比較出名的人物……呵呵,我們來到這裡,總要拜會一下本地縉紳,了解情況嘛。」

「海西……說起來也沒什麼大人物。不過先帝時,曾出過一個孝廉,後來還在朝堂上做過太中大夫,名叫麥熊。但他並沒有做多久,聽人說不足月余,便被人頂替,而後返回海西。

此人在海西,是一位名人。

當年太平賊肆虐時,這為麥熊麥大人還組織鄉鄰抵抗。只是這些年,他因年齡日增,身體越來越不好。差不多有好多年沒有公然露面。先父就任時,曾去拜訪此人,也只在床榻上見了一面而已。據先父回來時說,麥老大人的身子很差,從頭到尾也只說了一兩句話而已。」

說到這兒,馮超不由得發出一聲感嘆。

「如果麥老大人身體康健,海西也斷然不會變成如今模樣。」

「麥熊?」曹朋一蹙眉,本能的就想到了那個被關在牢里的麥成。不過他並沒有追問,而是好奇的看著馮超說:「難道麥老大人就沒有子嗣嗎?他不能出面,他的兒子也可以啊?」

「麥仁……太柔弱!」

馮超苦笑說:「麥老大人倒是有一個獨子,年近四旬。只是這身子骨也不太好,而且酗酒,很少有清醒的時候。海西縣的那些人也不會去招惹麥家,麥老爺自然也懶得出面理睬……對了,昨日在縣衙里那個牢頭禁子,就是麥老爺的遠方侄兒,據說很得麥老大人的喜愛,所以才被留在縣衙之中。那個人……說實話不招人喜歡,很姦猾,也不知麥老大人為何就看中了他。麥老爺對麥成也不是很看重,基本上不和他來往,就任他住在這縣衙之內……」

曹朋手指輕輕敲擊窗棱,露出沉思之態。

「還有呢?」

「城西頭,有一個王先生,名叫王成。此人讀過聖賢書,在城西頭開設了一家私館,教授鄰里的孩童。他家境倒也不錯,所以也不怎麼貪圖錢財,在本地頗有名聲,也是善良之人。」

王成?

沒聽說過,很陌生!

曹朋只知道,後世的樣板戲《英雄兒女》里,有一個英雄名叫王成。

三國時期……

他扭頭笑道:「虎頭哥,還是你本家呢。」

王買呵呵一笑,並未贅言。

曹朋又問:「除了這兩個人,還有什麼人嗎?」

「剩下的……」馮超面頰抽搐了一下,「就是陳升了!」

「陳升又是誰?」

馮超回道:「陳升,是海西縣的一霸。

他原本是琅琊郡東安人,十年前來到海西定居。此人頗有手段,而且手下還有一群爪牙。他蠶食鯨吞,強取豪奪,霸佔了海西三成以上的良田沃土。在城裡,還設有店鋪商號,北集市十家店鋪,就有三家是他所設。且這個人很機靈,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往郡府州衙打點。

當初陶徐州在世時,就受過他的蠱惑。陶徐州的兩位公子,更是沒少為這陳升幫忙,使其在海西的根基,越發牢靠。先父就任之後,因為和陳升認識,所以也勸說過他。兩人還為此而鬧出了矛盾,甚至反目成仇。先父過世後,這陳升竟然在家中奏響鼓樂,還宴請賓朋。」

說到這裡,馮超咬牙切齒,面目顯得猙獰可怖。

曹朋低聲道:「那令尊之前的縣令,就無人過問嗎?」

「當時陶徐州尚在,陳升與陶徐州兩位公子關係又好,誰敢過問?

還有,陶徐州故去之後,陳升又拜入廣陵陳氏門楣,還成了陳氏子弟,如今是更加的囂張。」

這個陳升,聽上去好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