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11章 榮耀即吾命

許褚很詫異,扭頭向典韋看去。

在他的印象中,似這種曹操內部的會議,典韋從來不會主動說話。每次商議開始,典韋和許褚一左一右,往曹操兩邊一站,好像哼哈二將一樣的不出聲。會議結束,典韋和許褚就跟著曹操離開,從不和參與會議的人做過多交流。似他們這種禁衛,說實話也不適合與朝臣接觸。

可今天……

曹操也很驚奇,停下腳步,饒有興趣的盯著典韋。

圓胖臉上露出一抹笑意,他問道:「君明,有什麼事嗎?」

一雙雙眼睛都停留在典韋的身上,讓典韋有點不好意思。黑黝黝的麵皮,變成了醬紫色,他扭捏著說:「主公征伐湖陽,典韋卻未能隨行,一直有些愧疚。主公當知道,典韋認識了一個鑄兵大匠。主公出征的這段時間,典韋與曹大家廢寢忘食的琢磨,終於造出了好刀。」

許褚激靈靈打了個寒蟬。

他也聽說了『曹大家』的事情,暗道一聲:莫非典韋要把那批刀發放到虎賁軍中?

曹操一怔,臉上笑意更濃。

「曹大家?」

「就是在南陽郡,救下典韋性命的一家人。」

「哦,你這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這次西里許毆鬥,那張氏子侄似乎就是曹家的人……」

這句話說出口,有些彆扭。

怎麼感覺著,好像是在說自己?

曹操復又坐下來,笑呵呵的看著典韋。郭嘉、荀彧、荀攸等人,也紛紛回到原來的位子。

見過不要臉的,可沒有見過似典韋這麼不要臉的。

廢寢忘食,是自己誇自己的話嗎?那應該是誇獎別人的話語。

不過,典韋這一句廢寢忘食,倒是恰到好處的體現出他那副憨厚的性子,雖可笑,卻無人指責。

和一個大老粗爭論造詞用句,那才是自找沒趣。

典韋用力點頭,「回稟主公,西里許毆鬥,張家子侄雖參與,但錯不在他們。張氏就是曹大家的媳婦,所以曹大家的兒子和侄兒,當然不會罷休。其實這樁事很簡單,偏文若把他複雜了。」

所有的目光,又向荀彧看去。

荀彧心中苦笑:這典君明,可真是什麼都說啊。

曹操哈哈大笑,「此事已經有了決斷,君明就不必再追究了。好吧,說正事,你打出了什麼好刀?」

典韋拱手道:「主公,此次曹大家造刀,暗合天罡地煞之數,三月間造出三十六支天罡刀。

此刀乃應天數而造,故典韋不敢私藏,今已命人,將三十六支天罡刀置放於府外,欲獻於主公。此刀經曹大家特殊鍛造,與尋常寶刀不同。每把刀重十一斤,意欲一元復始之意……且削鐵如泥,典韋曾在家中試過,每把刀皆可輕易斷十四札,多一分力,就會贈一分威力。」

曹操聞聽,動容了!

「百日之工,竟能造三十六支寶刀嗎?」

說實話,典韋那些什麼暗合天數,什麼天罡地煞之類的話語,曹操也就是聽聽,不會放在心上。

真正讓他在意的,卻是典韋那一句:三月間造出!

而許褚不由得鬆了一口氣,才三十六支……也就是說,這種刀不可能裝備軍中,成為制式武器。

荀彧站起來說:「啟稟主公,荀彧可保證,君明所言皆真。

當日曹大家造出天罡刀時,荀彧曾登門造訪,親眼看到寶刀成型……但也就是那日,發生了西里許毆鬥之事,此後荀彧就一直忙於處理事情,所以未能再去拜訪。否則,荀彧也心動,想要請曹大家造刀呢。」

如果說,典韋的話,曹操還有些懷疑。

那荀彧則讓他徹底相信。世人皆知,荀彧是個至誠之人,斷然不會謊言欺騙。處事居中,不偏不倚,皆出於公心。

「君明,把刀拿來。」

「喏!」

典韋拱手,轉身離開。

曹操手指輕擊圍欄,心裏面卻思忖著另一樁事情。

一口好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曹操來說,如果好刀可以批量製造,就可以大幅度提升曹軍的戰鬥力。在南陽郡的時候,曹操不是沒有得到典韋造刀的消息。相反,他一直關注此事,甚至於許都每天發生的事情,他都會以最快的方式,了解詳細。雖說曹汲造刀的事情被傳得沸沸揚揚,對於曹汲的身世,也是眾說紛紜。但曹操並不相信,認為只是謠傳。

也許,曹汲的確能造出好刀,但絕不會是什麼隱墨鉅子。

他曾命人暗地打聽過曹汲一家的身世。說實話,以曹操的能量,想要打量一個人的事情,很容易。

曹汲呢,也沒有隱瞞過他的經歷,於是曹操輕而易舉的便打聽清楚。

不是因為他懷疑什麼,而是出於小心。畢竟典韋是他最信任的心腹愛將,宿衛中軍。而典韋又被曹汲一家救下來,萬一……曹操不得不防。打聽出來的消息,讓曹操很放心。曹汲的經歷,被他打聽的一清二楚。一個中陽山的匠人,因得罪了當地豪強,所以被迫背井離鄉。

在這個時代,這種事情每天都在發生。

包括成紀被殺的事情,曹操也聽說了……只不過曹操並沒有把此事放在心上,也沒有和曹汲聯繫在一起。

原因嘛,很簡單!

成紀被殺之後,第二天便被成紀的保鏢發現。

由於害怕成堯責罰,於是兩個保鏢就跑了……再加上成紀身邊的錢帛被拿走,更坐實了謀財害命的事實。

這種變故,連曹朋都沒有想到。

「仲康,聽說那小八義中,你家大頭和阿滿也在其中?」

許褚的臉騰地一下子紅了,「小孩子不懂事,褚回去之後,定嚴厲責罰。」

「責罰什麼!」曹操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其實,我倒是覺得,娃娃們做得好,至少比你們這些大人們,來得更爽快。我記得,你與君明之前關係不錯,當初在許家寨的時候,都相互欽佩。這怎地都變得氣度狹窄起來?仲康,你自己說,從昨天到現在,你和君明說過幾句話?」

「這個……」

許褚的臉更紅了,低著頭,不知如何回答。

曹操希望典韋和許褚,能相互競爭,但並不希望二人反目成仇。

套用一句俗話,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管是許褚的虎衛軍,還是典韋的虎賁軍,那都是他的中軍親隨。兩個親隨鬧翻了,對曹操而言,絕非什麼好事。讓他們相互合作,又相互競爭,這才是曹操的用意。典韋牽制著許褚,許褚牽制者典韋,兩支人馬必須保持平衡,才是正道。

「聽說,君明最近練兵,可是很用心啊。」

荀攸突然笑著,開口說道。

「是嗎?」

「此次君明組建虎賁,徵辟了不少幫手,連伯權也被他徵辟為節從虎賁,聲勢端地不小。」

伯權,名夏侯衡,是陳留太守夏侯淵長子。

夏侯淵,字妙才,少與曹操相知,曾為曹操頂罪入獄。

而且,夏侯淵與曹操的關係非常親密,他的老婆,就是曹操妻子丁夫人的妹妹,所以夏侯淵和曹操,還是連襟。

有這層關係,曹操對夏侯淵自然格外器重和信賴。

夏侯衡出生不久,夏侯淵和曹操,就給他定了一門娃娃親。曹操弟弟名叫曹德,當年隨曹嵩,被陶謙部將張闓所殺,留下一子一女。長子曹安民,年初時隨曹操征伐宛城時戰死身亡,女兒曹會,就是夏侯衡的妻子。去年年末,曹會和夏侯衡才完婚,所以一直呆在許都。

「伯權,被君明徵辟了?」

這樁事,曹操還是頭一回聽說,不免有些驚奇。

荀彧點頭道:「還有文烈,君明將他徵辟為僕射。」

文烈,名曹休,是曹操的族子。

十幾歲時,因家鄉戰亂,隨母親遷移荊州。後輾轉千里,回到曹操身邊,被曹操贊為:吾家千里駒。

這也是一個曹操極為信賴的子弟,年二十四歲,正風華正茂。

曹操不禁萬分驚奇,心裏面對典韋,又多了一分喜愛。

君明果然對我忠心耿耿,我賦予他那麼大的權力,他卻把這權力,又還回來,毫無半點專擅之心。

夏侯衡也好,曹休也罷,那都是曹操的自己人。

按道理說,好不容易得了領軍的機會,一般人是不會把不屬於自己的人,擺放在重要位置。

節從虎賁,等同於軍司馬,掌控軍紀。

僕射,更是直接領軍,是虎賁中郎將的左膀右臂。中郎將以下,有陛長和僕射之職,其中僕射掌兵,直接參与作戰,虎賁郎將皆歸屬陛長之下。王猛身為虎賁郎將,就是聽從曹休指揮。

陛長呢,則是負責警衛工作。

比如朝會的時候,就是有陛長擔任警戒。

許褚的臉色非常難看,心裡暗自咒罵典韋,同時又不停責備自己。

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去徵辟伯權和文烈呢?他的虎衛軍,是以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