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麒麟高卧聲自遠 第五七章 東都(四)

柳周臣被人從暖和的被窩裡揪出來,心裡很不舒服。

看看天色,還早!

外面寒風凜冽,大雪飛揚。

他披上一件棉袍,臉上仍帶著幾分睡衣,來到了客廳。一個皂衣小帽的郡守府家人,正等著他。

柳周臣說:「楊管事這麼晚讓你找我來,究竟何事?」

「老管事讓小人給您帶一樣東西。」

說著話,那家人從懷裡取出一個小布包,遞給柳周臣。

「楊管事沒有別的吩咐?」

「沒有,他只讓小人把這東西送過來。」

柳周臣的睡意,一下子減少許多。楊管事名叫楊正,是郇王府的一個老家人。早年柳少師在世的時候,和楊正關係非常不錯。後來柳少師死了,臨死前還託付柳周臣,好生照顧楊正。

楊正年紀大了,手腳也不利索,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少。

日後他在楊家的日子,不會太好過。每個月靠著那微薄的薪水,根本無法養活一大家子人。

柳周臣答應了!

而且也做到了……

楊正年紀雖大,卻一直能留在內宅,跟隨楊慶,本身就是柳周臣暗中照拂。再加上每個月五貫大錢的接濟,使得楊正一家人過的很寬鬆。楊正的小孫子,就是靠著柳周臣的照拂,能夠在學舍中讀書。這不僅僅是因為柳少師的囑託,隨著年齡的增長,柳周臣越發感受到這黨派的力量。別看他甚得楊慶信賴,但如若身邊沒幾個可靠的人幫扶著,終究不是長久。

而楊正呢?

似乎是最合適的人選。

他人老成精,而且在郇王府頗有人脈。加之一直跟在內宅里,這威望也不差。而且楊正似乎也清楚柳周臣的想法,對於柳周臣的接濟,是來者不拒。不過在平日里,大家卻是往來無多。

暗地裡,柳周臣不在的時候,楊正會為他盯住一切。

這也是柳周臣能夠在楊慶身邊長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楊慶身邊有個風吹草動,他會立刻知道。

你幫我,我幫你,大家都有好處。

柳周臣賞了那下人一貫大錢,把他打發走。

回到書房裡,他打開小包,從裡面掉出一枚黑色的棋子。棋子落在桌子上,發出極為清脆的響聲。除此之外,再無任何物品。柳周臣的目光,隨著黑色棋子的出現,頓時變得凝重。

楊正不認得字,所以無法和柳周臣進行書信往來。

有些話,又不能通過他人之口傳達,所以二人之間就通過一些特定的暗號,來進行溝通聯繫。

比如這一次,楊慶希望通過楊正來留意楊慶的動向。

若楊慶一心保隋,二人無需通信;若楊慶心存反意,又和城外的反賊有來往,那麼就用圍棋的白色棋子來表示;反之,楊慶心存反意,城中出現內賊,楊正就會派人送來黑色棋子。

如此簡單明了的暗號,只有柳周臣和楊正兩人知道。

而現在,黑色棋子出現,這就說明楊慶似乎有意投降,並且和城中反賊的耳目,有所交流。

一直以來,柳周臣都認為楊慶不可能反。

但是現在……楊慶居然要造反?的確是出乎柳周臣的預料。

坐在書房裡,捻起黑色棋子,在手心裡翻轉把玩。同時這心裡,又不免有些猶豫。是把這消息傳出去呢?還是裝作不知道?其實楊慶反不反,對柳周臣沒有太大的影響。

楊慶是個很聰明的人,懂得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

身為楊慶麾下,柳周臣無需為自己的未來操心……可是,他卻答應過李言慶,這使得柳周臣心中,搖擺不定。這天下大勢紛紛擾擾,看似混亂,卻好像又已經塵埃落地一樣的清晰。

李淵後發而先至,自五月斬殺王威和高君雅之後,短短五個月的時間裡,就已經佔領關中,將西京長安圍困。雖則關中地區尚有無數不確定因素,金城薛舉,西涼李軌,朔方梁師都,似乎還未向李淵臣服。可實際上呢?李淵進入關中之後,就得到了隴右李閥的全力相助。

五個月時間,他從太原的三萬人,激增至如今的三十萬兵馬,這又是什麼概念?

隴右李閥,京兆豪門,關隴世胄,幾乎是一窩蜂的倒向了李淵。這種勢態,即便是楊堅當年篡周的時候,也沒有出現過。人言桃李章所指之人是李密!如今開來,似乎有些差錯。

也許這桃李章所指之人,是李淵!

李密不是沒有機會,只是他曾走錯了一步棋,以至於滿盤皆輸。

當年他追隨楊玄感造反,以至於舉家被滅。李密本也是西魏八大柱國之一,李弼的後裔。然則先有李密,後有李渾,只是五姓七大家之一,八大柱國的趙郡李氏,幾乎徹底亡族。李密憑藉著綠林的力量,得不到世胄的支持,想要成就大業,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先天上,李密本不屬於李淵。

然則在後天上,李密缺少李淵的厚積薄發,也使得他功虧一簣。

要知道,世家幾乎壟斷了六成以上的讀書人。有這些士子們,造反不一定成功;可沒有這些士子相助,造反是萬萬不可能成功。只需看李密帳下的人才結構,就可以看出二李差距。

李孝基是八大柱國李虎後人,李淵的族弟。

李言慶是李孝基的親子,同時還是李孝基名義上的學生。

所以,柳周臣已經清楚了言慶的選擇。李言慶不會輕易暴露身份,所以關中李閥不可能與楊慶聯繫。除去李言慶,那麼有可能和楊慶聯繫,並且威懾楊慶投降的人,就只剩下李密一個。

從李言慶把他劫持到洞林湖的那一刻起,柳周臣知道,他也需要進行選擇了!

從李密?只需要跟著楊慶,一切當不知道就是;但若從李淵,柳周臣就必須要通知李言慶。

忍不住露出一絲苦笑。

我現在還有選擇的餘地嗎?

「來人!」

「喏!」

「把少郎君喚來。」

柳周臣膝下有一獨子,名為柳亨,年二十四歲。

此子不同於柳周臣,生來一副剽悍體態,食量驚人。若非柳周臣收入頗豐,說不得就被這孩子吃窮了。少年時曾拜異人為師,弓馬純熟,善使一桿獨角銅人槊,馬上有萬夫不擋之勇。

只是這孩子天生好折騰,在長安時就是有名的小霸王。

不過年紀大了以後,這性子倒是漸漸平下來,不再外出惹事。但不喜歡讀書,喜好遊獵。三年前,柳亨成丁時,河東郡王屋縣縣長出缺,楊慶曾有意讓柳亨前往補缺,更樂意推薦。

沒想到那一年,柳亨的母親,也就是柳周臣的髮妻病故。

柳亨因丁憂而無法出缺,也使得楊慶頗為可惜。其實,柳周臣倒也不願意讓柳亨去河東郡。

那邊的情況一直不太穩定,時常有盜匪肆虐。

而且一旦邊關發生變故,河東必成戰場。事實上,柳周臣的預測沒有錯。河東如今戰事的確激烈,先是李淵和屈突通交鋒,後是李淵和堯君素交戰,至今仍未有平息。而王屋縣,更在連番戰事中,成了一片廢墟。柳周臣現在暗自慶幸,幸虧柳亨沒去,否則可就危險重重。

「爹,這麼晚喚我來,有什麼事嗎?」

柳亨生的面似銀盤,儀錶堂堂。

走進屋內,他揉著眼睛,一臉的迷糊樣。

「亨兒,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現在需要你去代勞。

你如今也二十四了,整天待在家裡也不是個事情。前段時間,你叫喊著要去鞏縣從軍,我沒有同意。你可知道是什麼原因?」

「這個,孩兒不知!」

「其實你要去投李郎君,爹並不反對。

只是這要等機會……爹不瞞你,我和李郎君的授業恩師,也就是前段時間哄傳的那位李基真人,有過命交情。你要去投李郎君,爹只要一句話,定能保得你前程錦繡。可是爹沒有這麼做。」

柳亨一呆,「爹,你和李郎君是世交?」

「啊呸……我和他老師是世交,怎麼到了你這混小子的嘴裡,我就憑空矮了一輩兒?」

柳周臣有些氣惱罵道:「好了,和你這混小子也沒什麼好說。總之,現在機會來了!我要你立刻出城,去鞏縣尋李郎君。不過見到李郎君後,你要代我傳一句話。告訴李郎君:家有內賊,需早決斷……記住了沒有?」

「家有內賊,需早決斷!」

柳亨嘀咕了一句,猛然抬起頭,看著柳周臣,「爹,你和李郎君……」

「都說了,我和他老師是世交。你只要把這句話告訴李郎君,其他無需多問,只管留在他身邊。」

柳亨,用複雜的目光看了一眼柳周臣。

他站起身,魁梧的體態,如同一座小山似地,立在屋中。

「孩兒這就去準備,不再與爹辭別了……待孩兒將來建立了功業時,再來給爹請安。」

「好了,去吧!」

柳周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